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高中化学竞赛word版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有机化学-高中化学竞赛word版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高中化学 竞赛 word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有机化学习题解答有机化学习题解答ORGANIC CHEMISTRY总结性作业总结性作业0总结总结 键与键与 键的形成、结构与反应特征键的形成、结构与反应特征;1试举例说明亲核试剂的亲核性与碱性的异同,及对试举例说明亲核试剂的亲核性与碱性的异同,及对其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其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总结自由基取代反应的特征与影响因素总结自由基取代反应的特征与影响因素;3总结共轭体系的形成总结共轭体系的形成,类型与特征类型与特征;4试比较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的特征试比较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的特征;5以苯为例总结亲电取代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苯为例总结亲电取代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6总结亲电取代反应特征及影
2、响因素总结亲电取代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7总结亲电加成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亲电加成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8总结亲核取代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亲核取代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9总结亲核加成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亲核加成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专题讲解专题讲解v专题专题1:1:电子效应电子效应(诱导效应诱导效应)v专题专题2:2: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v专题专题3:3:苯环亲电取代特征与取代苯定位效应苯环亲电取代特征与取代苯定位效应v专题专题4:Reactions of C4:Reactions of C+v专题专题5 5:有机合成题目解答:有机合成题目解答v专题专题6:6:完成反应题完成反应
3、题v专题专题7:7:鉴别题鉴别题v专题专题8:8:有机物结构推导题有机物结构推导题 v专题专题9:9:选择填空题选择填空题(排序题排序题)v专题专题10:IUPAC10:IUPAC命名与写结构(立体结构)命名与写结构(立体结构)类型类型:RX R-CH=CHX CH3CH=CHX ClCH2ClCH3 Cl诱导效应诱导效应(I,Inductive effect):在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在在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在整个分子中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一个键的极性将影响到其他部整个分子中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一个键的极性将影响到其他部分,使分子中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具体表现为分,使分子中电子云
4、密度分布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具体表现为分子中分子中 电子的偏移,这种电子的偏移,这种偏移是由于形成键的原子的电负性不偏移是由于形成键的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并通过静电诱导作用沿着分子链(同而引起,并通过静电诱导作用沿着分子链(键体系)传递下键体系)传递下去。把这种效应称为诱导效应。去。把这种效应称为诱导效应。专题专题1:1:诱导效应诱导效应vCl表现出吸电子诱导效应,表现出吸电子诱导效应,-I效应效应沿着沿着 键以逐渐减弱的方式传递,键以逐渐减弱的方式传递,每经过一个单键减弱每经过一个单键减弱13,经,经3各单键后忽略不计。各单键后忽略不计。v诱导效应特征:诱导效应特征:n是一种极性效应,同
5、向减小或加强n是一种永久静电效应,无外界电场时也存在,可经空间传递。n是一种短程作用,随键数目增加,诱导效应很快减小n参与诱导效应的是电子CH3CCHHCHHCHHClHH+比较标准:以比较标准:以H为标准为标准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电子诱导效应用诱导效应用-I表示表示)NO2 CN F Cl Br I C C OCH3 OH C6H5 C=C H常见的给电子基团(给常见的给电子基团(给电子电子诱导效应用诱导效应用+I表示表示)(CH3)3C (CH3)2C CH3CH2 CH3 HCH3CCHHCHHCHHClHH+v共轭体系:-(1,3-丁二烯丁二烯)-p p-(p0
6、,p1,p2)v特征:电子分布电子分布趋向均匀趋向均匀(键长平均化)(键长平均化)稳定效应稳定效应受试剂电场作用出现受试剂电场作用出现极性交替极性交替现象现象共轭效应贯穿整个共轭体系共轭效应贯穿整个共轭体系同方向、等大小传递同方向、等大小传递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受试剂电场作用出现受试剂电场作用出现极性交替极性交替现象现象共轭效应贯穿整个共轭体系共轭效应贯穿整个共轭体系+-+-H+-+-CRRR120oCHHCCHHHHHHCRRR120oCHHCCHHHHHHp p1 1 超共轭超共轭p p空空 超共轭超共轭正碳离子稳定性正碳离子稳定性302010CH3+自由基稳定性自由基稳定
7、性302010CH3.CH2=CH-CH2+CH2=CH-CH2.?CH3CH2+(CH3)3C+稳定效应稳定效应-P超共轭超共轭:由由 轨道和轨道和P轨道轨道形成的共轭体系形成的共轭体系Active Intermediatesv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n30苄基型苄基型30烯丙型烯丙型 20苄基型苄基型20烯丙型烯丙型 30 20 10苄基型苄基型10烯丙型烯丙型 10+CH3v碳自由基的稳定性碳自由基的稳定性n30苄基型苄基型30烯丙型烯丙型 20苄基型苄基型20烯丙型烯丙型10苄基苄基型型10烯丙型烯丙型 30 20 10.CH3专题专题3:3: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特征苯环亲电取
8、代反应的特征v多数是在酸性溶液中多数是在酸性溶液中,以亲电试剂取代苯环中的质子以亲电试剂取代苯环中的质子方式进行方式进行v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先加成后消除先加成后消除v亲电试剂亲电试剂:Cl+,Br+,I+NO2,SO3,R+,RC+=Ov-络合物是其活性中间体络合物是其活性中间体v定位效应可用极性交替理论和饱和碳链电荷逐步消长定位效应可用极性交替理论和饱和碳链电荷逐步消长效应来解释效应来解释XY-+-取代基对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取代基对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v影响反应活性影响反应活性v定位定位邻、对定位邻、对定位Ortho-¶-directing间位间位Meta-directing制
9、钝制钝Strongly Deactivating致活致活Strongly Activating1类类2类类-+-+-+极性交替极性交替+-+-NH2NOO定位基的特点定位基的特点n直连原子有孤对电子p-共轭n苯环电子云密度n致活,反应活性n吸电子基n极性饱和键C=O等n苯环电子云密度n致钝,反应活性Activating groupsDeactivating groupsPowerful-NH2,-NHR,-NR2,-OH,-O-NO2,-N+R3(+R)(-R,-I)(-I)Intermediate-OR,-NHCOR,-CN,-CHO,-COR,-SO3H,-CO3H(+R,-I)(-R,-
10、I)WeakOrtho,para directors-ph(+R);-R(+R,+I)-F,-Cl,-Br,-I(+R,-I)专题专题4:Reactions of C+4:Reactions of C+v消除消除 H生成烯烃生成烯烃v重排形成更稳定的重排形成更稳定的C+v与负离子或亲核分子(碱性分子)结合与负离子或亲核分子(碱性分子)结合v与与C=C加成形成更大的加成形成更大的C+(page 81)v使芳香环烷基化使芳香环烷基化电性特点:亲电性电性特点:亲电性1 电子效应电子效应:有利于正电荷分散的取代基使碳正离子稳定。有利于正电荷分散的取代基使碳正离子稳定。2 空间效应空间效应:当碳与三个大
11、的基团相连时,有利于碳正离子的形成当碳与三个大的基团相连时,有利于碳正离子的形成。3 几何形状的影响几何形状的影响:(CH3)3CBrBrBrBr相对速度相对速度1 10-3 10-6 10-11影响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因素RXR X +-R+X-作用物作用物 过渡态过渡态 产物产物溶剂的极性越大,溶剂化的力量越强,电离作用也就越快。溶剂的极性越大,溶剂化的力量越强,电离作用也就越快。4 溶剂效应溶剂效应Active Intermediates(summary)v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n30苄基型苄基型30烯丙型烯丙型 20苄基型苄基型20烯丙型烯丙型 30 20 10苄基型苄基型10
12、烯丙型烯丙型 10+CH3专题专题5 5:有机合成题目解答:有机合成题目解答v题目要求题目要求 n对有机物(原料、中间物及目标物)的结构进行合理剖析,正确设计合成路线并建构。旨在考核学习者对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v典型错误典型错误 n(1)合成路线(思路)错误;(2)反应试剂、反应条件选择不合适;(3)反应式以错误方式连写 解题基本思路解题基本思路 v由原料到目标物的合成是经过好几步反应才完成的由原料到目标物的合成是经过好几步反应才完成的v总思路:从目标物结构框架、官能团、总思路:从目标物结构框架、官能团、C C等入手,等入手,反向推导,求同存异,合理构建,拟定合成路线。反向推导
13、,求同存异,合理构建,拟定合成路线。(1 1)合成的着眼点放在分析原料与目标物结构差异上)合成的着眼点放在分析原料与目标物结构差异上A.A.碳架链结构是否改变,链增长缩短,关环开环;碳架链结构是否改变,链增长缩短,关环开环;B.B.官能团位置、数量、类型有无变化:注意潜在官能团的官能团位置、数量、类型有无变化:注意潜在官能团的正确导入和显现;已有官能团的合理消失。正确导入和显现;已有官能团的合理消失。解题基本思路解题基本思路(2 2)采用反向推导的思维方法)采用反向推导的思维方法v主要考虑碳架结构的合理构建上:主要考虑碳架结构的合理构建上:A.A.已有官能团(原料)和需建官能团(目标物)的特性
14、和作用;已有官能团(原料)和需建官能团(目标物)的特性和作用;B.B.碳架是在碳架是在分支最多分支最多的碳原子上构建起来并转化的碳原子上构建起来并转化C.C.运用官能团的基本反应和相互转换之间综合知识,从目标物运用官能团的基本反应和相互转换之间综合知识,从目标物的官能团和的官能团和C C入手,在它与原料分子结构之间求同存异,入手,在它与原料分子结构之间求同存异,反向推导合成出合理的中间产物,并与原料分子结构密切沟通,反向推导合成出合理的中间产物,并与原料分子结构密切沟通,从而反推出合成路线(反向)从而反推出合成路线(反向)解题基本思路解题基本思路(3 3)正向构建:考虑采用那些反应,选择合)正
15、向构建:考虑采用那些反应,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试剂,各个可能中间体的构建适的反应条件和试剂,各个可能中间体的构建与相互过渡。用反应式正确表达出合成路线。与相互过渡。用反应式正确表达出合成路线。(4 4)复查:对每步反应进行核查。)复查:对每步反应进行核查。vA.A.某些官能团在反应期间是否需要保护。某些官能团在反应期间是否需要保护。vB.B.反应试剂是否合适,条件对产物是否有利反应试剂是否合适,条件对产物是否有利vC.C.有无立体化学,条件是否合适。有无立体化学,条件是否合适。知识点提示知识点提示 v各种官能团的基本反应是合成反应的基础,有机合成是通过各种官能团的基本反应是合成反应的基础,有机
16、合成是通过官能团的转化和碳架重新构建而完成的官能团的转化和碳架重新构建而完成的(1 1)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vA.A.常常涉及常常涉及C CX X键的建立以及官能团附近键的建立以及官能团附近C CC C生成,如醇、生成,如醇、烯烃、羧酸、羰基化合物等的合成。烯烃、羧酸、羰基化合物等的合成。vB.B.氧化程度不同的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常是经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程度不同的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常是经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的。完成的。nNO2 NH2 CO CHOH,nCOOH CH2OH,CO CH2;vC.DC.DA A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环化反应;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环化反应;vD.D.芳香环上
17、官能团的引入主要是经一代三化反应完成的,有芳香环上官能团的引入主要是经一代三化反应完成的,有时还需进一步转化。(未完待续)时还需进一步转化。(未完待续)知识点提示知识点提示(2 2)多官能团的构建:)多官能团的构建:v常在常在C C或官能团上的或官能团上的C C连接引入新的官能团连接引入新的官能团n羟醛缩合;卤代乙酰乙酸乙酯合成路线,苯环上官能团引入(3 3)碳链的增长(缩短):)碳链的增长(缩短):v羰基化合物与格氏试剂、氢氰酸等的反应,羰基化合物与格氏试剂、氢氰酸等的反应,v富氏烷基化、酰基化反应;富氏烷基化、酰基化反应;vCNCN1 1作为亲核试剂的反应作为亲核试剂的反应(4 4)重排反
18、应的合理应用常能获得特殊效果。)重排反应的合理应用常能获得特殊效果。vCONHCONH2 2 BrBr2 2/OH/OH NH2NH2(减少一个碳)(减少一个碳)(5 5)官能团的隐现)官能团的隐现C6H5CHOHCH2CH32 醇醇C6H5CHOHCH2CH3C6H5MgBrCHCH2CH3O格氏试剂格氏试剂醛醛合成例合成例2:1-苯基苯基-1-丙醇丙醇合成例合成例2:1-苯基苯基-1-丙醇丙醇aldehyde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格氏试剂2 alcohol+1.ether2.H3O+C6H5MgBrCHCH2CH3OC6H5CHOHCH2CH3MgetherC6H5MgBrC6H5BrC
19、6H5CHOHCH2CH32 醇醇格氏试剂格氏试剂醛醛合成例合成例2:第第2种合成思路种合成思路CH2CH3C6H5CHOHC6H5CHOBrMgCH2CH3醛醛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格氏试剂2 醇醇MgetherCH2CH3BrBrMgCH2CH3+1.ether2.H3O+BrMgCH2CH3C6H5CHOC6H5CHOHCH2CH3第第2种合成思路种合成思路C6H5CH2CCH3OHCH2CH33 醇醇CH3MgBrCH3合成例合成例3:2-甲基甲基-1-苯基苯基-2-丁醇丁醇C6H5CH2COHCH2CH3C6H5CH2CCH2CH3O酮酮格氏试剂格氏试剂合成例合成例3:2-甲基甲基
20、-1-苯基苯基-2-丁醇丁醇酮酮格氏试剂格氏试剂MgetherMgBrCH3CH3Br格氏试剂格氏试剂3 醇醇+1.ether2.H3O+C6H5CH2CCH2CH3OMgBrCH3C6H5CH2CCH3OHCH2CH3第第2种合成思路种合成思路合成例合成例3:2-甲基甲基-1-苯基苯基-2-丁醇丁醇C6H5CH2CCH3OHCH2CH33 醇醇C6H5CH2CCH3OHCH2CH3C6H5CH2MgBrCCH3CH2CH3O酮酮格氏试剂格氏试剂第第2种合成思路种合成思路合成例合成例3:2-甲基甲基-1-苯基苯基-2-丁醇丁醇酮酮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格氏试剂3 醇醇C6H5CH2BrMg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