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高考专项复习-古诗鉴赏-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731276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PPTX
  • 页数:102
  • 大小:1.1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高考专项复习-古诗鉴赏-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 高考 专项 复习 古诗 鉴赏 理解 领悟 思想 感情 课件
    资源描述:

    1、考点四 第三章 古诗鉴赏 专题三考点突破把握思想感情的途径和要诀掌握情感题的审答规范栏目索引练出高分把握思想感情的途径和要诀1.题材题材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古诗的思想感情与诗歌的题材有密切关系,相同的题材,其情感也有共同之处。因此,从题材入手切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具体内容详见本章专题一“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部分)一、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三种途径:题材、形象、手法2.形象形象(意象意象)思想感情思想感情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云安阻雨唐戎昱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注。江陵愁望寄子安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

    2、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注注渚宫:春秋楚国的王宫,故址在湖北荆州,作者用来代指他的家乡。(1)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通过_这一意象来暗示作者的感情。(2)两首诗中的“西江水”意象所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答案答案第一首表达了归家的渴望和急迫,第二首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永无止歇。船答案精要点拨 诗歌总要具体描绘形象的,在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意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景、物是诗人情感的最好载体。把握古诗中的形象(意象),就能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具体内容详见本章专题三考点一)3.手法手法(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试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如是间

    3、接抒情,则要指出具体的抒情方式)和蕴含的思想感情。(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抒情方式:思想感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情方式:思想感情:直接抒情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借景抒情忧国伤时、乱世离愁答案(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情方式:思想感情:(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情方式:思想感情:(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抒情方式:思想感情:用典抒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直接抒情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借景抒情羁旅异乡之苦答案(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抒情方式:思想感情:(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抒情方式:思想感情:(8)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抒

    4、情方式:思想感情:叙事(细节)抒情离别之苦、不舍之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边关乡愁直接抒情亡国之痛答案(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抒情方式:思想感情:(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抒情方式:思想感情:(1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抒情方式:思想感情:直接抒情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美好易逝、青春短暂直接抒情、用典抒情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山水答案(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抒情方式:思想感情:(13)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抒情方式:思想感情:(14)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抒情方式:思想感情:借物抒情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直接抒情关心、

    5、同情百姓疾苦,却无能为力的愧疚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昔盛今衰、物是人非、自然永恒答案精要点拨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需要注意其抒情方式。古诗的抒情方式有三种类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其中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它主要体现在: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状物句(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二是“物”中寄托的情志),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之情)。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情语”。(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6、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愁独答案二、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要诀:抓、品显隐性“情语”冷、凉(暗含冷寂)孤、独(暗含孤傲)2.探寻下面画线诗句的隐性关键词,并依此分析该处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007江苏)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鉴赏鉴赏这首词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上阕

    7、前两句,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本是唐人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却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与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与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止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

    8、情。紧接着下文便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作者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更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出辛词的大家风范。答案答案答案一个“送”字,拟人化了,看似水送树,实则人送人。一个“送”字,包含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埋”,言其乌云遮山,借景之阴暗写人心情之郁闷,一半源于为友人一路山长水阔的担忧,一半暗含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福。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方回 蕨拳注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

    9、有桃花。注注 蕨拳: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鉴赏鉴赏方回(12271307),宋末元初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万里,一字团甫,号虚谷,一号阳山人。南宋景定进士,媚于权相贾似道,似道败,又反而弹劾之。累官知严州,元军至,举城迎降。入元为建德路总管。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著作有续古今考文选颜鲍谢方诗评桐江续集,分类编选唐宋两代律诗为赢奎律髓,流传于世,甚有影响。这首诗首句写到了两种植物,其中蕨拳(ju qun)指蕨芽,因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故名。宋诗中多有描写,如朱松蔬饭诗:“蕨拳婴儿手,笋解籜龙蜕。”葛长庚麻姑赋:“柳眉花面不成笑,笋角蕨拳聊自伸。”苕(

    10、tio),古书上指凌霄花,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亦称“野豌豆”。它们都繁盛于春末夏初之际,这里作者采用了互文和拟人的手法,通过这两种植物生动地描绘出大地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结尾两句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言浅意深,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答案答案答案一个“缓”字,说明作者荡舟慢行,为的是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桃花”,属典故语,不仅实写青溪之景,也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

    11、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鉴赏鉴赏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可以想见。该诗在艺术处理上,独特之处如下:一是复字不犯复。此诗首联中,“江”字、“村”字皆两见。照一般作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地避用复字。现在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

    12、了。二是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十分轻快。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三是结句,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作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尾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惆怅之感。杜甫很多登临即兴

    13、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答案答案答案“但有”,只要有,表明“故人供禄米”是自己一家生存下去的根本条件。“更何求”中的“更”,是“再”“复”“又”的意思,表明自己对故人的帮助已经感恩戴德,不敢别有所求。尾联除透露出诗人暂时的舒心安定之外,还隐藏着历经磨难的悲苦和对未来不可预期的辛酸。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注阙: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鉴赏鉴赏这首诗开头两句,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

    14、,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然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

    15、路远去。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续一“遥”字,传达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滔滔,绘声绘色,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照理说,离长安不过一天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围绕“帝乡”去打转了。可是许浑在尾联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颇显出自己的身份。答案答案答案“渔樵”,借代手法,代指隐逸生活;“犹自”,仍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第二天就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了,仍然梦想过着渔樵般

    16、的生活。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是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3.请找出下面宋诗中的显、隐性“情语”,并结合“情语”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1)显性“情语”:、。(2)隐性“情语”:、。独客离恨更咽冻不流答案愁惟(3)思想感情:_“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答案精要点拨 所谓“情语”,

    17、就是诗中能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语言。对于考生来说,能抓住并品读“情语”,是准确、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最可靠途径,也是一种“看家本领”。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情语”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性“情语”是指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含有“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显性“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隐性“情语”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

    18、、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情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语”。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其基本义。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情语”。弄清上述隐性“情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就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如何抓住“情语”呢?显性“情语”一般会在标题、正文中的首句(联)及尾句(联)中出现,一定要盯住这些“情感”部位。隐性“情语”一般藏在正文描写景物等的文字中,多在中间部位。有时也会在注释里出现,所以寻找要特

    19、别细心。返回掌握情感题的审答规范 “两看”,一看所给语言材料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指词、句、联、片等),二看是整体型还是局部型。整体型指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它需要分成几个局部(层次)来看;局部型指分析词、句、联、片的情感,它更需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分析。“一定”指定题型,明确是概括题还是分析题、评价题、比较题。一、审题:两看一定 1.答题要用感情术语答题要用感情术语 如答“惜别之情”“关切之情”,“惜别”“关切”是行话,如将“惜别”改为“舍不得”,“关切”改为“不放心”,虽然意思也能表达清楚,但不是行话,总让人觉得别扭。同样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准确,也容易丢分。因此,最好使用感情术语。常用的

    20、感情术语有: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忧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欢快、向往、忠贞等。二、答题:用好术语,因题而异 2.答题要多角度、多层面答题要多角度、多层面 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变化)的。有鉴于此,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挖掘。另外,要根据所给的语言材料的内部层次来确定答题要点,如所给的是“一联”,恐怕有两个要点;如是“一片”,则恐怕更多。3.主要题型答题模式主要题型答题模式 (1)感情概括题(要求直接说出所表达的情感)答题模式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变式可

    21、只答感情基调)。示例: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014新课标全国)“感情基调”多用表示感情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悲愤之情,这种感情是由报国无门报国无门而产生的。(2)感情分析题答题模式 分析概括:先分析具体诗句,后概括出情感内涵。概括分析:先概括情感内涵,后分析具体诗句。这里的“分析”,就是要结合语言,说出感情的依据和来由。分析既要扣住所给文字,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要抓住具体的词句、意象分析

    22、,不可笼统空泛。必要时,还要结合情感表现手法分析。即时巩固1(2013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抓住注释中的提示,同时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语句。“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写出了诗人与远道

    23、来访的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的高兴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将诗人的那种对宦海浮沉的无奈写了出来。“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写出了孤城寒日,天色将晚,与友人分别在即,离愁难尽。答案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解析答案即时巩固2(2015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解析答案解析解

    24、析本题考查鉴赏词句,借以理解作者的情感。“起舞闻鸡”说的是晋代祖逖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的典故。这里借“闻鸡起舞”的典故,描绘了一幅“中夜微醺,伴着浪潮声和清冷的江风闻鸡舞剑”的画面。“潮落秋江冷”这一景色描写,营造了秋夜清冷萧索的氛围,“秋江冷”暗示着内心的凄凉,“潮落”暗示着国家的衰败,表达了作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挽回颓势的悲愤愁苦与无奈之情。答案答案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3)情感比较题答题步骤 比较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较热的题型。做情感方面的比

    25、较题,要先通读诗词,把握诗词描写的意境;再结合题干中要求的情感比较角度,寻求诗词的差异性或相同性;后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即时巩固3(2015湖南)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 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6、)注注 虚:废墟。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解析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及蕴含情感的领悟。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张说邺都引画线的两句诗的意思是,“城郭”和“西园”已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强调的是世事沧桑变化,抒发的是世事无常、生命短促的感慨。第二段诗中画线句是说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虽然抒发的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基调是“哀而不伤”的。解析答案答案答案“城郭为虚

    27、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一、理解、领悟景中情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内容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就两部分内容:写景、抒情。这是中国诗的特点所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而分析景物中的情感正是考生的弱项。那么,如何透过景语找出并分析内在的情感呢?从理论层面,从诗的整体角度要把握情与景的内在关系和处理方式。情与景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

    28、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作者处理情与景的方式(或叫安排)有三种: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前景后情触景生情;前情后景以景衬情。理解、领悟景中情、典中情微微点突破点突破 诗歌诗歌4 从技术层面、操作角度,要做到: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详见前面“隐性情语”内容)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如“江风引雨入舟凉”(2010年高考江苏卷)要求分析“江风引雨”背后的惜别深情,就应抓住后面的“凉”字,一个“凉”写出了风裹着雨、雨挟着风、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烘托了离别时悲凉的心情。从冷暖体

    29、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一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即时巩固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绣岭宫词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注注 绣岭宫: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宫之一。李洞:唐末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野棠:棠梨,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培训乐队。玄宗临幸华清宫,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因于绣

    30、岭种棠梨。鉴赏鉴赏这首诗的新奇在于:诗人写李唐的衰朽,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写之。骊山是长安著名风景区,山上有华清宫,山脚有华清池。骊山两侧,为东西绣岭,广栽林木花卉,并置高台飞阁,是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兴游玩乐之所。“春日迟迟春草绿”,“迟迟”,描写阳春的舒缓,可知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此句写游绣岭宫的季节、天气以及满眼新绿的景致。我们知道,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遂成开元盛世,后期沉溺于声色犬马,倦于政事,酿成“安史之乱”。但这些具体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是无法写到一首小诗中去的,诗人便抓住了绣岭野棠来描写,使读者思而得之,手法高妙。原为御地之树,今为无主之林;原为笙管之 地,今 为 无 人 之

    31、 境;弟 子 散 尽,香 玉(棠 梨 花 瓣)惊 风;“野”“尽”“飘”三字,写出了多么令人慨叹的意境!只迷声色,不理国政,梨未成,梦已绝,君主的荒淫享乐带来了多么深重的国灾民难!为了申足此意,三、四句又写出一位耄耋老人的举动:“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自玄宗的开元盛世,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时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活动在开元时代的人,自然一个也没有了。“犹唱”二字,表面似讥老人爱翻陈年老历,唱得不合时宜,实则感慨遥深。诗歌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寄寓着诗人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惋。诗歌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无限关切的真挚感情。这种寄真情于字背、寓深意于眼前的艺术手法,含

    32、蓄蕴藉,颇得游刃骚雅之妙。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赏析本诗一、二句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解析答案解析解析先抓住词语把握住所写景物的特征,再结合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分析即可。答案答案第一句描写阳春风和日丽、满眼新绿,实际上写的是绣岭宫的荒芜。第二句,唐玄宗命栽的棠梨再无人管,“野”“尽”“飘”三字极力渲染了御地无主、梨园零散后的荒凉。景语中寄托了诗人对大唐衰朽的无限惋惜与感慨,讽刺统治者荒政误国。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青玉案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陡转,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

    33、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注注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注 谩:徒然、空自。鉴赏鉴赏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碧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锦树,指秋霜染红的树木。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路陡转,疑无地。”行行之际,山路转陡,几疑路穷。其下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过片“

    34、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处此境地,“心”不由己,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凤楼远、回头谩凝睇。”凤楼,妇女居处。这里指家中的妻子。凝睇,凝神而望。谩,徒然、空自。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也是徒劳。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结尾四句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这首词上

    35、片写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为下文转写乡愁埋下伏笔,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说明。解析解析该题要求分析景中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首先,抓住上片中的“忽”字把景象分成两个层次,分别根据景物特征不难得出“惊喜”“温暖”两层内涵来。再结合“凄凉只恐乡心起”可以得出“思乡”这一层内涵。答案答案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解析答案 古人创作诗歌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深刻的主题。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能增加内容的丰

    36、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从而收到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例如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二、理解、领悟典中情 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将典故所涉及的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牢固记忆这些典故的含义。典中情也有两

    37、个层面:一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此要寄寓的情感态度。即时巩固3.(2014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奉陪郑附马韦曲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注 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禁:消受。鉴赏鉴赏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于韦曲美妙春光的赞叹,前人也肯定这首诗通篇用“反言”来形容春光“佳胜”。但是,细细品味全诗,我们会感到这首诗无论是整体意味还是具体诗句,都不完全是仅仅用正话反说的形式来表达诗人对于春光的赞叹。比如“花无赖”,比如“恼煞人”,在这里是否也包含实

    38、实在在的诗人觉得因花“无赖”而“恼”的意味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注意到颔联的作用,就应该肯定“花无赖”和“恼煞人”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反言”。颔联“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是说虽然可以整日里樽酒对春光,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又哪里能尽情领略这春光的明妍美好呢?由春的勃勃生机而感及自身的衰老,这应该是白发诗人面对明媚春光时候的一种真实的心情。然而,春光不会因为它会引起老人生出自身已老的感伤而收敛自己的烂漫,春花也不会因为这老人的感伤而掩饰自己的绚丽。由此思之,在诗人的感觉中,这不解人意的春光、春花,倒也实在是有些“无赖”而“恼”人了。颈联描写了诗人禁不住春光的召唤,来到大自然里游玩,消受春

    39、光,玩得尽兴,以致衣服被石角钩破,藤条树梢迎面刺眼而来。钩衣刺眼,本是可憎可气之事,而在诗人则觉可喜,恰如俗言“痛快”,即愈痛则愈快,诗人运用反语,透过这些细节描写,可见诗人游玩尽兴,内心可喜。刘岩隐居不做官,常常身穿黑衣头戴小乌巾,“小乌巾”即黑头巾、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佩戴。“何时”一词表达了一种急切和渴望,“占丛竹”表达了对韦曲春光美好的喜爱和向往,“头戴小乌巾”表达了对像刘岩那样的隐居不仕的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求仕未果游历韦曲时写下的,我们从“何时”一词中隐约感受到此时杜甫在求仕与隐居之间纠结、彷徨,欲罢不能的无奈等复杂心情。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

    40、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抓住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中的意象。联系诗中前三联表达了对韦曲的喜爱之情,再联系题干对“小乌巾”的解释,可知最后两句“何时”“小乌巾”传达出了归隐之意。答案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解析答案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刘辰翁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北海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

    41、,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注注 刘辰翁:南宋末年词人,入元后不仕,词近稼轩。华风:绚丽的风格。“犹胜阴山北海窖群中”引用了哪个著名的典故?请简要说明其作用。答案答案苏武牧羊。(阴山,匈奴世居之地;北海,匈奴极北之地的湖泊;窖指地窖,群指羊群。言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受风雪摧残,但境遇也好过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的苏武)这一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内容,表现了作者从容面对风雪,以古人为师友,砥砺志节,不忘故国的高尚襟怀。答案古诗常见典故的古诗常见典故的含义含义红豆爱情或相思梦蝶做梦、梦幻鹊传信的使者 阳关古关名,后指送别之曲商女歌女,代指统治者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 投笔弃文从武桑榆暮年碧血为正义

    42、事业而流的血黍离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折腰屈身事人采薇隐居避世班马惜别之情折桂科举及第烂柯离家年久 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微积累返回练出高分一、类题精练1.(2015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秋夜纪怀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理解诗人情感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陆游一生都在想着报效国家,即使年老体病,即使在半夜无眠时,诗人都在想着

    43、自己年轻时的英勇,想着杀敌报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答案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解析答案2.(2015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理解诗人的情感。

    44、尾联“勤王敢道远”的意思是为王事敢于到遥远的地方去,表现了诗人愿意为君为国去戍边的雄心豪气;“私向梦中归”的意思是在戍边之地私下里在梦中回到故乡,表现思乡的隐隐私情。但从全诗的内容看,雄心豪气为主,私情为辅。答案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解析答案3.(2015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残春旅舍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45、。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情感。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情景。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甚,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只能使人得到一时的陶醉,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

    46、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解析答案答案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辛弃疾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注注韩南涧

    47、: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下阕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概括。答案答案对功名的绝望,对未来的忧虑,对现实的激愤。(或“对官场、世俗的厌恶,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现实的不满”)答案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黄庭坚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注注黄庭坚仕途多舛,晚居僻远的广西宜州。道山清话载:“崇宁四年重九日,登郡城之楼,听边人相语:今岁当鏖战取封侯。因作此词。”戏马台,在今徐州。东晋时大

    48、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因北伐立功被封宋公,于重阳节在戏马台大会群僚。金络头,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配饰。这首词用到“戏马台”的典故,有什么用意?“催酒”和“白发簪花”的行为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案答案(1)写当年宋武帝刘裕创建的英雄业绩,都“尽随风雨去”,流露出词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寄托了看淡是非得失、升降荣辱的思想感情。(2)词人豪兴勃发、催杯劝酒的举动,不畏嘲笑、白发簪花的行为,表现了词人乐观豁达的豪放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不消沉、不服老的倔强精神。答案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

    49、,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答案答案颠沛流离的感慨,年华蹉跎的感叹,对统治者的控诉,对国家前途的期待。答案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雪曲卢照邻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注注高阙:长城两边的山。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答案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对边关将士功名不为天子所知的不平。答案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李儋元锡注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

    50、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注李儋: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写的。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答案答案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因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黯淡;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而无奈的思想矛盾的苦闷;感激友人的问候,亟盼他来访。答案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秦川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注注这是诗人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途中写的诗。五陵:长安城外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首诗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高考专项复习-古诗鉴赏-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3127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