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汇总(DOC 26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22642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
  • 页数:26
  • 大小:1.2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汇总(DOC 2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汇总DOC 26页 新人 八年 级数 第十二 全等 三角形 教案 汇总 DOC 26 下载 _其它资料_数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3、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

    2、对应角、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要是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就可以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概括全等形的准确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请同学们类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理解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的含义。仔细阅读课本中“全等”符号表示的要求。 、导入新课 利用投影片演示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将ABC沿BC翻折180得到DBC;将ABC旋转180得AED。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不难得出: ABCDEF,ABCDBC,ABCAED。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一个图

    3、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例1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问题:OCAOBD,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形重合?将OCA翻折可以使OCA与OBD重合。因为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所以C和B重合,A

    4、和D重合。 C=B;A=D;AOC=DOB,AC=DB;OA=OD;OC=OB。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例2如图,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E和ACD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它们就是对应元素,然后再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出其余的对应元素。常用方法有: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也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解:对应角为BAE和CA

    5、D。 对应边为AB与AC、AE与AD、BE与CD。 例3已知如图ABCADE,试找出对应边、对应角。(由学生讨论完成) 借鉴例2的方法,可以发现A=A,在两个三角形中A的对边分别是BC和DE,所以BC和DE是一组对应边。而AB与AE显然不重合,所以AB与AD是一组对应边,剩下的AC与AE自然是一组对应边了。再根据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可得B与D是对应角,ACB与AED是对应角。所以说对应边为AB与AD、AC与AE、BC与DE。对应角为A与A、B与D、ACB与AED。 做法二:沿A与BC、DE交点O的连线将ABC翻折180后,它正好和ADE重合。这时就可找到对应边为:AB与AD、AC与AE、BC

    6、与DE。对应角为A与A、B与D、ACB与AED。 。课堂练习 课本32页练习1、2题。 。课时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课大家要重点掌握的。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一)从运动角度看 1。翻转法: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2。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3。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

    7、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作业课后作业:习题12.1第1,3题。 板书设计 12.1 全等三角形 一、概念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性质应用 例1:(运动角度看问题) 例2:(根据位置来推理) 例3:(根据位置和运动角度两种办法来推理) 四、小结: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运动法:翻折、旋转、平移。 位置法:对应角对应边,对应边对应角。 12.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2.2.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

    8、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回忆前面研究过的全等三角形。 已知ABCAB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图中相等的边是:AB=AB、BC=BC、AC=AC。 相等的角是:A=A、B=B、C=C。 展示课作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提出问题: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怎样画? (可以先量出三角形纸片的各边长和各个角的度数,再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角分别和已知的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的三角形纸片全等)。 这是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作图。那么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9、、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 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出示结果作补充交流。 结果展示: 1。只给定一条边时: 只给定一个角时: 2。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归纳:有四种

    10、可能。即:三内角、三条边、两边一内角、两内有一边。 在刚才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三内角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索其余的三种情况。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 1、作图方法: 先画一线段AB,使得AB=6cm,再分别以A、B为圆心,8cm、10cm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记作C,连结线段AC、BC,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C,使得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6cm,AC=8cm,BC=10cm。 2、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都能够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11、3、特殊的三角形有这样的规律,要是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根据前面作法,同样可以作出一个三角形ABC,使AB=AB、AC=AC、BC=BC。将ABC剪下,发现两三角形重合。这反映了一个规律: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用上面的规律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所以“SSS”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依据。请看例题 例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 师生共析要证ABDACD,可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因为D是BC的中点 所以BD=DC 在A

    12、BD和ACD中 所以ABDACD(SSS)。 生活实践的有关知识:用三根木条钉成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常利用三角形做支架。就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屋顶的人字梁、大桥钢架、索道支架等。、随堂练习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D=FB。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2、课本37页练习1,2题。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发现了证明三角形全等

    13、的一个规律SSS。并利用它可以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作业习题12.2第1题; 板书设计 12.2.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一、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SSS) 二、例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12.2.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S”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4、能运用“S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提问1、怎样的两个三角

    14、形是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指出图中各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变换能使它们完全重合:图(1)中:ABDACE,AB与AC是对应边;图(2)中:ABCAED,AD与AC是对应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内容是什么?二、导入新课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1)全等三角形具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那么,怎样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也就是说,具备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能全等?是否需要已知“三条边相等和三个角对应相等”?现在我们用图形变换的方法研究下面的问题:如图2,AC、BD相交于O,AO、BO、CO、DO的长度如图所标,ABO和CDO是否能完全重合呢?不难看

    15、出,这两个三角形有三对元素是相等的:AOCO,AOB COD,BODO。如果把OAB绕着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OAOC,所以可以使OA与OC重合;又因为AOB COD, OBOD,所以点B与点D重合。这样ABO与CDO就完全重合。(此外,还可以图1(1)中的ACE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CAB的度数,也将与ABD重合。图1( 2)中的ABC绕着点A旋转,使AB与AE重合,再把ADE沿着AE(AB)翻折180。两个三角形也可重合)由此,我们得到启发: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需要三条边对应相等和三个角对应相等。而且,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引起我们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

    16、角形全等。2、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作如下的实验:(1)读句画图:画DAE45,在AD、AE上分别取 B、C,使 AB3。1cm, AC2。8cm。连结BC,得ABC。按上述画法再画一个ABC。(2)把ABC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ABC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3、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三、例题与练习1、填空:(1)如图3,已知ADBC,ADCB,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CDA,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CB(已知),二是_;还需要一个条件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2)如图4,已知A

    17、BAC,ADAE,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DACE,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2、例1 已知: ADBC,AD CB(图3)。求证:ADCCBA。问题:如果把图3中的ADC沿着CA方向平移到ADF的位置(如图5),那么要证明ADF CEB,除了ADBC、ADCB的条件外,还需要一个什么条件(AF CE或AE CF)?怎样证明呢?例2 已知:ABAC、ADAE、12(图4)。求证:ABDACE。四、小 结:1、根据边角边公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找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三个条件。2、找使结论成立所需条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包括给出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18、公共边、公共角等),并要善于运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五、作 业:1、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F。2、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FCE,BEDF,BEDF。求证:ABECDF。12.2.3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角角边。 2、三角形全等条件小结。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 4、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教学重点 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复习:(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

    19、括哪几种情况? 三个角、三个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三种:定义;SSS;SAS。 2、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导入新课 问题1: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 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问题2: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将所得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全等

    20、。提炼规律: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问题3:我们刚才做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三角形,随意画一个三角形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A、B=B、AB=AB呢? 先用量角器量出A与B的度数,再用直尺量出AB的边长。 画线段AB,使AB=AB。 分别以A、B为顶点,AB为一边作DAB、EBA,使DAB=CAB,EBA=CBA。 射线AD与BE交于一点,记为C;即可得到ABC。 将ABC与ABC重叠,发现两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确定,第三个角一定确定。我

    21、们是不是可以不作图,用“ASA”推出“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呢? 探究问题4: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 证明:A+B+C=D+E+F=180 A=D,B=E A+B=D+E C=F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例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求证:AD=AE。 分析AD和AE分别在ADC和AEB中,所以要证AD=AE,只需证明ADCAEB即可。 证明:在ADC和AE

    22、B中 所以ADCAEB(ASA) 所以AD=AE。、随堂练习 (一)课本41页练习1、2题。 (二)补充练习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图(1)中由“ASA”可证得ACDACB。图(2)由“AAS”可证得ACEBDC。 。课时小结 至此,我们有五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判定定理: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推证两三角形全等时,要善于观察,寻求对应相等的条件,从而获得解题途径。 、作业 课本习题12.2第5、6题。 板书设计 12。2。3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 一、两角一边 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两角及

    23、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ASA)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AAS) 12.2.3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复习旧知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 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 、 , 斜边是 3、如图,

    24、ABBE于C,DEBE于E,(1)若A=D,AB=DE,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2)若A=D,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3)若AB=DE,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4)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导入新课(一)探索练习:(动手操作): 已知线段a ,c (ac) 和一个直角 利用尺规作一个RtABC,使C=,AB=c ,CB= a1、按步骤作图: a c 作MCN=90, 在射

    25、线 CM上截取线段CB=a,以B 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连结AB2、与同桌重叠比较,是否重合? 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二)巩固练习:1 如图,ABC中,AB=AC,AD是高,则ADB与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2 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3 (1)若AC/DB,且AC=DB,则ACEBDF,根据 (2)若AC/DB,且AE=BF,则ACEBDF,根据 (3)若AE=BF,且CE=DF,则ACEBDF,根据 (4)若AC=BD,AE=BF,CE=DF。则ACEBDF,根据 (5

    26、) 若AC=BD,CE=DF(或AE=BF),则ACEBDF,根据 3、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4、如图,B、E、F、C在同一直线上,AFBC于F,DEBC于E,AB=DC,BE=CF,你认为AB平行于CD吗?说说你的理由答: 理由: AFBC,DEBC (已知) AFB=DEC= (垂直的定义)在Rt 和Rt 中 ( ) =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如图,广场上有两根旗杆,已知太阳光线AB与DE是平行的,经过测量这两根旗杆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是一样长

    27、的,那么这两根旗杆高度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三)提高练习:1、判断题:(1)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一个锐角和锐角相邻的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一个锐角与一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6)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一个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8)一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如图,D=C=90,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DBAC,并在添加的条件后的( )内

    28、写出判定全等的依据。(1) ( )(2) ( )(3) ( )(4) ( )课时小结至此,我们有六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边边边(SSS); 3、边角边(SAS);4、角边角(ASA); 5、角角边(AAS);、(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作业 1。课本习题12.2第7、8题。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教学重点 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教学难点 角的平分线的作图方法的提炼。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三角形中有哪些重要线段。 问题2:你能作出这些线段吗

    29、? 、导入新课 在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做过这样一个题: 在AOB的两边OA和OB上分别取OM=ON,MCOA,NCOB。MC与NC交于C点。求证:MOC=NOC。 通过证明RtMOCRtNOC,即可证明MOC=NOC,所以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 受这个题的启示,我们能不能这样做:在已知AOB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M=ON,再分别过M、N作MCOA,NCOB,MC与NC交于C点,连接OC,那么OC就是AOB的平分线了。 思考:这个方案可行吗?(学生思考、讨论后,统一思想,认为可行) 议一议: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

    30、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要说明AC是DAC的平分线,其实就是证明CAD=CAB。 CAD和CAB分别在CAD和CAB中,那么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 看看条件够不够。 所以ABCADC(SSS)。 所以CAD=CAB。 即射线AC就是DAB的平分线。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MN的长

    31、”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总结:1、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练一练:任意画一角AOB,作它的平分线。探索活动按以下步骤折纸1、 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上标好字母;A、B、C。把角A

    32、对折,使得这个角的两边重合。2、 在折痕(即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C,3、 过点C折OA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CD,其中,点D是折痕与OA的交点,即垂足。4、 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OB边交点为E。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下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发现:如图,已知AO平分BAC,OEAB,ODAC。求证:OE=OD。 、随堂练习 课本50页练习第1题。练后总结:平角AOB的平分线OC与直线AB垂直。将OC反向延长得到直线CD,直线CD与AB也垂直。课时小结 本节课中我们利用已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探究得到了角平分线仪器的操作原理,由此归纳出角的平分线的尺规画法,并进一步

    33、探究到角平分线的性质。、课后作业1、课本习题12.3第1、2题。思考1 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练习一道题,题目的图形如图所示,图中的BD是ABC的平分线,在同学们忙于画图和分析题目时,小明同学忽然兴奋地大声说:“我有个发现!”原来他自己创造了一个在直角三角形中画锐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在AB上取点E,使BE=BC,然后画DEAB交AC于D,那么BD就是ABC的平分线。 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画法表示怀疑,你认为他的画法对不对呢?请你来明理由。板书设计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角平分线仪器的操作原理 二、角平分线的尺规画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34、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C点。 3、连接OC,射线OC即为所求。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 12.3.2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3、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折纸与剪刀,剪一个角,把剪好的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再把纸片展开,看到了什么?把对折的纸片再任意折一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又看到了什么

    35、? 分析:第一次对折后的折痕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再折一次,又会出现两条折痕,而且这两条折痕是等长的。这种方法可以做无数次,所以这种等长的折痕可以折出无数对。 、导入新课 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已知角的平分线,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折出如图所示的折痕PD、PE。 画一画: 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一个角的三条折痕,并度量所画PD、PE是否等长? 投影出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评一评,以达明确概念的目的。 结论:同学乙的画法是正确的。同学甲画的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画角平分线的垂线,而不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段,所以他的画法不符合要求。 问题1: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 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

    36、距离相等。 问题2:能否用符号语言来翻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句话。请填下表: 已知事项:OC平分AOB,PDOA,PEOB,D、E为垂足。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PE。于是我们得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师那么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出示投影)问题3:根据下表中的图形和已知事项,猜想由已知事项可推出的事项,并用符号语言填写下表: 生讨论已知事项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RtPEOPDO(HL)。于是可得PDE=POD。 由已知推出的事项: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

    37、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两个性质有什么联系吗? 分析:这两个性质已知条件和所推出的结论可以互换。 思考:如图所示,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m,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 1、集贸市场建于何处,和本节学的角平分线性质有关吗?用哪一个性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比例尺为1:20000是什么意思? 结论:1、应该是用第二个性质。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500米处。2、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在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又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问题了。1m=1

    38、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的意思。作图如下: 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出AOB的平分线OP。 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OC=2。5cm,确定C点,C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 总结: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省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使问题简单化。所以若遇到有关角平分线,又要证线段相等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III、例题与练习 例 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分析:点P到AB、BC、CA的垂线段PD、PE、PF的长就是P点到三边的距离,也就是说要证:PD=PE=PF。而BM

    39、、CN分别是B、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等式的传递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证明:过点P作PDAB,PEBC,PFAC,垂足为D、E、F。 因为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所以PD=PE。 同理PE=PF,所以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练习:1、课本50页练习第2题。 强调:条件充足的时候应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无须再证三角形全等。 IV、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们具有互逆性,随着学习的深入,解决问题越来越简便了。像与角平分线有关的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不必再去证明三角形全等而得出线段相等。 、课后作业 1、课本习题12.3第3、5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汇总(DOC 26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2264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