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优秀篇)(DOC 18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优秀篇)(DOC 1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优秀篇DOC 18页 红军 长征 教学 设计 优秀 DOC 18
- 资源描述:
-
1、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分析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教材已不是教学的惟一资源,教师、学生本人的经历和知识储备、网络媒体上的各种资源、图片、影视资料、文物、遗址等等,都已经成为当今学校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多媒体已经成为老师们钟爱的教学媒体。为了更好地、充分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媒体,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服务,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分析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1、教材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认为,七、八、九年级的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强调老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
2、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川教版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编写,充分遵循了上述基本理念,体现了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红军长征一课极为鲜明地体现出了历史课程人文教育核心的观点。红军长征是川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内容中的中国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原因、经过、意义。本课教材内容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本课内容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因此,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后记,老师都应该倍加
3、重视。从本课的具体内容上分析,教材首先讲了红军按照毛泽东制定的军事方针、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连续取得反“围剿”的胜利,这就使得红军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之患,接着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党中央执行“左倾”错误、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接着,教材简介了长征初期“左倾”错误继续泛滥,导致红军长征初期受挫,为毛泽东力挽狂澜埋下了伏笔。紧接着介绍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红军长征进入顺利、走向胜利的轨道。下面按照长征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介绍长征进程,直到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最后分析了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同时,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分析、归纳长征精神,达到读史
4、修德的目的。战术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2.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爱说、好奇心强的阶段,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力极其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同时,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他们对红军长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比如在小学语文学过课文金色的鱼钩,初中学过课文七根火柴,还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跟老红军接触听到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故事。但是,这都是对长征的零星了解,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完整的学习,缺乏对长征精神的感受与体验。因此老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学好红军长征。教学
5、目标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围绕本课的学习内容,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遵义会议召开、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2、能力与方法(1)能力培养通过对比四次反“围剿”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指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胜利的意义、遵义会议的背景和意义,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并合作排列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6、以便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通过让学生概括本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指导学生讨论、提炼长征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学法指导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问讨论作答归纳来理解本课内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观看影视资料、阅读历史材料、想象历史场景等手段加深学生对长征的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红军长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红军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从中体会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7、的感情,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学生积极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2)通过对长征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历史伟人的伟大人格力量。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之一是中央红军的长征。八年级学生不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红军长征的全部情况,只需重点掌握中央红军的长征。以中央红军的长征为点,以点带面,认识30年代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和意义,进而体会红军长征所表现出来的长征精神。本课的重点之二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及时解决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
8、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为长征取得胜利、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这一问题,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突破教学难点讨论法的运用、影视资料的播放等。教学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组成的多媒体设备:展示自制的红军长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展示与红军长征的相关图片和相关的实物资料。小黑板:板书重要的知识点和板书设计内容。影视作品:通过电脑播放“遵义会议”和“飞夺泸定桥”等电视和电影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我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剪辑、整合的,能充分为课堂教学
9、服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本着简洁美观、突出重难点、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特点,因此,老师可以在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中作如下的板书设计:设计思想为了促进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主要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教法运用:本课主要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以这两个方法为主,同时多法并施。现代教育学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一定教学手段,模拟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得到历史体验并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各种学习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课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影视资料再现历史情景、通过课件演示长征的进程来创
10、设历史情景、通过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想象历史情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观看和想象,构建自己心中的“红军长征”,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现代教育学认为,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组织形式,通过自主独立的研究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本课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设计通过教材文字、课外积累和相关图片想象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难历史、自行绘制长征示意图的个人探究活动,同时设计合作讨论“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什么是长征精神”等集体探究活动,这样,既能展示个人的精辟论述,又能体现集体活动的成果
11、。学法指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使学生走向思维中的“具体”。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本课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重要地点,了解相应地点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学会分析问题:分析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胜利的意义等,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还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学习方法渗透:比如对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的记忆,内容多,记忆难度大,老师应该给学生介绍抓主干或抓关键词的记忆方法,力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讲,记忆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可以抓住“批判了肯定了增选结束了确立了”进行记忆。教学
12、实施设计1、教学环节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时间安排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激 趣 导 入大约需要3分钟老师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而导入新课。具体操作:首先请同学通过图片认识历史伟人(毛泽东),然后师生齐声朗诵配乐诗七律长征,接着提问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通过课外知识积累辨别图片中的历史人物。2、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感情地朗诵配乐诗七律长征探 究 原 因大约需要3分钟指导学生看教材P70第1、2自然段,用看书归纳、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学生回答后用下图展示长征的原因。1、学生看书,思考长征
13、的原因。2、举手回答长征的原因。梳 理 过 程梳 理 过 程梳 理 过 程大约需要20分钟大约需要20分钟大约需要20分钟主要用多媒体课件活动展示长征的重要经过,并将长征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用影视资料加以重现。具体操作:首先是了解长征初期的情况,由老师结合课件活动地图简要概述,让学生明白红军长征初期受挫的事实,产生怎么办才能使长征走向胜利的疑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好铺垫。 其次是介绍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先观看影视资料,再现遵义会议,然后结合课件和教材,让学生归纳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归纳后老师给学生介绍记忆历史的方法:抓主干、抓关键词。接着安排学生活动:讨论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
14、的转折点。 老师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探究:会议前红军所面临的局面、会议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何影响、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胜利情况。也就是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从而突出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推选代表发言、老师进行补充和归纳的方法从事这一内容的教学。学生回答后,老师用多媒体出示问题解答,并作适当点评。 随后,老师用多媒体地图展示长征继续的情况。 老师介绍相关历史事件: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影视资料再现历史)翻越夹金山过雪山、草地(想象历史,从意念中感受困难)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会宁、静宁会师(1936年
15、10月) 特别说明,视频资料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1、看多媒体地图演示,听老师简要介绍,了解红军长征初期受挫的情况。2、观看通过影视资料再现的遵义会议。3、结合教材71页相关文字了解并归纳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4、问题探究:小组讨论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组展示讨论成果。6、聆听老师讲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的历史事件。7、观看飞夺泸定桥的影视资料。8、根据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想象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难困苦,并进行交流。总 结 历 史大约需要3钟理解、归纳长征胜利的意义。引导学
16、生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总结:一是红军长征对中共和红军的考验,给后人留下的光荣的革命传统;二是长征的胜利,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开始走上抗日战场。在这里使用音频播放毛泽东的话,加深学生对长征意义的理解。1、看书分析、归纳长征胜利的意义。2、听音频文件,加深理解。升 华 历 史大约需要4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体会长征精神。在感知长征的整个过程及艰苦历程的基础上,加上学生的课外积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长征精神?请学生谈谈他们所理解的长征精神。然后出示老师的归纳,并指出: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
17、注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 1、分组讨论、归纳长征精神。2、分组派代表交流讨论成果。3、学生朗读老师归纳的长征精神,加深理解和印象。读 史 修 德大约需要3分钟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发扬长征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结合长征精神,独自思考自己的不足。2、分组讨论、代表交流“在学习中如何发扬长征精神”课 堂 小 结大约需要2分钟老师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学生跟随老师的小结思路,回顾重要历史事件,理清长征线索,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巩 固 练 习大约需要2分钟引导学生完成设计好的课堂练习,最后提出“课后拓展、提升能力”的建议。1、完成课后练习。2、完成老师设计的“巩固练习”。3、按要求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