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考历史选择题冲刺-版.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98267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80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历史选择题冲刺-版.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历史 选择题 冲刺 下载 _各科综合资料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考历史选择题冲刺1、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2、“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4、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右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B民主与科学C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5、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6、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

    3、:“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7、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序号事件时间作用卢沟桥抗战1937年7月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天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1940年8月开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A B C D8、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

    4、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A B C D9、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A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军队 B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的美军C国民党军队 D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10、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11、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

    5、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黄埔军校的创建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 B C D12、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13、今年80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

    6、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应该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4、近代化在思想上的表现是思想文化的大众化和科学化。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封建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这场斗争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15、19世纪末,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学说,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达尔文创立的这一学说在当时具有的政治意义是A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B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统治C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潮的到来 D使近代物理学发生革命性变

    7、化16、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7、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重大事件标志性意义(或作用)A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8、开端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8、近年来有一封张学良写于1946年,又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公之于世:“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周恩来)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逐出,实(为)最快心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者)也。”对于“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的正确理解是 A 国共第一次合作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国共重庆和谈D中苏友好合作 19、.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

    9、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2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有利于西方思想的传播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C开启近代化生产模式 D引进了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2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于政治实践是( )

    10、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2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剪辫令引起的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服饰方面也出现变化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23一历史学家在评价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该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 D二次革命24、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

    11、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25、墨西哥永久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说“对于中国来说,20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和政治的一段漫长的分娩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为摆脱那些妨碍了它在文明方面长期领先的种种羁绊而进行了卓绝的斗争。”能表现这一趋势的重大事件有(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A B C D26、1950年10月,毛泽东说“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但不能

    12、听任美国侵入中朝边界而置之不理”。这说明抗美援朝目的是 维护国家安全和平 与美国对抗 巩固新政权 保障新中国的经济建设A B C D27、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一段时间出现了“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因为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对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13、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2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C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改革开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邓小平 、袁隆平)。”这句话说明A个人英雄主义B邓小平 、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D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31、鞍钢工人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我们在后方多流汗多生产,志愿军就能少流血,多杀敌。”以下表述不符合这一时期历史史实的是 A一五计划刚

    14、刚完成B处于抗美援朝时期C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 D后方掀起了爱国生产运动32、某年人民日报登载这样一条新闻“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很难用多少蔸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里的稻子都是一根紧靠一根的。在验收时把鸡蛋随便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去”,据此推测“某年”是指 A1953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8年33“在这个会议上我们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这一外交方针可概括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不结盟政策D万隆会议34、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

    15、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35、下面是四川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D人民公社制的推行36、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

    16、。”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3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38.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D蒋家王朝的灭亡39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A土地改革、

    17、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0.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A新中国成立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41. “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观念里萌动着中华民族第一缕复兴的力量,这一观念提出的深刻背景是A民族危机日益深重B封建统治日益腐败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D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42.

    18、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重大事件标志性意义(或作用)A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43.世界历史对西方著作的翻译和介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下表数据反映了20世初以来的时代主题是 时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相关著作译书比例18501899年4:119021904年1:219121940年1:3A救亡图存 B自强求富 C全盘西化 D师夷长技以制夷44. 国歌往往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唱

    19、到“东亚开发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唱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两首国歌都反映了近代以来 A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富强进行不懈斗争 B先进中国人要求学习西方改造中国C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斗争 D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45. 墨西哥永久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说“对于中国来说,20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和政治的一段漫长的分娩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为摆脱那些妨碍了它在文明方面长期领先的种种羁绊而进行了卓绝的斗争。”能表现这一趋势的重大事件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A B C D1、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

    20、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 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以下关于这段独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 B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是理性主义C说明了文艺复兴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 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2“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的兴起 C欧洲的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的开始3.“运动是从对古希腊罗马的怀念开始的古代的艺术品被一

    21、件一件找出来,古代的书籍被一本一本翻出来,艺术家模仿古代的艺术,建筑家模仿古代的建筑连古代罗马人的血统也成了宝贵的东西。”这里描述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启蒙运动 C荷马史诗 D罗马征服地中海4新航路开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并有内在联系的还有文艺复兴运动 三角贸易 殖民侵略 郑和下西洋A B C D51689年权利法案:凡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及实施;未经国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这里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限制王权,国会至上B三权分立,人民主权 C自由平等,民主共和D君权神授,契约治国6杰斐逊在当上美国总统以后说:“华盛顿将军在八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

    22、随他。”这反映了华盛顿 A不贪恋权位,激流勇退的精神 B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受到人民欢迎C不贪恋权位、恪守民主政治的精神 D为美国赢得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7英国宪章派的集会,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把一份请愿书呈送给议会,并以人民宪章的名称正式公布,如果你是宪章派其中的一员,会提出哪些基本要求要求工人获得普选权 工人有权参加国家管理 反对资本家剥削 建立新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A B C D8全球通史中说“在英国,人们建造了很多酒厂,为贩奴船提供酒。英国的毛织品以及后来的棉纺品也大量运往非洲。冶金工业提供了镣铐、锁、铁条和各类枪支。造船厂也忙于奴隶贸易,18世纪末,仅英国就有200多艘船从事这种

    23、贸易。”这段材料及图三猎捕黑奴反映了与“三角贸易”有关的信息是 奴隶贸易为英国提供了强大的资本原始积累奴隶贸易的暴利性伴随着野蛮性和残酷性工业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奴隶来源主要是与当地部落交战中的战俘A B C D9“夺取权力的尝试”“血染巴黎”“响彻世界的歌声”等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 成立工人阶级性质的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保卫战“五月流血周”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 建立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A B C D10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们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俄国

    24、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C美国独立战争 D中国洋务运动11明治维新之后,立即在上流社会掀起穿西服、喝咖啡、跳交际舞、鞠躬行礼、甚至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的风尚,这主要是缘于 A受到西方文化的侵略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C明治政府提倡“文明开化” D岩仓使团到欧美考察12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相比,最大不同之处是 A都获得了政治权利B都通过“赎买”方式进行C都通过内战方式进行D两者解放的范围有所不同13今天是星期天,清晨起来,我一边听着老式的留声机,一边用洗衣机洗着衣服,天气很热,电风扇带来的习习凉风,使我清凉了不少,隔壁传来油印机的嘈杂声,远处火车的轰鸣声偶尔响过,思乡之情

    25、油然而生。”在某学生写的这篇日记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 A B C D14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 A英国签订英法协约B英国签订英俄协约C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D英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14、下表是“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这一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英法德美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421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德皇威廉放弃“大陆政策”C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 D英国实行“光荣孤立”政策15、下图中的领袖人物依次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

    26、这些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共同主题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 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 D无产阶级革命引导者16、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年 份1928年1932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53221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德国17.导致苏联(苏俄)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的推动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18、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使苏联成为强盛

    27、的工业国东欧各国大都曾照搬这一模式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A.B.C.D.19.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20.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1. 小华学了

    28、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B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D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22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经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D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23、“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让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柳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

    29、吗?”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流行的一首歌曲,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图景,美国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A领导大陆军进行独立战争B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北方军队进行革命C推行“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D建立强权政府,推行法西斯统治24、.1932年春,美国总统胡佛对著名歌唱家鲁迪瓦利说:“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使美国人民最终摆脱经济萧条局面的主要措施是A强行移民、开发西部 B倾销商品、抢占市场C实行“新政”、干预经济 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25.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下列事件中堪称“懂得

    30、改变” 的成功范例的是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 B罗斯福“新政”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26. 下列搭配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苏联解体“冷战”正式开始B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国际联盟成立D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说:“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敌人的盟军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苏联与英国缔结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打败了法西斯。这说明英国牺牲他国利益保全自己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胜利的基础只有战争期间苏英才能和平相处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结成联盟A B CD28. 今年以来,不少电

    31、视台在热播一部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剧中有这样的情节: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为了解救英军之围,中国军队远征缅甸和印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情节最早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时间之后A1937年7月B1942年1月 C1943年11月 D1945年5月29. 小明围绕“两次世界大战”整理了一段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B飞机和坦克在一战中投入使用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D两次战争都是规模空前的浩劫30. 右图为1945年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一个日本小孩蹲在废墟中哭泣的场景。小明等四位同学在探究此图后得出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战

    32、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B先进科技必将毁灭人类文明C“二战”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D日本是“二战”的唯一受害者31. 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我们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 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 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A B C D32.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本质含义是 A制定公平经营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B确保资本主义制度,强化国家调控职能 C政治上的民主体制,经济上的高度集权 D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国有化的改造33.多元化的

    33、世界充斥着国家间的利益争夺与矛盾冲突 。下面有关“华盛顿会议”的新闻报道,正确的是A凡尔赛和约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B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C慕尼黑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D雅尔塔协定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34.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A削弱英国 B宰割中国 C限制日本D瓜分德国35.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

    34、盾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 B C D36.“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多次发表“炉边谈话”,其话题可能是A欧洲对美国的威胁 B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国家产业复兴法 D古巴导弹危机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文中“法典”根本的贡献在于 ( )A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 B保证农民在革命期间取得的小块土地C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将法国大革命成果以法律形式巩固下来37“1819世纪是近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这种动荡首先表现为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和亚非拉国家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还表现在国际工人运动和

    35、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上。”(九上教材)其中属于后者的是( )英国宪章运动巴黎公社成立共产党宣言发表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A B C D38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D世界市场的形成39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上述言论反映马克思的观点是(

    36、) 肯定了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客观上的进步作用 认为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ABCD 40. “夺取权力的尝试”“血染巴黎”“响彻世界的歌声”等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 ( )成立工人阶级性质的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保卫战“五月流血周”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 建立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A B C D41.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 美国 德国 英国我要你忠于美国军队! 征召潜水艇员海报 加入你祖国的军队,上帝保佑国王 A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B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C为了保

    37、卫国家的和平和民主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42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43.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84018701900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71A海外殖民战争 B工业化及城市化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44. 下表是“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这一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历史选择题冲刺-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982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