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教师电子教案(DOC 15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家庭教育讲座教师电子教案(DOC 15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教育讲座教师电子教案DOC 15页 家庭教育 讲座 教师 电子 教案 DOC 15
- 资源描述:
-
1、家庭教育讲座教师学习好资料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阿扎克乡麦玉中学教师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最基础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学校教育的重点是传输知识,培养高尚情操;家庭教育则应关注孩子的性格,而性格的培养应从习惯、兴趣、行为入手。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孩子的发展是不能等待的。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黄金时间,良好的习惯,规范的行为,浓厚的兴趣,创新的意识,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根基皆不能少。我要和家长们探讨的话题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目的有两个,一是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和学生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如何管理和
2、教育子女,让你的孩子坚持始终如一,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二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一、如何当好家长的角色?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可以培养人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反映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上,因此呼唤家长积极关注孩子的成长迫在眉睫,在我们从教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类型的家长,有对子女相当负责的好家长,有对子女得过且过的一般家长,也有依靠老人就放手的家长,还有推卸责任、撒手不管的家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上述后面的几种家长,常常是感到无奈和无助;个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责任缺失,无形当中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这就呼唤家长应担负起相应的家庭教育
3、责任。 (一)父母和家长的区别。“家长”与“父母”这两个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认为只不过是称谓不同而已,实际上他们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父母,父亲和母亲,只要是具有生理功能的人都可以做父母,而通常的家长则是在父母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监督、保护、导向作用的一家之首。由此可见,父母仅仅是让生命得以延续,而家长就必须对孩子的行为规范负责。相比之下,做孩子的父母比做家长容易多了,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大家不难做到,但要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也需要用一生做代价。(父母着重管生活,家长不但管生活,尚须注重情感等。)(二)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孩子对父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4、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
5、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以上10条要求,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三)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家长?教育孩子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则:1、鼓励为主。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年龄小的孩子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孩子有了缺点,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当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有了进步时,要多采用肯定、鼓励、表扬的正面教育方法,促使孩
6、子的行为朝着家长所期望的良好目标前进。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年龄大的孩子则应多与他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多了解孩子的心声,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与孩子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2、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为了教育好孩子,作为家长的各成员(包括父
7、母双方、祖辈以及学校)之间要配合默契,形成合力,对孩子的要求、态度、引领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间目标一致,态度不统一,往往会使某一方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受到另一方的干扰、抵消,甚至扭曲、对立,孩子在多重选择面前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甚至形成两面性等不良个性,使家长的心血必然付诸东流。3、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依靠,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家长对待自己父母、邻居、朋友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精神、家长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在做着孩子的榜样,而且家长的一言一行必然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不能在自己沉迷于赌博中时还要求孩子
8、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不能在自己撒谎时还要求孩子诚实,不能在自己面对挫折唉声叹气时还要求孩子坚强乐观,不能在自己对工作三心二意时还要求孩子认真负责持之以恒。4、严爱结合。每位家长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爱得不当,出现了骄纵、溺爱的现象,这就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了。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做到严爱结合,要坚持原则。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5、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家庭中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在其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上,父母既是教育者,又应
9、该是孩子的朋友。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让孩子在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6、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们周围有些家长借口忙而很少与孩子沟通,对于孩子的事要么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要么武断包办,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自由选择和判断的权利,等到出了事还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与孩子沟通时,也应注意时间和环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吃饭时尽量不要教育孩子,寻问
10、功课,检查作业。可以利用晚饭后散步和平时在一起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学到些什么东西等,及时捕捉孩子思想上的细微变化,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有效结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四类问题孩子的教育方法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
11、,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第二类:没有足够的耐性和坚持性,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做事三心二意,学做事情,发现自己怎样也无法做好时,便轻易放弃;遇到要求没有被及时满足的时候,他会立即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这都是他们缺乏耐性的常见表现。对此类儿童必须从小就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耐性及坚持力。方法:通过小游戏锻炼专注力。专注力是耐力的基础,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好,自然容易有耐性。家长在日
12、常生活中可多与孩子进行一些有助提高专注力的游戏,例如找不同、找错误、拼图、听故事引导小朋友集中注意力,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实现目标给予奖赏。拥有了自己的目标,孩子做事自然有毅力。当他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妈妈可以要求他先达到某一个目标,达到后及时给予奖励。孩子越大,要求也要相应地越高一些,最重要的是为孩子订下的目标,必须清楚、明确、合理。此外,不妨采用“奖励卡”或“奖励贴纸”这些小道具,让孩子更容易掌握自己的努力成果。活动过程中给予鼓励。当孩子完成一些任务,到达某个阶段的时候,要及时地鼓励,“孩子,你真棒,做了这么多!”“好孩子,你一定能坚持到底,你会做得很漂亮!”“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