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 统编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隋唐 制度 变化 创新 三国 文化 专项 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专项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广东省汕头市期末考试唐代科举制分常举与制举。常举定期举行,其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后来制举不再开科。这说明唐代()A科举制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B制举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C官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D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22023安徽省滁州市期末考试在某种选官制度下,父祖是知识分子的子孙在家庭中即可接受古典的基本教养,可以节省学费十之
2、七八;一般中下层人民或每日为糊口而营役的人们则要利用余暇发奋求学,实在不是专业读书人的对手。材料表明该选官制度()A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给予了所有人平等机会C体现了贵族政治的弊端D提供了机会但存在不公3唐代通过科举者,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有四条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反映出唐朝选官()A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B以科举考试为主C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D加强了中央集权42023辽宁省锦州市期末考试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稿,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
3、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敕书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算合法。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在于()A.强化了君主的决策权B提高了门下省的地位C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D提升了政策的合理度52023济宁市高三4月模拟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高宗以后,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提高决策效率 B实现政事公开C抑制政治腐败 D避免决策失误6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
4、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政事堂的变迁说明()A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B行政机构不断健全C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D相权扩大威胁皇权72023马鞍山高三三模唐太宗时颁“令有司劝勉民间嫁姿诏”,其中规定“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准户减少,以附殿失”,因此即使实际人口减少,官员也不削减户籍,成为“虚存户口”,照常征税。这反映了当时()A精耕细作水平提高B赋税制度弊端显现C官员考核制度完善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8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
5、映了()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赋税变化以适应社会转型92023德阳市二模安史之乱后,唐政府推行两税法改革,要求地方按照国家定好的税目和税额来课税,并停止藩镇一次性缴纳辖区赋税的做法,改为由各藩镇属下的州县分别上供。唐政府此举意在()A发展商品经济 B削弱藩镇势力C减轻农民负担 D抑制土地兼并102023山东省中学联盟高三高考考前热身押题下表是魏晋时期的三则故事,这反映出当时()引文出处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晋书阮籍传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刘
6、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A.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代主流B传统儒学遭遇信仰危机C士人群体追求世俗生活享受D儒、道、佛三教出现交融11202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4月联考南北朝时期,弥勒形象与其他传入中土的诸佛、菩萨相差无几,光照寰宇、端庄肃穆;到了唐末五代,则变为身矮腹白、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这一转变主要反映当时()A佛教信仰的本土化 B社会秩序趋于稳定C政府力倡弥勒信仰 D民众心理更趋乐观122023泉州市高三质量监测据唐代文献记载,怀素“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李白赞美怀素“怳怳如闻神鬼
7、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怀素的书法风格()A彰显了统一法度的社会要求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C体现了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D反映了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132023南昌市二模白居易写有胡旋女一诗,题注:“天宝末,康居国(注:唐时西域国家)献之。”诗云:“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从作品可以推知,当时()A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汇融合B异域乐舞广受欢迎C商路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14.2023淄博高三4月诊断如图为便桥会盟图(局部),描写了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在
8、渭水上的便桥定盟的历史故事。画面有狂奔的马队、惊险的马上杂技、激烈的马球表演。该作品()A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靡B显示了宫廷画的神韵意趣C展现了体育外交的魅力D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15下图为唐诗中科技内容分学科数量分析对比。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科学技术丰富了文学内容B统治阶层重视科技C科技趋向体系化和理论化D科技水平领先世界16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饮食烹饪有25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酥酪,做菜肴和点心等。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的社会生活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C是南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二、非选择题1
9、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于曹丕废汉自立(公元220年),止于隋灭陈(公元589年),历时将近400年。就其时代特征而言,有以下几点:政治局面:长期分裂割据。民族关系:在冲突中走向融合。国家制度:承秦汉启隋唐这一时期的许多制度,表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士族政治:在盛极而衰的过程中显示其特色与能量。思想文化:包容异质和张扬个性。请你选择上述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征的任意两个方面进行阐释说明。182023秦皇岛市高三三模(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重新实现统一的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读书识字的人增多,单靠抄书手写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增,都刺激了印刷
10、术的发展。在宋代,反映汉、唐1 000多年间的10部数学著作算经十书以及北宋著名土木建筑家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皆因北宋雕版印刷术的高度发展而刊行全国,这是我国古代与建筑技术最完整的书籍。唐宋以后,中国与外国的往来不断加强,印本书也随之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出口对象有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因此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1 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印刷品贸易的国际市场。摘编自刘颖中国古代印刷术的演变及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隋唐印刷术发展的原因,并简析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影响。(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隋唐印刷术发展的原因,并说明理由。(6分)1A据材料“制举即皇帝为
11、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加强皇帝对选官权的控制,打击贵族公卿对特权的垄断,故选A项;制举不分门第出身,按照科举成绩入朝为官,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排除B项;在唐代只有一部分官僚出身于科举,排除C项;科举制度有利于强化君权对选官权的控制,排除D项。2D题干中的选官制度指的是科举制,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子孙可以有接受教育的先天条件,而普通人则需要在先满足糊口的条件下利用余暇发奋求学,在受教育方面二者并不公平,说明科举制尽管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但是因为不同出身的人求学条件不同而存在不公平现象,故选D项
12、;科举制允许不同出身的人通过考试公平竞争,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而不是固化,排除A项;理论上讲科举制给了所有人以平等的考试机会,但是由于一般中下层人民或每日为糊口而营役的人们实在不是专业读书人的对手而得不到公平的竞争机会,排除B项;科举制是官僚政治下的选官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贵族政治的弊端,排除C项。3A唐朝时期科举考试,除了正式的进行中央考试以外,如果要出任官吏,还需要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标准主要是身言书判,是考察官吏的行政能力,提高官员的综合素养,故A项正确;B项不是主旨,排除B;选官并不能确保行政效率,排除C;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4D“敕书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算合法”这意味
13、着中央出台的命令是经过两个部门和皇帝才下达,有利于保证政策有更强的合理度,故选D项;题干强调的不是君主的决策,而是强调敕书的合法性,排除A项;题干是强调敕书必经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合法,所以并不是提高门下省地位,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在三省六部制下的决策流程,所以并不是扩大官员的自主权,而是让两省之间互相牵制,保证决策相对科学合理,排除C项。5C据材料“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可知,史官随同,如实记录所奏内容,奏事者不敢任意曲解事实,对抑制政治腐败起了一定作用,故选C项;史官随同记录制度只是记录所奏内容,与提高决策效率无关,排除A项;中国古代政事不公开,排除B项;“避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1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