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预测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预测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预测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语文 模拟 摹拟 试卷 预测 套汇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预测卷1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 5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
2、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
3、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摘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到公元前第四世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
4、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相应地,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上层精英开始以精美的玉石器、陶器等来标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大约从公元前 4000年一直到公元前 3300 年之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公元前 3500 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中国文明的“曙光初现”的形成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从体。但此时尚没有哪个区域表现出显著得更加先进的样貌。然而,到了公元前 3300 年到公元前2300年这段时间,此前相对均衡的局面被打
5、破了。一方面,各区域文明持续发展,黄河中上游的双槐树、大地湾、南佐、陶寺早期聚落,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中心聚落,以及辽西的牛河梁遗址群等,在社会组织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奢侈品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等方面,都比从前有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区更加凸显出来,呈现出更繁荣发达的文明形态。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邦林立”的局面。而长江下游的良渚更是一枝独秀。考古发现所揭示出的丰富内涵,使得良渚成为迄今能够确认的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显而易见,这个时期中国史前区域文明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后,从公元前 2300 年到公元前 1800 年左右的史前末期,也就是我们通常
6、说的狭义的龙山时代,出于尚未确知的原因,此前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低地先后渐次衰落,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所在的西部“高地”则持续发展繁荣。尤其是黄河中游开始达到中国史前文化的又一个高峰,以陶寺、石峁古城为代表的社会集团,很可能发展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最富集权性,同时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表达等各方面成就最高的早期国家社会。其形成背景,则是从西亚、中亚传播而来的牛、羊等大型家畜,在我国西北部的黄土地区转化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使得原来较稻作农业文化略显微弱的粟作农业文化获得了新生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从而促使“黄土文明”开始崛起。到公元前 1800 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
7、,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技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铜礼器的制作,将代表当时“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与中国传统的礼制相结合,用于巩图、强化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同时也创造出世界上独特而变达的青铜文明。此后接续发展起来的商周王朝更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顶峰。正是夏商周三代王朝所开创的青铜文明,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在早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主导力量(摘编自戴向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有着不同于世界
8、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独特的中华文明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根基。B.我们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承继珍贵的历史遗产,并用来指导当前的工作。C.我国以及国际学术界潜心研究的中华文明起源课题,证实了我国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D.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辽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区,这与农业的发展成熟密不可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中国是漫长中国历史的一个阶段,对于历史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而非判断。B.高等级建筑和墓葬、精美玉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步的表征。C.在中国文明“曙光初现”的形成期,其他地区和国
9、家的文明也开始萌芽、生长和发展。D.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说明此时中国史前区域文明发展重心在长江中下游。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习近平:“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B.马克布洛赫:“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C.恩格斯:“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D.雅斯贝尔斯:“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我国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原因。(4 分) 5.材料一中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中华文明深
10、深工程让我们知晓了哪些“大道”。(4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本题共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 题文本一:与一坡庄稼深情对视郭文杂太阳,在夜色中洗浴完,爬上扶桑的巨枝,不紧不慢地晾干身子,准时光临黄河口的大地。四百万年了,黄河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都要把十几亿吨泥沙抛入大海。当她深情地回望一眼中国北方的土地,一头扑进渤海的怀抱,身后淤积出的处女地,每年年底一盘点,都要以万亩计。在地球这片最新鲜的原野上,太阳伟大的巡幸日复一日,永不失约。数不清的庄稼以身相许,数不清的草木欢呼雀跃。在历史的远点,爷爷正与一坡庄稼深情对视,她们优美的丰姿、饱满的果实和馨香的气味,让爷
11、爷的目光温柔而执着。她们有着一堆妙不可言的名字一谷子、麦子、大豆、高粱、玉米、水稻、绿豆、白豆、小豆,这些上苍赐予的尤物,奉养着百姓苍生,快意生长在这片不断延展的土地上。在黄河口,利津县付窝探马桥村的西面两条沟中间的土地,乡亲们叫它河子西。河子西,这是一片多么丰饶而富有诗意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百草丰润.五谷茂然,万虫欢唱,狐兔撒欢。探马桥是由前探马桥和后探马桥两个自然村组成的。现在的人都图省事,连叫个名字也使懒,前探马桥成了前桥,后探马桥成了后桥。我们前桥村的庄稼地都在村西头。出村走过一片不大的盐碱地,就是能长庄稼的西大井了,一听西大井的名字就知道,这里有一口水井。沾了这口水井的光,前桥村就
12、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菜园。你如果以它为圆心,以百十步为半径,就画出了我们村的瓜菜园。瓜园的南边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沟,向西一直通到草桥沟。沟南边是水浇地,那可真是好地块啊,麦子一镰下去割不透。沟北面是插花地,依次是六十亩的高老三地块,四十亩的郭成义地块,再往西是片碱场,碱场地再往西就是一大片的荒场,茅草、蔓草长得又高又密,这里长虫(蛇)也多孩子们一般不大敢走这里。爷爷领着我去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说草越厚的地方好东西越多,你看这些蘑菇,都是打雷震出来的,你看这些老鸥枕头又大又嫩,正好吃哩。爷爷曾是河子西当之无愧的王!满沟的庄稼簇拥着他,遍野的生灵呵护着他,成群的鸟儿环绕着他。爷爷喜欢有事没事在河子西转悠
13、,奶奶说,你看你爷爷背着个手在地里转的样子,多像个领导干部。爷爷的胡子就会一翘翘的,好像说是啊是啊,腰板也提得更直了远还能听到他吆喝牲口的声音,穿过一片片庄稼地传过来,那声音浑厚辽远,底气十足。从我穿着红肚兜开始,爷爷就好带着我去河子西,那里有许多好吃的等着我,洋茄子、枸杞子、老鹉枕头,这些野生的果子我一弯腰就能摘到;想吃花生、地瓜得爷爷亲自去扒,他怕我扒了那些还漫燕的,糟溺了庄稼:想吃烧熟的东西,就得等爷爷在谷子地旁点起堆火,燎豆子、烤玉米、烧妈的香气弥散开来。单身汉小懒信赶着一鞭羊过来了,鞭子甩得啪啪响,还念叨着:“前桥,后桥;季家屋子,薄家窑。”爷爷一边往火里添着谷草,一边说,馋猫鼻子尖
14、啊。 小懒嘿嘿笑着直接来到火堆旁,用鞭杆扒拉出一块地瓜抄在手里。爷爷说,别烫着呀,潮巴蛋。小懒仍是嘿嘿笑着,两只手倒腾着烤地瓜,唱着撵羊去了:“小小子,坐门墩。俺娘不给俺说媳妇”爷爷对我说,长大了给你说个谷子一样的她妇,然后指着河子西说,看,这些谷子全是我们村的。听到爷爷这句话,一坡的谷子点头称是,密密实实的谷子上,那些鸟儿笑得花枝乱颤。而现在,爷爷已长眠在河子西,老人家坟前的那棵树.已过了三十八个清明。(有删改)文本二亲亲的河子西郭立泉河子西,在草桥沟和一条老河的中间,有红土也有沙土。老河的东边地碱,而河子西却是难得的好地,种啥啥长,满洼的庄稼翻波涌浪。这里是前桥村庄稼的集散地,是我童年的游
15、乐场。或许幸福本来就不需要广袤无边,只需要河子西那么大的地方。我的河子西,这庄稼诸神巨大的婚床。在这个我梦想长出浅芽的地方,不但有庄稼,还有许多东西长在我的记忆里。那些不用照料就兀自茂密的草们茅草、热草、节节草、蒿子苗、福子苗、曲曲莱、灰灰菜、吐噜酸、谷莠子、苍子棵,那些喜人的动物们一刺猬、黄鼬、苍老鼠、地猴子,还有那些虫字旁的一蟋蟀、蚂蚱、蚂蚁、蚯蚓、蜥蜴、蜻蜓、蝴蝶,还有那些不见天日的蛴增、蝼蛄,在河子西这片原野上,它们共生共存,和满天星斗、一地庄稼乐享天年。河子西,是爷爷传给我的调色板。我要在大地上调出五颜六色的乡愁,给爷爷看。我的乡愁是地瓜一样的驼红,高粱一样的深红,玉米一样的深绿,小
16、麦一样的金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开篇以拟人手法写太阳光临、黄河造陆,凸显黄河口土地在古老与新生的变奏中勃发出孕育生命的力量。B.小懒闻着香味儿就来到火堆旁自己扒拉地瓜吃,爷爷提醒他别烫着,通过两人的对比突出了爷爷的勤劳善良。C.文本二中,作者通过罗列草、动物、虫子等事物,表现了对河子西的深刻记忆,渲染了对河子西浓烈的喜爱之情。D.文本二末尾,作者在描写乡愁时联想到了各种颜色的庄稼,从这一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庄稼有着深厚的感情。7.下列关于文本一第九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通过引用古人诗句,表明爷爷
17、虽然不会吟咏,但能亲身践行,刻画了爷爷的形象。B.“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这句民谚的使用主要表现了爷爷种地十分讲究的特点。C.对爷爷“吆喝牲口的声音”的描写,主要表现了爷爷的勤劳能干以及他对田地的眷恋。D.段尾写爷爷会为“我”在谷子地旁点起火堆烧吃食,从细微之处体现土地对人类的恩典。8.有人评价文本一结尾段“不写悲而悲不可禁”请结合文本分析结尾段的妙处。(6 分) 9.两则文本中的“河子西”既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更是作者以故乡为原型,用文字构建起的文学世界,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文学意蕴。(6 分) 二古代诗阅(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18、文本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选自鲁穆公问子思)文本二: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子思曰:“臣羁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筚门,其荣多矣。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达贤尔。”卫君曰:“贤则固寡人之所
19、愿也。”子思曰:“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曰:“必用以治政。”子思曰:“君弗能也。”君曰:“何故?”答曰:“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曰:“虽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答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子思日:“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答曰:“世农夫也。”卫君乃卢胡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臣之问君,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