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教案(DOC 24页).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21334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8.2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教案(DOC 24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教案DOC 24页 第一节 实践 及其 作用 教案 DOC 24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实践及其作用教案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教案第一课时实践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实践的概念,即实践概念的两层含义。理解:比较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它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运用:依据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觉悟方面(1)通过实践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2)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3)联系实践第

    2、二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这是实践的第二个特征,它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要引起客观世界的改变,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他什么东西绝不会具有的,只有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所以说,实践的第二个特征是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分析好这个特征,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实践的含义。教学难点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强调客观性、物

    3、质性,第二个特征强调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性,学生学习中容易形成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教学方法讲述分析相结合法。教具准备投影材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排复习提问师:1.什么是理想?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怎样才能转化为现实?(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复习,引出新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

    4、天的现实。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特别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师: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授新课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板书)同学们先粗读一下第一课的引语、节标题、框标题。从总体上大致了解一下这一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第八课知识框架结构)(放投影)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中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板书)一、实践的特征(板书)引言中河北农大的师生们为什

    5、么要开展走“太行山道路”的活动,这个活动从哲学的角度说叫什么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这个活动从哲学角度说叫实践。(紧接着提问并板书).什么是实践?(板书)师:对实践的观点历史上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不同?(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观点(板书)(放投影)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儒效)师:如何理解?(学生回答)历史上许多唯物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还指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履等。但

    6、始终没有对实践作出解释。(放投影)展示若干命题,进行判断分析:实践是人们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实践是应付环境的本能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就是认识,认识就是实践。实践就是履行诺言的行为。实践就是经商赚钱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点拨、释题: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有的是实践活动,有的就不是实践活动。例如,植树种花与观赏花木,都是人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然而,前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而后者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把实践看成是动物的本能活动,混淆了两者的本质区别。实践是

    7、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把实践与认识混为一谈,划上等号,显然是错误的。履行诺言的行为,有的是实践,有的不是实践活动。经商活动只是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包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把实践看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缩小了实践概念的外延,连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都未包括在内。师生交流,共同导出什么是实践?并说明为什么?教师必须紧扣实践含义的两个方面来说明。(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板书)(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

    8、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具体内容如下:“人们”实践的主体(板书)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板书)这意味着实践以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活动”实践的性质(板书)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以“盖房子”为例,作为一种实践,盖房子不能等同于房子本身(当然也不等同于设

    9、计方案),它是把设计方案变为“房子”的过程。可见,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教师补充分析)掌握实践概念必须注意:不能扩大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社会的活动。”不能缩小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实践”,我们必须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2.实践的基本特征(板书)人类产生以后,整个世界就分为两大领域:物质世界(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但人脑怎样反映物质、物质如何“进入”到人脑中形成意识,则离不开沟

    10、通这两大领域的“桥梁”实践。正因为实践所处的这一特殊地位,使它具备了以下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板书)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阅读教材)(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手段)。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实在的,人总是处于客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智力和体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它的状况归根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回答)(学生回

    11、答后教师归纳)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其中既有自然物,又有人工制成品。改造社会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可见,实践的对象就是自然界和社会,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中,究竟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当时、当地的实践对象?归根到底不是由人们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

    12、。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板书)师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

    13、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

    14、。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文字)A.“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B.“劳动终结时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可见,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从事的实践活动,都是按人的目的、意识、想法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能动性”这个特点,某种活动和行为即使改变了客观世界,也不能被称为实践。所以,这一特征是

    15、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基本特征是统一和相互渗透的。由于实践所处的特殊地位是联系客观事物同主观认识的“桥梁”,因此它同时兼有客观性和能动性两个特征。其中“客观性”使其区别于纯粹的意识活动,“能动性”使其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如果就实践的自身性质而言,它还具有第三个特征。(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板书)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做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进行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必然带有一

    16、定社会的烙印。“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范围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投影展示)A.农业生产中工具和耕作方法的变化:刀耕火种青铜工具,铁制、木制农具(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化;B.通信工具和手段的变化:古代的烽火传信和驿书传统的邮递马车现代的电话、电报当代的互联网;c.建筑方法的变化:中国古代堆土砌塔现代重型建筑机械。时代的发展变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入新的内容。过去自力更生搞建设,在当今时代已远远不够。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各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我国同样不能例外。这同样体现了实践的历史性。附:重难点分析实践是有意识、有

    17、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学习的重点。从全框的内容看,一个是讲了实践的含义,一个是讲了实践的特征。课本中仅对实践的含义略作解释,只有进一步理解实践的几个特征,特别是这个根本特征,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从三个特征与实践的相关性来说,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不是实践单独具有,自然界、人类社会、规律、运动等都具有这一特征。当然,实践这一特征的具体内容,即构成实践的要素则是“特别”的,因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同样,第三个特征,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也不是实践所独有。因而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只能是第二个特征: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18、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创造出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的关系是难点。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性与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是一致的。这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第二个特征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实践的要素应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只有能动地使用它、改造它,才能真正成为实践

    19、的要素。我们不能用第一个特征去否定第二个特征,夸大第一个特征而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显然会导致唯心主义。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并不矛盾,两者相互渗透,统一于、根源于世界的物质性,不能用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课堂小结本课作为全书的总结,又是全书的根本落脚点。学习本课应把握一个根本观点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强调一个结合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的结合;贯彻一个思想教育中心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的自觉性。第一课时,重点把握实践及其特征,学生重在理解。本课时的学习使我们初步了解了

    20、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及其密切联系。这是学习全课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深入学习。(放投影)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是()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B.人们认识世界的一切活动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答案:c2.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性的要求,人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这是说()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B.实践是客观性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c.实践的客观性服从于实践的目的性D.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是统一的答案:D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1、是()A.实践的观点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认识需要深化、扩展和不断向前推移的观点答案:A4.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意是()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D.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答案:B5.实践是区别于主观认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性活动,这是因为()A.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和结果都是客观的B.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既能改造客观世界,又能改造主观世界D.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答案:A6.

    22、实践的特征是()A.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B.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活动,科学实验c.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D.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答案:A7.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老师给学生讲课种地、炼钢体制改革宇航员上月球采集资料A.B.c.D.答案:D8.人们种田要先有打算和安排;侦破案件先得有个方案;建造楼房要先有图纸;我国搞现代化建设要有“五年计划”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些都说明()意识先于物质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实践是有意识性目的性的活动人们可以在认识指导下改造世界A.B.c.D.答案:D9.下列关于实践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

    23、社会性的活动,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D.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答案:A0.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内容之一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认识的基础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A.B.c.D.答案:D课后作业.“实践是客观物质的活动”,但又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参考答案:不矛盾,二者实际上是统一的。(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它不同于人们头脑里的思维活动,也不同于客观世界本身的运动,而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改造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的活动。同时,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2)人的

    24、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是有意识的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实践按照人的目的对客观世界加以改造,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则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不是抽象的精神活动。人们的一定的目的和意识,归根到底又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可见,二者是统一的,实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江苏华西人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富了华西;对贫困地区实行扶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起了“甘肃华西”“宁夏华西”“黑龙江华西”;培训的贫困地区乡镇干部,被人们称为“留苏生;他们又派人考察“新马泰”,下南美大国巴西,再做市场经济大。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实践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说明实践具有客观

    25、物质性,华西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即体力与智力,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华西人有计划有目的的致富,扶贫;说明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华西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施“走出去”战略。3.辨析题:XX年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XX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这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参考答案:(1)经济建设属于人们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举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说明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活动。(2)盲目的实践是指不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的实践,并不是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受错误的认识影响的实践,即盲目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3)题中的观点说明了实践具有目的性是正确的,但否认盲目的实践的存在却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用实践的目的性去否定盲目的实践的客观存在。板书设计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一、实践的特征.什么是实践?(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人们”实践的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活动”实践的性质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教案(DOC 24页).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213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