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98096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2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爱莲说 中考 答案 汇编 下载 _各科综合资料_初中
    资源描述:

    1、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来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l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更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非争,敦颐独与之筏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2、【注】手版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3)有狱久不决 (4)尚可仕乎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敦 颐 独 与 之 辩 不 听 乃 委 手 版 归3.翻译下面句子(4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敦颐至,一讯立辨。 4.甲文主要写的是“莲”,为何还要写“菊”“牡丹”?(2分) 5.根据两文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少于两点)(4分)1.(4分)(1)树立(2)当然(3)案件(4)做官2.(2分)敦 颐 独 与 之 辩/不 听/乃 委 手 版 归3.(4分)(1)从污泥

    3、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2)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4.(2分)以“菊”“牡丹”衬托“莲”,突出莲的高洁,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5.(4分)从甲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可以看出周敦颐洁身自好、不慕荣利;从乙文“敦颐至,一讯立辨”可以看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从乙文“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可以看出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2015荷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

    5、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独爱莲之出

    6、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三、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

    7、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任

    8、:推荐。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亭亭净植 植:立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 去:离开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5【甲】文,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4

    9、分)答案:(二)(12分)12. C 评分:共2分。 13. B 评分:共2分。14.(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5.托物言志 和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为官正直评分:共4分,每空1分,后三空意思对即可。四、(2016济南改编)阅读爱莲说,完成14题。(15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10、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亭亭净植() (4)陶后鲜有闻()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交代了莲花的生存环境,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的品质。B. 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 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D.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11、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解析】本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尚人格和洒脱的胸襟。其中写“菊”“牡丹”是衬托手法,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尚的情操。而牡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故选D项。4. 文中作者对“菊花”与“牡丹”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4分) 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牡丹”则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非常反对。 【解析】从文章末尾可看出作者对“菊”和“牡丹”态度不一样。谈到“菊”的时候,作者用陶渊明举例,表明虽然自己不是最爱菊花,可是对于菊花那种淡然的品格还是持喜欢态度,而在写到“牡丹”时,感情色彩明显发生了变化,用“宜乎众矣”与“莲花”的独爱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表现自己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所以说作者对“牡丹”和“菊花”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980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