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692467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88.1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论述 文本 阅读 模拟 试题 分类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21阿Q正传在北京晨报附刊分章连载。当时主编小说月报的沈雁冰说:阿Q这人,要在现社会中去实指出来,是办不到的;但是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一语,道出了阿Q令人产生精神反思的深刻意义。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的绪论中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阿Q正传是鲁迅精神反思的全面结晶。鲁迅不仅反思自己,而且希望通过阿Q这个艺术典型唤起中国人的精神反思。几千年来,精神胜利法这种

    2、精神现象在中国是很突出的。明末清初,利玛窦、南怀仁等传教士携“西学”来华,中国知识分子便喜欢以一种“老子化胡”式的想象来理解“西学”,以保持对“中学”的自信。譬如黄宗羲曾说,“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这种唯我独尊、鄙夷四方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充斥了几千年,降至近代,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然而在致命的打击面前,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却拒绝正视现实,承认失败,以总结教训,重振国风,反而文过饰非,“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靠虚假的精神胜利来麻醉自己和国民的灵魂。于是,精神胜利法就成为近代中国一个普遍的精神现象。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至关

    3、重要的就是需有人来大喝一声,使之猛醒,实现精神的自觉。鲁迅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正是这一重任的承担者。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这一不朽形象表现了人类容易脱离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陷入主观主义误区的普遍弱点。鲁迅则通过阿Q这一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昏聩颟顸、自欺欺人的精神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易于逃避现实、退入内心、寻求精神胜利的精神机制。阿Q正传可以说是哲学小说。阿Q是一位与世界文学中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等典型形象相通的着重表现人类精神机制的特异型的艺术典型,可以简称为“精神典型”。以这些典型人物为镜子,人们可以看到自身的精神弱点,“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陈涌说:“鲁迅即使没有其他著作

    4、,只要有一部薄薄的阿Q正传,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比的最伟大、最深刻的作家。”鲁迅阿Q正传的发表,标志着这位“精神界之战士”担负起改变中国人精神的“立人”重任,成为不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为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文明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阿Q正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在中国还很普遍,确实是“不存在而又到处存在的”。堂吉诃德到临死时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并非什么骑士;阿Q则是直到被押往法场时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这两个艺术形象都是绝妙的“镜子”,启悟人们认识自己,实现精神的自觉。阿Q正传绝不是表面化地描写阿Q的可笑言行,而是穷根究底地找

    5、出这种可笑言行的精神根源,明确概括为“精神上的胜利法”,详细而清晰地传达和描写出来,使之升华到精神典型的境界。鲁迅创造精神典型的意识的确较之前人更为自觉、明朗。但其中的哲学本意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这一百年来,阿Q正传几乎成为考验一个人阅读力、领悟力和思想水平的试金石,成为启发人们精神反思的警示器。(摘编自张梦阳论阿Q的精神反思意义)注释:老子化胡: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社会上受华夷论影响,出现了“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化胡成佛之说,以宣传佛道同源论或老子转生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雁冰“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不是因为他生活中见过阿Q这个人,而是他阅读过程中

    6、可能疑惑自己身上也免不了带着一些阿Q相。B. “精神胜利法”的特征是:用主观意愿宽解和疏导客观实际的失败,以减缓自己的精神压力、思想负担和情感矛盾,达到心态情绪的平衡稳定。C. 鲁迅作为伟大作家,为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文明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致于阿Q正传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D. 阿Q正传中对阿Q可笑言行的描写,会让很多读者,将阿Q只当作一个滑稽小丑去理解,从而无法看到这种可笑言行的精神本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鲁迅的精神反思,阐述了“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和存在的价值。B. 文章灵活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

    7、通俗性。C. 文章第三段对比堂吉诃德和阿Q的不同点,来说明阿Q在中国更具典型性。D. 文章引用陈涌的言论,来说明阿Q正传是鲁迅所有小说中最深刻的一部。3. 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中所论的“精神胜利法”范畴的一项是( )A. 苏轼泛舟赤壁,面对客人的悲伤,劝慰客人多看看山间的清风明月,希望和客人一起徜徉其间,自得其乐。B. 1127年,金兵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俘虏北去。北宋旧臣称之为“二帝北狩”,说徽钦二帝去北方打猎去了。C. 新青年上发表过林损的一首诗,开头两行是:“乐他们不过,同他们比苦!美他们不过,同他们比丑!”。D. 东西被偷了,旁人安慰你“蚀财免灾”;一门心思努力上进却事不遂愿,好心

    8、人劝你“无官一身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是我国学术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沈从文先生深耕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对中国古代的服饰、丝绸、染织、瓷器、家具等物质文化史专题都有所建树,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是其代表作之一。它尤其注重寻找文物背后的文化与史实,揭示服饰和穿着者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信息,进而探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沈从文首先在博物馆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就算是在北京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却没有增暖设备的艰苦条件下,沈从文硬是“转了十年”。其间他研究过的丝绸、铜器、玉器、瓷器、绘画等诸类文物数不胜数,由此大体掌

    9、握了这些文物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随后,他又在不同类别文物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观察、总结、提炼。沈从文在研究商代服饰时,发现安阳殷墟墓出土人形雕像“辑录了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着体型的商代人形”,“这些人形,不仅反映商王朝不同阶层,可能还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当时与商王朝对立各部族”。他注意到,在殷商时期,殷王朝“主要征伐的对象有两个,即西南的戎羌和东南的淮夷。至于荆蛮成为征伐对象,时间似较后。这些在玉、石、铜上的人物形状,可能有一部分正是各个敌对而又强有力的西羌和东夷人形象。特别是铜器上的卷发人形,必有寓意,不会是偶然出现的”。他通过对稍早时期商代人形雕像服装的

    10、研究,不仅搞清楚了当时服饰的阶层信息,同时也加深了对商代社会历史环境状况和早期民族分布的了解,而且还令之前的推断更加真实可信,可谓以小见大。古代社会中治史者世代延续,史籍文献内容虽然比较多,但是大多都并未从当时历史环境角度对服饰名物进行记述,其记载带有一定的简单性和片面性。面对这类问题,沈从文坚持细致研究,去伪存真,得出结论。譬如,唐代妇女中十分流行的披帛,在多种文献和壁画等资料中都有记录和体现,但不同记载中披帛出现的时期出入较大。他通过对多种文献、文物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一些古人在“谈日用器物历史起源”时,“多喜附会”,“用矜博闻,而总是虚实参半”。他认为,对于一些空泛的文献记载不能照章全信,

    11、而需在研究鉴别后选择利用,继而认为唐式披帛的应用虽早见于北朝石刻石窟造像,“但在普通生活中应用,实起于隋代,而下至五代,宋初犹有发现”。回顾沈从文的学术成就,其中一个不应忽略的问题是他秉持的正确史学观。他曾指出:“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并注意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明白生产工具在变,生产关系在变,生产方式也在变,一切生产品质式样在变,随同这种种形式的社会也在变。”正是由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沈从文的服饰史研究并非止步于对服饰本身时代、结构、色彩等进行介绍说明,而是在对服饰形式本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更为广泛的问题和范围做了深入探索。(摘编自赵连赏沈从文的史学观与研究方法略论,光明日报2022年

    12、12月12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从文深耕于物质文化史领域,对服饰、瓷器、家具、绘画等各类文物均有收藏、研究,且都有所建树。B.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沈从文研究物质文化史的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它没有止步于对服饰本身的介绍说明。C.沈从文关注安阳殷墟墓不同体型、不同质地衣着的商代人形,并推断其中可能有敌对的西羌和东夷人形象。D.沈从文认为,唐式披帛在普通生活中的应用最早见于北朝,历经隋唐和五代,到宋代仍广为流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一、二段总述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领域、业绩、思想、方法等,并给予了高度评价。B.文

    13、章第三段列举沈从文研究商代出土人形雕像的例证,据此展示了他“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C.文章第四段以唐代披帛为例,通过对比论证,指出了沈从文的学术观和学术研究对前人的超越。D.文章第五段卒章显志,收束全篇,强调了正确历史观是沈从文文物研究的前提和关键要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实事求是的文物研究,应首先掌握不同类别文物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进而从中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B.不仅见物而且见人,善于发现文物背后的社会历史信息,需要研究者见微知著的敏锐眼光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C.中国古代研究者记述文物情况时喜欢夸饰附会,致使很多记载简单片面、虚实参半,失去了应有的文

    14、献价值。D.对于严肃的历史文化研究者来说,史德、史识、史料缺一不可:沈从文的物质文化史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例证。(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数字叙事是数字技术进入叙事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在线叙事,具有人机交互的性质,由制作者、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目前主要有超文本小说、互动影视作品等类型。数字时代的叙事文本已经很难用经典叙事学加以阐释和分析了。尽管数字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仍然存在,但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已经改变,这对经典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构成了挑战。视角是经典叙事学中的关键要素,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直接决定作品

    15、的面貌和风格。英国小说理论家卢伯克在小说技巧中提到,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理解叙事作品的入口。而在数字叙事中,视角常常游移不定。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制作者提供了故事的各类材料和节点链接,不同节点的链接使视角的不定性成为必然。随着读者将界面的一个个链接打开,故事的焦点不断转移,从一个人物跳到另一个人物,从眼下事件转向另一事件,观察角度始终处于变换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角的承担者除人物和叙述者外,作为操作者的读者也加入其中。与视角相关联的叙述者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在经典叙事学中,叙述者作为叙述主体,是故事的讲述者和组织者。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

    16、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如在超文本小说中,节点的设置往往造成叙述的搁置,只有通过读者的点击才能延续故事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尽管在常规纸质叙事文本中,叙述时间也会出现闪前、闪回、交错的现象,或多条线索并行发展,但这些并不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数字技术完全颠覆了这一秩序,数字叙事呈现的是叙述时间的空间化。如在布满节点的超文本小说中,时间被割裂,呈播散态势,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

    17、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不同的链接纵横交错,叙述时间成为一座来回缠绕的迷宫。在互动影视作品中,时间轨迹也因读者的介入和选择而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故事结局。叙述时间的空间化也表现在数字叙事呈现的方式中。如今的数字叙事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除文字外,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也作为文本的重要因素存在于叙事文本中。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异质共存的空间中,叙述时间被淡化甚或被遮蔽,数字叙事从时间走向了空间。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在结构呈“块茎”分布,具有非延续性和扩张性的特征。就文本而言,数字叙事由多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不仅造成了叙事的间断,而且标示了多条路径,故

    18、事由此不断分叉、延伸。这些节点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存在某个固定中心。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定位,自由选择某个瞬间作为中心,并在操作中不断转移关注点。简言之,数字技术进入叙事,已不仅仅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某种叙事扩张,而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根本性冲击和改造,具有某种革命性的意义。(摘编自胡亚敏数字时代的叙事学重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数字叙事是一种由制作者、读者和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共同完成的在线叙事。B.数字叙事仍是“讲故事”,但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与经典叙事学不同。C.数字叙事的文本是

    19、没有主轴结构的开放系统,系统中的节点既不分等级也没有先后顺序。D.数字叙事的文本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由图像、动画、视频、声音多种媒体形式构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从视角、叙述者、时间、结构四个方面论述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构成的挑战。B.第三段引述卢伯克的观点,意在强调视角是经典叙事学中的关键要素,对于理解叙事作品非常重要。C.第五段列举超文本小说和互动影视作品的例子,具体论证了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异质共存的空间中,叙述时间被淡化。D.文章在论证数字叙事的时间和结构时,采用相同的论证思路,先与经典叙事学比较,然后分析论证。3、根据原文内

    20、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3A,在数字叙事中,叙事的视角、进程等均受到读者指令的影响,这让作为操作者的读者处在了数字叙事的主导地位。B.在阅读经典叙事作品时,读者因梳理交错的叙述时间而参与到叙事中,从而改变叙事方向,获得重建作品的快乐。C.数字叙事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革命性改造,不能把它理解为媒体变迁出现的“换笔”和跨界造成的叙事扩张。D.数字叙事的文本内在结构呈“块茎”分布,不存在某个固定中心,这意味着超文本小说比传统小说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与自然发生互动关系的

    21、一个主要方面。历史上曾经历多次重大能源变革,每一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近代以来,能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能源丰富及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更快。今天,能源更是关乎各国民生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意义重大的能源进步,是对火的利用。大约五十万年前,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火使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增强了体质,提高了智力,人口数量随之增加,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用火来获取有机物中累积的太阳能,人类首次支配了自然力,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进步。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能源进步是距今万年前后农业的诞生。通过种植作物与驯养家畜,人类更有效地

    22、把太阳能转化为食物、热量和动力。农业文明时代的燃料是薪柴,动力有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距今约六千年前,乌克兰大草原上的人们将马驯化为驮兽。公元1000年左右在波斯出现了风车。水车源自中亚和东亚,从欧亚大陆到北非,在大河溪流之畔,经常能看到水车。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影响深远的能源进步。迄今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化石能源有泥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荷兰是第一个采用泥炭为主要燃料和动力的国家,由此开启了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时代。英国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有很长的煤炭利用史。在此基础上,18世纪的英国发生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能源技术革命,即高效利用煤炭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这一变革使英国

    23、突破了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实现了经济腾飞并确立了世界头号强国地位。石油是一种比煤炭能量更高且更容易储存和输送的化石燃料。整个20世纪,人类严重依赖石油,使石油成为决定国际事务、影响世界历史变迁的主要因素之一。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最初主要作为照明、取暖和炊煮的燃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输送管道网络建设的发展,天然气在居民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天然气在很多国家都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能源。19世纪中叶,对更为便捷灵活的动力和更充足照明的需求促进了人类历史上新的一次重大能源进步的发生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到19世纪末,西方社会迅速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力被人类学家视

    24、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电力引起许多国家,包括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的高度重视。列宁曾说:“共产主义是苏维埃力量加上整个国家的电气化。20世纪,人类在能源开发利用的道路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控制原子核的变化核裂变和核聚变来获取巨大的能量。苏联、英国和美国先后建设了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其后,世界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纷纷建造自己的核反应堆来发电。然而,频发的核事故消解了人们对核电的热情,发展核电也遭遇了越来越大的阻力。目前,在能源问题上,人类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目前尚无其他足够丰富且廉价的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由此也导致化石能源短缺与巨大的能源需求的矛盾;其次,化石燃料是二氧化碳等

    25、有害气体的主要来源,这将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基于化石能源短缺及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能源转型显得十分紧迫。迄今,能源多样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选择,如太阳能、海浪和潮汐及地热等,都已成为人类利用的新能源。不过,这些能源在现有能源结构中仅占很小比重,而且还存在不少局限。(摘编自滕海键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进程与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源和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都离不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B.火的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它使人类告别了野蛮时代,是人类对自然力的第一次支配。C.因为受开发技术的制约,化石能源最初的使用范围较为狭窄,到后来才日趋广泛。

    26、D.通过核裂变和核聚变来获取巨大能量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益处,反而造成了许多核事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阐述了能源的重要性,以此作为立论的前提,有吸引读者关注的作用。B.文章在论述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先总写其种类,然后进行分说,思路清晰。C.文章引用革命家列宁的话,充分论证了电力资源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的重要性。D.文章梳理了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程,并按每种能源重要程度进行了详略处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进程来看,能源类型从单一变为丰富,这样能更好地为人类提供服务。B.煤炭能源技术革命极大促进了英

    27、国经济发展,如果没有这次革命,英国可能成不了世界头号强国。C.人类一直在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个新能源时代的来临就意味着原有能源利用方式的消失。D.要解决人类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和能源短缺的矛盾,丰富能源类型和能源技术的创新都是有效途径。(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美学思想。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诸如诗文、绘画、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融合。各种艺术门类既有自身的美学特性,又在审美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断地传承

    28、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博大的中国美学脉络。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看中整体意识,其具体表现在“和合”的美学观。中国文化美学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观念的整体意识上的。古人的美学观强调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美学的整体观。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和合”观念的提出也正是从孔子那里延续下来的,“和合”观也正是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源头。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源远流长,它是以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老子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阴阳两面,这两个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作用形成“和”。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把“和合”作为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中国文

    29、化的美学意蕴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和智慧的关联。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是古人对待自然与精神关系之间所认为的最基本的思想,它包含的内涵是: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人必须服从自然之规律;人性就是天道,人的道德准则需要与自然的变化规律一致,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是人与天的和谐统一。对于古代先哲来说,他们认同的是自然、历史、人生、思维这一系列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天人合一观念横向贯穿于古代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发展中,彰显了中国美学的智慧之力,在处理审美范畴的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对应性、和谐性、辩证性、相融性。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庸之道是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被当作一种人生追求

    30、的终极境界。中庸最早出现在论语之中,出自“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如孔子的“五美”之说,出自“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其核心思想就是中庸之道。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中庸呢?宋儒理学里是这样说的,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这正是儒家文化所强调的这种中庸之道,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无不渗透在中国人的人格境界和行为准则之中。中庸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坚守中正,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过犹不及,这才是中庸之道的真谛。综上,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大夫、美学家、哲学家们一直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成

    31、一种生机盎然的、富有活力的有机整体。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和合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因此,从这层面来讲,中国古代的内敛、内涵、气场、和谐观等审美主张,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的要求和自觉表现,与西方审美观念中的张扬个性化、唯美主义、跳跃思维、片断性思维等相比较,中国文化中更有美学观,更关注于全局性和整体性。(摘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文、绘画、书法和建筑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相互传承与发展。B.和合观作为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源头,是中国传统美学思维中的整体意识的具体表现。C.天人合一的

    32、美学观贯穿于古代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发展中,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思想。D.宋儒理学所认为的“不偏不倚”“恒常不易”,其内涵与孔子的“五美”之说并不相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从中国传统艺术特点谈起,再从三方面论述,最后指出中西方审美观的差异。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侧重论述和合美学观。C.第三段对“天人合一”的论述中,作者重点论证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及特点。D.第四段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对中庸之道的来源与内涵作出解释,增强了说服力。3.以下不可以作为支撑本材料中心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33、,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B.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地位,各适物宜,妙达此旨,始可言文。C.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D.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古而今源远流长、含弘光大。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向齐桓公陈述成就霸业之道时就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之业的开始,是以人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

    34、了国家势必危亡。 在这里,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他的这番话虽然是从当时统治者的立场出发的,却道出了治国安邦、成就伟业所应遵循的不移至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无数次告诉世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一个政权或政党的兴亡更替,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民意顺逆。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古代诸子百家、历代王侯将相等阐释与推崇民本思想的睿语哲思,无万大千、不可胜数。 以人为本是先贤理政之本,从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到孟子“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再到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均强调了这一点。它也是朝代兴废之由,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圆邦宁”,到唐太

    35、宗民可畏论“国以民为本”,都深知这个道理。它还是个人修身之道,从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到孔子“仁者,爱人”,再到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无不如此。这些爱民、富民、保民、养民、利民的民本思想,虽然百家争鸣,但皆是一个“民”字贯穿其中,终而殊途同归,源源不断汇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泽被后世,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不竭力量。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凝固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更是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在不同历史时期,演绎着不尽相同的感人故事,彰显着各自精彩的时代精神。在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 3位红

    36、军女战士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送给乡亲。“半条被子”的故事虽小,折射的却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和传统民本思想不同的是,立场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立场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党始终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涵相近相通,我们党创造性地将传统民本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朴素情感、思想认知和价值认同,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方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

    37、大者”。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如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以人为本,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并在当代中国照进现实,涵泳、传递着岁月无法磨灭的内在价值和生命力。 (摘编自丁兆丹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向齐桓公提出“以人为本”的霸业主张,认为它是治国安邦、成就霸业的根本所在。 B.中华典籍中有无

    38、数推崇民本思想的言论,古代思想家和王侯将相都懂得民心向背、民意顺逆的道理。 C.爱民、富民、保民、养民、利民等民本思想都以“民”为核心,既是先贤理政之本,也是个人修身之道。 D.中国共产党人将传统民本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相结合,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文章开头引述管仲的言论,是为了论证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源远流长。 B.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话,从多个角度解读“以人为本”,便于使人理解其丰富具体的内涵。 C.文章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理念优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

    39、先点明论题,再具体分析,然后由古而今纵向展开,最后总结全文。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民心、民意决定了一个政权或政党的兴亡更替,历史证明,顺民心者则昌,逆民意者则亡。 B.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虽百家争鸣,但殊途同归,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造福后代。 C.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方略指引下,我国解决了贫困问题,国家发展正走向康庄大道。 D.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基本人权的首位,视“人民幸福生活”为最大人权。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教师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21阿Q正传在北京晨报附刊分章连载。当

    40、时主编小说月报的沈雁冰说:阿Q这人,要在现社会中去实指出来,是办不到的;但是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一语,道出了阿Q令人产生精神反思的深刻意义。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的绪论中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阿Q正传是鲁迅精神反思的全面结晶。鲁迅不仅反思自己,而且希望通过阿Q这个艺术典型唤起中国人的精神反思。几千年来,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现象在中国是很突出的。明末清初,利玛窦、南怀仁等传教士携“西学”来华,中国知识分子便喜欢以一种“老子化胡”式的想象来理解“西学”,以保持对“中学”的自信。譬如黄宗羲曾说,

    41、“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这种唯我独尊、鄙夷四方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充斥了几千年,降至近代,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然而在致命的打击面前,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却拒绝正视现实,承认失败,以总结教训,重振国风,反而文过饰非,“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靠虚假的精神胜利来麻醉自己和国民的灵魂。于是,精神胜利法就成为近代中国一个普遍的精神现象。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需有人来大喝一声,使之猛醒,实现精神的自觉。鲁迅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正是这一重任的承担者。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这一不朽形象表现了人类容易脱离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陷

    42、入主观主义误区的普遍弱点。鲁迅则通过阿Q这一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昏聩颟顸、自欺欺人的精神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易于逃避现实、退入内心、寻求精神胜利的精神机制。阿Q正传可以说是哲学小说。阿Q是一位与世界文学中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等典型形象相通的着重表现人类精神机制的特异型的艺术典型,可以简称为“精神典型”。以这些典型人物为镜子,人们可以看到自身的精神弱点,“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陈涌说:“鲁迅即使没有其他著作,只要有一部薄薄的阿Q正传,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比的最伟大、最深刻的作家。”鲁迅阿Q正传的发表,标志着这位“精神界之战士”担负起改变中国人精神的“立人”重任,成为不朽的

    43、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为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文明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阿Q正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在中国还很普遍,确实是“不存在而又到处存在的”。堂吉诃德到临死时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并非什么骑士;阿Q则是直到被押往法场时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这两个艺术形象都是绝妙的“镜子”,启悟人们认识自己,实现精神的自觉。阿Q正传绝不是表面化地描写阿Q的可笑言行,而是穷根究底地找出这种可笑言行的精神根源,明确概括为“精神上的胜利法”,详细而清晰地传达和描写出来,使之升华到精神典型的境界。鲁迅创造精神典型的意识的确较之前人更为自觉、明朗。但其中的哲学本

    44、意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这一百年来,阿Q正传几乎成为考验一个人阅读力、领悟力和思想水平的试金石,成为启发人们精神反思的警示器。(摘编自张梦阳论阿Q的精神反思意义)注释:老子化胡: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社会上受华夷论影响,出现了“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化胡成佛之说,以宣传佛道同源论或老子转生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雁冰“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不是因为他生活中见过阿Q这个人,而是他阅读过程中可能疑惑自己身上也免不了带着一些阿Q相。B. “精神胜利法”的特征是:用主观意愿宽解和疏导客观实际的失败,以减缓自己的精神压力、思想负担和情感矛盾,达到心态情绪的平衡稳定。C

    45、. 鲁迅作为伟大作家,为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文明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致于阿Q正传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D. 阿Q正传中对阿Q可笑言行的描写,会让很多读者,将阿Q只当作一个滑稽小丑去理解,从而无法看到这种可笑言行的精神本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鲁迅的精神反思,阐述了“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和存在的价值。B. 文章灵活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通俗性。C. 文章第三段对比堂吉诃德和阿Q的不同点,来说明阿Q在中国更具典型性。D. 文章引用陈涌的言论,来说明阿Q正传是鲁迅所有小说中最深刻的一部。3. 下列表述,不符合材

    46、料中所论的“精神胜利法”范畴的一项是( )A. 苏轼泛舟赤壁,面对客人的悲伤,劝慰客人多看看山间的清风明月,希望和客人一起徜徉其间,自得其乐。B. 1127年,金兵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俘虏北去。北宋旧臣称之为“二帝北狩”,说徽钦二帝去北方打猎去了。C. 新青年上发表过林损的一首诗,开头两行是:“乐他们不过,同他们比苦!美他们不过,同他们比丑!”。D. 东西被偷了,旁人安慰你“蚀财免灾”;一门心思努力上进却事不遂愿,好心人劝你“无官一身轻”。【答案】1. C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以致于”因果关系错误。“阿Q正传直到今

    47、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原因不是鲁迅“为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文明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是“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在中国还很普遍”。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阐述了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和存在的价值”错。文章围绕鲁迅的精神反思,通过阿Q正传,阐述了鲁迅精神反思的原因、作用及意义。C.“说明阿Q在中国更具典型性”错,文章第段对比堂吉诃德和阿Q的不同点,是为了说明他们虽然表现不同,但都是体现人类精神弱点的艺术典型。D.“说明阿Q正传是鲁迅所有小说中最深刻的一部”错,文章引用陈涌的言论,只是想强调阿Q正传的价值,并没有同鲁迅其他小说进行有关于深刻性的对比的意思。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根据文章的表述,我们可以简单概括,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明知道不是这样,却自欺欺人,靠虚假的精神胜利来麻醉自己的精神现象。选项中,苏轼的行为是豁达和乐观,并不属于“精神胜利法”范畴。选项B、C、D都有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意思,属于“精神胜利法”范畴。故选A(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是我国学术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沈从文先生深耕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对中国古代的服饰、丝绸、染织、瓷器、家具等物质文化史专题都有所建树,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是其代表作之一。它尤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92467.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