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DOC 77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23909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
  • 页数:80
  • 大小:15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DOC 7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DOC 77页 水产 动物 遗传 育种 教案 DOC 77
    资源描述:

    1、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 案课程名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授课教师:洪一江,彭扣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绪 论一、水产动物育种学研究的对象(一)水产动物的范畴水产动物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种类十分广泛,有多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如轮虫、甲壳类、鱼类及水生哺乳类等。(二)水产动物的繁殖特征、群体大小、生殖方式()水产动物的生殖策略几乎包含了动物界已知的各种形式,根据其生殖细胞的有无及作用氛围以下两种: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生殖方式:根据生殖中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水产动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卵生、卵胎生、胎生。、遗传特点及育种的关系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大群体的各种生长

    2、性能具有杂和体的典型特征,一旦群体变小,异质性降低,群体就会表现出来某种程度的遗传衰退和生长速度降低,在生产中这种现象成为衰退或退化。在水产动物的育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异质性的特点,采用适合这种群体的育种方法才能提高育种效率。(三)水产动物育种的对象 养殖对象种类繁多,是水产动物育种区别于畜、禽育种的显著特点。育种对象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考虑土著种类而且时常上对新品种需求比较迫切的重要水产动物作为主要育种对象。其次,有些种类虽非土著种类,但因如时间较长,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在生产和消费上都有较大的比重,经过努力可以解决国内时常需求,培育出适合时常需求的新品种。合适的与措施对于所有水

    3、产动物都是必需的,但不同育种对象的育种任务往往也有过不同:()池塘和网箱养殖对象育种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品种的生产性能;()海洋牧场几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养殖对象育种的首要任务是使水产动物适应于海水养殖的特殊条件,特别是在限制活动的条件下,要求适应于高密度和有效地利用天然饵料资源几人工配合饲料;()水产观赏动物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出体色鲜艳及体形变异的新品种,培育出具有特殊形态的观赏水产动物家系;()水产实验动物育种的目的是培育用语现代科学研究,在遗传上具有同质性、对各种实验反应具有一致性的水产动物()野生淡水和回游性水产动物的任务也有其具体要求二、水产动物育种学的任务和方法(一)水产动物育种学的任务与

    4、内容水产动物育种: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适合人类养殖生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其根本任务是:在研究和掌握水产动物形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的基础,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动物资源,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出适宜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符合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优质、抗逆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或者创造出新的动物;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繁育措施,在反之、遗传性能的维护和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品种的特性,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育种学的内容野生种类驯化,优良物种引进,水产动物品质改良,繁育群体生产性能保护,杂种优势利用以及优良新品种培育的

    5、理论和实践(二)育种方法 选择育种实践中最基础,最原始,最常用的方法。分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引种和驯化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生物技术常用的生物技术有: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等。三、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是对育种工作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也是所要培育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经济及技术条件下养殖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形状的指标,是育种方案的基本内容之一。(一)水产动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1、生长特性和饲料转化率2、繁殖特性3、抗病能力4、适应特性5、体色与体形6、产品品质(二)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1、制订育种目标的 主要

    6、根据:客观需要、主观条件、最佳效益和竞争优势;2、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原则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育种目标和组成性状的具体指标。四、品种与杂交的吧、概念及特点(一)品种的概念1、品种与品系种是生物学分类单位;品种是人类根据滋生需要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 ,一般是指经多代人工选择育成的,具有遗传稳定,并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模具有有两经济性状及其他表形性状的水声动物群体。它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其产生是养殖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 。一个品系的性状必须独特但不一定

    7、符合生产需求;育种过程种首先得到若干个性状独特的品系,具备优良性状的品系经过鉴定,即可作为品种推广使用。 几个概念:家系:一般是指由一对系祖繁育而来的群体。近亲交配系(自交系):在品种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动物群体的不断扩大,分布区域 也会逐步扩大由于各地的自然田间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区别,在品种内会出现差异。具有这样差异的类群可以称为地方品系。单系:由一个系祖发展而来的群体。群系:一个品系的系祖是一个群体。种群:水产动物中种群的概念类似于家畜育种的单系或群系,是指同一五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2、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凡能称为品种的水产动物,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8、以外,还应具有一下特征:(1)性状及适应性相似;(2)稳定遗传;(3)生产性能;(4)数量。(二)品种的分类根据养殖对象遗传基础的不同,养殖的对象可以分为: 育成品种品种种有许多人工雕刻的合计,是人类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因此又称为育成品种。 自然品种指未经任何人工选择或育种活动,经过简单的驯化过程或不经过驯化直接为人类的养殖活动所利用的自然种。 原种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生产的野生水产生物五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杂交种指不同品系、不同品种甚至中间个体交配得到的具有一定生产性能的群体。另外,在鱼类中还有多倍体品种及其他类型的养殖群体(三)杂交种杂交种指不同品

    9、系、不同品种甚至中间个体交配得到的具有一定生产性能的群体。它是经过杂交试验选择出的配对组合,其杂种一代具有生长优势或其他方面的优势。(四)品种的审定全国水产原、良审定委员会是主观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包括品种、杂交种和引进种)审定的权威机构。经过试验需要推广的品种有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核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公告种品种命名登记好说明:G为“国”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以示国家级品种;S为“审”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以示审定通过的品种;为了命名上的方便,将品种、引进种统称为品种,01、02、03分别表示品种和引进品种程序好;001、002为品种顺序号;年代为审定通过的时间。如GS01001-

    10、2000为团头鲂浦江1号的命名登记号。五、水产动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一)育种学基础与生物技术研究(二)鱼类品种培育(三)鱼类的引种工作(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引种的成就;2、品种选育;3、育种理论;4、生物技术;5、繁育群体的保护第一章 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概念、重要性和类型(一)种质资源的概念1、种质:由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1892在建立其“种质学说”过程提出的概念,即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材料)。2、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是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材料,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声场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给物

    11、质的要素。3、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在我国习惯称为品种资源。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将其定义为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材料。4、水产动物种质资源:是指对水产养殖和水产动物的遗传改良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包括水产动物的家养种(品种、品系)和野生种(变种。)(二)研究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现代的育种成就,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对种植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如果育种工作者掌握的种质资源越丰富,对它们的研究越深透,则利用它们选育成新品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国际遗传育种学界流行的一句话是:“谁掌握种质,谁就掌握未来”。(三)种质资源的类型第二节 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一)种质资源问题的提出自198

    12、0年1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天然鱼类种质资源保护鱼类基因库的国际学术会议之后,有关鱼类种质资源问题已正式提出。(二)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特殊性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在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上存在各方面的差异:(1)国家所有权不明确;(2)环境更具连续性;(3)观察、研究更难;(4)亲昵感较低;(5)生物多样性的量更高;(6)表型的变异性较大;(7)释放时间较多,影响较大;(8)杂交能力较强;(9)野生群体的重要性更突出;(10)人工控制繁殖应用较少;(11)重视程度较低。(三)研究概况 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方面研究相对较早,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四)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方向 查

    13、明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分布、数量及变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生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中长期规划; 对我国水产动物和新近开打的野生养殖种类及引进品种开展综合研究,建立种质资档案,掌握基因知识产权; 建立功能齐全、数据相似,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建立便捷使用的网络,以达到资源共享; 研究精、卵和胚胎的低温保存技术,建立水生动物种质资源胚胎库、细胞库和基因库; 研究濒危五种繁殖和养殖技术,建立人工养殖群体,进行大规格鱼种的标志放流; 研究和选择野生水生动物种质资源中有价值的种类,进而开发利用; 研究恢复和重建水生动物栖息地的途径和方法,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增殖放流,恢

    14、复衰退中的种质资源,保持水体中水生动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以利于水生动物种质资源持续利用。第三节 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一、物种多样性物种:指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和生殖繁衍(或潜在地具有这种能力)的一组自然种群,通过某种隔离机制,使得它们在遗传上同其他类似的一组种群相互隔离着。从种质资源角度来看,物种就是拥有自然闭锁机制的相对独立的基因库。基因库:是指一个物种所含有的总的遗传信息。物种多样性,实质上是关于生物物种的生物学多样性,物种数量是物种多样性最直接也是最终的度量指标。(一)中国特有物种目前,已调查并记录的我国水生生物达20200余种,其中鱼类3862种,占世界鱼类物种数量的20%左右。受独

    15、特的气候、地理及地质历史等因素的萦系那个,我国水生生物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遗物种数量达、生态系统类型齐全等特点,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种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有许多是特有物种。中国特有鱼类有440余种,如青、草、鲢、鳙等,占已知种数14.6%;特有两栖动物30余种,占已知种数的10.8%;特有爬行动物26种,占已知种数的6.9%。(二)经济物种在我国内陆水域鱼类资源种,主要经济鱼类约有140种。我国为养殖目的引入我国大陆的鱼类有30多种,如罗非鱼,白鲫和白鳟等。中国经济甲壳动物主要种类有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秀丽白虾,克氏原螯虾等;现今世界上龟鳖目动物约有240种,我国正式记载的有31种,其中乌龟、山瑞鳖

    16、和中华鳖是主要养殖对象;扬子鳄、大鲵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爬行类水产动物。(三)濒危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根据各种指标,将物种受环境胁迫的程度分为灭绝、自然灭绝、受危和低危4级。具体如下图所示:濒危的判断依据:第一,群体数量减少,在过去10年或3 个世代的时间内减少了50%以上,估计在今后10年或3 个世代的时间内将继续减少50%以上;第二,分布区严重分割,或已知栖息点不到5个,栖居范围不断减少,栖居范围波动剧烈,出现范围不到5000km2,或估计世纪栖居范围不到500km2;第三,估算性成熟个体不到2500个;第四,估计在今后20年或5个世代时间里,在自然界灭绝的概率至少为20%。目前,

    17、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数量92种,包括仅分布于台湾的4个物种和香港的林氏细鲫,占全国淡水鱼类的11.7%,其中中国特有鱼类60种。濒危两栖类有3目8科13属31种,占全国已知两栖动物总数的10.6%,其中包括17种我国特有两栖动物濒危爬行动物有20科54属96种,占全国已知爬行动物总数的24.3%,其中30种为中国特有。二、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三大层次之一,也是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核心。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度。下一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度。(一)多样性和杂合性多样性表现在从形态特征到DN

    18、A的核苷酸及它们所编码的酶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一个基因或一个表型特征若在群体内有多于一种的形式,它就是多态的基因或多态的表型。为了量化描述遗传变异,以群体种多态基因的比例来表示多样性的大小。例如:用电泳法观测了虹鳟的30个基因座,其中12个基因座上为发现变异,其余18个基因座上检出了变异,可以计算有18/30=0.60基因座在群体中是多态的 ,或者说群体多态性程度是60%。杂合性(度)是遗传变异的另一个量度,是指基因座上是杂合的个体的平均频率,或称为群体的平均杂合性。其计算公式为:H=每个基因座为杂合子的频率总和/基因座总数例如:在某一群体中研究了4个基因座,每个基因座上杂合子的频率分别为0

    19、.25、0.42、0.09和0.00.对于这4个基因座而言,其H=0.25+0.42+0.09+0.00/4=0.19(二)形态变异陆地蜗牛是一种普通的欧洲蜗牛,在欧洲有广泛的分布,几乎所有曾经研究国的群体都发现有多样性,其主要表形在蜗壳五彩缤纷的颜色和条文特征上。蜗牛形态变异的多态性涉及许多对基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决定蜗壳底色和决定有、无条纹的基因。(三)染色体多态性核型是一个物种的显著特征,然而也并非一成不变,许多物种再染色体数目与形态上有很高的多态性。如马口鱼的不同种群除臂数外,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不相同;泥鳅的不同种群再染色体数目、核型和臂数也不相同。(四)蛋白质多态性以凝胶电泳方法对大量

    20、物种的蛋白质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有1/3的结构基因是多态的,群体种所有被测基因座的平均杂合度约为10%。这就是说在几乎所有的物种中,对基因组进行扫描分析,将会发现每10个座位中就有1个是处于杂合状态的。我国学者对长江、珠江、黑龙江的鲢、鳙和草鱼的8个种群的酯酶等16个同工酶位点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都存在着明显的蛋白质多态性。(五)DNA序列多态性Alec Jeffrey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检测核苷酸序列核苷酸序列多态性的方法,测量了60个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个体,用以估计人类种DNA全序列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珠蛋白基因家族中,每100个碱基中就有1个是多态的。

    21、另一种形式的DNA序列差异是从多重复DNA序列中发展出来的限制性片段方法。(六)数量性状的变异大部分重要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可遗传变异的存在是经济性状改良的前提。变异系数是衡量数量性状变异程度的指标之一变异系数=标准差(SD)/平均值100。水产动物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往往比陆生动物的更大。 第四节 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一、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水域污染我国近海和内陆水域污染严重,水生动物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二)过度捕捞导致的资源衰退我国有激动渔船48万多艘,其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良性再生能力。(三)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增加,濒危程度

    22、加剧二、濒危物种资源的保护今年来,我国通过采取一下综合保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保护水域自然环境1、减小水工建设影响2、加强水体资源调查管理3、流域环境的保护4、水产动物产卵场所环境保护(二)合理捕捞1、制止酷捕2、实行禁渔区(期)(三)开展濒危水生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四)建立自然保护区(五)坚持合理引种(六)开展人工繁殖和放流(七)完善法制(八)加强国际合作 三、养殖种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二)应用先进技术(三)建立天然生态库和原种场(四)维持发育亲本群体的大小和质量(五)合理应用遗传育种技术(六)建立优异种质的配子、胚胎库第二章 引种和驯化第一节 引

    23、种一、概述(一)引种的概念和内容概念: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或物种使之在本地区繁衍后代并形成一定生物量的工作。对水生生物而言,引种则是认为进行的不同水域(包括人工水体)之间品种或物种的交流,其结果是引进的物种或品种适应新的水域环境,形成生殖群体的工作。引种主要是利用生物的适应性和遗传、变异性来进行的引种和移植的区别:移植是向新的水域引进原来没有的物种,引种则是利用生物现有的适应性区扩大养殖范围和分布区域。有些引种对新的环境不一定适应,因此需要一定乘务的驯化,驯化成功的生物必须改变现有的某些适应性和遗传性,形成变种或品种,而有些引种则仅仅是扩大某一物种或品种的分布区,增加养殖对象而已。

    24、有时人们将移植和引种统称为引种。内容:引种除了向不同的水体引进经济动物进行养殖生产外,还包括基础饵料的引进。(二)引种的条件1、水域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未被充分利用2、现有水域中的生物群落或神态关系需要改善或改变3、原有的水产资源遭受毁灭性皮坏后需要恢复4、外地或国外有适合于本地区水域增养殖的优良品种(三)引种的目的1、增加养殖品种2、改善原有生物群落3、充分利用水域的自然资源4、提供饵料生物5、重新建立鱼类区系6、提高养殖效益7、充实现有育种资源二、影响引种的因素(一)引种对象的特性(二)非生物因子对引种的影响1、温度2、盐度3、离子浓度4、溶解氧5、营养6、产卵基质和水文条件(三)生物因子

    25、于引种的关系1、饵料基础2、病原生物3、竞争者4、敌害生物三、引种的步骤(一)确定引种对象(二)了解引进对象的生物学背景1、水域生态条件2、引进种的生物学及其适应能力(三)引进生物对引进水体的生物学影响(四)引种材料的选择及放养量(五)试点及推广1、引进观察(一点试养)2、区域试验(多点试养)3、繁殖推广(六)引种对象的检疫(七)引种群体遗传性能的保护(八)引种的组织和实施四、我国鱼类引种研究概况(一)本国野生资源的发掘(二)外国鱼类的引进我国陆续由国外引进数十种水生动物,主要有一下几大类:冷水性鱼类,鲤科鱼类,鲇形目鱼类,罗非鱼类及淡水白鲳等。第二节 驯化一、驯化的意义(一)驯化的概念和意义

    26、人类按照自身的意志,将野生动、植物培育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为驯化。(二)驯化的分类因目的和方法不同,驯化可分为:1、养殖驯化2、引种驯化3、移植驯化二、驯化的途径动物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有两个途径:(一)直接适应(二)定向改变遗传基础三、驯化的方式(一)自发驯化(二)定向驯化1、极端驯化2、渐进式驯化四、影响驯化速度的因素驯化的实质是驯化对象通过自身的改变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人工驯化事在人为条件下发生的生物进化,进化是可逆的,影响进化进程的因素有3个,即:1、 自身的遗传因素2、 所处的环境因素3、 选择作用五、 驯化过程的分期移植对象在新的水域中的驯化会经历以下几个典型的变

    27、化时期:(一)驯化对象成活期(二)形成群体期(三)最大数量期(四)新旧物种矛盾尖锐化期(五)新旧物种动态平衡期六、驯化结果的评鉴通常是用下列三家系统评鉴驯化结果:(1)引进对象成活与否(2)形成繁殖群体与否(3)生态平衡第三节 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入侵的预防一、引种逃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运输过程种以及在以后的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引进的水产动物均有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发生逃逸,而有些逃逸可能造成的危害不科估量。(一)已有物种的逃逸自然水体已有的物种逃逸的话对环境种原有的生物群落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水体中原来就有这些物种,只是这种逃逸而来的个体一旦进入交配群体,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野生群体的基

    28、因频率。(二)人工育成品种的逃逸育成品种的遗传的遗传基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自然界的原种,因此育成品种逃逸进入自然水体的自然种群之中参与繁殖会对原种的基因库造成污染,除了严重的改变其基因频率,还可能使原种丧失一些重要的遗传性状。(三)外来物种的逃逸外来物种的逃逸虽然不回对土著生物造成基因污染,但如果适应了逃逸以后的新环境,无疑会成为生物入侵,会破坏进入水体的生物区系,甚至成为敌害生物。二、对生物入侵的预防(一)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其原生地,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播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或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的事件。(二)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途径分

    29、为有意引进和无意引进两种。(三)生物入侵的危害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敌害生物以及敌害病原生物的入侵导致农、林、牧、渔业生产严重受损,甚至人类健康也受到威胁。1、物种水平上的影响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威胁。2、生态环境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3、经济上的影响首先是潜在的经济损失;然后是入侵的直接损失;第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损失。(四)生物入侵的控制1、目标敌害生物的确定2、目标物种的控制第三章 选择育种第一节 选择的意义和作用(一)选择与选择育种选择就是选优去劣

    30、,是指从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淘汰不良变异,积累和巩固优良变异的有效手段。选择育种,简称选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是选择育种基础。(二)选择育种简史 选择育种是一种最古老的育种方法,我国在西周时期对品种就有所认识,并却已经形成选种留种技术。 选择育种方法的制订应归功与法国的L.de.Vilmorin,他于1856年提出了对所选单株进行后裔测定的原则,这个原则正式现代育种工作者公认的选择知道思想。选择的意义和作用选择的意义就在于其创造性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

    31、面:1、控制变异的积累方向2、促进变异的积累和增加3、创造新的品质第二节 选择育种的原理一、达尔文的选择学说自然选择:达尔文吧有力变异的保存和有害或不利变异的毁灭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的人工选择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人工选择两种方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首先,人工选择进行挑选的是人,发生左右的主题是人为所选择的对象所提供的条件。而在自然选择中,进行挑选作用的是客观自然条件,是受大自然平衡控制的,这与人工选择所定的条件大不相同。其次,人工选择只能控制少数个体的定向发展,不能形成种群或大群体的定向控制,而自然选择一般则在较大群体种随机交配,交配机会,交配频率只受大自然条件的限制,与人无关。最后

    32、,由于人工选择控制了交配对象,通过人工选择创造出一个品种只需几年到几十年时间,而自然选择却由于它交配的随机性,形成一个新物种则需要50万到100万年时间,这样的选择效果是与远远不及人工选择的。二、纯系学说纯系学说是丹麦植物学家W.L.Jonannsen在1903年提出来的,是纯系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纯系学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原理:意识在自花授粉植物原始品种群体内,如果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一些不同的纯系,这表明原始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二是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因为同一纯系内各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他们出现的变异是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变异只影响了当代个体的表现型。所以

    33、是不可遗传的。第三节 育种性状的选择水产动物的育种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大类。质量性状是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数量性状是指那些占多数、呈连续变异的、个体间表现的差异只能用数量来区别的客观指标如体长,体重,生长量和声场两的一系列的变异性状。一、质量性状选择(一)质量性状选择的遗传效应对质量性状选择的基本哦年工作是对特定基因型的判别。选择并不产生新的基因,但它可增加一个群体种某些理想基因额的频率,同时降低不理想基因的频率。质量性状选择的遗传效应在于提高被选择基因的频率,并减少被淘汰的基因的频率。随着合意基因频率的提高,有利基因的纯合个体的频率也提高。(二)对隐形

    34、基因的选择对隐性基因的选择实际上是对线性基因的淘汰过程。根据育种目标,如果受选的是有隐形基因控制的,就必须对隐性进行选择,保留显露出隐性性状的个体,也就是培育所选中的隐性纯合基因型个体。(三)对显性基因的选择根据育种目标,如果受选的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则对该性状选择实际上是对显性基因的选择。对表形型相同的个体,就存在两种可能的基因型:一是显性纯合子,二是隐性杂合子,这样,在选择显性基因时不仅要淘汰隐性基因纯合体,还要在显性表形种区分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淘汰杂合子。淘汰需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根据表现型淘汰掉隐性纯合体,并将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繁殖;第二步,将选作亲本的显性个体测交或自交,

    35、然后根据测交或自交结果,吧杂合体淘汰掉,只留下全部显性纯合体。(四)对杂合子的选择如果受选性状的变现型是受杂合基因型(Aa)控制,其等位基因是共显性、不完全显性或镶嵌显性,就非常容易根据表现型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纯合子(AA、aa)的表型与杂合子(Aa)的表型区别极大,只需要通过直观观察即可选出。(五)对半性基因的选择 在一些水产动物中,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在性染色体上,除了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外,还有控制其他一些性状的基因。凡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总是伴随着性别而遗传的,所以叫伴性遗传,也叫性连锁遗传。二、数量性状选择(一)表型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数量性状变异中,从观测值 难以推算其基因型。

    36、遗传学理论认为,基因型值(G)和表现型值(P之间存在数量相关关系:P=G+E+IGE 其中,G是由某个体的一数量性状基因型所决定的部分,E是由某个体的性状受到环境作用而产生的偏差,IGE是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偏差效应值。对大多数的数量性状而言,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之间没有互作,或互作很小,为简化对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探讨,一般假设IGE=0,则上述模型简化为:P=G+E这一模型的意义正如孟德尔理论那样,将表型值与基因型值加以明确区分。表型值是由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决定的,遗传效应是产生表型变异的内在原因,环境效应是表型变异的外部原因。(二)遗传力分析 数量性状的变异的遗传程度可用遗传力()指标来

    37、评定, h2 =VG /VP是广义遗传力。在基因型方差的3个因素中,仅使用相加性遗传方差VA的遗传力,称为狭义遗传力, h2 =VA /VP。在育种时间中常使用狭义遗传力。 遗传力也表示种群的性状特征。 遗传力的推断基本上采用方差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具体可分为:1、亲本与子代相关或回归分析;2、完全同胞或半同胞的方差分析;3、选择试验结果的分析;4、求平行组的方差分析。(三)选择参数估计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受性状的变异程度、性状的遗传力和人工选择三方面因素影响。用以说明人工选择情况与效果的参数有选择差、选择强度、选择压力、选择反应和世代时间等。1、选择差数(S),是指已选择个体性状的

    38、平均值与选择前整个群体改性状平均值间的差数。2、选择强度(I)是标准话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S)除以背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即I=S/ 。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是描述群体性状表型值变量离中程度的一个指标,反映群体性状表型值变异的大小。3、选择压力(P)是指选作育种对象的个体数(n)占选择前群体总个体数(N)的百分比值。也称中选比率,即P(%)=n/N100。4、选择反应(R)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Yf)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5、世代间隔(G)是指子代出生时其父母

    39、的平均年龄。(四)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生物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所表现的各种性状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数量遗传学这一角度,可以采用遗传相关来描述不同性状之间由于各种遗传原因造成的相关程度大小,应该与亲属个体间的亲缘相区别开。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的相关。另一类由于两个性状受个体所处相同环境造成的相关称之为环境相关。第四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一)选择育种的程序个体选择是根据个体性状的表现型进行选择的方法,又称之为混合选择或集体选择。对于以遗传力较高的性状采用改选择方法简单易行,且容易成功。选择的具体过程如下:选择的具体过程(二)家系选择在尽可能一致的环境条将虾,建立若干个家系,并对

    40、家系进行比较和观察,以家系为单位进行选择。将具有目标性状和优势性状的个体选出来作为亲本繁育,逐代选择表现良好的个体,这种选择育种方法称为家系选择。1、家系选择工作内容(1)原始群体优势性状的总和评估分析(2)近亲交配和严格选择(3)系谱档案的建立、记录与整理2、家系选择的选择效应3、家系选择的对比试验对于不同家系的水产动物可以进行丹阳或者做标记后同池混养进行对照试验。(三)后裔鉴定1、后裔鉴定的遗传学基础两性繁殖生物的受精过程表明,父本与母本为其后代个贡献一般的遗传物质,即每一后代从每一亲本得到一半的遗传物质。由于决定子代平均基因型值的是其亲本基因,因此对一个亲本个体的遗传评价就可以根据其子代

    41、的平均数值来进行。2、鱼类测定亲鱼的选配实验在鱼类育种时间中,目前仍沿用前苏联学者总结的亲鱼后裔鉴定的方案。(1)成对亲鱼的后裔比较鉴定(2)简单多系相互交配鉴定单一性别亲鱼(3)完全多系相互交配亲鱼后裔鉴定(四)综合选择法所谓综合选择是将家系选择、混合选择和后裔鉴定等选择技术相结合进行的选育种。其特点是结合每一选择方法的优点,克服单一选择方法的一些技术难点。综合选择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阶段,采用无亲缘关系的品种、种群等杂交建立若干家系,并通过养殖对比实验对这些家系做出生产性能鉴定,选出变现优良的家系第二阶段,在23个较好的家系种进行个体选择,每个家系有几千尾鱼时,可以采用较大的选择强度和较高

    42、的选择压力第三阶段,根据后代的表现评价每个家系的质量,进而确定每个家系的育种价值。二、多性状的选择(一)顺序选择法顺序选择法又称一次选择法或单项选择法,是指针对计划选择的多个性状逐一选择,每个性状选择一代或几代,代得到满意的选择效果后,再选择第二个性状,然后在选择第三个性状等,顺序梯选。(二)独立淘汰法也称独立水平法或限值淘汰法,即将所要选择的个性状分别确定一个选择界限,凡是要留种的个体,必须同时超过各性状的选择标准。(三)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按照一个非独立的选择标准确定旋流个体的方法,将所涉及的各性状,根据其遗传基础和经济重要性,分别给予适当的加权,然后综合到一个指数中。第五节 影响选择效

    43、果的因素和提高 选择效果的途径一、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一)选择对象的内部因素(二)人为因素(三)生态环境二、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一)把握育种目标(二)合理地选择育种原始群体(三)最适宜的选择时间(四)选择的标准(五)对优势个体进行选择的条件(六)选择个体的数量和时期第六节 水产动物选择育种实例一、鲤的增重量选择实验二、道纳尔逊“超级虹鳟”三、建鲤四、中国对虾 “黄海1号”第四章 杂交育种杂交:在遗传学上将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理论基础是基因的分离和重组。杂交育种分类方法多

    44、种多样。依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远近的不同,可分为近缘杂交进而远缘杂交;依据育种目标的不同,可分为育成杂交和经济杂交;依据杂交时通过性器官与否,分为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依据杂交时参加亲本数目的多少,分为单交和复交。第一节 育成杂交一、育成杂交的概念所谓育成杂交,就是指将分属不同品种(品系或自然种)、控制不容性状的基因随机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再通过定向选择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其遗传机理是基因重组和互作。根据杂交的方式,育成杂交分为4类:多品种综合育成杂交二、简单育成杂交又称增殖杂交,是根据当地、当时的自然条件、生产需要以及原地方品种品质等条件的限制,从客观上

    45、来确定育种目标,应用相应的两个或多个品种,使它们各参加杂交一次,并结合定向选育,将不同品种的优点综合到新品种中的一种杂交育种方法。根据引入杂交品种的多少和所用的技术条件,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等,又可分为二品种简单育成杂交和多品种简单育成杂交。三、级进育成杂交又称吸收杂交、改造杂交、渐渗杂交,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将一个品种的基因逐渐引进到令一个品种的基因库种的过程。四、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良杂交,是为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或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多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

    46、某些缺点加以改良二使用的杂交方式。五、综合育成杂交此法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需要和原有地方品种的品质等客观条件二确定的改造某一地方品种或品系而进行的育种活动。根据参加杂交的品种数目的不同,又分为二品种综合育成杂交育种法和多品种综合育成杂交育种法。六、育成杂交的步骤(一)确定目标和育种方案(二)杂交组合的选择1、选择亲本(1)精选亲本(2)明确目标(3)重视选用当地推广品种(4)明确亲本性状的遗传规律2、亲本的选配(1)双亲性优良,优缺点互补(2)双亲遗传差异性要大(3)双亲配合力要高(4)亲本目标性状要突出(三)对杂种后代的选择(四)理想个体的子群繁育与理想性状的固定(五)扩群提高七、杂种后代的处理此阶段 的主要目标是固定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特性,其实质是有杂交繁育向纯种繁育过度。主要方法是:(一)近交选育遗传学上将有亲缘关系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亲交配,简称近交。1、近交的遗传效应近交的遗传效应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杂合体通过近交可导致后代基因的分离,并使后代群体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化;近交后代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决定于近交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DOC 77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2390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