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第四讲:道家的政治思想.ppt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5721034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PPT
  • 页数:90
  • 大小:20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第四讲:道家的政治思想.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 政治 思想史 课件 第四 道家 政治思想
    资源描述:

    1、一、道家政治思想的渊源及其分期一、道家政治思想的渊源及其分期v我们认为,道家政治思想是一种“自然主义政治观”,道家学说的共通思路是体验宇宙变与不变的“道”,然后把这个“道”推衍到社会与人类,这种“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方式是以“自然”为根柢的。道家思想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无法用类似的简单概念来进行概括的。政治思想史研究本身需要对界定学派保持一种审慎反思的态度,更多关注文本复杂性和思想传承流变的细微轨迹。道家思想内部在许多根本问题上都没有达成共识,其内在矛盾和驳杂繁芜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它思想流派。因此,要想对道家政治思想的核心进行总结,就需要对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梳理和阐释,回到道家思想和知识本

    2、身,从古籍文本将思想流变的具体过程呈现出来。v道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创造期,综合期,因袭期。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并没有形成像儒家或墨家那样传承脉络明确的流派,只能说当时一批知识的人有大体一致的思考路数和思考兴趣,其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一时期处于创造时期。秦汉延续战国后期黄老之学的综合趋势,黄老道家思想被统治者所采用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道家学说出现了哲理的综合,谓之综合时期。魏晋道家承续汉末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由黄老之学转入老庄之学,玄学清谈流行于世,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消极作用。同时,道家思想结合阴阳方术,在魏晋南北朝形成了独具中国特点的神仙道教,但其思想基本上沿袭自先秦两

    3、汉,故谓之因袭期。二、创造期的道家政治思想二、创造期的道家政治思想 v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政治思想既有倾向于积极的社会政治思想,又有倾向于消极的个人心灵哲学。这一时期是道家思想的创造期,道家内部的各种学说互相抵牾,导致政治观点差异较大,因此很难将其归为统一。总的来说,先秦时期道家政治思想有三种路向:1、老子之学;2、庄子与杨朱之学;3、黄老之学。(一)老子之学(一)老子之学 v道法自然道法自然v老子政治哲学的基础是“道法自然”。“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居于核心地位。老子更加明确地强调了先天地而存在的“道”的优先地位,把那种本来还与具体现象解释相关的“天道”与“阴阳”变成了富于哲理意味的思想

    4、,并以此涵盖一切。老子将天地之本原想象为“道”,“道”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是“绵绵若存”、永恒的“玄牝之门”(老子六章),是“渊兮”、“湛兮”的幽深状态。“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天地就是从这里发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道”又是宇宙的最高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v“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v

    5、老子进一步断定,后起之有应以先存之无为法则,老子称为“复命”。具体来说,“复命”就是“复归于万物”,慎守原始自然之道。v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v“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一种“以无事取天下”的积极的政治社会理论。老子一书是对当时纷纷扰扰的政治斗争、以及在这些频繁斗争中大量氏族邦国灭亡倾覆的历史经验的思考和概括。v“无为”有好几层意思。首先是“无为”的哲学层面含义。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原和本性,“有”生于“无”。“有”是暂时的,“天地尚不能长久”,何况区区人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v“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v其次是“无为”的政治层面含义。“无为

    6、”乃是一种“君道”:君主必须“无为”才能“无不为”,表面不管,实际却无所不管。v韩非子解老所阐释:“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韩非子解老)。有的学者认为,老子大讲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等,“实质上不外一个装字”(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第12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v“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又说:“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v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五十七章)v“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五十八章)v老子教导君主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

    7、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老子四十九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六十六章)v“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v再次是“无为”的社会层面含义。老子并不否认社会需要秩序,只是反对矫揉造作的秩序和强加于人的秩序,其所要建立的,是一种更高、更好的秩序,即自然的秩序,且以“

    8、无为”为达到自然秩序的方法。v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v“智慧出,有大伪”;“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三章)v“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老子十九章),“罪莫大于可欲”(老子四十六章)v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v“道可道,非常道”,“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只有“守雌”、“贵柔”、“致虚极、守静笃”才能得“道”v“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

    9、,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六十七章)v“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四十九章)v“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他还认为:“兵者,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如果不得已而用之,要“恬淡为上”(老子三十一章)v“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v“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五十九章)v“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v“圣人后其身

    10、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七章)。“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三十四章)v“坚强者死之徒”(老子七十六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老子七十六章)v“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v“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又说:“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老子六十一章);“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

    11、宜为下”(老子六十一章),“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老子七十八章)v小国寡民小国寡民v老子“小国寡民”的治世理想,是他“无为而治”思想的必然归宿。“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v“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二)庄子与杨朱之学(二)庄子与杨朱之学v史记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然善属书离辞,指事

    12、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时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王不能器之”。v内篇才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 v孟子曾经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淮南子泛论训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行,杨子之所立也”。v齐物外生v“齐物外生”的学说是庄子有关政治社会秩序思考的哲学基础,它由庄子道论推演而出,集中体现了庄子对老子哲学的发展和创造。v“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v“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

    13、为天下正”(老子三十九)v“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v“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于樊中(庄子养生主)v“独乐其志”、“汪洋态肆以适己”v“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之成”(庄子齐物论)v“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秋水)v“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德充符)v“无时而非生”之境;“无往而非我”v“周与胡

    14、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v子綦为子游说三籁,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齐物论)v“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v“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庄子人间世),“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v在宥天下在宥天下 v“在宥”指的是自在宽容,即包容宽待天下,使天下人能够保持其自然本性。v“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

    15、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庄子在宥)v“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16、庄子在宥)v庄子胠箧说:“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v庄子在宥说:“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馀丧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v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

    17、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庄子齐物论)v“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养生主)v“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庄子胠篋)v“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庄子胠箧)v至德之世至德之世 v八种喜好“明、聪、仁、义、礼、乐、圣、知”v“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

    18、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獊囊而乱天下也。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而去之邪!乃斋戒以言之,跪坐以进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庄子在宥)v“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称。五者无弃而几向方矣!故知其所不知,至矣”(庄子齐物论)v庄子马蹄曰:“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19、,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行仁义,圣人之过也”v“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庄子马蹄),“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庄子山木)v“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v贵己为我贵己为我 v“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v杨朱学说的中心论点就是“不以物累形”,把自己生命看得比一切外物都重要的“为我”观点。v吕氏春秋不

    20、二载:“阳生贵己”。孟子曾说:“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又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孟子滕文公下)。淮南子泛论训则说:“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v吕氏春秋重己篇曰:“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这或可作为杨朱思想的注脚 v列子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v“夫善治外

    21、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逸。以若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君臣之道息矣”(同上)v“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同上)(三)先秦黄老之学(三)先秦黄老之学v黄老学派因其形成的地域不同而分成南北两个分支。南方黄老学又叫“楚地黄老学”,是指战国时期以楚国为中心所形成的新道家思潮,有一个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到庄子后学中的黄老思想,再到鹖冠子的历程。北方黄老学,又称“稷下黄老学”,是指以战国时期齐国古都临淄为中心所发展起来的黄老道家学派思想,以稷下先生田骈、慎到等为前奏,并形成以管子四篇(内业、白心、

    22、心术上、心术下)等为代表的北方黄老道家体系。后又经过吕氏春秋、文子及一些阴阳家、神仙家和其它道家人物的传播,到西汉则涌现出以曹参等为代表的一批懂黄老之术的政治家和以淮南子、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为代表的“黄老”学术著作。v南方道家:黄老帛书南方道家:黄老帛书v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出土了一批汉代帛书,其中包括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包括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包括经法、十大经、称、道原。一般认为乙本卷后的四篇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黄帝四经 v帛书经法道法说道是“虚无形,其袅冥冥,万物之所丛生”,因而告诫“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

    23、处也,无为也,无私也”v黄老帛书批评“劳君”说,认为“自为其邦者,主劳臣佚,为人君任臣之口臣因主为知,倚事于君,逆道也,凶归于主,不主”(不主),因此反对主代臣劳。v“昧一国之利者,受一国之祸”(经法亡论v十大经前道说:“圣人举事也,合于天地,顺于民,祥于鬼神,使民同利,万夫赖之”v“兴兵失理,所伐不当,天降二殃”(经法亡论)v“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十大经本伐)v“诸库藏兵之国昔有兵道。世兵道有三:有为利者,有为义者,有行忿者”;“所谓行忿者,心唯(虽)忿,不能徒怒,怒必有为”(十六经本伐 v“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但要求君主“自引以绳”(经法道法v“法者,引得失已绳,而明曲直者也”(经

    24、法道法),“法度者,正之至耍,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一也”(经法君正);“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经法名理)v鹖冠子兵政则说“道生法,法生神,神生明”v鹖冠子道瑞篇曰:“天者,万物所以得立也,地者,万物所以得安也。故天定之,地处之,时发之,物受之,圣人象之”v“不创不作,与天地合德”(鹖冠子天则)v“天子执一以居中央”(鹖冠子王鈇)v鹖冠子天则说:“一人唱而万人和,如体之从心,此政之期也”v北方道家:稷下黄老之学北方道家:稷下黄老之学 v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v史记乐毅列传还记录了战国后期至汉初齐国黄老

    25、学派的师承关系:“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v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是典型的稷下黄老作品 v“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管子内业);“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管子白心),“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管子心术上)。v“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管子心术上)“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人者立于强,务于善,本于能,动于故者也,圣人无之。无之则与物

    26、异矣。异则虚,虚者万物之始也”(管子心术上)。“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狭”(管子白心)v“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日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君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管子心术上)。又说:“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伪生,伪生则乱矣。故道贵因”(管子心术上)v心术上云:“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渝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道存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也”

    27、三、综合期的道家政治思想三、综合期的道家政治思想 v所谓的“综合期”,即指秦汉之际 v熊铁基先生就认为,秦汉之际的道家,应该被称为“新道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说的“道家”或者叫“道德家”,也就是盛行于汉初的“黄老之学”v其主要特点正是司马谈所总结的“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v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这两部书是“新道家”的代表作(一)秦道家:(一)秦道家: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v吕不韦,卫国人,等到异人成为庄襄王,就任用吕不韦为相国,并封为文信侯 v嬴政(即秦始皇);嫪毐 v吕不韦“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令其宾客“人人著所

    28、闻”,“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以“记治乱存亡,知寿夭吉凶”(吕氏春秋序意)。稷下先生遂撮合黄老之学,集合诸子百家之善,上观上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集为吕氏春秋 v吕览者,帝王之鉴也。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言君人南面之术。东汉高诱极推崇此书,因而在吕氏春秋序里说“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也大出诸子之右”v“十二纪十二纪”与无为之道与无为之道v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v十二纪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来

    29、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如孟春纪说:“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吕氏春秋孟春纪)v任数说:“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术也”v“中主之患,不能勿为,而不可与莫为”(乐成)v“去想去意,虚静以待”(知度)v“知百官之要”就可以作到“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君守),“事省而国治”(

    30、知度)v“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去私);又说:“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贵公)v圜道说:“今世之人主,皆欲世勿失矣,而与其子孙,立官不能使之方,以私欲乱之也。何哉?其所欲者之远,而所知者之近也”(圜道);“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去私)。“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凡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分职)。“处

    31、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刀而虫出于户”(贵公)v“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匝,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圜,臣处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令圜,则可不可,善不善,无所壅矣。无所壅者,主道通也。故令者,人主之所以为命也,贤不肖安危之所定也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汤、武皆然。先王之立高官也,必使之方,方则分定,分定则下不相隐。尧舜,贤主也,皆以贤者为后,不肯与其子孙,犹若立官必使之方贤

    32、主之立官,有似于此。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圜道)v君之大经:君之大经:“礼士礼士”、“得众得众”、“完备完备”v“乱世之民,其去圣王亦久矣,其愿见之,日夜无间。故贤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不可不务也”(听言);“天下之民,穷矣苦矣。民之穷苦弥甚,王者之弥易。凡王也者,穷苦之救也”(慎势)v“故废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恃君)v“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其恶果是:“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所以“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君之大经也”(骄恣)v“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于四海之

    33、上,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若此,则幸于得之矣。得之,则何欲而不得?何为而不成?”(谨听)v“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恶,人弗得不避。欲与恶所受于天也,人不得兴焉,不可变,不可易”(大乐)。“大寒既致,民暖是利;大热在上,民清是走。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欲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功名)。“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用民)。君主必须顺应民性进行统治:“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功无不立矣”(为欲)v“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

    34、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顺民)v“兵诚义,以诛暴君而振苦民,民之悦也,若孝子之见慈亲也,若饥者之见美食也”(荡兵)v“杀无罪之民”,就是“兴无道与无义”,如果这样做,“虽欲幸而胜,祸且始长”(禁塞)v皇帝四经经法认为“大杀服民,侈戮降人,祸皆反自及也”v“威已谕矣,敌已服矣”(论威)v“知时化”、“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决胜)(二)汉初黄老道家与西汉政治(二)汉初黄老道家与西汉政治 v吕氏春秋所代表的,是以黄帝之学为线索综合各家之学,以“天道”与“人道”的贯通为基础,兼顾自

    35、然社会与个人生存的思想取向。这种思想在秦亡之后逐渐成为汉初统治者的思想共识,在刘邦、曹参、窦太后等支持下,渐渐成为汉初主流政治思潮。v直至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黄老道家思想才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被逐渐替代。v史记郦生陆贾传有刘邦“不好儒”的记载:“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v曹参相齐时,“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史记曹相国世家)v史记吕太后本纪

    36、记载:“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稿,衣食滋殖”v寡欲息民寡欲息民v“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馕,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v陆贾说:“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莫若无忧民之心,而天下治”(新语无为)v“道之真以治身”(庄子让王);“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v文帝废除了“收孥诸相坐律令”;即位第二年下令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37、(参见汉书文帝纪);即位第十三年,应缇萦之请,“除肉刑”(参见汉书刑法志)v史载:“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史记孝文本纪)v循名责实循名责实 v汉初君主诸臣看似因循旧制,一切不管,其实质是“责大指”,是一种“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淮南子原道训)的高明的统治之术,其最终目的是无所不为v“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重厚长者”,“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他本人则是“旧夜饮醇酒”,“卿大夫己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

    38、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资治通鉴汉纪四)v“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问治粟内史”。文帝因又发问:“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何事也”?陈平答日:“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v“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史记孝文本纪)v文帝说:“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

    39、栗栗,恐事之不终。且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朕岂自谓能?今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侯,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且无议军”(史记律书)(三)思想的综合:(三)思想的综合:淮南子淮南子 v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这样评论:“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又说:“淮南鸿烈实可谓集道家学说之大成”。胡适则认为:“道家集古代思想之大成,而淮南王书又集道家的大成”v一方面,淮南子上承吕氏春秋、下启春秋繁露,对先秦及秦汉之际的各家思想进行了大规模的汇

    40、聚、糅和,是汉初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反映了汉初学术经世致用的务实倾向。其书直接促成了董仲舒关于“天人感应”、“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淮南子体现了西汉道家思想转向老庄之学的趋向,开启了东汉、魏晋玄谈清议的风气,它既是汉初黄老道家哲学的最后总结,又是道家思想转变的重要代表作。总体上看,淮南子还是以道家学者为主,书中对治国之道的探讨十分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胡适就认为:“淮南王书的政治思想,虽然处处号称无为,其实很有许多精义,不是无为一个名词所能包括。约而言之,此书政治思想有三个要义:一是虚君的法治,一是充分的用众智众力,一是变法而不拘故常。老子

    41、说无为,还没有想出一个可以实行的办法。后世始有法治之说起来,主张虚君的法治”v无为而治与虚君法治无为而治与虚君法治 v淮南子的“无为”是什么呢?修务训做了明确的解释:“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默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象,吾以为不然”(修务训),即认为这种所谓的不动不为并不是真正得道的“无为”。“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政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若夫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其夫水之用舟,沙之用鸠,泥之用輴,山之用蔂,夏渎而冬陂,因高为田,因下为

    42、池,此非吾所谓为之”(修务训)。v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v淮南子强调“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为谋,德薄则勇者不为死。是故人主好鹜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驰骋田猎,出入不时,如此则百官务乱,事勤财匮,万民愁苦,生业不修矣。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黼黻文章,絺绤绮绣,宝玩珠玉,则赋敛无度,而万民力竭矣”;又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

    43、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主术训)。“治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巧,其事经而不扰,其器完而无饰”(齐俗训;“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能有天下者,必不遗其身,能修其身者,必不忘其心,能原其心者,必不亏其性,能全其性者,必不惑于道”(诠言训);“故有仁君明主,其取下有节,自养有度,则得承受于天地,而不离饥寒之患矣。若贪主暴君,挠于其下,侵渔其民,适无穷之欲,则百姓无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主术训)。v“古者天子听朝,众卿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彻其膳,犹以为未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

    44、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之鞀,过若毫厘,而既已备之也。夫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君人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千钧之重,乌获不能举也。众人相一,则百人有余力矣。是故任一人之力者则乌获不足恃;乘众人之制者,则天下不足有也”(主术训)v“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又说:“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故

    45、通于本者不乱于末,睹于要者不惑于详。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主术训)v“君制臣、臣事君君制臣、臣事君”的统御之术的统御之术 v“夫人主之听治也,虚心而弱志,清明而不暗,是故群臣辅凑并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者,则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治国之道明也”(主术训)v“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权势者人主之车舆;爵禄者

    46、人臣之辔衔也。是故人主处权势之要,而持爵禄之柄;审缓急之度,而适取予之节,是以天下尽力而不倦”(主术训)v“主道圆者,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也。臣道方者,论是而处当,当事先倡,守职分明,以立成功也。是故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各得其宜,处其当,则上下有以相使也”(主术训)v“古者天子一畿,诸侯一同,各守其分,不得相侵。有不行王道者,暴虐万民,争地侵壤,乱政犯禁,召之不至,令之不行,禁之不止,诲之不变,乃举兵而伐之,戮其君,易其党,封其墓,类其社,卜其子孙以代之。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各得其所安”(主术训)v“圣主之治也,其犹造父之

    47、御,齐辑之于辔衔之际,而急缓之于唇吻之和,正度于胸臆之中,而执节于掌握之间,内得于胸中,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是故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大臣者,人主之驷马也。体离车舆之安,而手失驷马之心,而能不危者,古今未有也”(主术训)v“故古之为车也,漆者不画,凿者不斫,工无二技,士不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奸。人得其宜,物得其安,是以器械不苦,而职事不嫚。夫责少者易偿,职寡者易守,任轻者易权。上操约省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厌”(主术训)v“才有所修短也。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太重,或任百

    48、而尚轻。是故审毫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主术训)。只有人尽其才,君主才能使群臣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犹如巧工之制木,“无小大修短,各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主术训)v援儒入道,仁义利民援儒入道,仁义利民 v“升之不能大于石也,升在石之中。夜之不能修其岁也,夜在岁之中。仁义之不能大于道德也,仁义在道德之包”(说山训)v“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本经训)v“民纯朴”,“民纯朴则目不营于色,耳不淫于声”(本经训)v“故道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矣”(俶真训)v“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孰非其有”(俶真训)v本经训说:“

    49、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v“故圣人所由曰道,所为曰事。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故法制礼义者,治人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故仁以为经,义以为纪,此万事不更者也”v主术训说:“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国无仁义,虽大必亡”。所以,泰族训提出以仁义治国:“仁义者,治之本也且法之生也,以辅仁义“;“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敌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v“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泛论训);“是故人主覆之以德,不行其智,而因万人之利。夫举踵天下而得

    50、所利,故百姓载之上,弗重也;错之前,弗害也”(主术训)。“善为人上者不忘其下,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缪称训)。v主术训说:“古之君人者,其惨怛于民也。国有饥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而冬不被裘。岁登民丰,乃始县钟鼓、陈干戚,君臣上下同心而乐之,国无哀人”v本经训说:“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知神明,然后知道德之不足为也;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之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之不足修也”v两种对立的两种对立的“名教名教”、“自然自然”观观v“名教”就是以名为教,即对社会各等极的人所实行的安于自己名分和职位的教化,其主要的内容就是由儒家所倡导的道德政治规范、各种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第四讲:道家的政治思想.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210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