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中考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考 文言文 虚词 复习 专题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中考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中考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1、用作一般代词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他们)、(他们)、“它它”(它们)、(它们)、“这件事这件事”。例:例:二世杀二世杀之(他)悉以咨悉以咨之(他们)2 2、用作指示代词、用作指示代词(之(之+名词)名词)可以译为可以译为“这这”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之械(械(这)一、用作代词一、用作代词愿终守愿终守之(它)故以怪故以怪之(这件事)之之二、用作助词二、用作助词1 1、结构助词、结构助词 (定语定语+之之+中心语中心语)定语的标志定语的标志,可译为可译为“的的”。2
2、2、结构助词、结构助词(宾语(宾语+之之+动词)动词)提宾标志提宾标志,无实义,译时应省去。无实义,译时应省去。例:例:燕雀安知鸿鹄燕雀安知鸿鹄之之志(志(助词,的助词,的)域民不以封疆域民不以封疆之之界(界(助词,的助词,的)例:例:宋何罪宋何罪之之有?(有?(无义,提宾标志无义,提宾标志)3 3、结构助词、结构助词(主语(主语+之之+谓语)谓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性,无义,可不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性,无义,可不译。4 4、音节助词。、音节助词。(时间词(时间词+之)之)或或(不及物(不及物动词动词+之)之),无实义,可不译。,无实义,可不译。不知太守不知太守之之乐其乐(乐其乐(无义,取消
3、句子独立性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公亦尝闻天子公亦尝闻天子之之怒乎(怒乎(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顷顷之之,一狼径去(,一狼径去(无义,凑音节无义,凑音节)鸣鸣之之而不能通其义(而不能通其义(无义,凑音节无义,凑音节)三、用作动词 动词动词(主语(主语+之之+宾语)宾语)可译为:去、往。可译为:去、往。又间令吴广又间令吴广之之次所旁(次所旁(去,往去,往 )例:例:(陈涉)辍耕(陈涉)辍耕之之垄上(垄上(去,往去,往 )而而1、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而而+主谓)(形主谓)(形+而而+形)(动形)(动+而而+动)动)相当于相当于“而且而且”、“又又”、“和和”或
4、不译。或不译。例例:名微名微而而众寡(众寡(表并列表并列)望之蔚然望之蔚然而而深秀者(深秀者(表并列表并列)3、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而而+动词),动词),相当于相当于“着着”、“地地”等,或不译等,或不译。例:例:夺夺而而杀尉(杀尉(表顺接表顺接)乃记之乃记之而而去(去(表顺接表顺接)2、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而而+动词),相动词),相当于当于“而且而且”、“并且并且”、“就就”或不译。或不译。临溪临溪而而渔(渔(表修饰表修饰)佣者笑佣者笑而而应曰(应曰(表修饰表修饰)时时时时而而间进(间进(表修饰表修饰)4、表示转折关系(句子、表示转折关系(句子+而
5、而+句子),相句子),相当于当于“然而然而”、“可是可是”、“却却”。例:例:而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表转折)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表转折表转折)1 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用、拿、把、按照”以以君为长者(君为长者(把把)寡人寡人以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用、拿)策之不策之不以以其道。(其道。(按照按照)一、用作介词一、用作介词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为“因为因为”以以中有足乐者(中有足乐者(因为因为)例:例:不不以以物喜,不物喜,不以以己悲。(己悲。(因
6、为因为)2 2、表示凭借,译为、表示凭借,译为“凭、靠凭、靠”君君以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五十里之地存者(凭、靠凭、靠)固国不固国不以以山溪之险山溪之险(凭、靠凭、靠)二、用作连词二、用作连词 1 1、表示目的,译为、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来、用来”2 2、表结果,译为、表结果,译为“以致以致”3 3、相当于相当于“而而”例:例:以以光先帝遗德(来)光先帝遗德(来)例:例: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塞忠谏之路也(以致)例:计日例:计日以以还(相当于还(相当于“而而”)三、动词三、动词例:例:作动词,译为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以为、认为”臣臣以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认为
7、认为)1、扶苏以数谏故、扶苏以数谏故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以塞忠谏之路也、以塞忠谏之路也 ()5、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策之不以其道、策之不以其道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以光先帝遗德、以光先帝遗德 ()9、因以为号焉、因以为号焉 ()10、以其境过清、以其境过清 ()因为因为靠靠把把以致以致“而而”按照按照认为认为来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凭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凭 作连词作连词;来、以致、而;来、以致、而作动词:以为、认为作动
8、词:以为、认为因为因为把把例:例:曹操比曹操比于于袁绍(袁绍(与与)每自比每自比于于管仲、乐毅(管仲、乐毅(跟跟)1 1、引出对象,译为、引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对、对于、向”例;例;万钟万钟于于我何加焉我何加焉(对,对于对,对于)未尝不叹息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于桓、灵也(桓、灵也(对对)胡不见我胡不见我于于上(上(向向)2 2、相当于、相当于“与与”,也译为:,也译为:“跟、同跟、同”3 3、引出原因,译为、引出原因,译为“由于由于”例:然后知生例:然后知生于于忧患而死忧患而死于于安乐也(安乐也(由于由于)于于5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
9、译为“比比”,有时可译为,有时可译为“胜过胜过”例:例:骈死骈死于于槽枥之间槽枥之间(在在)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于秦川。(秦川。(从从)箕畚箕畚运运于于渤海之尾(渤海之尾(到到)不求闻达不求闻达于于诸侯(诸侯(在在)4 4、引出处所、时间、范围,可译为、引出处所、时间、范围,可译为“在、从、到在、从、到”例:皆以美例:皆以美于于徐公。(徐公。(比、胜过比、胜过)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他(她)的他(她)的”“”“他他们们”“”“他们的他们的”“”“它它”“”“它们它们”“”“它们它们的的”。如:。如:择择其其善
10、者而从之,善者而从之,其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改之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其一端一端屠大窘,恐前后受屠大窘,恐前后受其其敌敌其其 2.“2.“其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那个那个”、“那些那些”、“这这”、“这种这种”等。如:等。如: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核舟记)复前行,欲穷复前行,欲穷其其林(林(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专专其其利三世也(利三世也(捕蛇者说捕蛇者说)3 3、“其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
11、的语气词配合,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可译为“大概大概”“”“或许或许”“”“恐恐怕怕”“”“难道难道”等,或不译。如:等,或不译。如:其其真无马邪?真无马邪?其其真不知马也。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前一个“其其”可译作可译作“难道难道”,后一个后一个“其其”可译为可译为“恐怕恐怕”)马马说说解释句中解释句中“其其”的意义和用法:的意义和用法:1.百姓多闻百姓多闻其其贤(代词,代扶苏)贤(代词,代扶苏)2.殚殚其其地之出(代词,他们的)地之出(代词,他们的)3.安求安求其其能千里也能千里也(代词,它)(代词,它)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其上(代它的)上(代它的)5.
12、专专其其利三世也利三世也(代词,这种)(代词,这种)6.其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一)(一)“为为”用作介词,读作用作介词,读作“wi”wi”。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向”“”“对对”“”“给给”等。如:等。如:不足不足为为外人道也(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此人一一此人一一为为具言所闻(具言所闻(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为为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可译作“为着为着”“”“为了为了”。如:。如:为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宫室之美,妻妾
13、之奉。(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3.表示被动,译作表示被动,译作“被被”。如:。如:二虫尽二虫尽为为所吞所吞茅屋茅屋为为秋风所破歌秋风所破歌士卒多士卒多为为用者用者梅花梅花为为寒气所勒寒气所勒(二)(二)“为为”用作动词用作动词,读作,读作“wi”。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是”。如: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为东坡(东坡(核舟核舟记记)知之知之为为知之知之 (论语八则论语八则)此不此不为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两小儿辩日儿辩日)若若为为佣耕(佣耕(陈涉世家陈涉世家)2.“2.“为为”也可作一般动词:也可作一般动词:如:如:为为坛而盟(筑)坛而盟(筑)
14、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以丛草以丛草为为林林(当作,作为)(当作,作为)幼时记趣幼时记趣 为为人五(雕刻)人五(雕刻)核舟记核舟记(三)(三)“为为”用作名词,如: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或异二者之为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岳阳楼记。1.焉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哪里”。如:。如:且且焉焉置土石(置土石(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割鸡割鸡焉焉用牛刀(用牛刀(论语论语)未知生,未知生,焉焉知死(知死(论语论语)焉焉 2.“2.“焉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可译为“呢呢”。如:。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焉?(疑问语气疑问语气)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寒暑
15、易节,始一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焉。(。(肯肯定语气定语气)愚公移山愚公移山3.“3.“焉焉”用作代词,相当于用作代词,相当于“之之”。如。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捕捕蛇者说蛇者说(它,代这篇文章)(它,代这篇文章)时而献时而献焉焉。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它,代蛇)(它,代蛇)4.“4.“焉焉”用作兼词,用于动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从这里里”“”“在那里在那里”。如:。如:不复出不复出焉焉(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焉(曹判论战曹判论战)。)。【目的要求
16、目的要求】1.1.掌握谵语、郑声、夺气、独语、错语、狂言、哮、喘、短气、掌握谵语、郑声、夺气、独语、错语、狂言、哮、喘、短气、少气、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少气、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2.2.熟悉常见异常声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熟悉常见异常声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3.3.熟悉病体、病室气味的常见异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熟悉病体、病室气味的常见异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第四章第四章 闻诊闻诊 3.3.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及注意事项:(1 1)熟悉生理,以常衡变。)熟悉生理,以常衡变。(2 2)四诊合参,综合判断。)四诊合参,综合判断。(3 3)注意人的嗅觉受性别、年龄
17、等因素的影响。)注意人的嗅觉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4 4)注意医者感官的个体差异,心理状态、闻气味的经验、环境之不同。)注意医者感官的个体差异,心理状态、闻气味的经验、环境之不同。4 4、内容:、内容:听声音听声音声音、声音、语言语言、呼吸、呼吸、咳嗽咳嗽、(心音心音)、胄肠异常声胄肠异常声。嗅气味嗅气味病体气味、病体气味、病室气味病室气味。概概 说说:1.1.概念概念:即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即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2.2.原理:原理:声音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声音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味由机体代谢产生的挥发性成分组成。
18、气味由机体代谢产生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第一节 听声音 依声音判病性主要在于分辨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和依声音判病性主要在于分辨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和缓急变化。缓急变化。一、声音一、声音(音哑与失音、太息音哑与失音、太息)发声自然,声调和畅,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发声自然,声调和畅,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应答自如,言与意符。依生理、性别、年龄、情志和个体差异而异依生理、性别、年龄、情志和个体差异而异 。正常声音的特点正常声音的特点(一)(一)发声发声病理声音的规律病理声音的规律 语声高亢洪亮有力而连续语声高亢洪亮有力而连续阳证、实证、热证。阳证、实证、热证。语语声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