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荀子》选读课件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715874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PPT
  • 页数:43
  • 大小:2.2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荀子》选读课件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荀子 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选读 课件 新人 选修 先秦 诸子 下载 _人教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作者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0),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虽属于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文学中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他是一位朴素的唯物论者。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后天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得到改变,所以他特别强调学习。他主张先法后王,在政治上主张用礼、法来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可以说,荀子已经超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他的学说,对以后的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荀子一书,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

    2、、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天论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天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论说人们如何对待“天”,即如何对待自然万物的哲学论文。我们学习本文,首先要注意把握荀子思想的精髓,认识其思想的进步意义及其局限性;其次注意学习荀子文章的艺术手法,体会其文章艺术表现的魅力。背景扫描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同自然作斗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种种怪异现象不能做正确解释;到春秋战国时期,像孔孟、老庄、墨子等人都提出了一些自然哲学观,但这些观点或唯心,或认为人不能胜天。而一些统治者利用人们的无知,推波助澜,大肆宣扬迷信活动和神权、君权神圣不可

    3、侵犯的理论,借以维护其统治。单元导读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节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摘自荀子的天论一文,主要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祅”,也就是由君上昏乱、政治险恶等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他提出人最应该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面前,不应该“错人而思天”,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内容索引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

    4、能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释文题“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语出荀子天论,意思是说,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在荀子看来,人类不能一味地迷信天地自然,屈从于天地自然。虽然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认识它,掌握它的规律;改造它,让它为人类所用。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主宰天地自然,掌握自己的命运。知文明理明主旨本课选文的8个段落共同阐释了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及见解。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观点,指出天就是没有意识的自然界,只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运行和变化;社会的治乱与天没有关系,天不

    5、能决定人间的吉凶祸福,自然界的各种怪异现象并不可怕;“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顺应自然规律,但不能消极等待自然的恩赐,要主动认识自然法则,并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祉。语言积累1.词语理解词语理解(1)通假字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同“_”,_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通“_”,_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 通“_”,_ 小人错其在己者 通“_”,_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同“_”,_ 太“太王”指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讻讻形容喧扰智智慧、聪明措废弃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星队、木鸣 通“_”,_ 怪星之党见 通“_”,_ 同“_”,_ 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通“_”,_ 人祅则可畏也 同“

    6、_”,_ 枯耘失岁 通“_”,_其说甚尔 通“_”,_ 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通“_”,_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同“_”,_ 坠坠落傥偶然地现出现尝曾经妖反常的现象楛粗恶不精迩近磋切磋辉光辉(2)一词多义道会天大雨,道不通:_道芷阳间行:_ 策之不以其道:_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 天有常道矣:_ 君子道其常:_ 得道多助:_ 伐无道,诛暴秦:_ 何可胜道也哉:_ 道之以政:_ 道路取道途径,方法风尚规律遵从仁政道义说,讲通“导”,引导治治国无法则乱:_治乱天邪:_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_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_不治将恐深:_同心一意,共治曹操:_不效则治臣之罪:_治理太平,

    7、安定统率研究医治对付,抵御惩处,惩治明知虑明:_政令不明:_在天者莫明于日月:_火尚足以明也:_圣明明确明亮照明(3)古今异义地有常数矣古义:_今义:表示常量的数。本事不理古义:_今义:本领;文学作品主题所根据的故事情节。勉力不时古义:_今义:努力;尽力。经久不变的必然性。指农事。力役,人民所服的劳役。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古义: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风雨之不时古义:_今义:时时;经常不断地。不确定的时间;某个时候。的原因。不按照时节。(4)虚词归纳以禹以治,桀以乱:_以中有足乐者:_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_凭借因为认为2.词类活用

    8、词类活用(1)彼作矣,文王康之:_(2)君子道其常:_(3)故君子敬其在己者:_(4)怪之,可也:_(5)是以日进也:_(6)非以为得求也:_(7)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_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平安,使安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道,引申为遵行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地对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动词作名词,祈求的结果 君:名词作动词,统治。隆、尊:形容词作动词,尊崇。贤:形容词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8)大天而思之:_(9)因物而多之:_(10)思物而物之:_(11)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多,使增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自己

    9、的东西数词作动词,同样,一样3.特殊句式特殊句式(1)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_(2)此之谓也。_(3)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_(4)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_(5)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_(6)人祅则可畏也。_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7)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_(8)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_(9)物之已至者。_(10)物之罕至者也。_(11)礼义之不愆兮。_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10、4.语句翻译语句翻译(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译文:_(2)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译文:_ 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天决定的。在春天、夏天,农作物纷纷发芽并茂盛地生长,在秋天、冬天,人们把谷物积蓄、收藏起来,这在禹和桀又是相同的;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季节决定的。(3)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译文:_(4)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译文:_ 君子

    11、遵行他的常规,而小人计较他的功利。诗经上说:“只要不违背礼义,何必担忧别人说长道短!”所以君子天天进步、小人天天退步,道理是一样的。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差很大的原因,就在这里。(5)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译文:_(6)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译文:_ 没有用处的辩说,不紧要的明察,抛弃掉不去研究。至于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区别,那就要天天切磋讲究而不舍弃了。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译文:_ 放弃了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人必须在应当

    12、努力的地方努力)。文本名句名言警句1.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2.楛耕伤稼,枯耘失岁,政险失民。3.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4.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5.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6.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文外名句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1.荀子在文中提出了哪些思想观点?要点突破答案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能主宰

    13、人们的吉凶祸福。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的主张,认为人类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2.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答案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是自然的运行。它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不能主宰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才能生存发展。3.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答案在荀子看来,我们应该慎重地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不放弃

    14、自己的努力。对于君臣间的道义、父子间的亲情、夫妻间的区别,要天天切磋讲究而不舍弃;在天面前不“错人而思天”。大而言之,在服从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义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的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4.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答案大量运用排比,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气势、明晰的层次和条分缕析的结构等特点,同时更加富有抒情色彩和感染力。如选文第7段先用“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

    15、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的排比,言明礼义的重要和珍贵,饱含作者对礼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接着用“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的排比,言明统治者必须以礼义治国,才能建功立业的道理。字里行间满含期待之情。排比的连续使用,使论证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具有强烈的气势和感染力。学习了本文,荀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延伸探究荀子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自然面前,人不能为所欲为;在那些付出努力也无益的地方,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在自然面前,人可以大有作为,在那些应当付出努力的地方,不要轻易放弃。荀子

    16、启示我们:宇宙间有些东西是由天决定的,比如日月、星辰、瑞历、春夏秋冬以及天地等,可是人类在自然面前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我们可以把天当成物来畜养和控制,可以掌握天的规律而运用它,可以施展自己的本领使万物向符合需要的方向变化,可以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们。答案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重要的是顺其自然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培根说:“只有顺其自然,让自然和谐发展,才可驾驭自然。”(1)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也不再是听天由命的原始人,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去干涉自然,企图驾驭自然,殊不知,顺其自然,才是最为重要的。【思悟亮点思悟亮点】(1)引用培根的话有什么作用?提示培根的话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

    17、为下文的立论提供了依据。民间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说的便是缠绕在一起的丝瓜藤与肉豆须错综复杂,难以分离。可故事中的小孩却偏偏较真,就要分清,最后将藤蔓扯断,落下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何必呢?既然它们是缠绕的,又何苦执意将它们分开呢?顺其自然,最后它会给予你丰收的馈赠,不是更好吗?(2)(2)第段引用了原材料,在文中有何作用?提示在第段提出论点的基础上,回扣原材料,深化了论点,加强了材料与论点的联系。异想天开的人比比皆是。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一阵“历史风”,很多有钱人热衷于种大树,一显气派;二则有“厚重的历史感”,于是树木交易开始盛行。可越来越多的古树一经挪移,迁到异乡,便苟延残喘,提前死亡,这

    18、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金钱损失,更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一棵树长到合抱,要伸出多少枝叶去接受阳光的照耀?要扎下多深的根吸取大地的滋润?它带着几代人的生命回忆,它是一个故事或是一个传说可人们只看重商机,不再顾及尊重生命,不再理会顺其自然。倒下的不仅是树木,还有人心!(3)(3)列举“种大树”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提示挪移大树,被冠以特殊的理由,但归根结底是不尊重自然的表现。“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大自然的许多准则,我们都不能破坏:小鸡在破壳之前,必然要经历黑暗,随后奋起,艰难地为自己啄去遮挡光明的“屏障”;蝴蝶在破茧之前,必然要被紧紧束缚,而后努力,艰难地使自己摆脱蒙住蓝天的“黑幕”。若有人于心不

    19、忍,怜悯地一挥手,殊不知,带给它们的是更多苦难小鸡注定要跌跌撞撞地走完一生,蝴蝶拥抱蓝天的梦想也终将破碎。(4)(4)第段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证的?提示借小鸡破壳、蝴蝶破茧的事例,从正面证明尊重自然天性的重要性,与上文的论证形成鲜明对比。早在几千年前,伟大的哲学家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有其发展的规律,我们不能肆意干涉。可这千古名言似乎随时代发展而逐渐被淡化了。在新疆的阿尔金草原上,藏羚羊后面或许正有一辆拍摄者的吉普车在追赶它们。藏羚羊是否会因此而撞上山丘,误入陷阱,或者力竭身亡?这无从知晓。青海湖的鸟岛上,万鸟齐飞的场面异常壮观,但是,摄影师为追求这种效果,甚至会放起鞭炮,连正在孵蛋的鸟儿都被惊动,飞上了天。受惊后的鸟儿是否能重返鸟巢?孵化中的鸟宝宝是否还能破壳而出?在摄影展前流连忘返的人们,已无从得知。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圈圈年轮。希望我们这代人,在历史的舞台上走过,会留下顺其自然的美德。(5)(5)最后一段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全文?提示排比手法,情景结合。紧扣“留下”,引发联想,在写景中抒发情感,回扣题目,突出主题留下顺其自然的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荀子》选读课件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158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