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DOC 6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35590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28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DOC 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DOC 6页 大气 受热 过程 教学 设计 DOC
    资源描述:

    1、大气的受热过程教 学 设 计宜都外校 曹春媛一、教材地位 本课题内容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第一框题,大气的受热是整章学习的基础,影响到后面小结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变化的学习。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以为后面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能量来源和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性质2阐述大气的受热过程3运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学、群学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组探究、成果展示、精讲点拨四个环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提出自学的问题,在群学中提出小组学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围绕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2.通过学生参与课堂

    2、模拟实验、课堂探究获取地理知识。 3.让学生体会地理学习与研究的实验法、观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三、教材重难点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该知识点的难度在于运用,运用它解决生活中许多地理现象。学生可能存在知识迁移、对生活现象的不了解的情况、导致学习过程出现障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美的图片把学生带到生活的情景中去,帮助他们理解这一重难点。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该知识点难度在于活动题一的理解,大气逆辐射不是保温作用的全部。学生可能存在对热量传递的过程没能真正弄清楚,片面

    3、的认识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四、学生情况分析本节内容包含部分物理光学知识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有涉及。但是学生遗忘的可能性较大,且大气的成分在本节中也有涉及,所以在学案上准备了课前知识储备这些内容。高一年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五、教学环节步骤学生行为老师行为目的1、学生自学学生根据学案上的要求。结合书本完成学案自学。提前编写学案,安排学生自学。了解整个知识框架,获取基础的知识点,并找出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2、小组学习把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点提出来,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指导、点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己

    4、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以及小组的集体讨论。并找出小组学习后依然存在的疑难点。3、群学把小组学习后依然存在的疑难点写到黑板上;在群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言、探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攻克难题。小组学习后依然存在的疑难点也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了。利用辅助教学设备,老师的提示引导,通过全体学生的思考和探讨,把提出的问题解决掉,获取新知。六、学案设计 课前知识储备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组成温度oC高度(km)0125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0-50O3CO2 H2O 尘埃注:我们研究的大气主要是近地面大气,也就是对流层底部的大气。2. 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学习过程【读图训练】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5、。a.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有什么区别?b.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吸收有什么区别?c.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和根本来源是?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 削弱方式【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填写下面表格资料一: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却吸收的较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资料二: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能将投射到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资料三: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

    6、,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从而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其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段B影响削弱作用的因素【走进生活】:a 为什么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b白天,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有何不同? c为什么枝城的天是灰蒙蒙的? d现在哈尔滨的人们已经穿上了棉袄,而广州的人们还穿着短袖。为什么? 【问题探究】影响削弱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A 保温作用原理活动一:书本P29(1)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能用“大气的保温作用”概括吗

    7、? a b B影响保温作用的因素【走进生活】a拉萨被称为“日光城”,那儿的气温是不是就很高呢?与重庆比呢? b夜晚,晴天和阴天气温有何不同? 【问题探究】影响保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二:书本P29(2)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月球表面的温度可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 【探究性学习】“阳伞效应”读图“阳伞效应”形成原理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a 据图解释“阳伞效应”的形成原理b 分析“阳伞效应”的形成原因?c提出避免“阳伞效应”的合理化建议。七、板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 削弱方式B影响削弱作用的因素2 大气对地面

    8、的保温作用A 保温作用原理B影响保温作用的因素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对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进行了一次尝试。在复习备考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第一轮复习时,学生把新课忘掉了,在二轮复习时,学生又把一轮复习时的内容忘了,老师经常要炒现饭。我想起我读书的时候,有许多知识没有弄懂,当在工作后,自己不断摸索探究,就懂了。关键还在学生自己去学,而不是老师去灌。这正是高效课堂的理念。1.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本课中,学生的主动性让我惊讶,他们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讨论的火热、甚至出现争论、辩论的情景;他们求知的渴望让我感动,在小组学习中不停的问我问题,我都有了分身乏术的感觉;他们的协调能力让我佩服,在群学中

    9、有个环节,需要把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他们分工合作,有的写、有的念、有的找;他们的质疑能力让我欣慰,有同学根据材料上的结论质疑晴朗的天空为什么不是紫色的而是蓝色的。只要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个平台,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能体现出来,本课中我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但一节课并不能改变什么,难就难在坚持,把高效课堂的模式常态化,才能使课程改革进行到底。2.学习方式必须改变本节课我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小组学、群学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组探究、成果展示、

    10、精讲点拨四个环节完成学习过程。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提出自学的问题,在群学中提出小组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分组探究需要学案上的相关补充资料,需要大问题下的小步骤小问题引路,需要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成果展示可以确定中心发言人,可以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调动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3.课前必须有充足的准备让一个老师备一节满堂灌的课与备一节高效课堂的课,两者相比,可能前一种更简单。只有当高效课堂的模式贯穿在每一学科每一堂课,当高

    11、效课堂变成常态化,学生真正成为了课题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才能解放出来。在本节课前、我精心的编写了学案、查阅的大量资料、与学科教师进行了多次讨论。因为我知道一节老师引导,学生为主的课是一节开放的课,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荒谬、不着边际、世界性难题的问题。如果老师没有“一桶水”,更没有找“水”的方法,高效课堂是实行也就难了。但在课堂中,我还是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动性,他们对知识深层次的探讨、对疑难问题的提出用了大量时间,没能顺利的完成我设计的内容。但我也在思考,我所选的课题内容需要一气呵成,这么多的内容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是很难的,要么减少课程内容,要么需要选择一个90分钟的大课时间。在分组学习中我分

    12、了9个小组,我感觉分的太多,有些小组在短时间内很难抢到答题机会。但我校班级人数在60人左右,一个小组最合适的人数是6个左右,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效果,否责不能体现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可能出现滥竽充数、消极怠工是问题。很多学校在推行35人以下的小班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值得我们借鉴。在本次课程中我遵循“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态课堂”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法、观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打造高效课堂,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在全国已经有了许多先进的案例,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就能把满堂灌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当你听到学生开始说“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我可以把”、“我是这样想的”,离成功就近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DOC 6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3559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