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针灸学重点总结资料(DOC 10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03786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8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针灸学重点总结资料(DOC 1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针灸学重点总结资料DOC 10页 针灸 重点 总结 资料 DOC 10
    资源描述:

    1、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皇普谧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杨继洲针灸大成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6、孙思邈在千金方首载阿是穴和指寸法;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8、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9、最早的针具是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10、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第一章 经络总论1、经络:经脉和

    2、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2、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3、经络的作

    3、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4、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6、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

    4、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 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7、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

    5、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8、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沟通了表里两经,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9、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10、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

    6、不入内脏。张仲景学术研究 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列缺寻,面口合谷收第二章 、腧穴总论1、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2、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

    7、穴。(361穴)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3、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

    8、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4、 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手三阴经胸部病症;手三阳经咽喉病、热病;足三阴前阴病、妇科病;足三阳神志病、热病;任督脉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5、*特定穴 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a、 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所

    9、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阴井木,阳井金b、十二原穴:肺经太渊;大肠经合谷;胃经冲阳;脾经太白;心经神门;小肠经腕骨;膀胱经京骨;肾经太溪;三焦经阳池;心包络大陵;胆经丘墟;肝经太冲。 十五络穴: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经脉原穴络穴经脉原穴络穴手太阴肺经太渊列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偏历手厥阴心包经大陵内关手少阳三焦经阳池外关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手太阳小肠经腕骨支正足太阴脾经太白公孙

    10、足阳明胃经冲阳丰隆足厥阴肝经太冲蠡沟足少阳胆经丘墟光明足少阴肾经太溪大钟足太阳膀胱经京骨飞扬c、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d、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心包厥阴俞)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共有12个。募穴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

    11、月肝期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寻?胸前膻中觉浅深。)e、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下合穴:胃足三里;大肠上巨虚;小肠下巨虚;胆阳陵泉;膀胱委中;三焦委阳d、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e、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f、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脉交会穴及主治表穴名主治相配合主治

    12、公孙冲脉病证心胸胃疾病内关阴维脉病证后溪督脉病证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申脉阳跷脉病证足临泣带脉病证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外关阳维脉病证列缺任脉病证肺系、咽喉、胸膈疾病照海阴跷脉病证经脉交会穴*三阴交 所属经足太阴经,交会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大椎 所属经督脉,交会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风池 所属经足少阳经,交会经阳维脉*头维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足少阴经、阳维脉*迎香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手少阳经6、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定违法、简便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13、。*头面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3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3 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18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9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9胸腹胁肋部: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9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 两乳头之间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缘端(章门)12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3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 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12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內上踝上缘18 胫骨内侧踝下方至内踝间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 腘横纹至外踝间16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14、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1.十二经起止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手太阴肺经11: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

    15、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阳明大肠经20: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阳明胃经承泣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1. 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 2.口眼歪斜,面肌痉挛*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和大幅度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防

    16、出血,细针,如有出血先冷敷再热敷,禁灸足太阴脾经21: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髁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至于腋下大包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少阴心经9: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太阳膀胱经67:*肩三针 肩髎 肩髃 肩贞足少阳胆经44: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

    17、其他病证足厥阴肝经14: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奇经八脉:督脉28: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证任脉24: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胸部:距正中线:旁开2寸足少阴肾经;旁开4寸足阳明胃经;旁开6寸足太阴脾经。腹部:距正中线:旁开0.5寸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足太阴脾经。背部:距正中线:1.5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3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侧面:足少阳胆经相距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

    18、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相距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附近穴位:脐相平的腧穴: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膻中相平的腧穴:神封,天池,乳中。瞳孔之下的腧穴: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肘横纹附近6穴:小海天井曲池尺泽曲泽少海。腕横纹附近6穴:阳谷阳池阳溪太渊大陵神门与脑连:督脉,膀胱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肩三针:肩中,肩髃,肩髎 四关穴:合谷,太冲七星台: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四天穴:天窗,天容,天牖,天鼎 四弯穴:曲泽,

    19、委中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 治疗中风后遗症:天柱,完骨,风池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骨,风池 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髎,中极,昆仑、至阴。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前发迹上0.5寸6穴:神庭,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任脉上特定穴:(木)中极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刺灸法总论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第四章 刺灸法各论1、毫针构造: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20、五部分2、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3、双手进针:1)指切进针 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 适宜于长针进针。3)舒张进针: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3针管进针: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4、针刺的角度:a直刺:适宜于人体大部分腧穴。b斜刺:45 适宜于肌肉浅薄处货内有重要脏器,或者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c平刺:15 适宜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5、行针手法:1) 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转法2)辅助手法:促使得气和加强针A循法: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B弹法:催气、行气C刮法:针刺不得气的时用之可

    21、激发经气,若已得气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D摇法: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一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的方向传导。E飞法: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F震颤法: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6、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1) 得气的表现:患者感觉酸、困、麻、胀、热、凉、触电、蚁行等和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2) 意义:与疗效的关系、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与补泻手法的关系7、单式补泻手法:1) 基本补泻:A、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提插补泻:针

    22、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为补法;反之为泻法。2)其他补泻:A、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进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B、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C、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D、开阖补泻:出针时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E、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8、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 透天凉9、留针目的: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10、晕针: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

    23、止。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散瘀消肿、防病保健灸法的种类: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 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 温针灸 灯火灸 天灸艾灸:艾炷灸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张仲景学术研究 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

    24、旋灸 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温针灸: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 温灸器灸 2、其他灸法:灯火灸 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螯灸 隔蒜灸作用(不治呕):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属实按灸施灸注意事项:1、 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2、 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用瘢痕灸3、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适宜施灸 拔罐法1、火吸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2水吸法3抽气吸法2、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三棱针法 刺破人体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操作方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皮肤针法

    25、皮肤针扣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治防疾病的目的电针法头针额中线: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额旁1线: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额旁2线: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额旁3线: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顶中线:头顶部,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

    26、顶痛等。耳针:将耳廓分为12个区*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第六章、治疗总论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一、 补虚泻实*灵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 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陷下则灸之 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2盛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

    27、则泻之 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写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菀陈则除之 “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3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不盛不虚 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 清热温寒*灵枢: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即指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

    28、以清泻热毒。*寒则留之 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四、*三因制宜 是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选穴原则 是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而提出的。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证对症选穴。*表里经配穴法 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 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八第七章 治疗各论 头痛:外感头痛:祛风通络,止痛。督、足少阳、手太阴主穴:列缺、太阳、百会、风池配穴: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

    29、,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余穴泻法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内伤头痛实证:疏通经络,清利头窍。督、足阳明、足少阳主穴:百会、风池、头维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泻法方义: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虚证: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督、足阳明、足少阳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配穴: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

    30、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落枕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主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泻法方义: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漏肩风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阿是穴、手三阳经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配穴: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余穴泻法方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

    31、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腰痛治法:活血通经。阿是穴、足太阳经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配穴: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方义: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胃痛:【三关中】 寒胃食下梁、气冲瘀膈俞、脾胃虚海关、胃阴三阴内选经:足阳明经,手厥阴经,募穴主穴:足三里内关中脘配穴:寒证:胃俞饮停:下脘梁门 肝气犯胃:太冲 气滞血瘀:膈俞脾胃虚寒:气海关元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三阴交内庭痹证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加膈俞

    32、、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泻法或平补平泻。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中风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督脉、足太阴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操作:内关泻法,

    33、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方义: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手厥阴、督脉主穴:内关、水沟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操作: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眩晕实证:平肝化痰,定眩。督、足

    34、少阳经、手足厥阴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配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操作:泻法方义: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虚证:益气养血,定眩。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配穴: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操作: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方义: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面瘫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

    35、仓、合谷、昆仑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操作: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方义: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月经不调:(1)经早:清热调经。任、足太阴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配太冲或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腰骶疼痛加肾俞、次髎操作:关元、三阴交平补平泻,血海泻,配穴虚补实泻,气虚加灸或温针灸方义:本方

    36、主功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调冲任之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2)经迟: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任、足太阴、足阳明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加子宫,虚实加命门、腰阳关操作:气海、三阴交毫针补法,灸,归来泻,配穴虚补实泻,灸或温针灸方义:气海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足阳明经,调理气血而调经(3)经乱: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任、足太阴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配穴:胸胁胀痛配膻中、内关,肝郁配期门、太冲,肾虚加肾俞、太溪操作:肝俞泻,余主穴补,配穴虚补实泻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疏肝理气痛经:实证

    37、:行气散寒,通经止痛。足太阴、任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配穴:寒凝配归来、地机,气滞配太冲,腹胀配天枢、气穴,胁痛加阳陵泉、光明,胸闷加内关泻法,寒甚灸方义:三阴交通经止痛,中极调冲任之气,散寒,次髎治痛经经验穴虚:调补气血,温养冲任。足太阴、足阳明主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补法加灸法方义: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温暖下焦,温养冲任崩漏:实证: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任脉、足太阴主穴:关元、隐白、三阴交、公孙*扭伤:祛瘀消肿,舒筋通络。受伤部局部腧穴主穴: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膝部:阿是穴、膝阳关、梁丘、膝眼,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醪、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池、阳溪、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配穴:循经远取:腰部正中加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加手三里或三间上下循经近取:膝内侧上取血海、下取阴陵泉手足同名经取穴:踝腕对应,踝外昆仑、申脉处扭伤,手养老、阳谷踝关节内上侧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肘手太阴尺泽穴找到压可用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针灸学重点总结资料(DOC 10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0378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