学校课程管理制度(DOC 6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校课程管理制度(DOC 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DOC 6页 学校 课程 管理制度 DOC
- 资源描述:
-
1、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根据省教育厅安排,自2010年秋季起,我校高中将进入新课改实验阶段,为确保我校高中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其他文件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一部分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原则1、素质教育原则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
2、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2、以生为本原则立足学生实际,合理设置每一学科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教学进程。使学生在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比较稳定的升学目标、职业倾向和就业意识、提高选择能力,为进一步升学或走向社会,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必要的准备。3、循序渐进原则稳妥推进,在实践中探索课程设置的最佳方案。在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合理设置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探索、调整、完善。4、连续性原则注重知识衔接,为学生参加高校选拔创造有利条件。课程设置时,应通盘考虑,以有利于每个科目的知识衔接、有利于学生最后参加选拔为目标,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和在选拔
3、中的权重,参照现行的课时标准,合理设置每个科目的必修、选修模块及其周课时数。5、整体性原则加强宏观调控,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学校对选修模块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这一现实,根据未来高考发展的方向和教学管理实际,加强宏观调控,在尊重学生发展意向的前提下,保持选修模块的相对集中,以利学校教学资源的最大发挥。二、课程设置温州市第十九中学高中必修课程、地方课程及选修A课程设置表(见附表一)温州市第十九中学高中选修B拟开设课程设置表(见附表二)第二部分课程管理一、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A管理(一)学科类课程 1、依法设置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不得任
4、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和课时。2、科学编排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设施科学排课。既要保证学生在每学年都要学习每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又不能使学生并行的学习科目太多以至学习负担过重。3、合理授课对于必修课程,学生主要在行政班进行上课,这样有利于教学的连续性和班级管理。4、优质教学学科类必修课程是为高中学生打下良好发展基础的重要保证,学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要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研,改进教法,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习惯。5、全程监控学校教务和教研部门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了解课程开设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使课程设置更
5、趋合理性、科学性。6、综合评价学生的必修课学业评价必须将学习过程评价与模块结业考试进行综合考评(详见学分认定)。结业考试由学校组织,要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明考风考纪,严密考试组织,严格考试管理,严惩作弊行为,从严治考,使严格考试成为师生的共同意识与自觉行动。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二)研究性学习1、组织领导研究性学习课程由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各级部门分工合作。2、分层管理(1)教务科研部门职责制定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计划,安排研究性学习课时。制定具体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计划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日常组织。对教研组开展的备课、指导活动进行具体的布置
6、、落实、检查。监控和评价课程和各类人员的工作,为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各种保证。制定落实“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管理细则,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实施学籍管理。检查各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聘请和组织校外专家的讲座,为研究性学习开展作理论指导。(2)教研组职责按照学校及相关部门下达的教学计划开展有创造性的工作。积极组织本组教师为各年级提供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协助学科教师做好人力、技术及信息的支持,积极开展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修、了解最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及应用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保持知识更新的快捷性。督促指导教师认
7、真准备,有效指导,准确填写各种表格,搜集材料。坚持对课题组进行工作督察,在碰头会上检查各班活动情况,并审验各班各课题组的活动登记表,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安全教育,必要时要和学生进行会谈,对学生进行教育。(3)年级段职责年级段长负责学生课题申报的动员工作,向学生公布各学科教研组提供的参考研究课题并做好课题申报的统计工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安排各行政班进行中期汇报和结题,在学期结束前举行一次年级优秀学习成果的交流、汇报及答辩。(4)行政班班主任职责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热情、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去。要支持、配合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组织工作,要在学生课题组的人员搭配、协调等方
8、面进行指导,以有利于各课题组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坚持每周询问各课题组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前,要了解每个课题组的成员去向、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及活动方式(学生填活动登记表)。学生回班后,要查验活动记录。在研究性学习中期,要组织一次全班的中期工作汇报,学期结束前要组织本班所有课题组进行结题,并向年级推荐优秀学习成果。要配合指导教师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协作精神、安全意识和形象意识,使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安全的好习惯。要本着为学生成长负责的精神,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效,并将结果融合到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之中。(5
9、)指导教师职责帮助学生选择或制定合适的研究课题。制定详细的指导方案,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每次指导都要有活动出勤记录,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意见或建议。指导教师须定期(每周或隔周)检查每组课题研究进度。活动中期,组织课题组学生进行中期小结,提出后期研究意见和建议。活动后期,指导教师须就论文(结题报告)撰写要求对课题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课题结题后,指导教师要组织本组学生进行等级自评与互评。根据自评与互评的结果,根据学习过程的记录,对小组每位成员作出等级评价,写出评价意见和评定等第(A、B、C、D)。每一课题指导结束,指导教师须完成一份关于研究性学习指导
10、的案例分析。课题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开题申报表收齐,课题活动记录表、活动出勤表、学生论文(附有指导教师评价意见)和教师的案例分析一起交教研处。(三)社区服务1、组织方式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学校统一组织和学生自行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活动类型社区服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凡是有助于此目标达成的活动都可以归为社区服务课程,如志愿者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贫助困、社区民俗活动等。3、实施程序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由政教处指导开展,校团委和学生会负责具体安排实施,学生活动一般以班级或团支部为单位。活动结束后,统一进行活动登
11、记。学生(自愿结合的活动小组)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联系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家长、班主任或指导老师,得到确认后方可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后,认真填写社区服务活动记载表,并请接受服务的单位签章确认。(四)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旨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实现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实施地点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时间安排应相对集中,每年一周,三年共3周;组织形式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社会实践的6个学分中,军训作为社会实践的独立部分,为2学分。2、课程设置,原则上每学年学生必须参加一周社会实践以获得2学分,但根据“高一年级统一安排军训,高三年级
12、面临高考”的实际,学校将适当调整学分的年级分布,允许高三年级的1学分前移到高一年级。为此,在正常情况下,高一年级学生将通过一周的军训实践获得2个学分,并在其余时间内以参加2个以上工作日社会实践获得1个学分;高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周社会实践获得2个学分;高三年级学生必须以参加2个以上工作日的社会实践获得1个学分。3、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依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而设计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统一开展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所接触的生活世界,从熟悉、关注的社会实际角度选取主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此类活动可以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研、体验
13、民俗、生存锻炼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开展政治、经济类活动如“政策宣传”、“消费导向”、“呼唤诚信”、“义务书画”等进行。学校特别倡导“孩子应该到父母单位体验生活”类社会实践活动。4、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学校印制的社会实践活动记载表,并获得社区等有关实践单位的书面意见及有效证明。班主任应在学年结束前指导学生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总结,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评比活动。把个人资料存档,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5、校内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由学校开辟学生广播站、沙龙、讲坛、读书会、各类文艺社团。体育节、艺术节、业余党校、军训、值周班等社会实践活动舞台。开设“理想
14、、人生”、社会人文、科学实践、时事专题。以及劳动技能如制图、摄影等校本课程,包括讲座、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等,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所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6、政教处、团委在组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前,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并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7、社会实践活动遵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
15、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政教处进行学分确认,教务处完成学分登记。二、选修课程B管理(一)课程设置1、根据国家不同层次的学校要开足国家选修课程计划的60%至80%,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并不断完善力争开足100%的要求。由教务部门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指导意见及学科特征和具体要求,负责提出开课方案。2、班主任根据学校拟开课方案,收集学生选课申请表,汇总、上报。教务处安排开设教学班。(二)课程实施1、学生选修课程的数量和顺序应以自身发展方向为依据。有严格的先行后续关系的课程,应先选先修课,再选后续课。根据本人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决定每学期修读的课程及数量。2、
16、学生可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同一课程同一学期有多位具有任课资格的教师开课,学生可在开班容量许可的情况下,预选合适的教师。3、学生参照学校每学期末公布的下学期预排课程总表,在所选课程的听课时间互不冲突的前提下进行选课,同时填写学生选课单,交本班班主任汇总。未办理课程选修手续,选修后未参加考核或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取得相应课程学分。4、教务处根据预选结果,确定开设课程和不开设课程予以公布。由于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凡选修学生不足40人的课程,不设班开课。选到不开设课程的学生可另选或放弃。课程一经选定,原则上不予更改。5、教务处于每学段开始前,正式公布各教学班学生名单和任课教师;并发放各教学班的功课表。6
17、、个别学生选定课程后,符合免听条件的可到行政班班主任处填写温州市第十九中学课程免听申请表,向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本人免听的有关证明,征得授课教师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核批准,可予免听。未获准免听者,应按校规随堂听课。7、所有课程若考核不合格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不得学分。三、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管理(一)课程开发1、申报与筛选(1)成立校本课程委员会,负责学校校本课程规划与审定,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2)校本课程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3)校本课程的申报、遴选、发布和开设须经课程委员会审定,并获得半数以上人员通过。(4)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在课程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