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中考课内诗歌鉴赏习题(全).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北京中考课内诗歌鉴赏习题(全).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北京 中考 诗歌 鉴赏 习题 下载 _各科综合资料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20年北京中考课内诗歌鉴赏习题(全)一、关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1、关雎中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2 分) 2、对下列词语的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雎鸠 j ji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B.荇菜 xng ci 好逑:喜欢追求 C.寤寐 w mi 思服:思念 D.芼之 mo zh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
2、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选自十五“国风”中的“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 B.关雎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彼此互相爱慕和思念的诗。 C.关雎开篇以关雎鸟和鸣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相思之情,起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4、下列选项中对诗中人物的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见小伙子初见淑女时心中充满着喜悦和爱慕的情感。 B.诗歌中“寤寐思服”可以看出,小伙子追求淑女“求之不得”时,内心苦闷焦灼的情感。 C.诗歌中“悠哉”一词重叠使用,“悠哉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D.诗歌中“
3、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以看出,小伙子在睡梦中、向往中,出现了和淑女相亲相爱以及举行盛大婚礼的情景,此时此刻,他内心是陶醉和幸福的情感。5、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关雎出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关雎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如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这种手法能使表情达意含蓄委婉。 C在情感特质上,关雎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 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
4、理的制约。 全诗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D关雎一诗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词句的反复,节省了诗歌的创作时间。 6、关雎运用了双声词(如“参差”)、叠韵词(如“窈窕”),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 人物刻画的生动性。诗中的“ ”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刻画出小伙子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2 分) 7、关雎共三章,请仿照第一章的翻译,从第二、三章中任选相连的四句,试着翻译成白话诗。(4 分)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二、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5、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2.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6、(2分)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2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4.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5.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 6.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 三、十五从军征(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
7、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热,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释】阿: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突:洞穴。旅:野的。持:用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
8、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素:满怀希望一希望落空一彻底失望一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E此诗与采薇同为战争题材的诗作,都表达了归途中急切、担优以及回家后发现家中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6分) 四、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3分)2、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 (2分)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4分) 4.选出对曹操的
9、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B “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5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
10、,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
11、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7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子。 C“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像,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大抱负。 五、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
12、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 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 前四句和后两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2.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 , (2分)4.赏析“采菊东篱下,悠
13、然见南山”一句。(3分) 六、木兰辞(节选)(北朝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写木兰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 情景。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C.“万里赴戎机
14、,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 山。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将军们大多身经百战而死,士兵们征战十 年胜利归来。 2、请展开想象,描述“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呈现的画面。(2 分) 七、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
15、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2、从写景角度说说诗歌前三句的作用。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独怆然而涕下”的“独”字。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感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这首诗仅二十二字,却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请从运用对比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八、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答: 九、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
16、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
17、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18、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4、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
19、“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5、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 ”,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情感。(2分) 6、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7、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写出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