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变化及新高考改革的推进(202012)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变化及新高考改革的推进(202012)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新课程 方案 变化 新高 改革 推进 202012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变化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变化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2020.122020.12(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数字化潮流带来的巨变,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数字化潮流带来的巨变,同时,科技与经济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加动荡、复杂和不同时,科技与经济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加动荡、复杂和不确定,我们常常需要从不寻常中去吸取教训、得到成长确定,我们常常需要从不寻常中去吸取教训、得到成长;教育是帮助个体、组织和系统在不可预见的混乱中教育是帮助个体、组织和系统在不可预见的混乱中生存乃至发展的关键工具。培
2、养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生存乃至发展的关键工具。培养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的复原力和适应能力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的复原力和适应能力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个时代,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再也不够用一辈子,在这个时代,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再也不够用一辈子,教育要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教育要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美国21世纪知识技能(彩虹图)(彩虹图)实践能力自律、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自律、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参与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社会参与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日本21世纪型能力模型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造力、逻辑思
3、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元认知和适应力思维能力、元认知和适应力基础能力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数量关系技能数量关系技能信息技能信息技能 OECD对核心素养的重构(2012)四个方面的四个方面的10大核心技能大核心技能 思维方式,即创造性,评判性思维,问题解思维方式,即创造性,评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生活技能,即公民素养、生活和职业能力及个人责生活技能,即公民素养、生活和职业能力及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任和社会责任。其中,掌握无定式
4、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最为重要,其中,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最为重要,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代替的。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代替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个体在未来信息个体在未来信息化、学习型、充满挑战的社会中,面对复杂的化、学习型、充满挑战的社会中,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景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不确定情景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持久观念。品格与持久观念。核心素养有三个基本特征: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核心素养的本质核心素养的本质反思性;反思性;在变化的情景中
5、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在变化的情景中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起发挥作用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育人方式改革的指
6、导意见(二)高中育人方式要发生哪些转变?(二)高中育人方式要发生哪些转变?到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创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
7、基本形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成。忽视中小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忽视中小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课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课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忽视科学评价,评价和选拔标准带有一定忽视科学评价,评价和选拔标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片面性;忽视教育公平,只能通过优质学校招生向忽视教育公平,只能通过优质学校招生向弱势人群倾斜以实现补偿性教育公平;弱势人群倾斜以实现补偿性教育公平;影响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不能满影响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不能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考试招生管理不同程度存在漏洞。考试招生管理不同程度存在漏洞
8、。(三)(三)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哪些弊端?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哪些弊端?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为渐渐进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为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现在却只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知识。”教育家陈衡哲:教育家陈衡哲:“一个人才的造成,
9、单靠知一个人才的造成,单靠知识是不够的;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是不够的;识是不够的;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是不够的;书本的了解,单靠数量的灌注是不够的;数量书本的了解,单靠数量的灌注是不够的;数量收入的程度,单靠考试是不够的。收入的程度,单靠考试是不够的。”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化的试题形式,
10、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背和“机械刷题机械刷题”现象。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标准的招生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四)怎样建立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四)怎样建立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一)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一)
1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强调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强调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三项培养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等三项培养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二)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二)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1.取消了学习领域;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取消了学习
12、领域;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选修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升学考试需要设置。由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由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参加高考参加高考的学生,的学生,必须选择必须选择相关科目相关科目修习。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要求。毕业学分要求。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文化
13、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设置。学特色设置。学习领域学习领域 科目科目 必修学分必修学分(共(共116学分)学分)选修学分选修学分I 选修学分选修学分II共共18学分,占总学分,占总学分的学分的9.5%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学语文语文10 根据社会对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在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础上,各科课程分类、分层程分类、分层次设置若干选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修模块,供学生选择。生选择。学校根据当地社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
14、需要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自选模开设若干自选模块,供学生选用。块,供学生选用。外语外语10数学数学数学数学10人文与社会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思想政治8历史历史6地理地理6科学科学物理物理6化学化学6生物生物6技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4通用技术通用技术4艺术艺术艺术或音乐、艺术或音乐、美术美术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1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 15社区服务社区服务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6实验用实验用20172017版(版(2020年修订)年修订)科目科目 必修学分必修学分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学分学分选修学分选修学分语文语文8
15、80-60-60-60-6数学数学8 80-60-60-60-6外语外语6 60-80-80-60-6思想政治思想政治6 60-60-60-40-4历史历史4 40-60-60-40-4地理地理4 40-60-60-40-4物理物理6 60-60-60-40-4化学化学4 40-60-60-40-4生物学生物学4 40-60-60-40-4技术(含信息和通用技术(含信息和通用 技术)技术)6 60-180-180-40-4艺术(或音乐、美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 60-180-180-40-4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2120-180-180-40-4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8 8 劳动劳动6
16、6 8 8合计合计888842421414 校本课程不少于校本课程不少于14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不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不少于少于8 8学分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共综合实践活动共8 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 6学分学分(完成(完成2 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研究为主);劳动共劳动共6 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 2学分,在课外学分,在课外时间进
17、行,三年不少于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 40 小时;其余小时;其余4 4学分与通学分与通用技术以及校本课程统筹。用技术以及校本课程统筹。2 2.进一步明确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进一步明确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改革相衔接。改革相衔接。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学分变化学分变化与考试关联与考试关联 必修共同基础 全修全考116 88学分学考内容;毕业依据;高职高专录取依据 选择性 必修差异发展 选修选考 22 42学分 高考和选考内容;本科录取的依据 选修自主选择 学校统筹 6 14学分 不考或备考(三)提出了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三)提出了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建议 1.1.科学编制课程
18、标准与教材;科学编制课程标准与教材;2.2.合理制订课程实施规划;合理制订课程实施规划;3.3.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4.4.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改革;5.5.努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努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6.6.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四)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四)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1.1.提出了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学生发展指提出了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学生发展指导、导、选课指导、选课指导、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教学教学管理管理、考试评考试评价等制度价等制度。2.2.增设增设“条件保障条件保障”部分部分。提出调整高中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