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方法 第二章第二讲 单纯形法.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优化方法 第二章第二讲 单纯形法.ppt》由用户(saw5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优化方法 第二章第二讲 单纯形法 优化 方法 第二 单纯
- 资源描述:
-
1、13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 p 单纯形法的一般原理单纯形法的一般原理 p 表格单纯形法表格单纯形法 p 借助人工变量求初始的基本可行解借助人工变量求初始的基本可行解2 单纯形法的一般步骤如下:单纯形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 1)寻找一个寻找一个初始的基本可行解初始的基本可行解。(2 2)检查现行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检查现行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最优最优,如果为最优,如果为最优,则停止迭代,已找到最优解,否则转一步。则停止迭代,已找到最优解,否则转一步。(3 3)移至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的移至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的另一个基本可行解另一个基本可行解,然后转回到步骤(然后转回到步骤(2 2)。)。19471947年,年
2、,DantzigDantzig提出提出的单纯形法把寻优的目标集的单纯形法把寻优的目标集中在所有基本可行解(即可行域顶点)中。中在所有基本可行解(即可行域顶点)中。3 一、引例一、引例用单纯形方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min z=6x14x2 2x1+3x2100 4x1+2x2120 x1、x20解:化为标准型 min z=6x14x2+0 x3+0 x4 2x1+3x2+x3 =100 4x1+2x2 +x4 =120 x1、x2,x3,x4 04 基本解如下表基本解如下表 基基 基本解基本解 可行否可行否 目标值目标值 对应图中的点对应图中的点B1=(P1,P2)X1=(20,20,0,0)T
3、 200 BB2=(P1,P3)X2=(30,0,40,0)T 180 CB3=(P1,P4)X3=(50,0,0,80)T DB4=(P2,P3)X4=(0,60,80,0)T EB5=(P2,P4)X5=(0,100/3,0,160/3)T 400/3 AB6=(P3,P4)X6=(0,0,100,120)T 0 OABCDEOx1x22x1+3x2=1004x1+2x2 =120 min z=6x14x2 2x1+3x2+x3 =100 4x1+2x2 +x4 =120 x1、x2,x3,x4 05(1)找初始可行基:B1=(P3,P4)现成的初始可行基;此时,XB=(x3,x4)T,X
4、N=(x1,x2)T用XN表示Z和XB有:min z=6x14x2 x3 =1002x13x2 +x4 =1204x12x2令 XN=(0,0)T有 XB=(100,120)T则有:X(1)=(0,0,100,120)T为对应于基B1的基可行解。问:X(1)是否最优呢?否 称非基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系数为检验数。min z=6x14x2 2x1+3x2+x3 =100 4x1+2x2 +x4 =120 x1、x2,x3,x4 0因为:x1和x2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负,当x1,z;x2,z 。6(2)寻找可行)寻找可行基基B2,使其对应的基可行解,使其对应的基可行解X(2)能使目标函数值增加
5、。能使目标函数值增加。选:x10则有:X(2)=(x1,0,x3,x4)Tmin z=6x14x2 x3 =1002x13x2 +x4 =1204x12x2要使为X(2)基可行解,x3,x4中必有一个为零,而另一个大等于零。只要取 x1=min100/2,120/4=30就有 x3=40,x4=0这样 X(2)=(30,0,40,0)T因为 P1,P3线性无关,因此,B2=(P1,P3)为一个基而 X(2)为对应于B2的基可行解此时 XB=(x1,x3)T,XN=(x2,x4)T用XN表示Z和XB有:min z=180 x2(3/2)x4 x1 =30(1/2)x2(1/4)x4 x3 =40
6、 2 x2 +(1/2)x4问:X(2)是否最优呢?否因为:x2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负,当x2,z 。7(3)寻找可行)寻找可行基基B3,使其对应的基可行解,使其对应的基可行解X(3)能使目标函数值增加。能使目标函数值增加。选:x20则有:X(3)=(x1,x2,x3,0)T min z=180 x2(3/2)x4 x1 =30(1/2)x2(1/4)x4 x3 =40 2 x2 +(1/2)x4要使为X(3)基可行解,x1,x3中必有一个为零,而另一个大等于零。只要取 x2=min30/(1/2),40/2=20就有 x1=20,x3=0这样 X(3)=(20,20,0,0)T因为 P1,P
7、2线性无关,因此,B3=(P1,P2)为一个基而 X(3)为对应于B3的基可行解此时 XB=(x1,x2)T,XN=(x3,x4)T用XN表示Z和XB有:min z=200+(1/2)x3+(5/4)x4 x1 =20 +(1/4)x3 (3/8)x4 x2 =20 (1/2)x3+(1/4)x4问:X(3)是否最优呢?是,8从引例可以总结出求解过程:从引例可以总结出求解过程:(1)确定初始基及其基可行解;)确定初始基及其基可行解;(2)判断是否为最优解,是停止,否则)判断是否为最优解,是停止,否则转下一步;转下一步;(3)转换可行基,并求出相应的基可行)转换可行基,并求出相应的基可行解,使目
8、标函数值有所改进,转(解,使目标函数值有所改进,转(2)。)。9n 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等价于确定初始的可行基,一旦初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等价于确定初始的可行基,一旦初始的可行基确定了,那么对应的初始基本可行解也就唯一确定始的可行基确定了,那么对应的初始基本可行解也就唯一确定.在线性规划标准型中设法得到一个在线性规划标准型中设法得到一个m m阶单位矩阵阶单位矩阵I I作为初作为初始可行基。始可行基。若在化标准形式前,若在化标准形式前,m m个约束方程都是个约束方程都是“”的形式,的形式,那么在化标准形时只需在一个约束不等式左端都加上一个那么在化标准形时
9、只需在一个约束不等式左端都加上一个松弛变量松弛变量x xn+in+i(i=12(i=12m)m)。10n判断现行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最优判断现行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最优 设有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设有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min z=cX;AX=b,X0;现假定现假定 A中存在一可行基中存在一可行基B,且且B为单位阵为单位阵 这样这样 AX=b可以描述成如下形式,也就是用非基变量表示可以描述成如下形式,也就是用非基变量表示基变量基变量 x1 +a1,m+1xm+1+a1nxn=b1 x2 +a2,m+1xm+1+a2nxn=b2 xm+am,m+1xm+1+amnxn=bm即即 从上述约束方程中可
10、以得到对应于从上述约束方程中可以得到对应于基基B的基可行解的基可行解X=(b1,b2,bm,0,0)Tmixabxnmjjijii,1111 用非基变量表示目标函数有:nmjjjmiiinjjjxcxcxcz111111111()()mnniiijjjjij mj mmnmiiiijjjij mic ba xc xc bc acx 令令 有有 式中式中 j为基可行解X的检验数检验数。更一般性:更一般性:011;mmiijiijjiizcbc ac01njjjmzzx0;i ijiijji Si Szcbcac 0jjj Tzzx 12n向量形式向量形式 假如已求得一个基本可行解假如已求得一个基
11、本可行解将这一基本可行解代入目标函数,可求得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将这一基本可行解代入目标函数,可求得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其中其中分别表示基变量和分别表示基变量和非基变量所对应的价值系数子向量。非基变量所对应的价值系数子向量。1B bX=01TTTT-1BNBB bZ=c X=(c)=c B b0cT12mNm+1m+2n=(c,c,c),c=(c,c,c)TBc13要判定是否已经达到最小值,只需将要判定是否已经达到最小值,只需将代入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用非代入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基变量表示,即:表示,即:m+1m+2-1-1NNm+1,m+1,nnxxB b-XB b+()xTTBBcc 其
12、中其中 称为非基变量称为非基变量N N的的检验向量检验向量,它的各个分量称为检验数。若,它的各个分量称为检验数。若N N的每一个检验数均小的每一个检验数均小于等于于等于0 0,即,即N N 0 0,那么现在的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那么现在的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1-1BNX=B b-B NXT-1BZ=c B bT-1TNBNm+1m+1n=c B N-c=(,)BTTBNTT-1-1BBNBNNT-1T-1BBNXZ=c X=(c)X=c X+X=c(B b-B NX)+X=c B b-(c B N-)XTNTTNNTNcccc14定理定理1 1:最优解判别定理最优解判别定理 对于线性规
13、划问题对于线性规划问题若某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若某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则这个基本可行解就是则这个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最优解。定理定理2 2:无穷多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判别定理判别定理 若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若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其中,其中存在一个检验数存在一个检验数m+km+k=0=0,则线性规划问题有则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TnminZ=c X,D=XR/AX=b,X0T-1TNBN=c B N-c01B bX=0T-1TNBN=c B N-c0m+1m+2-1m+1,m+1,nnxxZB b-()xTBc15 定理定理3 3
14、:无最优解(无界)判别定理:无最优解(无界)判别定理 若若 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有一个检验数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有一个检验数 ,但是但是 ,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1B bX=0-1m+kB P0m+k0证:令证:令 ,则得新的可行解,则得新的可行解将上式代入将上式代入因为因为 ,故当故当+时,时,ZZ。-1-1-1-1Bm+km+km+kX=B b-B PxB b-B Pm+1T-1T-1Bm+1m+knBm+knxZ=C B b-(,)C B b-x m+kx,(0)m+k016 如果现行的基本可行解不是最优解,即在检验向量如果现行的基本可行解不是最优解,即在检验
15、向量 中存在中存在正的检验数正的检验数,则需在原基本可行解的基,则需在原基本可行解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并使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础上寻找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并使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n 基本可行解的改进基本可行解的改进 具体做法是:具体做法是:先从检验数为正的先从检验数为正的非基变量非基变量中确定一个中确定一个换入变量换入变量,使它从非基,使它从非基变量变成基变量(将它的值从零增至正值),变量变成基变量(将它的值从零增至正值),再从原来的再从原来的基变量基变量中确定一个中确定一个换出变量换出变量,使它从基变量变成非,使它从基变量变成非基变量(将它的值从正值减至零)。基变量(将它的值从正
16、值减至零)。由此可得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由由此可得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由 可知,这样的变换一定能使可知,这样的变换一定能使目标函数值有所减少目标函数值有所减少。m+1m+2T-1Bm+1,m+1,nnxxZC B b+()xT-1TNBN=c B N-c17l换入变量的确定换入变量的确定 最大减少原则最大减少原则 假设检验向量假设检验向量 ,选取选取最大正检验数最大正检验数所对应的非基变量为所对应的非基变量为换入变量换入变量,即若,即若 则选取对应的则选取对应的 为换入变量,为换入变量,由于且为最大,由于且为最大,因此当由零增至正值,因此当由零增至正值,可使目标函数值可使目标函数值 最大限度的
17、最大限度的减少减少。T-1TNBBm+1m+2n=C B N-C=(,)jjm+kmax /0,m+1jn=m+kxm+kxm+k0m+1m+2T-1Bm+1,m+1,nnxxZC B b-()x18l如果确定为换入变量,方程如果确定为换入变量,方程其中为中与对应的系数列向量。其中为中与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现在需在现在需在 中确定一个基变量为换中确定一个基变量为换出变量。出变量。l 换出变量的确定换出变量的确定 最小比值原则最小比值原则 B12mX=(x,x,x)Tm+kxm+kPm+kxl 当由零慢慢增加到某个值时,当由零慢慢增加到某个值时,的的非负性非负性可可能被打破。能被打破。为保持解的可
18、行性,可以为保持解的可行性,可以按最小比值原则按最小比值原则确定换出变确定换出变量:量:若若-1-1-1im+ki-1-1m+kim+k(B b)(B b)min/(B P)0,1im=(B P)(B P)ll 则选取对应的基变量则选取对应的基变量 为换出变量。为换出变量。xlm+kxBX-1-1-1-1BNBm+km+kX=B b-B NXX=B b-B Px19单纯形表(1)XB XN RHS z-CBT-CNT 0 XB B N b 20单纯形表(2)21计算步骤:(1)构造单纯形表1和2。(2)求 。(3)若 ,则此时基解就是最优解,否则转(4)。(4)若 ,则无最优解,否则转(5)。
19、(5)求 。(6)以 为主元对初始单纯形表做换基运算得新单纯形表,转(2)。max|0ljj0l0lPmin|0kiilklilbbaaakla12(,)(,)()nijm nAB NP PPa224 单纯形表单纯形表例例1 求解求解LP问题问题23123234235min2.223120,1,2,3,4,5jzxxs txxxxxxxxxxj Z 0 1 -2 0 0 0 x1 x4 x5 1 -2 1 0 0 0 1 -3 1 0 0 1 -1 0 1 2 1 223 Z 0 1 -2 0 0 0 x1 x4 x5 1 -2 1 0 0 0 1 -3 1 0 0 1 -1 0 1 2 1
20、2 Z 0 0 1 -1 0 -1 x1 x2 x5 1 0 -5 2 0 0 1 -3 1 0 0 0 2 -1 1 4 1 124 Z 0 0 1 -1 0 -1 x1 x2 x5 1 0 -5 2 0 0 1 -3 1 0 0 0 2 -1 1 4 1 1 Z 0 0 0 -0.5 -0.5-1.5 x1 x2 x3 1 0 0 -0.5 2.5 0 1 0 -0.5 1.5 0 0 1 -0.5 0.5 6.5 2.5 0.525例例2:23145245345min21513.2221352221112220,1,2,3,4,5jzxxs txxxxxxxxxxj 4 单纯形表单纯形表
21、26 Z 0 1 2 0 0 0 x1 x2 x3 1 0 0 -0.5 2.50 1 0 -0.5 1.5 0 0 1 -0.5 0.5 6.5 2.5 0.5 Z 0 0 0 1.5 -2.5 -3.5 x1 x2 x3 1 0 0 -0.5 2.5 0 1 0 -0.5 1.5 0 0 1 -0.5 0.5 6.5 2.5 0.527例例3:513345235min18.436313220,1,2,3,4,5jzxs txxxxxxxxxj 4 单纯形表单纯形表28 Z 0 0 0 0 -1 18 x1 x4 x2 1 0 1 0 0 0 0 3 1 -1 0 1 -3/2 0 1/2
22、4 6 3 Z 0 0 0 0 -1 18 x1 x3 x2 1 0 0 -1/3 1/3 0 0 1 1/3 -1/3 0 1 0 1/2 0 2 2 629练习:1、用单纯形法求解 min z=6x14x2 2x1+3x2100 4x1+2x2120 x1、x20 2 2、用单纯形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用单纯形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121324125jminZ=-x-2xxx4xx3x2xx8x0 j1,2,3,4,5,30因为非基变量因为非基变量x4的检验数的检验数 ,由无穷多最优解判别定理,由无穷多最优解判别定理,本例的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本例的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无穷多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X*=
23、(20,20,0,0)T,Z*=200最优解最优值最优解最优值X2,3,2,0,0T minZ=-84031n无最优解无最优解 无最优解与无可行解时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最优解与无可行解时两个不同的概念。无可行解是指原规划不存在可行解,从几何的角度无可行解是指原规划不存在可行解,从几何的角度解释是指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为空集;解释是指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为空集;无最优解则是指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解,但是可无最优解则是指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解,但是可行解的目标函数达不到最优值,即目标函数在可行域行解的目标函数达不到最优值,即目标函数在可行域内可以趋于无穷小(或者无穷大)。无最优解也称为内可以趋于无穷
24、小(或者无穷大)。无最优解也称为无有限最优解,或无界解。无有限最优解,或无界解。32p借助人工变量求初始的基本可行解借助人工变量求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假定我们下面研究的线性规划都是假定我们下面研究的线性规划都是非退化非退化的,将线性的,将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如果约束方程组中包含有一个如果约束方程组中包含有一个单位单位矩阵矩阵I I,那么已经得到了一个那么已经得到了一个初始可行基初始可行基。否则在约束方程组的左边加上若干个非负的否则在约束方程组的左边加上若干个非负的人工变量人工变量,使人工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与其它变量的系数列向量共使人工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与其它变量的系数列
25、向量共同构成一个同构成一个单位矩阵单位矩阵。以单位矩阵为初始基,即可求得一。以单位矩阵为初始基,即可求得一个个初始的基本可行解初始的基本可行解。33121212212minZ=x-2xxx2-xx1 x3 x,x0 首先将原问题化为标准型首先将原问题化为标准型12312425j xx-x 2-xx -x 1 x x3 x0,j1,2,3,4,512671236124725jminZ=x-2x+Mx+Mx xx -x x 2-xx -x x1 x x 3 x0,j1,2,3,4,5,6,7添加人工变量,并在目标函数中分别赋予添加人工变量,并在目标函数中分别赋予 67x,x例例4:4:线性规划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