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2(汇集版)(DOC 26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34195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
  • 页数:28
  • 大小:28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2(汇集版)(DOC 2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2汇集版DOC 26页 小学 数学 教学 设计方案 汇集 DOC 26 下载 _其他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2(汇集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二、制定依据:1. 内容分析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

    2、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2.学生实际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三、教学过程设计时间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6-7分钟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3、指名介绍活动一:认识物体

    3、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25分钟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3、组织交流与评价随机引发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4、引导小结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体会

    4、观察结果的不同1、学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2、交流观察结果,检验观察方法。3、感悟小结这个大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前一次的初步观察体悟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观察,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差异资源”又为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6-7分钟三、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一、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二、按要求摆图形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12分钟四、全课总结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自我评价四、课后反思重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二)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卿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

    6、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 :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 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

    7、只有解决了以上作者工作单位:杨建凡,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紫微小学。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 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 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

    8、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 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在设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 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3.初步

    9、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课题名称认识钟表移秀兰溱潼中心小学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一课时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

    10、整时和大约几时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

    11、良好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

    12、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1

    13、、认识钟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2、教学整时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

    14、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大约几时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三)巩固

    15、练习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

    16、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 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全课小结。一、导入多媒体出示猜谜语谈话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钟面观察、比较并小结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三、巩固练习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多媒体、钟面动手操作四、全课总结结束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

    17、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八、帮助和总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课题名称认识钟表黄永刚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

    18、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

    19、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

    20、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二)动手操作

    21、,交流,探究知识1、认识钟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2、教学整时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

    22、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大约几时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

    23、约是几时(三)巩固练习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

    24、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 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全课小结。一、导入多媒体出示猜谜语谈话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钟面观察、比较并小结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三、巩固练习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多媒体、钟面动手操作四、全课总结结束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

    25、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八、帮助和总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Our school科 目英语年级四年级教学时间一节课学习者分析上一个单元的学习为这一单元

    26、奠定了基础,并且80%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乐于听、说英语,乐于模仿,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过程与方法1.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借助实物、图片、单词卡片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以及利用活泼的歌谣、激烈的竞赛、有趣的游戏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目的。2.通过说、唱、玩、演、比赛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英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六个生词English book,math book,

    27、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schoolbag2.会运用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并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运用及交流3.学唱歌曲“Books and pencils”4.能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将新学词汇运用于句型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单词En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schoolbag,做到能听、说、认、读,并学会歌曲“Books and pencils”;2.难点是将新学词汇运用于句型

    28、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中,联系生活来运用及交流。.教学资源实物,图片,收音机,多媒体课件 颜色教学过程描述颜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导入新课Step 1 : Lead in1、Warming up.老师拿出一个书包,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T:Whats in my bag?S: Ruler, pen, pencil, book(复习已学过的文具类单词)2、Chant.I have a pencil. Me too! I have a book. Me too!I have a ruler. Me too! I have a bag. Me too!Im going

    29、 to school. Me too!(通过有节奏的吟唱歌谣,在“玩玩唱唱”的热身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自然导入新知)教学活动22.呈现新知1.老师拿出另一个新书包,故作神秘地问:I have many books in it. How many books do I have? Try to guess.让学生纷纷猜测后,再一一拿出六本书,边拿边说:I have 6 books: an English book, a Chinese book, a math book, a notebook and two story-books.接着出示单词卡片,老师一一教授本课生词:En

    30、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 notebook, schoolbag,并把单词卡片贴到黑板上。2.看谁快,(1)教师说:Show me your math book,要求学生快速拿出该书(2)老师快速抽出一本书,学生快速说出该书的英语名称,(在这个环节中,我把新单词放在旧句型Show me your中多次复现,充分体现了新旧语言知识之间的大融合,既起到了复习的目的,又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也促使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3.游戏:扔炸弹学生跟着老师读单词,老师读对的,学生要跟着读;如果老师读错了,学生也跟着读错的话,其他同学就往这个

    31、学生边扔炸弹边说Bomb。4.Quick response.多媒体屏幕上出现图片及单词,五秒钟后图片及单词消失,让学生凭记忆找出相对应的单词和图片,老师给找对的同学给小贴贴奖励或给该组记分。(这个游戏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非常集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扔炸弹,有极高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句型操练T:I have six books in my schoolbag.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S:I have (引导学生用数字回答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先个别操练,再分组,后全班)6. Extent ion 1、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猜猜

    32、How manydo you have?给猜对的同学奖励。2、句型接龙:分小组用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进行句型接龙,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单词,如水果类、动物类、文具类等。教学活动33.巩固延伸1.句型操练T:I have six books in my schoolbag.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S:I have (引导学生用数字回答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先个别操练,再分组,后全班)教学活动44.Lets sing学唱歌曲“Books and pencils”,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配以恰当的动作,边唱边做。(拓

    33、展练习这三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了所学的语言,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一首歌把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使整堂课显得更加完整、有序。)2.Homework(1)把今天所学的生词改编成歌谣,看谁编得最琅琅上口。1情景式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2激励斯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3新知强化,加深记忆。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适用于高年级题目: 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认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三种方法。2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

    34、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词准确。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动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景物衬托法,周围环境。用词准确,真实具体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1在学习内心独白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对自己或对他人要说的话。2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好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者的关系。教具准备:1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2课件。3对创设情景时表演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指导。教学过程:一、认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1板书: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2提问: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3教师归纳:人物的内心

    35、活动就是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要学会怎样把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好吗?二、学习内心独白法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会产生这样、哪样的想法、情绪、感受。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活动。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同学们注意。出示礼品盒问:“你们都想到些什么?”要求学生及时回答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独白。2出示课件,认识内心独白法。课件:怎么办呢?把这张票给了他

    36、们吧,大闹天宫我盼了好多天了。不给吧,我说过给他们的呀,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左思右想,我终于想出了个主意,下回学校再组织看电影,不管多好的片子,我都把票给他们。再说,我答应给他们两张票,这一张票,叫姐弟俩谁去好呢?干脆这一回我不告诉他们,等下回拿到两张电影票,我再对他们讲吧。通过读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明白这段描述也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写出了作者由矛盾到拿定主意的内心活动,是作者在内心说话给自己听的。并通过老师在“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后面加一句“小弟弟呀,小弟弟,你可真把我难为坏了。”让学生明白内心独白法也可以是在内心说话给他人听。归纳方法:把人物在内心自己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要说的话写出来

    37、,我们给这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起个名字就叫做内心独白法。(板书:内心独白法)3在设情景,及时练笔。师述:请同学们再回到这个礼品盒上来,这个礼品盒出现在9月10日教师节那天,老师的办公桌上。当时,我曾经再三强调教师节不许学生给老师送礼物。因此,当看到这个礼品盒后,我很生气但当打开之后,老师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学们,当你看到这种情景,你又产生了哪些内心后动?请你用内心独白法写下来。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师生评析,重点点拨。三、学习动作暗示法1出示课件,认识动作暗示法。课件:我低着头进了门,溜着墙根往里走,眼睛往他们屋里瞟了一眼。偏偏被小弟弟瞅见了,他跑出来问:“有电影票吗?”

    38、我慌慌张张地摇了摇头。引导学生读后讨论:这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的回答不外乎这段文字是动作描写,或人物内心活动描写。教师归纳:这段文字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暗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描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做动作暗示法。(板书:动作暗示法)2创设情景,及时练笔。师述: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刚刚进行过的单元测试。改过卷子后,我告诉大家这次考试个别同学成绩不太理想,但没有公布分数就把卷子发了下去。这时,我发现有几位同学的反应很有意思。现在,我就请其中的一位同学把他当时的反应再现到大家面前。请大家认真观察。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发卷子时,自己的一系列反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表演学生当时的内心活动,并要求学生

    39、接着“老师把卷子一下子扔到他桌上,只见他”这句话,运用动作暗示法写出这位同学的内心活动。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师生评析,重点点拨。四、学习景物衬托法1板书:景物衬托法。2师述:提起景物衬托法,老师就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同学们,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呢?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这些景物衬托出了作者孤寂、忧郁的内心活动。教师归纳:这种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做景物衬托法。3唤起共鸣,加深印象。引导学生回

    40、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运用景物衬托法写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段,和电影、电视中为衬托人物内心活动而采用的拍摄周围环境的手法加深印象。4指导学生运用景物衬托法进行口头练习,师生评析。五、学生运用所学的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六、展示修改后的习作,师生评析重点使学生理解三种方法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但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在文章中穿插运用,相互协调,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恰当的表达中心思想。学生习作:咦!真奇怪,这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是谁送的呢?它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使郭老师的脸色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有“多云转晴”,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让我猜猜,难道会是钱吗?不会的,郭老师

    41、可不是那样的人。嗯,是一份温馨的祝福?是一张记录着往日那些快乐时光的照片?是一本以往调皮学生书写工整的作业本或一份保证书?是哪位细心的同学发现这几天老师的嗓子沙哑而送的一盒润喉片?还是真想马上就知道。郭老师,您就别难为我们了,还是赶快揭开谜底吧。(河南宏力学校 高家慧)老师把卷子一下扔到他桌上,只见他身子向后一蜷,猛的打了个哆嗦,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瞟了几眼站在他身旁的老师,又看了看扔在桌子上的单元测试卷。待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伸手把卷子挪到自己面前,捏着试卷刚想打开,又猛的合上了,回过头左看看,右看看,确认没有人注意他之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嘴里默默念叨着些什么,大概祈求上天保佑他考一个好分数吧

    42、。可能还嫌不够,他又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架,这下中国的、外国的神都求了,加了个双保险,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壮了壮胆子,慢慢伸出右手,捏着试卷,猛的掀开卷子,瞪大眼睛一看,才长长的嘘了一口气,脸上落出了笑意,看来是个不错的分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二、制定依据:1. 内容分析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

    43、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2.学生实际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三、教学过程设计时间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6

    44、-7分钟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3、指名介绍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25分钟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2、

    45、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3、组织交流与评价随机引发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4、引导小结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1、学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2、交流观察结果,检验观察方法。3、感悟小结这个大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前一次的初步观察体悟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观察,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差异资源”又为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6-7分钟三、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一、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二、按要求摆图形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12分钟四、全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2(汇集版)(DOC 26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3419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