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DOC 53页).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33783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2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DOC 53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DOC 53页 2022 教学 设计方案 范文 集锦 DOC 53
    资源描述:

    1、202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深意。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深意。教学工具: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与茉莉对话,营造爱的氛围。1、揭示课

    2、题,欣赏茉莉图片。2、出示词语,指名读读。3、说说自己心中的茉莉。4、生活中有一种爱也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却无比真挚,感人至深,所以人们说:爱如茉莉。5、指导读题。(淡淡的,却深有感触)二、与文本对话,感受爱的真谛。1、这种爱没有豪言壮语,而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知道什么叫细节吗?交流。总结: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可以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细节,感受文章的语言,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中,体会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爱。2、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617小节,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用

    3、“”画出来。要读出你的感情,写出你的感动。3、请同学们选择一处最感动你的细节,把它读给大家听。注意:要读出你的感情,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动。细节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茉莉般的爱?说说自己的体会。2、自己的病跟这顿饺子相比,哪个更重要?3、练习朗读,读出虚弱的语气。4、小结:普通的饺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无奇,却饱含着妈妈对爸爸真切的爱。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细节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

    4、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1、感受到谁对谁的爱?从哪里感受到的。2、从“直奔”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爸爸当时心里很急,很担心师)你真会思考,我们读书还要学会揣摩人物的内心!你能把爸爸这急切的担心给读出来吗?3、有感情地朗读。4、小结:从他俩的朗读中,听出什么来了?是啊,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虽然平淡无奇,却无比真挚,让人感动。细节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5、一切都是他们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再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1、字词知冷暖,文字是有温度的,你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爱的温度?(爸爸的叮嘱、恬静的微笑、紧握)分别说说自己的体会。2、大家想一想,爸爸睡着了,那就握着呗,怎么还会“紧”握呢?一个“紧”字告诉了我们爸爸是时时刻刻在照顾着妈妈呀!3、原来爸爸妈妈内心的爱就体现在他们的神态、动作上。谁把这样的爱给读出来?有感情地读。这是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去体会的,如果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读这句话?读得再轻一点,慢一点,不惊动这样的画面。4、阳光悄悄地“探”了进来,从“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上“探”说明阳光也不打扰这幅画面。)5、学

    6、生齐读。6、小结:师:读着,想着,想着,读着,我们渐渐明白爱有时就体现在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上。这种爱平淡无奇,却细微体贴。爱是阳光下静谧的微笑,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7、但是,他们真的睡着了吗?从那里看出来的?细节4: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1、“布满血丝、边打哈欠边说”体会到什么?2、小结: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细节5、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

    7、该多有诗意啊!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1、“清醒含笑的眸子、麻木”体会到什么?2、小结: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寐3、他们既然都没有睡着,却为什么都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睡着了呢?4、真爱无言,大爱无声,就让我们默默地聆听,用心感受这份茉莉般的爱。(师范读)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爱是阳光下静谧的微笑,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寐爱如茉莉平平淡淡,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8、,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三、前后呼应,加深理解1、出示:在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2、是什么钻到了我们的心中?四、归纳延伸,引起思考1、生活中需要爱,除了爱情,更需要同学之间的爱、同学和老师之间的爱,甚至与那些你并不叫得出名字的人的爱,有了爱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写一句话:爱是_。2、交流。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材分析:本节课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书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圈一圈”等具体的数学活动

    9、,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因此,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主情境图中提供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逐步形式对“倍”的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义,99%的学生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并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98%的学生会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倍”虽然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倍”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爱玩、好动,接受新鲜事物快,又敢于挑战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学时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求异思维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

    10、学习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经历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学习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习准备:教师:课件、15个圆形磁扣。学生:作业纸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我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老师拍2下,请你拍出3个2下,要让老师一下就能听出你拍的是3个2下。(拍完后师提问:你拍了几下?)生:拍了6下。老师拍3下,请你拍4个3下。师:同学们敏

    11、捷的思维表现,迎来了许多快乐的动物,(板书:快乐的动物)它们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生鼓掌,课件显示主题图。)学生的自主参与是课标关注的主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以“拍手游戏”的情境入手,通过拍出“几个几”,既复习了旧知,巩固了知识去,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的思想,变为玩中学的理念,为后面环节的学习做良好铺垫。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师:同学们快往这看,请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生:鸭子、松鼠、孔雀、猴子、小鸟、和小鸡。师:

    12、观察的真仔细,请认真的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只?并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书第70页“数一数,填一填。”相应的方格中吧。(课件出示“数一数,填一填。”相应的内容。)学生开始统计动物的只数,老师巡视指导填写,指名汇报交流。师:写完的孩子请用优雅、帅气的坐姿告诉老师。谁来说一说答案?生:小鸭子有6只,小鸟有12只,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松鼠有2只,小鸡有8只。学生汇报时,其他同学加以确认后教师板书动物的只数。通过“数一数、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2、体会“倍”的意义。(1)画一画。师:同学们数得非常认真!在这些小动物里就数猴子和鸭子最调皮、最机灵了,它们向同

    13、学们发起了挑战,敢于接受挑战的孩子请坐直。请看挑战内容。(课件显示:如果3只猴子,用3个圆圈来表示,6只鸭子,用6个圆圈来表示,请试着画一画并且一眼就能让我们发现鸭子的只数和猴子的只数之间的关系。)师:请同学们拿出本子动手画一画吧,比比看谁画的又快又明了。学生在本上画,教师巡视并指导,同时找一名画的快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师:画完的同学请用坐姿向老师示意。请看我们班这位小老师画的,你认为他画的怎么样?猴子:鸭子: 生:很清晰,整齐。师:如果你也是这样画的请自己鼓鼓掌。谁能说一说鸭子的只数和猴子的只数之间关系?生:鸭子的只数比猴子的只数多3只。生:猴子的只数比鸭子的只数少3只。师:你们可真是火眼

    14、金睛呀,鸭子的只数与猴子的只数除了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外,还有一种神秘的关系。(2)圈一圈。师:同学们,看,猴子有3只,我们把它圈在一起(边说边在黑板上圈),看作1份,也就是几个几?生:1个3;师:鸭子有6只,6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呢?请用你灵巧的小手试着圈一圈吧!一生黑板圈一圈,其他生练习本上完成。师指黑板图问:你圈出了几份?生:我圈出了2份。师:他正好圈出了2份,说明鸭子的只数里有二份猴子的只数那样多。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板书:6里面有2个3。)这时我们就说:6是3的2倍。师:6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生:6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3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师边听汇报边板书。鸭子的只数猴子的只数师

    15、:既然6是3的2倍,6又代表的是鸭子的只数,3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所以我们说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板书生齐读: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师:我们刚才3个一份,3 个一份圈,实际上就是看6里面有几个3对不对?生:对。师:那我们怎么列式呢?生:63=2师:2是指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算式中的得数后面不写“倍”字。师:你们知道除法算式里的6、3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谁想当个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生:6表示鸭子的只数,3表示猴子的只数,2表示鸭子数是小猴的2倍。生:6表示6只鸭子,3表示3只猴子,2表示鸭子数是小猴的2倍。师:说得真清晰。同学们

    16、,鸭子的只数与猴子的只数之间这种神秘的关系,现在你们知道了吗?师:对,它们的只数之间还有倍数关系,即: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从而在玩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3、加深对“倍”的认识。师;松鼠和小鸡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能干,它们想挑战同学们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掌握得怎么样

    17、?有信心吗?生;有。师:好样的!请看挑战内容,一起读一读。(课件显示:小鸡数是松鼠的倍。 请“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师:同学们请用你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吧。完成后同桌两人1组,互相说一说做法。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听?生1:我用2个圆片表示小松鼠的只数,用8个圆片表示小鸡的只数。我先把松鼠的两个圆片圈起来,然后再2个2个地把小鸡的8个圆片圈起来。我发现8里有4个2,所以我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82=4。师:和他办法相同的同学请举手。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2:我先画了2个星星表示小松鼠的只数,又画了8个小星星表示小鸡的只数。我把8个小星

    18、星每2个分成一组,我发现能分成4组,我知道了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82=4。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倍”,看,鸭子数是猴子的几倍?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生:除法算式。师: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小动物们可不太相信,它们出了两道有关倍数的题想考考同学们,请看内容:(课件显示:“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的内容。)师:一起读一读要求和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做对吗?打开书第70页最下面动手开始吧!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交流。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生:松鼠有2只,我画2个三角形,把它们圈在一起,看成1

    19、份,也就是1个2,鸭子有6只,我画6个三角形,2个一圈,圈了3份,6里面有3个2,63=2,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师:老师真佩服你的语言组织能力!掌声送给他!如果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请你这样坐(老师示范坐直的姿势)。师:谁来说一说下一题的做法?生:孔雀有1只,画1颗五星来表示,把它圈起来,看成1份,猴子有3只,画3颗五星来表示,1个1个的圈,圈了3份,3里面有3个1,,31=3,猴子数是孔雀的3倍。师:说得非常清楚,看来你已经和倍交成了朋友,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请为自己鼓鼓掌!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实现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解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中加深对“倍

    20、”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4、寻找倍数关系,拓宽思维。师:在这些小动物中,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之间也存在着倍数关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着说一说。生1:小鸟的只数是小猴子的4倍,123=4。师:你还能说出除法算式来,真了不起!生2:小鸭子的只数是孔雀的8倍,81=8。师:看到同学们敢于发言,善于提问的学习态度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这样,同桌2人一组,一个做老师提一个有关倍的问题,另一个做学生来回答,如果有困难请举手问老师,说完后请坐直,比比看哪一组的速度快!开始吧!本环节完全“放手”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操作,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

    21、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考学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练一练”第1题。师:同学们出色的表现,又迎来一些小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来了?(课件出示书第71页练一练的第1题。)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第一幅图中有8只老鼠,4只小猫,求老鼠是小猫的几倍?生:第二幅图中有4只蜻蜓,2只蝴蝶,求蜻蜓数是蝴蝶的几倍?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71页,看第1题,开动脑筋,试着填一填。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交流。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想法?(找2名学生交流,根据情况教师进行适

    22、当表扬。)2、看星星,找倍数。(1)总结各小组得星情况。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和倍交成了知心朋友。小动物们可开心了,他们为我们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快来看看吧。(课件显示以下内容:1、师生一起总结各小组的得星情况。2、同桌两人一组互相提出一道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让对方口头列式解答。3、完成后请坐直!比比看,哪个小组的速度快!)(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师:根据各组的得分情况,你能提出一个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吗?(3)全班交流。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找2组同学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适当表扬。)本环节力求通过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

    23、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新理念;通过练习体验,加深对“倍”的理解。尤其是“看星星,找倍数”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课堂回顾。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一些有关倍数方面的问题,你能说说吗?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你想夸夸谁?找3名学生全班交流。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是不少啊,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在学生谈体会,谈收获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为学生的心理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五、作业布置。师:课下,找一找生活中有关倍数的问题,用你灵巧的小手在A4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吧。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材分析1。教学

    24、内容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随机事件的概率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概率的入门课,也是一堂概念课。不仅要学习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而且要初步感受概率的实际意义和思考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对后续概率课程的学习。这节课不仅是全章内容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向学生指明了概率课程的研究方向就是进一步揭示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概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分支,它真正直接地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反过来服务生活。同时,概率也是每年高考的必查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都是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必备的数学素养。二、

    25、教学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含义和两者的区别和联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石,其中也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因此,我确定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2、教学重点:事件的分类;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性质。3、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发生所呈现的规律性。4、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教学辅助。三、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

    26、,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也在初步形成中,但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思维活跃却不够冷静、严谨,因此较片面。虽然概率来源于生活,却也要深刻地挖掘生活中的事例,学生会因为一点阻碍而产生厌学情绪,同时由于这堂课主要学习的是概念,学生会觉得枯燥而产生烦躁的心理。四、过程分析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更是课堂的主角。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带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尽力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知识的主动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数学概念的烦琐与困境。五 、教法与学法在课标的说明与建议中提出:概率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随机

    27、现象与概率的意义。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在初中教材中,已经对随机事件和概率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和分析,因此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但是初、高中教材中的表述并不完全相同,对比而言,高中教材的表述更加严谨,而且知识体系建立得更加完整,后续内容更加抽象。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能简单的回顾、对比,而是要打下更好、更准确、更严谨的基础。 在经历用试验的方法探究概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发展概率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与协作精神

    28、。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前在全班同学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是:学校要举办“三分球投篮”大赛,那么你会推荐班上哪位同学参加呢?调查结果:高一(3)班郑同学得票最高。问题1:全班三分之二的同学选择李同学参加比赛,但是大家能确定这位同学在比赛中第一个球能投进吗?学生齐答:不能确定。师:为什么不能确定?学生齐答:因为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师:正确。我们把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那么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随机事件的例子吗?学生1:明天会下雨。师:好,这是随机事件。那么从事件是否发生这一角度思考,除了随机事件,还有其他吗?(学生思考片刻)学生2:除了随机事件以外,还

    29、有一定发生和一定不发生的事件。比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是一定发生的。掷一枚色子出现7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师:那么,我们把这两种事件分别称作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8页。(明确三种事件的概念)问题2:既然三分球的命中都有随机性,为什么大家会选择李同学参加比赛,而不是其他同学呢?学生齐答:郑同学赢的可能性比其他同学大。师:大家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齐答:平时比赛时这位同学的投篮命中率比较高师:也就是说大家使用投篮命中率来估计的。那么命中率是怎么计算的?学生3:是把投篮命中的次数除以投篮总次数。师: 这实际上就是频率,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用频率估计概率。在此基础上,

    30、导出课题。(二)试验探究问题3:怎样用频率估计概率?师: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有数字的一面)向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这个概率能否利用刚才计算命中率方法通过统计很多掷硬币的结果来得到呢?接下来大家一起来做试验。为了减少误差,在动手操作之前,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试验的规范有哪些?(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互换观点想法,教师巡回指导,听取学生不同观点,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鼓。最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质地均匀的1元硬币一枚。2。在同一高度(以数学课本竖直放置高度为准)竖直下抛,落地不计。3。全班共分15个小组,每小组抛30次,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师:现在开始试验。(大约五分钟后,学生

    31、试验结束,统计试验结果,填入电子表格1)表1(小组抛掷情况统计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各组频率折线图师:请同学们观察图表,你能估计抛掷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吗?学生4:大概在0。5到0。6之间。师:那就是还不能确定具体的数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数据还不稳定。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数据更稳定,能观察出明显的规律呢?学生:(思考片刻,几乎齐声回答)多做几次试验。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把各小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表2表2(各组累计硬币抛掷统计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累计数据频率折线图师:再次观察图表,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学生5: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0。5师:这种说法还不

    32、够严谨,认真观察图表,能说得更准确吗?学生6:应该说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0。5,并在0。5附近摆动。师:好。接下来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抛硬币的模拟试验。 增加试验次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发现在大量重复试验下,正面向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0。5,并在0。5附近摆动。)师:历史上有许多数学家为了弄清其中的规律,曾坚持不懈的做了成千上万次的掷硬币试验。师:观察频率在0。 5附近摆动幅度有何规律?学生7:再次说明大量重复试验下,正面向上的次数稳定在0。5,并在0。5附近摆动。)师:你们认为出现的规律与试验次数有何关系?学生8:总体上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0。 5,即频率稳定于概率

    33、。师生共同小结:至此,我们就验证了可以用计算投篮命中率的方法来得到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问题4:为什么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师:其实,不仅仅是掷硬币事件有规律,人们在大量的生产生活中发现:对于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也总在一个固定数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由于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具有稳定性,由此可根据这个稳定的频率来估计概率。归纳: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概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P。问题5:随机事件的概率P(A)有什么范围?对一个随机事件A,用频率估计的概率P(A)可能小于0吗?可

    34、能大于1吗?学生9: P(A)=m/n 因为0mn,所以0P(A)1。 用频率估计的概率P(A)不可能小于0,也不可能大于1。(三)巩固练习1。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射击成绩记录如下:计算表中相应的“射中9环以上”的频率(精确到0。 01);这些频率稳定在哪一个常数附近?根据频率的稳定性,估计这名运动员射击一次时“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精确到0。 1)。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抛一枚硬币有可能出现正面,有可能出现反面。(2)在上面的掷硬币试验中,掷一枚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为0。5,是否连续掷两次质地均匀的硬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正面朝下呢?(3)掷一枚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为0。5,所

    35、以抛掷一枚硬币16000次时,很有可能出现8000次正面朝上。问题6: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不能概括、归纳得完整,由教师直接出示答案。(四)总结反思问题7: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梳理、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五)作业及实践活动1。请同学们下课后多注意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件。2、书本P113 练习1。2。3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在初中的学习的基础上,有些学生具备了用试验的频率来估计概率的经验。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缺乏思考,导致在分析问题、分析数据时会出现偏差。因此从学生熟悉的命中率入手,

    36、首先说明这种方法来源于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得出投篮命中的可能性不相等,由此引发认知冲突,导入新课。(2)选择抛掷硬币试验的原因:所需条件容易实现,可操作性强;硬币试验历史上积累了大量数据,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规范试验的条件,使数据更真实有效。合理分组,可以减少课堂时间消耗,同时在培养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对图表的分析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率定义。注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把图形上的规律用数去描述,把数据上的规律用图形去验证,这几个图表的给出可以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得到相关的试验数据及整理描述数据,为分析数

    37、据作准备。(4)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辨析,进一步揭示概率的内涵概率是针对大量重复试验而言的,大量重复试验反映的规律并非在每一次试验中反映出来。 反过来,试验次数太少时,有时不能合理估计概率。(5)通过小结与反思,明晰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渗透辩证思想,同时,深化新知,突破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对核心思想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评析:一、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概念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又反应现实世界。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对教学内容并非一无所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应当关注他们是否具备与进行的教学活动所需要的

    38、知识与方法。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概率的概念,并且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对随机事件的大量感性认识。任课教师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三分球投篮命中率)引入,创设了一个生动的学习情景,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理解随机事件意义,体现数学的本质。无论是在随机事件概念、还是在概率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都将学生带回到现实中,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问题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借助综合、概括、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对常识性材料进行精微化,向科学概念发展,达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二、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概念的本质在课标的说明

    39、与建议中提出:概率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决与这种方法能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掌握课堂知识,能否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锻炼思维,提升能力。学习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知识可能随时间推移,会逐渐遗忘,但能力会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合理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环节,

    40、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在本节课中学生动手进行抛硬币试验正体现了主动探究,建构新知的过程。学生在动手试验的数学活动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感悟在大量重复实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的频率所呈现的规律性的基本事实,体会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关系,顺理成章的形成了概率的统计定义。三、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揭示概念的本质教师为上好这节课,作了精心的准备,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的、直观、生动的信息,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思考。本节课主要利用了多媒体设备的两大优势:一是强大的图表计算功能,二是计算机的可视化。在师生的共同

    41、探究过程中,利用Exel的计算功能和绘图功能,迅速统计小组试验所得数据,准确绘制频率折线图,不仅迅速、准确,能够同时从数、形两方面观察试验结果,而且有效的配合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为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判断、概括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收到较好的效果。使得多媒体不仅仅表现“描述”式的数学,而且表现了需要深层思考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

    42、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教养目标:(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教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3、发展目标: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三、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四、教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媒体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

    43、)复习旧课,情景激趣,揭示目标。1、复习第一段。2、播放有关录象。3、质疑揭示目标。(二)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朗读并思考: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飞行的特点?(2)理解重点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3)指导朗读。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四人小组自学。(2)汇报交流。(3)引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4)指导朗读。3、学习第六自然段。(1)看录象,并思考: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的?(2)指导朗读。(3)理解重点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4)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段。(1)根据

    44、思考题自学。(2)师生共同板书。(3)看录象。(四)总结。(五)扩展。(六)质疑。(七)作业。板书设计:18 蝙蝠和雷达嘴(研究) 蝙蝠 障碍物耳朵(启示)天线(发明) 雷达 障碍物荧光屏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导学生发现反义词在词义上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初步认识反义词。2、让学生依照例句说句子,使学生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句式特点。3、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熏陶感染。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近义词的特点。2、教给学生说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师生共读:注意读准字音。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读音。4、认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5、给生字找朋友:口头组词。6、同桌之间互相说反义词,看谁知道的多。(二)日积月累1、会选。(1)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2)出示“中心、中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词语我们叫近义词。(4)你能找到其他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DOC 53页).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3378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