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必修四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DOC 24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35731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
  • 页数:24
  • 大小:7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必修四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DOC 2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柳永词两首 必修四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DOC 24页 必修 教学 设计 说课稿 DOC 24
    资源描述:

    1、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2、过程与方法:了解词的一般常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感受主要词风的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品味词的写景的艺术特色,并感受作者情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状态。难点: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诵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词及柳永的生平。2、感悟望海潮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一、词的有关知识词是我国传统诗歌(诗、词、曲)中的一种特殊体裁。1、词的起

    2、源: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所以又叫“曲词”或“曲子词”、“长短句”,后来也跟乐府诗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跟音乐分离开来,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诗余”。2、词的构成:词牌和标题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即词牌是词乐曲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及平仄声韵,一般与词的内容无关。标题,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在词牌下自拟标题或加写小序,一般是对内容的提示或补充,可用可不用。3、词的分

    3、类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按风格可分为两类: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缠绵婉转,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际、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如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二、柳永的生平简介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4、。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他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

    5、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

    6、的词大多反映市井俪俗的生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的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流行的程度远远超出了现在歌坛上的“四大天王”。他称自己是“奉旨填词”,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柳永也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把从政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目标,哪知他的仕途充满坎坷。他于公元1017(约30岁)年赴京赶考,没考上。他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他便写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

    7、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是一首发牢骚的词,说我没考上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样会被社会承认,我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要那些浮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喝酒唱歌。但是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却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盖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最后还传到了宫里。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又过了三年,柳永再次参加考试,终于以他出众的才华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鹤冲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掉了。皇上的轻轻一笔,彻底地把柳永推到市民堆去写他的歌词。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词。”从此他终日流连在歌馆妓

    8、楼,瓦肆勾栏,他身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与这里的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仕途上的失意并不妨碍他艺术上的创造,可以说,正是这种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派”。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三、学习望海潮1、听望海潮朗诵。2、朗诵指导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上阙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下阙写

    9、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3、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请大家一起朗诵望海潮,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词中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归纳。(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处在东南沿海,风光美好,曾经是历史上三吴的大都会,自古以来都是繁华之地,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此可以想见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像金国地处内陆,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完颜亮贪慕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2)“烟柳画

    10、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人烟阜盛,千门万户门帘轻摆,怡然安详。这是对杭州城的一个全景描绘,表现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丽。作者以一游客的身份陶醉其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城市景观美丽无比。(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高耸入云的树木围绕江堤呈现蜿蜒迤逦之态,声势浩大的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展示排山倒海之势。我们分明感受到面对此情此景时涌动在作者内心的积极向上的澎湃激情。这是对钱塘江雄阔景象的特写。“绕”“卷”两字要重点赏析其妙处,形象、逼真。(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珠宝玉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市民生活富庶,街市经济繁荣。作者看到此景惊

    11、喜,艳羡,更何况本身就有入侵大宋野心的完颜亮呢!杭州这里的物质生活的富裕勾起他强大的侵略欲望。(5)“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何花。”西湖的山水清秀美丽,有“天香飘万里”的三秋桂花,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十里荷花。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色彩艳丽,引人入胜。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上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了一幅杭州西湖的迷人画卷,流露出作者无比的喜爱之情。看来杭州这里真的是人间天堂,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而且精神生活也令人陶醉,难怪,金主完颜亮如此动心。钱塘江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秀色是风和日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丝竹管弦。前一句要读出气势,雄壮有力,后一句要读的轻快婉转。(

    12、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夜泛菱舟阵阵歌声在湖面荡漾。老叟悠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杭州官民同乐之景,体现社会和谐,这是封建社会士大夫或者政治家们追求的大治年景,也是完颜亮心驰神往的理想社会。(6)“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的是地方官的的游乐,闲暇时品酒吟诗,欣赏音乐,赏玩山水美景,多么风流潇洒。也暗示他治理有方,有卓越政绩。完颜亮非常羡慕这位地方官,希望自己也能象他一样坐拥杭州享受生活。这是任何一位有志向的男人都希望拥有的成功和排场。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

    13、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5、小结:这首词写于宋真宗咸丰末年,当时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叫孙何,与柳永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

    14、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一首望海潮,从空间上全景式地反映了宋初杭州的盛况杭州城的繁华富庶,钱塘江的壮阔浩大,西子湖的清嘉秀美,老百姓的安逸闲适,地方官的风流潇洒,官民同乐的和谐景象。当这些画面一一立体地铺展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确得到了强烈的艺术享受。它不仅打动了孙何,打动了完颜亮,更是打动了千年之后的我们。6、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柳永怎样的情怀?明确:踌躇满志,积极向上,意气风发,激情四射7、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

    15、景富有层次感。东南形胜自然风光之美三吴都会都市繁华之美钱塘自古繁华民生安乐之美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

    16、晚复相逢!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四、作业设计:背诵板书:1、从地理位置上看 环境美丽 惊叹2、从历史传统上看经济繁荣3、从自然景观上看 赞美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 看生活安定 艳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感悟雨霖铃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2、理解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一、回顾导入一首望海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才飞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柳永,然而,考场接连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连于勾栏瓦舍,为歌女填词作曲,并与她们结下不解的

    17、情缘;但同时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以期谋得一官半职,于是又不得不与佳人分离,浪迹江湖,致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接下来我们看他中年仕途失意时期的一首词雨霖铃。二、学习雨霖铃1、指导雨霖铃朗读。2、请同学们放声朗诵词作,边读边思考:雨霖铃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离愁别绪,情人间的伤离别。3、整体感知:不难看出,词的上阕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对离人离别的过程,下阕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展示了“今宵酒醒处”和“此去经年”后的场景。全词通过时空的延伸来展示他的离愁别绪:两人离别之时(联想)今宵酒醒处(想象)此去经年后。4、请选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来谈谈作者是如何深刻地展示他的内心情感的。教师

    18、引导归纳:(1)、“寒蝉歇。”“寒蝉”听觉感受,一般是代表悲凄的形象,蝉叫声凄厉,这凄厉的叫声不仅打破离别环境的寂静,更刺激着离别人的敏感神经,令人难以忍受,加重凄凉感受。“长亭”送别地点,浸含着浓浓的离愁别绪;天色已晚,暮色渐起,人要回家鸟要归巢,我却要与心爱的人分离去浪迹江湖,前途未卜,迷茫失落,加重愁情。“骤雨初歇”矛盾的心情:既想雨停,又不想雨停。雨停,他就可以离开这个伤心地去远方寻求新的发展了;雨不停,正好又合了他的心意,想要再多留一会哪怕是一小会儿,再看恋人几眼,再多说几句绵绵的情话。这几个意象的组合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把离别时的环境立体地描绘出来,营造出一种冷落凄凉的氛围人将别、日已

    19、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2)、“都门催发”这是离别时的场景描写。面对美酒没有情绪,内心充满的是无限的依恋与不舍。为什么要喝酒?一为饯别,二为借酒浇愁,三也可能是驱除心寒。“无绪”一是没有好心情,二是心绪纷乱如麻,想走又不舍得走,矛盾痛苦可见一斑。“留恋处”是有情人依依不舍,“兰舟催发”是船家偏偏不断地催促上船;多么尖锐的矛盾。一方怨时间过的太快,一方嫌时间耽搁太久。一急一缓,两相映衬,生动地刻画了分别时不同人物的心理神态,突出离人的不舍、无奈和隐隐的对船家催促的烦恼。用字经济,手法高明。(3)、“执手凝噎。”写人物的表情

    20、和动作,开始由表及里逐层揭示离人的内心世界。此是特写镜头,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执手”之精妙:紧紧地抓住不愿松开(能否换成握、牵)。“竟”字之妙:竟然,为什么竟然说不出话来?这是对词人心境最真实的描摹:本来有千言万语可此时不知从何说起,唯闻哽咽声,况且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之间的柔情蜜意和此刻的难舍难分。互相保重可离人要去漂泊前途未卜;早日团聚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不知何日能聚;祝愿离人愿望实现可江湖凶险无法预知所以这里边不仅有儿女情长还有个人的担忧。“无语凝噎”是写出了最后必须要动身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态,情到极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极言依依

    21、惜别和缠绵悱恻之情。真是“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孟郊古怨别)悲伤、难舍、痛苦到了极致。(4)、“念去去阔。”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和无奈。“去去”二字连用,显示出低沉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路上又思念佳人,离恨无限,顿感“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痛苦凄凉。“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云烟暮霭,使人透不过气,给

    22、人无限压抑,其离愁之深前途之茫茫,可以想见。也令人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苦;同时也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的迷惘惆怅,景无边而情无限。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这不仅抒写了别后怅然空虚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迷茫的前程。几个意象组合的画面色调灰暗,低沉压抑,传达出词人苦闷孤独压抑迷惘的情感。(5)、“多情节。”直接抒情。“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伤情离别,自古皆然,可万不该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这叫人怎能忍受?作者似乎在自我

    23、安慰,实则突出自己的伤别更重。“清秋节”一辞,照应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开拓了词的境界,深化主题,极写离别之痛。(6)、“今宵酒残月。”千古丽句。离别之际想酒醒后身在何处,是虚写之景。“酒醒”遥接上片“帐饮”,可见当时虽然情“无绪”,然借酒浇愁,还是沉醉了。忽然醒来,想必已是拂晓。酒醒无异于愁醒,更加惆怅。惊起忙寻觅,情人在何处?所见者唯杨柳岸上的晓风残月,顿时怅然若失、落寞凄凉。“残”字既是对月的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写照。前路是“千里烟波”空阔的千里楚天,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又不知

    24、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顿觉迷惘无助,这种羁旅行役中复杂的情感一起涌上心头。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迷惘辛酸、漂泊失意、凄清悲凉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这正是:“杨柳留人不可留,晓风扑面寒心头,残月照人影孤单,酒醒之后愁更愁。”(7)、“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词人进一步设想一年之后的情况。一年之后,诗人仍羁旅他乡,形单影只,纵使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繁华无限,也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即使有千种的风情万般的情意也因无人共语而倍感痛楚(无人倾诉因你不在身边,不知道古汴河畔的女子听见了这缱绻千年的思念了吗?)。“更”和“纵”使情感更进一层,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以虚景、虚情的设想结尾,说明离别后的

    25、痛苦将与日俱增。结尾问句,更留有无穷意味,将离情推向高潮。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jin,本义:设酒食送行)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对方泪光闪闪的眼睛,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

    26、)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5、小结:(1)、一曲雨霖铃道破了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和那一腔离恨。阵阵寒蝉,沉沉暮霭,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残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2)、柳永的一生是充满抑郁和失意的,一首雨霖铃道尽了仕途失意,落拓江湖,辞别情人,把酒浇愁愁更愁的痛苦等等真切的感受。此词不单写一对恋人的分离,而是柳永借助分离这个话题来深刻表达他人生的况味。三、了解柳词的风格特点阅读讨论:东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学士院内)日

    27、,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俞文豹吹剑录问题:你认为从以上形象的评论中(选择的不同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可以看出柳永的词有何特点?明确:1、具有轻柔凄恻的婉约美。具体表现:(1)、景物具有轻、柔、纤的特点。(2)、情感具有阴柔美:悲恸的离别情怀,思念之苦,细致入微,低婉缠绵。(3)、意境具有婉约之美。景为冷落的秋景,情为伤感的离别,状清秋之萧瑟,写别离之凄恻,情景交融。2、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1)、“别

    28、”生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别赋(2)、“秋”伤情:“却道天凉好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3)、“酒”乱情: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四、迁移训练我们通过学习望海潮读出了青年

    29、柳永的情怀,在雨霖铃中我们体味了中年柳永复杂的人生滋味。请你写一段读你,表达你对柳永情感或形象的认知,50-80字即可。附:1、倜傥豪放柳三变,少有奇才功名恋。三赴科场葬流年,满腹牢骚鹤冲天,奉旨填词风流现,晓风残月别情倩,宦海浮沉诗情拈,金鹅峰下月枫念。2、暮霭沉沉,孤柳独立,晚风催得雨声碎。寒秋时节,谁怜落花卷霜帷。只守驿外,何时揽得乌纱归?佳人翘首,才子归去。蝉鸣引出离别泪。枉断空肠,酒香却道离别怅。长亭一别,纵是那时雁过也心伤。3、告别了杨柳岸的晓风残月,你踏上兰舟向着暮霭沉沉的楚天驶去。依稀可望见的孤舟遥影在茫茫水天之际若隐若现。岸上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拭不去的泪水迷茫了整个江岸,连

    30、同这个令人伤感的秋。4、忘不掉那一双泪眼中凝聚的爱意,拂不去被晓风吹在脸上的发丝。滔滔江水,清秋千里,你孤独漂泊的影子如惊鸿一般短暂,转瞬即逝般消失在梦中人的眼里。5、犹记得当年意气风发十年寒窗夏雨冬雪,无奈你却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从此你便因为一时的少年豪气而踏上了一生的颠簸流离。你选择了词,词也选择了你,于是凡有井水处便得歌柳词。6、他是个罪人,不仅写下了望海潮,让觊觎江南的完颜亮更加觊觎,更用多情细腻的笔触,让痴情的女子更加痴情。7、水墨城镇,是他生活的底色,和着微风,就着夕阳,写下瑰丽的词句。灯红酒绿,是歌女们穿梭的小巷,伴着琴弦,踏着舞步,他的词曲在神光离合中窜腾。天纵的才情,奈何年

    31、少轻狂,失了一生所向的仕途。只好怅然行走天下,醉那无用之酒,钟那无用之情,把酒黄昏,作别伊人。榨尽一生的辛酸悲凉,成那一声声歌女口中词。五、作业:背诵板书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寒蝉长亭骤雨环境悲凉执手相看无语凝噎难分难舍(情景交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伤离别清秋冷落愁意浓浓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伤情(虚实相生)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习题与解答】一、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参考答案: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安定、富庶、和乐的都市生活画卷。写杭州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

    32、,它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都市;从自然条件上说,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上说,其建筑设施极其美观,人口稠密;从百姓的生活上看,人民安居乐业,笙歌处处。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和羡慕之情。二、此题目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参考答案: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黯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舍难分的痛苦,设想“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惆怅以及日后无人述说的孤独、无聊。词的上片主要写了离别时和离别前的情景,下片是对离别后的设想。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三、此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诗词的不同风格和情调

    33、。参考答案:可根据题干的例句指出的“悲壮”与“凄苦”的不同情调和风格,联系学过或读过的词作进行比较鉴赏。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感受柳永词“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魅力。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4、背诵这两首词。【教学重难点】1、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2、抓词眼,详细分析关键语句,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宋词。【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赏析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习望海潮一、导入:在北宋词坛上,有这样一个落魄的词人,怀揣着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沛,游荡于楼堂馆舍,流连于歌姬舞女之间,在及时

    34、行乐中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在烟花柳巷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他就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两首词,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二、作者生平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因在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管至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后转而厌倦官场,仕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潦倒,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出入歌楼舞馆,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因而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如此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擅长歌词谱

    35、曲,创制了许多词调。他常把自己羁旅行役的经历和仕途苦闷的情感纳入词中,词风雅俗兼擅,俚俗自然,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三、望海潮的相关背景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想拜见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阙极力赞美杭州自然环境之美和城市经济之繁荣,下阙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最后直接称誉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早日被召回京城。这首词写好后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

    36、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与柳永见面。四、学生对照注释,把握节奏,进行自读理解。五、教师做引读指导。六、学生集体诵读。七、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上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来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杭州具有特殊条件从古到今都这样。下面是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的具体铺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

    37、南形胜”的展开描写。作者选择了杭州最美的景点钱塘江岸和江潮这两种景物来写,这是代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列”代表了商品的丰富,“珠玑”代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户盈罗绮”是写都市的繁华,家家都披着罗锦。“竞豪奢”,总括繁华景象。本片从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描写了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对杭州的“东南形胜”的进一步描写,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重湖”,写湖本身,西湖分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

    38、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有色有香,更增添了美。“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红花绿叶,莲子清香,花影水中,体现了江南水乡西湖的景物特点。南宋杨万里曾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上写;“十里”,从空间上写。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美景。接下来写“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晚上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的总括,写杭州人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杭州官员

    39、的游乐,一民一官,与民同乐,乃是儒家最高的境界,“乘醉听萧鼓”写宴酣之乐,“吟赏烟”写山水之乐,人景同乐,自然和谐,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祝愿孙何官运亨通。本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八、课文探究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明确:“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2、本首词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试举例说明。明确:“点”即抽象评点,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

    40、点,“形胜”、“繁华”四字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染”即具体描写,通过几个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从三个方面来写,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九、集体诵读。第二课时:雨霖铃一、相关背景雨霖铃是作者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之作。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婉约词的代表之作。词中,作者将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二、学生对照注释,把握节奏,进行自读理解。三、教师做引读指导。四、学生集体

    41、诵读。五、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发挥学生想象能力)。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笔调恣意渲染,感情哀怨缠绵。上片:“寒蝉凄切”,点明节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在一个秋天骤雨刚停的黄昏,作者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舟楫齐备、急待出发借景抒情。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以“寒蝉”“长亭”“骤雨”等形象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离人依依难舍,船夫催促起航,一对离人唯有泪眼相向,哽咽无语,“无语凝噎”,万千话语只能堵在心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境的设想: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

    42、,傍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南望,令人不胜伤感。本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一片幽清的词境,写出了临别时的情景和心情。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别后之情,这是预想,虚实相间,利用时间的跨越,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作者先宕开一笔,说离人伤别,自古如此,多情使然;忽然又转到现实中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拓宽了词的境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了,伊人不见,风清月冷,此情此景,情何以堪?一切景语皆情语,“杨柳岸”“晓风”“残月”本无情,但在满心愁绪的词

    43、人心中,都化成了“情语”。“经年”的“千种风情”便从此失去了意义,知音已远,良辰不再,孤独寂寥,与谁共语。本片预想离别后的情景,更添抑郁之情,离别之悲。六、课文探究1、举例说明本词“虚实相济”的特点?【明确】上片写恋人离别,实景;起头“寒蝉”三句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气候(骤雨初歇),融凄苦之情于景,暗寓离别之意。实景实事实情,“念去去”二句是他的内心独白,“念去去”写别后想象之景,茫茫辽远的空间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半虚半实间突出了离愁的真切。下片是虚写,写别后心情。“多情”是对上片的归结,写人间离别伤感是普遍现象,“更那堪”转入现实,“冷落清秋节”既照应首三句,

    44、以景寓情。“今宵”一句是名句,词人想象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凄清的画面使人更感孤单,以别后想象之景写离愁。“此去”四句是直接抒情,言外之意是与离人分别以后,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兴致了。下片虚写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词中的事、景、态都是实境,词人的情思就是虚境。2、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为什么读来分外感人?【明确】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物象集中起来成为一幅凄清的画面。更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同时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

    45、时刻“酒醒”之后,“酒醒”之后,再添离愁,“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稀留在心上,面对着前路是“千里烟波”的前路,还要继续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再添离恨,将情感表现的淋淋尽致。七、集体背诵。八、布置作业1反复背诵两首词,体悟词中意境。2完成“研讨与练习”及相关练习。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2、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3、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4、培养学生的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知作品内容,把握词的抒情基调。2、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3、体会宋词

    46、婉约的风格。4、掌握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百年来,别离之情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今天让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来聆听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雨霖铃。二、了解词人通过预习,大家对柳永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词人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来介绍作者。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创造了慢词即长调,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必修四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DOC 24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357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