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程设计《雪》(DOC 12页).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案课程设计《雪》(DOC 12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课程设计雪DOC 12页 教案 课程设计 DOC 12
- 资源描述:
-
1、教学设计学校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设计教师课题雪指导教师课标解读根据“语文课标”,本课要求学生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材分析雪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篇课文,文体是散文诗。这篇文章是鲁迅由眼前的雪景触发而展开的联想,是作者的心灵之声。文章通过描写江南雪与朔方雪的不同,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追求。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语文教学,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收归课堂,能够静心体会语文世界
2、的奇妙境界,感悟语文殿堂的独特魅力。而雪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散文诗,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不存在太大难度。在内容的领会上,凭借平时所教所学,相信它亦不会构成教学难题。学习目标1、 积累生字词,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 理清课文思路,正确分析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3、 掌握散文诗的文体特点,理解对比的作用,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内涵。4、 培养初步的自然欣赏和艺术鉴赏的能力,培养独立和张扬的个性精神。重、难点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正确分析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内涵。难点:掌握散文诗的文体特点,理解对比的作用,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原文朗读音频资料教学过程学习目标学习行为教学策略设计意图学生回答:形容雪:洁白无暇,晶莹透亮,像羽毛一样轻盈,清凉无比描绘雪:梅须逊雪三分白,撒盐空中差可拟,不若柳絮因风起一、同学们,一提到雪,你们会怎样来形容它?谁能想到哪些咏雪的诗句吗?那么,鲁迅笔下的雪又有怎样的风情?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来欣赏吧!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投身课堂。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学生回答: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
4、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本文选自野草。二、 资料助读作家作品:“说说你所熟悉的鲁迅”。通过了解作家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掌握含义并学以致用。检查预习及听读情况:(多媒体出示)1、注音处(ch)子 脂粉奁(lin) 弥(m)漫 褪(tu)尽 粘(zhn连粘(nin)结2、 释义凛冽:刺骨的寒冷。朔方:北方。精魂:精灵,魂灵。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 诵读,整体感知(一)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要求:1、 听准字音,划出生字词。2、 标清段落。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跟读。让学生掌握并理解
5、文中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文来感知作品的深刻内涵,感受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分析、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1、作者描绘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转折语:但是。2、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1-3段)描写江南雪景及塑雪罗汉情形。第二部(4-6段)描写朔方的雪景并抒发独特情感体验。3、特点: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朔方的雪:决不粘连4、对比关系,作用是突出朔方的雪的特点及精神。(二) 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多媒体出示问题)思考:1、作者写了哪几个地方的雪?找出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2、梳理文章思路,分清段次并概括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