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物理选修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711135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PPT
  • 页数:116
  • 大小:1.1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物理选修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物理 选修 课程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课件
    资源描述:

    1、物理选修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总体介绍理解三个选修系列的不同特点。高中新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标准,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设置了选修课程,对不同系列的物理课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需要了解这些意图,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增加了部分新的教学内容,如熵、相对论初步、传感器、统计思想,等;这些都向教师提出了挑战。1、选修1系列:包括选修1-1、1-2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内容结构及编写思路:围绕电磁学、热学的核心知识。选修1-1以传统的电磁学知识为主线,学习电磁现象及其规律、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等主题,力图让学生从观察、认识形式多样的电磁现象到构建统一的电磁理论。选

    2、修1-2则与传统意义上热学部分的知识结构不同,它以能量的使用为主线,学习热现象及其规律、热与生活、能源与社会发展等主题。侧重: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它强调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认识物理学引发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从而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针对:将来进入人文社会、艺术等领域,而不从事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类职业的高中学生。具体体现方法:在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时,更加注重物理

    3、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物理学史的内容和教育价值;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物理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联系,突出其人文特色。设计特色栏目指向特定的活动和培养目标,包括:观察与思考:科学人物:物理与社会:迷你实验室:方法点拨:信息窗:主题研讨:物理学大事记:2、选修2系列:(略)3、选修3系列:包括选修3-1、3-2、3-3、3-4、3-5等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内容结构及编写思路:比较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物理思想和方法,比较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选修3-1学习电

    4、场、磁场、电路等内容;选修3-2中学习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等内容;选修3-3中学习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选修3-4中学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等内容;选修3-5中学习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等内容。侧重:本系列是为经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对物理学或自然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希望能学习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物理学知识的学生提供选择机会。教材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些目标呢?(1)从双基到三维目标:课标大纲 点电荷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

    5、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点电荷(A),真空中的库仑定律(A)演示: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及距离有关 电磁感应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无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磁通量(A)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B),右手定则(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演示: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涡流现象。举例说明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自感现象及应用(A),涡流*演示:自感现象,日光灯电路,涡流*香港“以目标为本”的教改:最典型的教学设

    6、计是以主题的方式来综合体现三维目标。例如:美国教科书中编入了让学生解决自由女神像受侵蚀的问题,说明这也是一个科学家们正在思考的难题,激发学生去探讨。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会产生一种尝试一下的念头;其次觉得有一种保护环境(这里为名胜)的责任感,想到科学家在思考这个问题,而自己也能想办法解决它,就会觉得自己也是很伟大的;另一方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把这个问题作为教科书的内容,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关能力和学习知识整合在一起了。德育的有效培养途径是什么?间接教育:就是“渗透”培养。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从一个主题出发,既使学生

    7、获得科学知识,又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在情感方面得到体验。直接教育:就是专门开设一门德育课,进行系统知识的讲授,这种方法在使学生系统了解德育知识方面是有效的,但在使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明显不足。(2)物理内容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新课程内容有增、有减、有删。增加了一些相对论、熵、以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传感器等内容。此外,在一般的知识中也注意吸收相关知识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应用实例。(3)教学内容和素材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结合生活、生产的应用、结合科技发展和应用。这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基本理念的自然延续。其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与物理有关

    8、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发现物理学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4)重视观察、实验、探究的作用。它们既是培养目标,又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5)体现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从选修3的课标要求、活动建议、相关教材中,有: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观察常见电热器的结构,知道其使用要点。观察想一想,小灯泡连接到两种不同的电源上时,灯丝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学讨论交流。要使切割磁感线的导线保持向右做匀

    9、速直线运动,外力的方向应该指向哪一边?为什么?你能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解释吗?谈谈你的想法,并与同学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说明书、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避雷针、静电除尘器、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器材的基本原理,撰写一篇科学报告。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查阅资料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探究进行市场调查,列举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中与红外线、紫外线有关的应用实例。调查日常生活中传感器的应用,就其中的一种在工作原理、技术意义、经济效

    10、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用电磁继电器安装一个自动控制电路。用光敏二极管和微型话筒制作楼道灯的光控-声控开关。动手做(6)另外,教材设计了特色栏目明确地针对某些功能意图,包括:信息窗:实验与探究:迷你实验室:拓展一步:课标中,有的内容要求有一定的弹性,教材对此通过“拓展一步”等栏目来表现,这就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发展的空间。不过这些并不是统一的、硬性要求,而是课程选择性的体现。讨论与交流:专题探究:例如,电磁感应主题在最后设计了“专题探究”,其中包括4个实验与制作(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实验和制作以增强实践能力)、3个调查研究活动(对相关内容的发生、发展

    11、、应用、影响进行调查、资料收集)二、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建议(一)司南版教材分析:主题一 静电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选修1:用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认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实验认识电场,会用电场线、电场强度描述电场。选修3: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观

    12、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下边,围绕课标要求来分析该教材具体是如何编写的。1、首先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提示,包括导入。美国科学探究教材分析程序中说“要研究相关章或部分的开始几页,看这几页是否通过有趣的、引人深思的问题或有意义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相关教学建议:学会读目录让学习目标发挥导学作用导入课怎么上?插图的类型和作用:实物照片;用以解释某一过程现象的示意图;描述操作方法的说明图;有助于说明抽象原理的原理图、模型图;趣味性的幽默画;帮助记忆的连环画;习题或思考题的附图。2、内容标准: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

    13、分析静电现象。该内容标准集中体现在第1章第1节。静电的产生:思考:有哪些具体知识点、素材?这些内容是如何呈现的?即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这些内容?(如,讲授、指导阅读自学、引导探究,等)其中静电感应是一个难点,它被设计成一个小的探究活动;随后给出了答案。其它内容是直接讲解,并附有图示来直观地显示其情景。原子结构及对起电原因的解释:难点还在感应起电的解释。书中给出了图1-12的作用机制及过程,非常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该内容。建议教师对照这些图示来说明这个过程和机制,另外,建议教师:作用机制可以简化为同斥异吸(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点,这样学生就不会迷惑);要让学生抓住过程。书中图1-12简化了问题难度,

    14、可以再问学生“如果让金属球的左端接地回如何呢?”这样就可以暴露学生的模糊认识、强化作用机制。另外,建议教师在讲过这些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画出4页图1-6、1-7的静电感应图示,这样即是学生参与练习,又能加深理解记忆静电感应这一关键概念。比较:3-1和1-1中静电感应的设计有所不同。静电的应用与防护:教材从技术与应用、危害与防护两个方面讲解了静电的作用,并且配有情景图(如图1-14、1-16)、原理图(如1-13、1-15)来辅助说明。教学建议: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讲解,其他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同学交流讨论。例如,就第7页的静电喷雾技术,可以让学生抓住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应用装置的结构怎

    15、样?(看图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工作过程与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工作步骤怎样?(学生自己总结,找出每一环节的关键词,并在书中标示出。这样能够简化问题、易于理清思路或线索、理解其技术应用原理);它是怎样体现该节物理知识的?(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把技术应用与重要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虽然,其原理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这些装置的结构、工作过程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还是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的。否则,学生往往不得其要领 作业是比较基础性的题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应内容的基础上自己解决。第5题的第2问在第7页末有相关表述,但是教师可以不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

    16、思维、交流讨论。另外,建议教师适当增加关于静电感应及其微观解释(这一重要、又较为困难的物理内容)的习题训练。“请提问”栏目或区域旨在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学习过程,并且进一步提出关注的问题。这样的学习习惯并不易养成,当然,每一节都进行书面的问题表述就更困难,教师可以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学习时间等因素灵活掌握。3、内容标准: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首先是一个“迷你实验”。其作用是:1、让学生体会、感受一下静电力,增强趣味性。2、作为一个情景来说明后边的问题,即:10页2段

    17、前4行。这就为简化问题、提出点电荷的概念作好了铺垫。随后直接引出点电荷的概念。库仑定律是一个重点。书中首先给出了“实验与探究”来定性展示电荷作用力的大小与其他因素的定性关系。在这里,进行受力分析、理解静电力的大小与夹角的关系是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在这里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仍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这可以提示学生该方法。实验可以多做几次,让学生充分观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定性、定量的实验演示库仑定律,另外,运用类比来引入新概念)关于库仑定律的内容,教师应该进行分析。如,它指出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常量k的数值和单位。这里可以介绍库仑进行实验、发现该定律的

    18、物理学史,书中的信息窗给出了简单的信息。接下来是利用库仑定律和力的叠加原理进行静电力计算的例题,教师应该讲解清楚,说明解题的方法、步骤。对于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这里增加课堂练习的环节,帮助学生及时理解和掌握库仑定律。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直接比较,直接点出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思想。教学建议:可以通过列表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比较 4、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课文首先是通过讲解两类传递力的方式:接触、场(而非“超距作用”),来引出电场,进而给出电场力。这样讲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了“超距作用”、课文中也出现了“重力场”的名词,一些同学未

    19、必能够真正明白。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的处理,如,通过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磁场”类比引出电场的概念;或者直接给出电场的概念,并加以分析(如同16页图1-27)电场强度:直接提出问题,提出试探电荷概念、定性实验、直接给出结论并进行分析。关于电场线:教材首先提出问题或探究的指导思想,即:能否用图示的方法形象地描述电场?然后,教材在“实验与探究”栏目中设计了演示试验来模拟显示电场线的分布状况(这些实验装置简单、容易做成功、现象明显,通过手摇感应起电机、投影仪等放映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然后,教材采用类比的方法仿照磁感线引出电感线,并且给出5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教师通过分析、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

    20、、记忆这些电场线对后续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最后,设计了一个“迷你实验室”试图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来体会、感受相应物理现象。这样处理线索清晰、也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理解。5、内容标准: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该内容标准体现在教材第2章的1、2、3节。电场力做功的特点: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这是通过匀强电场的个例推出“类”现象的特征,运用了计算、比较、分析的方法。电势能: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电势能的概念、电势零点的选择、电势能的变化与零点的选择无关,等。图2-5的ab两个图很好地、直观地显示了这种类比的相似性,这样处理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攻克难点。教材这样处理

    21、是吸收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们通常采用的、非常有效的教学设计。第2节:电势与等势面 电势:类比、比值法计算得来 等势面:定义不难理解、通过图示让学生看到其情景更便于理解、记忆。也采用了类比法来说理。尖端放电:说理、演示实验、举例(避雷针)、迷你实验、讨论与交流。第3节:电势差 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类比、下定义、公式推导、例题。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推导、例题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电场对电荷发生力的作用。这是本章知识的技术应用。介绍结构、配以图示,简要说明了工作原理。教学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应用来演示几个常见的电压,显示其工作的情景,如市电、锯齿波等。关于类比:古人说:教学之法在“喻”,“喻”即

    22、“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可见,类比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过,找到一个恰当的类比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并不容易做到、做好。6、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该部分体现在第4节:电容器、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充放电的工作过程是电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应该向学生解释、演示清楚。电容的概念和定义式采用了比值法。这个公式涉及3个量,在习题中,哪个量不变往往还比较难处理,需要进行一定的习题训练,如课后习题1、2、3等。教材没有讲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中可以简单谈及,但不宜过多增加难度。充放电演示即可,不必分析电流、电荷、能量等

    23、变量的变化情况,降低难度。需要向学生展示、解剖、分析多种类型的电容器,让学生有直观地认识,同时说明其原理在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变形。也需要让学生观察几类常用的电容器的外形,有直观地认识。电容器的应用中:闪光灯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其工作原理比较容易讲清楚,可以把图2-27与图2-24联系来分析,就更容易让学生直观地明白其理论基础。其他例子点到即可,不宜展开分析。本主题小结 本主题知识结构及逻辑线索:本主题从力和能两个方面来研究电场,线索是:EF/qWABEpAEpB Ep/qUABABUEd本主题中安排的学生活动形式(除课文正文中的观察、分析等活动外)包括:实验与探究:4个 迷你实验:4个 方法

    24、点拨2 信息窗3 讨论与交流3这些都明确地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和活动方式。主题二 电磁感应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选修1: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电磁感应定律。列举电磁感应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选修3: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了解涡流现象。举例说明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1、首先是学习目标、内容的提示,包括导入。2、内容标准

    25、: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该内容标准集中体现在第1节。电磁感应的探索历程:该主题的发展线索,背景、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发现、影响。虽然简略,但是也揭示了一些重要信息。如:该主题的研究思路受到奥斯特电生磁发现的启示,科学实验应该能够被重复、否则不能被接受,科学研究的发现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发现的机会、让人感到遗憾,许多人为科学发现做出了贡献、即便他们默默无闻但是也为科学的成功发现做出了基础性的工作、而不只是那些最终的发现者,科学研究是一项全人类的事业。科学研究会走很多弯路,是曲折

    26、的历史、不是线性地从一个成就直接进入另一个成就、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里也有科学家工作中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优秀的个性品质,可以揭示给学生,这是在树立榜样。教学建议:可以让学生收集该主题的资料、在课文的基础上丰富该主题的内容,如阅读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的传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讨论的机会。科拉顿的失败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分析。科学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由几个实验和由表及里的分析组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3-2第6页中,从图1-8直接可以得出切割这个条件,图1-9的实验似乎也不难看出切割的动作、加上图1-8的“引导或暗示

    27、”,学生得出切割磁感线的结论并不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下去呢?这就要创设一个物理现象让学生应用这个结论时出现矛盾、不成立、无法解释等状态,从而对这个结论感到不满意。这就有了探究3,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切割只是一个现象,更为本质的原因是切割导致磁通量变化 例题通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产生条件,题目比较简单、典型。其中1-12中,只要让学生认识到线圈一动,磁通量就会变化即可。这个题目也是交流电产生的原理图,在3-2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详细地分析线圈转动一圈,磁通量的变化情况以及电流的方向,实际上,我也看到有教师在那里的教学设计中就是通过让学生再次分析这个题目,让学生温故知新,获得更为丰富

    28、的认识,而不知不觉中新课(即关于交流电是如何产生的)已经学习完了,很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3、内容标准: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该部分体现在教材的第2节。关于感应电动势:从逻辑上讲,本节要学习电磁感应定律,但是由于该定律中出现的是电动势而不是感应电流,因此,由必要首先引出感应电动势。另外,从第1节的感应电流到本节的感应电动势,更能反映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教材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关于电磁感应定律:首先定性分析实验现象;随后是直接给出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且推导出导线切割磁感线时的计算公式。这部分内容表述科学、严密。在拓展一步这个栏目中,则留下了一个更为难一些的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学习、

    29、自己推导。这里要注意区别:磁通量的变化、变化量、变化率的区别。教师可以加以类比。4、第3节:内容标准:了解涡流现象。举例说明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形成了第3节课文,它注意结合现代技术中所体现的该部分知识的技术应用。这里涉及到涡流现象,教材先通过展示一个实验、再进行分析,得到结论。说明了电磁灶的工作原理、优点。另外,教材介绍了其他的应用实例。教材只要说明重要部件和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即可,指出其中与电磁感应的联系,不必分析其中详细的技术问题。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演示迷你实验,分析时要紧密围绕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讲明线索。如,变化的磁场-金属块内容是闭合线路-磁通量变化-产

    30、生感应电流(由于金属块的电阻很小,电流可以很大)-发热。5、内容标准: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该部分体现在第1节。教材设计为一个实验探究活动。为了降低难度,教材设计了实验步骤,要求学生操作、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学生需要按照步骤进行试验、按照表格的项目和提示填写数据,按照其中(5)的提示进行归纳分析,尝试得出一定的结论。教材作了很好的引导、提示,来试图克服难点。这也是本节的重点所在。教学建议:在这里要舍得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或小组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间交流与展示。这里分析数据比较困难。学生要能够从4变为2,又从2变为1,即“阻碍”。这样分析思路清楚了,应用该定律分析问题

    31、或解题时,才能够从1变回到4种情况,根据题意来确定方向。需要训练学生运用该定律分析问题或解题。这时,请注意加强情景化。感应电流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方向明确研明确研究的对究的对象是哪象是哪一个闭一个闭合电路合电路该电路磁通该电路磁通量如何变化量如何变化该电路磁场该电路磁场的方向如何的方向如何6、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体现在第2、3节。该句的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可以判断其学习水平为“理解”,理解水平的学习结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举出应用自感现象的例子、解释哪些地方体现了自感现象、说明其大致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32、如果将上述“理解”水平的学习目标当作了“了解”水平来处理,则要求学生达到能够举出应用自感现象的例子即可。教材设计了2个自感现象的实验(开关断开和闭合时的两个情境),做好这2个实验是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的关键。2个实验还比较容易做成功。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线路、观察并描述现象、分析原因或者推理这些现象表明了什么。教学建议:教学中,可以就一个实验进行分析,给出:自感现象本质上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只不过是“自作自受”罢了。另一个给出演示,提出问题,但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电磁感应的理论进行分析、讨论、给出答案。迷你实验: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自感电动势,这个小实验也是37页5题的答案。拓展一步的内容不做要

    33、求。本部分不涉及自感电动势的计算 第3节:自感现象的应用 讲解了日光灯的结构、工作原理。在其中的实验与探究栏目:要求学生就日光灯利用该部分知识的关键内容处进行观察与思考,不过,学生恐怕很难运用自感理论思考明白,需要教师的引导。本主题小结 该主题的知识结构分析:电磁感应现象这一主题的学习重心或核心活动应该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围绕它引发其它内容。如:NS学习活动重心指针动了!由磁生电!电磁感应条件?(与初中导线切割磁感线的现象相比较)指针摆动强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举例指针摆动方向楞次定律应用举例自感现象本质上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应用举例本主题中安排的学生活动形式包括:教材设计了:信息窗8个、实验与

    34、探究7个、迷你实验5个、拓展一步3个、讨论与交流4个,另外,习题中要求学生解释生活现象和收集资料信息。习题比较注意结合现代社会中的相关现象、技术问题,注意了情景化。最后,该主题设计了“专题探究”,其中包括4个实验与制作、3个调查研究活动(三)教材分析框架 教材分析需要确立分析的维度(即指标)及标准。通过上述的章节内容分析实践,结合一些教材分析标准,我们来概括一下我们进行教材分析的框架,包括:1、学习目标:1)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是什么?2)教材是怎样给学生提供可以理解的学习目标的?2、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1)教材内容(具体的知识点和素材)分析包括逻辑分析和内容分析。首先,要概括教材都涉及了哪些具体

    35、的内容和素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的内容要求的?这些内容和素材的选择体现了怎样的理念?(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如:内容应该与学生生活、生产、前沿等相联系。另外,课程内容必须少而精,要符合范例原则)然后,可以从整体上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即知识的逻辑结构分析。如,有哪些知识点?它们的前后顺序、关联性怎样?与以往内容的关系怎样?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其次,进行知识内容分析,就是:分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在生产和生活、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挖掘和拓展教材中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内容和容易感兴趣的问题。2)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 各段的用意是什么?它要求学生进行怎样的学习活动?整体上是什么呈

    36、现方式?插图的类型和作用是怎样的?3、预设的学生活动(这个问题逻辑上应该属于内容的呈现方式问题,不过,当前值得格外关注)是否多样化?教材对这些学习活动提供了怎样的辅助来促进其顺利进行?(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观点,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些活动需要怎样的条件?是否具有可行性?例如,当前新课程为了纠正传统教育中的偏差特别强调探究活动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就要分析:教材预设的学习活动形式是否突出了探究?是否体现了探究的几个要素、包含了探究学习的必要特征?活动的编排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方法?理解知识及科学事业的本质?不同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问学生以下的问题

    37、:(1)提出这个定律的物理学家是谁?(2)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3)请描述一下这个现象(4)把-重复一下(5)做这事情的是谁?他做了什么?例如:问“谁通过什么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该实验现象的三条规律是什么,请描述或背诵一下。”“背写一下牛顿三定律!”这样的教学和评价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它引导学生记忆,但是它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技巧。如果引导学生(1)比较和对比。如:单摆教学中,通过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同时摆动,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定性得出周期与摆长的关系(2)分析(3)评价(4)批评(5)问为什么(6)解释为什么(7)解释起因(8)评价假设。这些教学和评价着重培养学生的分

    38、析能力。如果引导学生(1)假设(2)发明(3)想象(4)预测(5)展示(6)创造(7)设计 这些教学和评价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创新能力)。如果引导学生(1)应用(2)使用工具。如使用物理仪器。(3)实践(4)运用。如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5)展示在真实世界中的情形。这些教学和评价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各种教学方法都是有利有弊,要避免做“对、错”“是、否”“好、坏”的二元论判断,绝对好、绝对坏的事物是没有的,要结合目标做价值判断,选择利大于弊的方法。教学方法中,对培养某些方面的目标有利,而对培养其他方面的目标作用不大甚至有负面的阻碍作用。这就要求根据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39、。教学的重点,就是使学生获得均衡的发展。就要兼顾记忆、分析、创新、实用,平衡使用各种教学与评价方法,而不是仅仅顾及一部分。当前,要纠正偏差,特别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教学行为的要求会是怎样的呢?教师应该具备讲述以外的什么技能呢?“重过程”体现在教学上就应该重视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体现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或合作探究获得知识而不只是听讲、记忆直接的答案。4、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物理内容(物理知识、技能、方法)如,引出知识术语、解释、示范、强化训练、要求应用等。要让学生有收获、成就感、满足感。过程与结果应该并重。5、评价学生的进步 评价就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是怎样的、有哪些证

    40、据显示是这样的、与学习目标的距离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改进或补救措施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测量是什么、与预计目标对照寻找差距在哪里、制定改进计划。其次是设法引导学生学会测量、反思、评价、调节自己的学习情况。(1)评价的目标是否与学习目标一致?如,内容上是否包括三维,而不是只评价知识目标;内容水平是否一致,如要求理解水平的内容不能只是测查记忆概念名词。(2)要求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和活动是否明确?体现在哪些位置、哪些环节?(3)评价是否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而不只是评估知识掌握情况、评估结果。(4)为师生实施评估提供了怎样的指导、引导?如,提供评分类目及标准、提示评估方法。(5)教材或教

    41、学提供的习题、活动任务应该有多种类型。附:在概括形成上述分析框架时考虑2061教材分析法、美国科学探究教材分析程序、我国教育部研制的教材分析指标体系等。如,美国2061计划认为教材在本质上是(围绕学习目标)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的,即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问题。因此可以围绕学习目标从这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是分析学习目标。内容分析:内容不仅仅是标题与学习目标相匹配,而是要包含具体的知识点或实质内容。其次,要考虑这些知识点的难度水平。教学分析:2061计划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有效教学的研究,确立了必要的教学策略或具体的指导措施,以此作为分析指标(共7大类,22个小类),并给出了各类等级的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其中3个等级给出了详细的标准)。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选修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1113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