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讲析(附练习及答案解析)(DOC 20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700362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39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讲析(附练习及答案解析)(DOC 2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讲析附练习及答案解析DOC 20页 高考 语文 论述 文本 阅读 题讲析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20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讲析(附练习及答案解析) 考情分析1.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题目为3道,共9分。往年题干总是采用选误的形式,2017年高考则打破了这种稳定的模式,这说明论述类文本的设题形式变得更加灵活。2选择的文本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理论、历史、美学、建筑等各个方面。考点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7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论点

    2、、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考点在2017年高考中第一次单独出现,在以后复习中要重视这一考点。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九种类型:陷阱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设错方式:命题人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和概括。识别方法: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

    3、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T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对应文本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原文表述为“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综合甄选”,这些句子说明乡村记忆要有选择地保留,并非要求“必须完好保存下来”,选项曲解文意。陷阱二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

    4、就是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是乙的观点,或者将甲的属性说成是乙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设错方式:将甲事物表述成乙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说成是乙的;或者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分析,而选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识别方法:读原文时,将对象标注、圈画出来;答题时,对选项中的主语、宾语要特别注意。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5天津卷T6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对应文本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比对分析:

    5、_【参考答案】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等作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属于张冠李戴。陷阱三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扩大或缩小。设错方式 :扩大范围(以偏概全)或缩小范围。如:以部分代替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替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替普遍(或相反)。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修饰成分或者表轻重程度的限制成分。识别方法:关注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常见的有:表数量多少的词(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表范围大小的词(凡、全部、所有等)、表程度轻重的词(特别、尤其、十分、稍微等

    6、)、表频率高低的词(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表多项并举的词(和、同、以及、另外、还有等)。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T1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对应文本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原文的表述是“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而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属扩大范围;“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的说法属偷

    7、换概念,是“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反映了明代中国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陷阱四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指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造成选项中表述的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或发展趋势等内涵发生改变。设错方式: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者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如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属性、作用或者发展趋势进行调换、改变。在貌似而实质不同中迷惑考生。识别方法:阅读原文时,对概念、对象要特别关注,用圈点勾画和批注标注的方法做好标记。做题时,分辨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谓语是否与原文一致。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T1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

    8、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对应文本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根据原文的表述可知,活化乡村记忆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而不是“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的表述也不对,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使乡村记忆成为配套设施,而原文第四段中的“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产

    9、业等”,意思是“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作为乡村记忆的配套设施。属于偷换概念。陷阱五因果混乱因果混乱就是故意弄错因果关系,以此迷惑考生。设错方式:强加因果,把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因果颠倒: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文中的“因(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条件)”。识别方法:在阅读文章时,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仔细分析选项中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T1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对应文本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

    10、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陷阱六混淆时态混淆时态,就是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故意把先期说成后期,把已然说成未然,把或然说成必然。设错方式:“已然”是已经发生的情况,“或然”是可能发生的情况,“未然”是还未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推论说成是既成事实。识别方法:关注表示时态

    11、的词。如:似乎、已经、预计、尚未、之前、必将、一定、估计等。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3大纲全国卷T5B)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对应文本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通过比对,选项中的

    12、“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属于已然的事实,而原文是“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属于未然现象,这里混淆了时态。陷阱七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就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设错方式: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原文并无此意,凭空捏造。识别方法:在做题时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T2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对应文本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

    13、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说法错误。原文“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列举了甄选的一些途径,并没有说明甄选标准。这里属无中生有。陷阱八说法绝对说法绝对是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设错方式:选项把原文中的说法绝对化。识别方法:表示全部范围的词语有“全”“都”“所有”“囊括”“共”“一概”等,表示范围限定的词语有“只”“仅仅”“光”等,表示肯定的词语有

    14、“必定”“必须”“一定”“就”等,选项中出现这些词语时要注意对应好原文,如果原文中没有这些词语,一般就是说法绝对。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T3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对应文本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原文中说:“一般来说,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由“一般来说”可见,它还有特殊情况存在,并非绝对。而选项中没有了“一般来说”这一限制,前提内涵范围被放大,以此为依据推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事

    15、实。“可见”用词不当,前后句构不成因果关系。陷阱九答非所问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设错方式:常见的题干问法有:“下列不属于的原因的一项是”“下列不能说明(没有体现)的一项是”等。识别方法:要注意审明题干要求,看清题干问的是什么问题,选项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应用体验对比选项(2014全国卷T1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题干是“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对应文本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

    16、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比对分析:_【参考答案】“甲午海战”是历史事件,不是文学艺术。所以此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答非所问。2.切片比对,突破概括性强的选项论述类文本信息跨度大、综合性强的选项有两种情况:一是选项信息分散在各个段落中或一个段落的不同位置;二是选项的概括性强,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的对应点。这样的选项信息点多,面广,概括性强,使考生一眼不能穷尽,大有“乱花迷人眼”之感。对这样的选项,可以运用“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或“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来解答。即将选项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再进行比对。比对时往往有两种情况:方法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适用情况信息选项切片后,能

    17、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选项概括性强,在与原文比对时必须先压缩概括原文,才能比对。使用说明将选项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间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具体比对时还要借助一轮时讲到的“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准确判定选项是否出现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范围不清、混淆时态、因果混乱等失误。先压缩概括原文各语段内容,再与切片后的选项片段对比。具体步骤:第一步,各语段之内,从论点和论据、句间关系等角度进行句与句比较,筛选出重要语句;第二步,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第三步,连缀这些重要词语,把握重要信息,把这些

    18、重要信息再与选项片段的信息比对,辨别选项正误。【示例】(2017全国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原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19、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20、,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

    21、级,(对应切片一)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对应切片二)(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比对分析切片一: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与原文直接比对:这一片段可以直接与原文第四段“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比对,意思是吻合的。切片二: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压缩概括原文后比对: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的语句,需要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根据对乡村记忆进行“

    22、精细化、产业化升级”,我们可以概括乡村记忆的内涵可以变化。再根据“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等语句,也可以印证“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的观点。综合结论:选项与原文表述一致,此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应用体验请阅读上面示例原文,运用“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或“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来判断其他选项的正误,并在括号内作出判断。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23、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参考答案】选项先切片后比对结论A项(1)切片“能留住乡愁”可直接与原文第一段“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比对,此切片属于作者观点的其中一层意思。(2)切片“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中,“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是原文第一段中“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的概括,“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是原文“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乡愁无处安放”的概括。根据原文意思,可以概括出此项的假设是成立的。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B项(1)切片“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可与第三段中“既

    24、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直接比对。(2)切片“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与第三段比对。根据原文第三段可以概括出,“呵护乡村记忆”,可以“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而切片是“活化了乡村记忆”,明显意思不一致。属曲解文意。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不一致。()C项(1)从切片“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可知,此选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第二段是论述“留住乡村记忆”,第三段是论述“呵护(保护)乡村记忆”,第四段是论述“活化乡村记忆”。(2)切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是对第三段中“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

    25、、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的概括,选项和原文意思是一致的。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3.条分缕析,突破论述类 “3大题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技法点拨典例剖析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对应A项)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26、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对应B项)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

    27、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28、为其设定义务。(对应C项、D项)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对应D项)(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

    29、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解题流程】审题意,定区间比信息,选答案A项对应原文第一段的第句: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A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的第句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织”。B项对应原文第二段的第句: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B项,

    30、“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二段的第句可知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排放需求应该满足,而对于奢侈排放应遏制。C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的第句: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C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的第句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D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的第句: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设定义务。还对应原文第四段的第句: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义务和成本。D项,说法正确。原文最后,在前面阐述的基础上,重申了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答案】D分

    31、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技法点拨 附:论述类文本基础知识典例剖析2(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本见本专题“典例剖析1”),完成后面的题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解题流程】一读全文,把握文章思路: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式,第一段是总述,第二、三段是分述,第四段是总述。二析层意,明确论证内容:

    32、第一段总述气候正义的产生背景和关注核心。第二、三段分别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审视气候正义。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第四段总结中心论点并明确气候正义的内涵。三比题文,确定正确答案:A项,对应原文第二段和第三段;B项,对应原文第一段的第句;C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的第句;D项,对应全文。C项,“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其他三项,通过比对,可知分析正确。【答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技法点拨 典例剖析3(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本见本专题“典例剖析1”),完成后面的题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

    33、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解题流程】一读全文,把握主要观点: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二析材料,理解关键语句:分析这道题时,可以找到与本题相关的关键句:原文第一段的第句(对应A项),第二段的第句(对应C项),第三段的第句(对应D项),第三

    34、段的第句(对应B项)。三比题文,去伪存真定答案:根据第三段的第句,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是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气候系统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不能说“如果气候变化公约能落实”,后代的需求就能得到保证。【答案】B对点即时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创造”,文化繁荣的基石范周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文化产品缺乏创造力仍然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创新成本高盗版成本低、创新收益低盗版收益高的利益怪圈,打击了文化原创者的自信,也助长了抄袭盗版者的嚣张;原创力不够,产业链不健全,致使文化

    35、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以深层次改革为动力。从国家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来看,一旦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文化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文化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等,都将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会更加直接地提出文化生产关系适应文化生产力的要求,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在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改弦更张,从创新中找出路,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的时代背景下,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激活创造力的前置条件。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将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直接管向间接管、由单一行政方式管向多种方式管的转变。推进文化管理的法

    36、治化进程,完善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将为创造力的释放提供“催化剂”和“保护伞”。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将从体制机制上解放生产力,释放文化发展活力。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人才是文化不断创新与永续发展的“永动机”,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社会资本在文化原创和资源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文化内容研发与制作、生产、传播及衍生开发的环节有效链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发展环境,才能涌现出更多敢为人先、执着求索的创新人才。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发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当创造力真的成为一种财产,并像其他财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时,创造力才能成为生产力,

    37、因而,培育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通过各种价值杠杆,有效引导企业主动创新、大胆创造,强化创新创造在文化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的高端地位,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打开全民创新的闸门。全民文化创造力的充分释放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才能使创造力不断迸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当前,以“众筹模式”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创新,已经凸显出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众筹模式”和传统项目融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投资方是大众,决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这

    38、一有利于激活民间资本、激发社会力量的创新方式,正展现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B在经济转型时代,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必须调整思路,努力从创新中寻找出路,才能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C营造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就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真正让市场来主导文化发展方向。D只要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就能使创造力不断迸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BA项,强加

    39、因果,“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和“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是并列关系,没有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原文“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将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直接管向间接管、由单一行政方式管向多种方式管的转变”,并非就是“彻底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也不表明“真正让市场来主导文化发展方向”。D项,条件关系理解不当,“只要就”应为“只有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列举了我国当前文化产品缺乏创造力的原因,目的是引出文章的观点,即如何激发我国文化的创造力。B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

    40、了激发文化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这三个角度也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C文章第三段是围绕本段第一句话来论证的,作者从尊重人才、保护创造力谈起,得出“培育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的论点。D作者通过比较“众筹模式”与传统项目融资的不同,论证了“众筹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在融资方面的巨大优点。DD项,比较“众筹模式”与传统项目融资的不同,并不是为了论证其在融资方面的优点,而是为了论证其在激发文化创造力方面的巨大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调整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文化投融资体制、彻底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推动国家经济转型,才能激发文化创造力。B推进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完善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释放文化创造力。C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人才。D“众筹模式”凸显出了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力量,展现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AA项,夸大程度,原文“文化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并不就是“彻底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条件”。20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讲析(附练习及答案解析)(DOC 20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70036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