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分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DOC 9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分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DOC 9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分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DOC 9页 高中历史 教学 论文 分层 设计 实施 反思 DOC
- 资源描述:
-
1、高中历史课分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由于我校有三个层次的班级:特快班、快班、平行班,学生的差异非常明显,所以实施分层教学尤为必要。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开始尝试分层教学,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显著差异的不同班级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开展分层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因学定教,因材施教。一、分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一)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
2、现是不均衡的。分层教学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二)因材施教理论。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有“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第四十四)、“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第四十八)、“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等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三)“最近发展区”理
3、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二、分层教学设计的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就是要进行分层备课,每节课不是备两个教案,而是在一个教案里分两个层次,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的分层。具体表现为:(一)教学目标的分层确定比较确切地确定分层次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在高一年级将教学目标分成两个层次,一是以会考合格及良好为标准
4、的“一类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会考合格,让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适应于平行班;二是以高考为标准的“二类教学目标” 适应于快班和特快班,将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在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将教学目标分成两个层次,一是以高考历史成绩及格为标准的“一类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高考历史成绩及格,考上大学,适应于平行班;二是以高考历史成绩优秀为标准的“二类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让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适应于快班。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要制定出明确的分层次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有三个熟悉,一是熟悉你的学生群体,对你所授课的班级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品性、学习要求等了然
5、于胸;二是熟悉课程标准、会考要求和高考学科说明,从而可以比较科学地设计分层次教学目标;三是熟悉教材,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二)教学内容的分层确定1、对教材的灵活使用课改后的历史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对历史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统编历史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采取“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加“专题”的创新形式,实现了由通史到专题史的转变。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学生全面而又注重个性化的发展。而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主要有下面三点:第一,专题知识往往缺少铺垫,跳跃性大。例如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
6、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1919年到1949年共30年的历史,课时安排只有一节课。第二,从选修到必修知识的重复的处理。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梭伦改革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等。第三,多个版本间关系的处理。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重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教材大胆进行整合和取舍。高一年级在平行班以标为本,结合会考标准,对教材做“减”法。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根本的依据,按照每一专题和每一节课的课标要求来整合教材的内容,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从而化解时间紧与大容量之间的矛盾。在高一教学中,要结合浙江省新课程指导意见和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要求,对教材大胆取舍,对教材做“减”法
7、。(1)每一专题整体把握教材,确立专题重点知识,删繁就简。专题模块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从专题整体入手,分层思考,明确定位,把握每一专题的重点。例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其主线反映二千多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根据课标和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标准,拟订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分为四节课: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重点在宗法制和分封制。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是本单元重中之重。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是本课重点,难点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探究中央集权制对秦朝及后世的影响。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
8、变与强化”反映了从汉至元这一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应以时间纵线为线索,突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从而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这一课重点是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和清朝的军机处。(2)认真研读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把握好难度与广度,抓住一节课的重点,围绕重点整合教材,大胆简化。课堂教学应始终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针对难点问题突破。学生学习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加工取舍、重组整合教学内容。例如:辛亥革命课程目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
9、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对“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列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强干弱枝,教材不仅在容量上大为减少,而且在难度上也更贴近学生,从而为师生对话、学生探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快班和特快班用足、用好教材。例如:辛亥革命这一节内容,在平行班对“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列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在快班和特快班这两块知识就作为必学内容,因为保路运动的发生为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时机。学生课堂上学习后就会加深对辛亥革命原因的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二年级在平行班:对阅读内容指导学生阅读,
10、对教材内容适度拓展。在快班:阅读内容学生自学,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拓展的难度加深。例如:选修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一课的设计如下:在平行班第一目:“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阅读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完成下列表格 阶 段民主革命主要活动 留 学 生 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 国 初 期第二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展示一段材料:“文革结束初期的两个凡是”,分析邓小平领导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目:“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回顾:改革开放分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第四目:“南方谈
11、话,影响深远”了解南方谈话的内容,分析其影响第五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回顾:一国两制回顾:港澳回归分析邓小平“一国两制”政策所体现的原则拓展: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最后小结:邓小平的贡献包括:思想建设、 经济建设、祖国统一、和平外交等方面。在快班第一目:“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阅读内容)学生自学,完成以上表格。思考: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你有何感想?第二目到第五目以及拓展知识: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整合成一个标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贡献,分为“思想建设”“经济建设”“祖国统一”“和平外交”四块内容,把教材内容重设计,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是材料,是教学最
12、重要的素材,但不是唯一素材,所以教学时可以选择,更应当创新。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针对学生的差异,对教材知识进行选择,进行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为教学服务。2、对教材外教学资源的选择使用教学资源包括历史教材、历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中能运用到的各种信息传播资源。在教学中,用于历史实例说明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图表资料、实物资料等都属于历史教学资源。教师一定要认真权衡使用哪种资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类型的资料,从而使历史教学成为更有效的教学。(1)文字资料在课堂中如何使用
13、文字资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使用文字资料的根本出发点是让学生在史料中来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真正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因此课堂上使用的文字资料一定是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得出结论。文字资料的使用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真实性原则。使用历史史料,而不是文学作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第二,有效性原则。教师要对课程中涉及的资料进行反复的挑选和组合,三思而后用。例1:在一次教学大比武中,上课内容是走向多极化,上课的班级是某校的平行班,有一位老师在设计时使用了“八国峰会”的资料导入新课,结果一下子就陷入了僵局,学生不知不会,课堂非常沉闷。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