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高考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精简版).pdf

  • 上传人(卖家):文库小助手
  • 文档编号:5702972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格式:PDF
  • 页数:77
  • 大小:4.1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精简版).pdf》由用户(文库小助手)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遗传与进化 2022 年高 生物 必修 遗传 进化 知识点 总结 精简
    资源描述:

    1、 1 2022 年高考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精简版)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选用豌豆,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相对性状明显作为实验材料。先用一对相对性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杂交自交测交)(实验-假设-验证-结论)3.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

    2、特征和生理特性。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相同性状的亲代相交后,子代出现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性状,如:DdDd,子代出了 D_及 dd 的两种性状。红花相交后代有红花和白花两种性状。)2 显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 D 表示。隐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隐藏起来)。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 d 表示。(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

    3、个体。如 DD 或 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能稳定遗传(能做种子)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4)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

    4、 和d )非等位基因:染色体上不同位置控制没性状的基因。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3(如:高茎的豌豆的基因型是 DD 或 Dd)5)完全显性:基因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使显性遗传性状完全显现出来。即 DD 和 Dd 为相同性状(如 DD 和 Dd 均为红花)不完全显性:F1 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即 DD 和 Dd 为不同的性状(如 DD 为红花而 Dd 为粉花 dd 为白花)4.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 P F1 F2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5.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

    5、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动植物都可以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好方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显性:隐性=1:1)目的:用于鉴别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组合,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植物所采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方便的方法 最好之处是可以保持特测生物的纯度)4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在以动物和植物为材料所进行的遗传育种实验研究中,一般采用测交方法鉴别某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豌豆、水稻、普通小麦等自花传粉的植物,则最好采用自交方法 6 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杂合子自交

    6、,性状比为 3:1,基因型比为 1:2:1 2)性状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性状一般相同,但不一定相同。性状=基因+环境 7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独立的),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

    7、的配子中。发生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方法:假说演绎法 推导过程:杂交 自交 验证过程:测交 5 8 与基因有关的几个科学家 遗传因子(基因)的发现:孟德尔(19 世纪中期)被称为“遗传学之父”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约翰逊(1909 年)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萨顿 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的是:摩尔根 9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 代实现 3:1 分离比的条件 1)F1 形成两种基因型配子的数目相等,且他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2)F1 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3)F2 的各种遗传因子组合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10应用 (1)杂交育种中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

    8、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 6 基因型为纯种)。杂合子=1/2n 纯合子=1-1/2n (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2)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发病率高),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婚姻(增加隐性致病的几率)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发病率低,)11,有关植物胚发育的知识点 (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1)胚来源于受精卵,包含双亲的遗传物质 2)胚乳来源于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即包含双亲遗传物质(母亲两个配子,父亲一个配子)3)种皮与果皮都由母方部分结构发育而来,遗传物质与母亲相同。4)果皮,种皮,胚都为 2N,但来源不同,基因型也不

    9、同。1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基因型比例为 1:2: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 DdDd 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 Dddd 1Dd:1dd(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7 即 DDDD 或 DDDd 或 DDdd 二典型计算题 1 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方法:隐性纯合突破法 注意: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某一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 1)如果说明了表现型,则 Aa 的概率为 2/3 2)如果

    10、没有说明,Aa 的概率为 1/2 过程:男 AaAa 男 女都正常,又因为子代有生病孩子的可能,所以他们的基因型为 2/3Aa:则有如下计算 2/3 Aa2/3 Aa aa 2/3Aa/1/3AA 2/32/31/4=1/9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男性的哥哥与女性的妹妹都是白化病的患者,这对夫妇已有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则问再生一个患孩子的几率可能是 三种可能:如果夫妇的父母均正常:则有这夫妇的基因型为 2/3 Aa2/3 Aa 几率为 1/9 如果夫妇的父母各有一个患病: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aAa,几率为 1/4 如果夫妇的父母只有一方的父母有一个患病,而另一方正常,则夫妇的基因型 为:

    11、2/3AaAa 几率为:1/6 第 2 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8 1 孟德尔第二定侓,自由组合定侓: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 的遗传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侓的现代学解释:位于百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12、体。(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为连锁,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侓)(2)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当各种配子的成活率及相遇的机会是均等时,F2 中有 16 种组合方式,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 9:3:3:1 亲本类型占 10/16 重组类型占 6/16.能够稳定遗传的占比例为 4/16.(4)德尔定律适合两对及三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实验。(5)自由组合定侓的验证:测交(F1 代与隐性纯合子相交)结果: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为 1:1:1:1 有趣的记忆:9 YYRR 1/16 YYRr 2/

    13、16 双显(Y_R_)YyRR 2/16 9/16 黄圆 YyRr 4/16 纯隐(yyrr)yyrr 1/16 1/16 绿皱 YYrr 1/16 单显(Y_rr)Yyrr 2/16 3/16 黄皱 yyRR 1/16 单显(yyR_)yyRr 2/16 3/16 绿圆 注意:符合孟德尔定侓的条件:1)有性生殖,能够产生雌雄配子 2)细胞核遗传 3)单基因遗传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 YYRRyyrr,但亲本为 YYrryyRR,F2 中重组类型为 10/16,亲本类型为 6/16。自由组合定侓在实践中的意义:理论上:可解释生物的多样性 实践上:通过基因重组,使不同品种间的优良性状重新

    14、组合,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亲 本类型 重 组类型 10 2.常见组合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2x2x2=8 种(2n n 表示等位基因的对数)如: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实际能产生几种精子?2 种 B B A a 分别是:(Ab 和 aB)或(AB 和 ab)b b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 后代 3 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 后代 2 种基因型(1BB:1Bb)CcCc 后代 3 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 3x2x3=18 种类型

    15、。(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比例?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 后代 2 种表现型 Bbbb 后代 2 种表现型 CcCc 后代 2 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 2x2x2=8 种表现型。11(3A_:aa)(Bb:bb)(3C_:cc)=?(4)自交后代出现的新表现型(AaBbCc 自交)重组类型=1-亲本类型(几率)222-1=7(5)自交出现 AabbCc 的概率?1/2 1/41/2=1/16(6)后代中的纯合子的概率?杂合子的概率?(AaBbCc 自交)纯合子概率:1/21/21/2=1/8 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 1-1/8=7/8(

    16、7)后代全显性的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纯合子=1/31/31/3=1/27 杂合子=1-1/27=26/27(8)与亲代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不同的个体的概率?(AaBbCc aaBbCC)相同的概率=与母本相同的概率+与父本相同的概率(1/21/21/2)+(1/21/21/2)=1/4 不同的概率=1-相同的概率 1-1/4=3/4(9)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一种病的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 a,正常的可能性为 b,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率为 c,正常的可能性为 d,则这对夫妇生出患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多选)ad+bc 1-ac-bd (a-ac)+(c-ac)(b-bd)+(d

    17、-bd)(1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男性的哥哥及女性的妹妹都是白化病患者,则问再生一个患孩的几率可能是?解:有三种情况,关键是看这对夫妇的父母双亲患病情况 12 1)设夫妇的父母均正常,则有:2/3Aa2/3Aa 2)设夫妇的父母各有一个患病,则有:aaAa 3)设只有一方的父母患病则有:2/3AaAa 实验九: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原理: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步骤:两个

    18、小桶内各放相同常量的彩球-充分混合-从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状,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抓取后放加原来的小桶内,摇匀,重复 50-100 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的数值比 3:1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知识结构: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 13 卵细胞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1.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

    19、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除 X Y WZ性染色体,),2)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3)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3)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2.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同源染色体:上面已经有了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四分体:上面已经有了 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 14 部分片段的现象

    20、。(属于基因重组)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3.减数分裂 范围: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生殖细胞 特点:复制一次,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减半实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NA 也减半。场所:精巢(睾丸)和卵巢内 注意: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4 精子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复制 联会(交叉互换)四分体 着丝点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单体分开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n 2n n n 一个精原细胞 一个初级精母细

    21、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四个精细胞 四个精子 15 变形 n 5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配对即联合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特征 染色体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6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不 同 点 相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复制 复制一次 第一次分裂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 个 初 级 卵 母 细 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

    22、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16 第二次分裂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均等)成两个第二极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有无变形 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无变形 分裂结果 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细胞(n)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注:卵细胞形成无变形过程,而且是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存有大量营养物质,为受

    23、精卵发育准备的。7.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次数及时间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一次,有丝分裂的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 二次 一次 联会四分体是否出现 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出现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无 17 着丝点分裂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后期 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 性细胞,精细胞 4 个或卵 1 个、极体 3 个 体细胞,2 个 子细胞中染色体变化 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变 子细胞间的遗传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8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DNA,单体的数量 精 原 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 细胞 精子

    24、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染 色体 2N 2N 2N 2N N N 2N N N DNA 2N4N 4N 4N 4N 2N 2N 2N N N 单体 04N 4N 4N 4N 2N 2N 0 0 0 18 9.受精作用: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注:受精卵核内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但细胞质几乎全部是由卵细胞提供,因此后代某些性状更像母方。意义: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

    25、加上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下图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强调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10.配子种类问题 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形成的过程,所以配子的种类可由同源染色体对数决定,即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 2n种。11 计算题规律:1)四分体计算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19 2),一个精原细胞=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 个次级精母细胞=4 个精母细

    26、胞=4 个精子 一个卵母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一个卵细胞 3),精原细胞 初级 精母 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规律 染色体 2N 2N N N 2:1:1 DNA 2N 4N 2N N 4:2:1 姐妹单体 0 4N 2N 0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DNA,单体情况与体细胞相同 染色体:DNA:单体=2N:2N:0 5),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细胞)前期,中期,后期,染色体:DNA:单体=1:2:2 12,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极体,精子,卵子 13.识

    27、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方法三看鉴别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第 1 步: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如果为偶数,则继续看第二步:第 2 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则继续 20 看第三步:第 3 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注意:本规律适合于二倍体生物,多倍体或单倍体另

    28、计(2)例题:判断下列各细胞分裂图属何种分裂何时期图。解析:甲图细胞的每一端均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四分体、分离等行为,且每一端都有一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图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期,后期图形对比。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21 后期 22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假说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

    29、的平行关系。2.美国生物学家摩根,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3.历史上在遗传学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物:孟德尔(遗传学之父)发现了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发现了遗传学的第三大定侓(连锁互换定侓)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实验材料:果蝇:容易饲养,繁殖快性状明显 果蝇染色体图解:雌性:3 对常染色体+XX 雄性:3 对常染色体+XY 23 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4.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5.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次,有叶绿体,线粒体,外显子 蛋白质 编码区 6 染色体 内含子 基因:DNA 非编码区 非基因 7,一个染色体上一般有一

    30、个 DNA,最多有两个 DNA,一个 DNA 上有多个基因,一个基因上又有多个脱氧核苷酸。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4 第三节 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某些性状伴随性别遗传,实际上性别遗传遵循的是分离定侓,可以把性别作为特殊性状看待,问题就简单了。2 总结 种类 实例 致病基因A/a 正常基因 特点 常 染 色 体显性 多指,并指 软骨发育不全 AA Aa aa 无性别之分,发病几率较高 一般会代代遗传 常 染 色 体隐性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 苯丙酮尿症 aa AA Aa 无性别之分,发病几率

    31、较低 一般会隔代遗传(交叉遗传)伴 X 染色 体显性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AXA XAXa XAY XaXa XaY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相传。(3)男病,其母其女均患病 25 伴 X 染色 体隐性 人类红绿色盲症(道尔顿症)血友病 果蝇红 白眼 XaXa XaY XAXA XAXa XAY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即男性女性男性。女病,其父其子均患病 一般为隔代遗传 3、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32、);(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捷径:在判断为隐性后,看患病者性别:如果是女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 如果是男病,则可能为常染色体,也可能为伴 X 染色体 在判断为显性后,看患病者性别,如果是女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如果是男病则两种可能。在隐性遗传中:找女病,如果其父其子均患病,则为伴 X 染色体;如果不符合则是常染色体。在显性遗传:找男病,如果其母其子均患病,则为伴 X 染色体;如果不符合,则是常染色体。26 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

    33、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 Y 遗传,无显隐之分。以上判断方法是一定的判断方法,如果没有上面的条件,也可以从可能性上判断:第一步:确定显隐性 代代遗传(可能是显性)隔代遗传(可能是隐性)第二步:若无性别差异,男女均差不多,则可能是常染色体。若有明显的区别,则可能是性染色体的遗传。男女,伴 X 隐性 女男,伴 X 显性 4、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7 性别决定:XY 型 人,果蝇等高等生物 人:23 对常染色体+XX 23 对常染色体+XY ZW 型 雌性:常染色体+ZW 雄

    34、性:常染色体+ZZ 实验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3、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4、讨论:(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

    35、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考点提示:一般情况下,观察减数分裂选用雄性生殖器官为实验材料,因为产生的精细胞多,能动物,易观察,如果是雌性生殖器官,则产生数量极少,不易观察。28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1928 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实验过程 结论:在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体外转化实验:1944 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实验过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S 型的细胞 DNA 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实质是基因重组,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

    36、NA 片段转化到 R 菌中,产生 S 菌 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 29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年赫尔希,蔡斯 1、实验过程 标记噬菌体 含35S 的培养基 培养含35S 的细菌35S 培养蛋白质外壳含35S 的噬菌体(产生大量的含35S 的噬菌体)含32P 的培养基 培养含32P 的细菌 培养内部 DNA 含32P 的噬菌体(产生大量的含32P 的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 含35S 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35S 含32P 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有放射线32P 此实验只能用 P S 元素来标记,不能用其它元素来标记。噬菌体复制的原料从大肠杆菌,及合

    37、成蛋白质的原料也从大肠杆菌,及合成的场所也是大肠杆菌体内的核糖体。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步骤:标记(用32P 和35S 标记噬菌体)-培养(让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噬菌体在上,大肠杆菌在下)-检测(放射物质的检测)结论:进一步确立 DNA 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1)、实验过程 (2)、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30 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 RNA 是它的遗传物质。4、生物的遗传物质 非细胞结构:DNA 或 RNA 生物 原核生物:DNA 细 胞 结构 真核生物:DNA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 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38、DNA,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 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2)能够自我自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1.1953 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2.DNA 分子的结构 31(1)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2、DNA 分子有何特点?稳定性 是指 DNA 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多样性 构成 DNA 分子的脱氧

    39、核苷酸虽只有 4 种,配对方式仅 2 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 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3.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32 DNA 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DNA 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稳定不变)DNA 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之间的这

    40、种一一对应的关系。4.相关计算(1)A=T C=G(只符合 DNA 分子双链,如果是单链则不符合。)(2)(A+C)/(T+G)=1 或 A+G/T+C=1(3)如果(A1+C1)/(T1+G1)=b 那么(A2+C2)/(T2+G2)=1/b(4)(A+T)/(C+G)=(A1+T1)/(C1+G1)=(A2+T2)/(C2+G2)=a 例:已知 DNA 分子中,G 和 C 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46,又知在该 DNA 分子的H 链中,A 和 C 分别占碱基数的 28%和 22%,则该 DNA 分子与 H 链互补的链中,A 和 C 分别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28、22%B.22、28%C.23、

    41、27%D.26、24%4.判断核酸种类(1)如有 U 无 T,则此核酸为 RNA;(2)如有 T 且 A=T C=G,则为双链 DNA;(3)如有 T 且 A T C G,则为单链 DNA;33(4)U 和 T 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第 3 节 DNA 的复制 一、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1、概念: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2、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4、复制条件 (1)模板:亲代 DNA 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2)原料:4 种脱氧核苷酸 解旋酶:解开DNA双链 聚合酶:以母链为模板,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严格遵循碱基

    42、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 连接酶:把DNA子链片段连接起来 34 (3)能量:ATP (4)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5、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6、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7、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为什么 DNA 复制可以很准确?1)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难道会一点错误都不会出现吗?会,如果在复制时出错就是“基因突变”所以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分裂的间期”三、与 DNA 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1.一个 DNA 连续复制 n 次后,DNA 分子总数为:2n 2.第 n 代的 DNA 分子中,

    43、含原 DNA 母链的有 2 个,占 1/(2n-1)3.若某 DNA 分子中含碱基 T 为 a,(1)则连续复制 n 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2)第 n 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aqn-1)例题:(1)、一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双链 DNA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 n 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占总数()A.1/n B.1/2n C.2/n D.1/2(2)、具有 100 个碱基对的一个 DNA 分子片段,含有 40 个胸腺嘧啶,若连续复制 3 次,则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35 A.60

    44、 个 B.120 个 C.240 个 D.360 个 第 4 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一、.基因的相关关系 1、与 DNA 的关系 基因的实质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无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每个 DNA 分子包含许多个基因。2、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3、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脱氧核苷酸(A、T、C、G)是构成基因的单位。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4、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实现。

    45、基因说明:1)在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特定的基因决定特定的性状。2)从结构上看,基因是 DNA 分子上一个个特定的片段,与 DNA 一样,是由核 36 苷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顺序。二、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异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基因特点:特异性(特定的排列顺序),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基因特异性的应用:刑侦,亲子鉴定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

    46、表达。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1、DNA 与 RNA 的异同点 核酸 项目 DNA RNA 结构 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链结构 通常是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 种)核糖核苷酸(4 种)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37 产生途径 DNA 复制、逆转录 转录、RNA 复制 存在部位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 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 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RNA 的类型(均于 DNA 转录而来)信使 RNA(mRNA):携

    47、带遗传信息 转运 RNA(tRNA):具有特异性,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被称为翻译官 核糖体 RNA(rRNA):在核仁中形成,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3、转录 转录的概念:RNA 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 的一条链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 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细胞质中)转录的模板: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转录的原料:4 种核糖核苷酸 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 mRNA 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7)转录的基本单位:基因 转录与复制的异同(下表:)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均在细胞质中完成)38 阶段 项目 复制 转录 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

    48、过程 进行场所 主要细胞核(线,叶)主要细胞核(线,叶)模板 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 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原料 4 种脱氧核苷酸 4 种核糖核苷酸 条件 需要特定的酶和 ATP 需要特定的酶和 ATP 过程 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A、G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在细胞核中,以 DNA 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 AU、GC、TA、CG 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mRNA,mRNA 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产物 两个双链的 DNA 分子 一条单链的 mRNA 特点 边

    49、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式复制(每个子代DNA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边解旋边转录;DNA 双链分子全保留式转录(转录后 DNA 仍保留原来的双链结构)遗 传 信息 的 传遗传信息从亲代 DNA 传给子代DNA 分子 遗传信息由 DNA 传到 RNA 39 递方向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1、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概念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位于 DNA 上)mRNA 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tRNA 中与 mRNA 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 作用 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种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目和排列

    50、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特点:多样性 4n,特异性 64 种:43 61 种:能翻译出氨基酸 3 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氨基酸 61 种或 tRNA 也为 61 种 联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决定mRNA 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mRNA 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 注意:1)氨基酸与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氨基酸对应一个或多个密码子。但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同样对于 Trna(反密码子)2)一个 DNA 可以转录出多个 RNA 注意:密码子在生物界是通用的,说明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彼此之间存在亲缘关系,遗传信息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高考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全册知识点总结(精简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029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