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692452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96.0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年高 语文 专题 复习 温习 文学 文本 小说 阅读 浏览 答题 技巧 技能 汇编 练习题 答案 谜底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考点一 作品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物象一、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二、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宽容、聪明、机智、专一、坚定、坚

    2、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深谋远虑、乐于助人、严于律己、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三、形象与性格(形象特点=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外貌、职业等)(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还是形象。“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1)外在特征,包括人物的外貌、衣着、职业、生活习惯。(2)内

    3、在特征,包括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命运变迁。四、答题步骤(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分点作答: 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总括句(人物身份)。 分点作答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五、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2、文中交代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的句子。3、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4、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评价(议论)句。5、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

    4、句,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6、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及情感变化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它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者在小说中通常用环境、动作、语言等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心理的技巧1、 直接描写人物心理。人物以自言自语或只思不语的内心独白方式直接倾吐内心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2、 间接表达人物心理。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等间接揭示人物内心,使人物内心情感更加丰富。3、 抒情表达人物心理。用抒情的笔调展示人物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4、 借景衬托人物心理。通过景

    5、物描写的铺垫,来衬托人物心中的喜怒哀乐。分析人物及物象的作用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也就是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虽然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次要人物的分析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一、 主要人物的作用:(1)对情节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呈现,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对情节的展开产生推进作用。(2)对主题的作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主题。(3)审美作用。读者阅读小说获得的种种认识、感悟,大多和人物形象密切相关。【如何判断小说的主人公】(1)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主人公出场并与周围的人或事物发生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的开端。主

    6、人公性格的发展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主人公是小说中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说中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2)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小说诸多人物中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二、次要人物的作用: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或衬托作用。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2、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全文的线索人物,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3、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为

    7、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魅力。4、推动情节的发展。次要人物的出现能够推动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5、使内容更加真实。如果既是第一人称,又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6、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氛围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三、物象的作用:1.从人物形象方面:物象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做的映衬,如梅、玉、竹等。2.从故事情节方面: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

    8、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严谨的作用。3.从环境方面:物象对具有时代特色的氛围做了怎样的渲染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4.从主题方面: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5、手法:象征、比喻、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设问示例】(1)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那些手法?请简要分析。(2)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什么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摹写层面,这是塑造人物主要的层面;二是指用各种文艺表现手法,如想象、象征、隐喻等各种艺术手法刻画形象。【塑造形象的手法】(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质品格。

    9、A.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B.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C.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D.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渲染人物心情。(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A.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B.借助物象衬托。C.借助环境烘托。D.抑扬结合、似贬实褒(似褒实贬)。考点二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所做的描写。命题的重点有三个:环境描写的特点;

    10、环境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者往往在题目中进行综合考查。一、环境描写的分类(1)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2)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二、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自然环境的作用1、自然环境本身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点明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营造某种意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时代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情感基调。2、对人物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身份、地位、心理;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为刻画下文人物作铺垫;暗示故事的结局。3、对情节的

    11、作用展开情节;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设置、制造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4、对主题的作用表达、寄托、象征、丰富或深化(揭示、暗示)作品主题。5、象征、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题步骤】1、第一步,找到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其特点。因为自然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往往是一致的。2、第二步,找准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3、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二)、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

    1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4、推动情节发展。5、象征或暗喻。三、环境描写的特点(一)、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1.从“时”的角度:“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令节气,看它们有何特点。2.从“地”的角度:“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它们呈现怎样的特点。3.从“人”的角度:“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又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等。4.从“事”的角度:主要从情节发展过程、生活工作状态中分析概括。

    13、5.从“景”的角度:景指的是景物,主要指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主要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四、环境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使描写的事物形象丰满感人比拟把人的形态情感赋予物(指拟人),描写生动比拟形象,表意丰富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利于抒情表现手法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更鲜明,更突出衬托/烘托不直接对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鲜明,文意曲折含蓄,独具风格动静结合动静描写景物时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物;实指当前视听之景物。虚是为

    14、实服务的渲染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对某种事物有意浓墨重彩地描写白描/细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细描即细致描写,使用细描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多角度从视听唤、味、触等多种感觉去描写,将景物真切再现,富有立体感考点三 赏析情节一、情节概述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但它经过整理、提炼和编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

    15、开,也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在小说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编排,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事件发展的顺序。二、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故事情节一、“梳理概括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节;文中写了那几件事?请加以概括。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二、【如何梳理情节】1.根据结

    16、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尾生)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2.根据场景来梳理。(时间、地点的变化为标志)3.根据线索来梳理。(单线和双线,明线和暗线)三、【答题模板】1.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起因、经过、结果)”。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某人做了哪些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情节的作用一、 情节安排的效果1、 对情节发展而言,或使情节更曲折生动,或引出下文,或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或设置悬念,或推动情节发展;2、 对人物塑造而言,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3、 对环境描写而言,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使环境更有典型性;4

    17、、 对主题表现而言,丰富和深化主题;5、 从作者构思和读者阅读角度分析,如行文有节奏感,制造波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留下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深思,等等;6、 结构上的作用,“呼应标题”“照应文段”“卒章显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二、 特殊情节的作用(开头与结尾的情节)1、 小说开头的作用:一般开头一般以叙述或议论等方式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悬念式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制造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或者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写景式对景物或者环境进行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

    18、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暗示故事的结局。2、小说结尾的作用出人意料的结局从结构安排上看,能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提示文章主旨;令人伤感的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结局令人震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同情人物命运,更加感人。令人喜悦的结局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

    19、看,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突出人物形象。留下空白的结局耐人寻味,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可进行艺术再创造。写景式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留下想象空间,引人深思。情节的技巧、手法一、 情节的叙述手法1、叙述顺序及作用类别释义特点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为下文作铺垫,照应

    20、上下文,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充实,衬托中心人物,深化文章主题。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是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2、叙述人称及作用类别特点第一人称 (1)可

    21、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2)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第一人称属于有限视角,受时空的限制性很强。第二人称(1)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2)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3)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4)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严格上不算叙述视角)第三人称(1)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灵活自由;(2)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3)拉开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第三人称属于全能视角,不受时空的限制。3、叙述视角类别释义全知视角

    22、“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同时也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时遮蔽了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4、叙述方

    23、式历史与现实交织;对话;叙述与场景结合;时空集中。5、叙述节奏快速;缓慢;加速一般用于次要情节,一笔带过,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减速一般用于关键情节、精彩之处,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细描细绘。小说的魅力就体现在加速与减速交织,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产生故事波澜的法宝。6、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二、情节的结构手法1、制造情节波澜技巧:悬念 设置在开头,引领下文,引人入胜;设置在文末,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设置在矛盾处,勾连情

    24、节,深化内容。抑扬使文章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误会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富有戏剧性,波澜起伏;凸显人物形象,服务主题。对比使文章更生动,表现事物或突出主题。衬托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加突出,主题更鲜明。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情节安排严密的技巧:照应又叫呼应,是故事中后面部分对前面相关部分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25、或事件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铺垫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铺垫。运用铺垫手法是为了蓄气积势,突出文章主旨线索使情节更加紧凑;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富;使主题更加丰富,可以深化。三、线索1、线索的概念线索是小说中贯穿作品始终的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可以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事件,也可以是作品中所灌注的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具体的时间、空间;线索常见的有单线及双线两种形式,也有多线并行或者复合结构的。通过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来确定小说的线索。2、线索的分类(1)、单线型结构 这类作品的情节单纯,线

    26、索明晰,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情节。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是一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也只有一条线索。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2)、双线型结构 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但明暗交织的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3、如何判断小说的线索:一看内容,二看标题。 (1)以人物为线索。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以“我”一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2015年马兰花以人物为线索。 (2)以事物为线索。即所谓的“物线法”。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

    27、等。2016年高考I卷锄就是以事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篾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即以“卖米”这个中心事件为线索。 (4)以空间、时间或人物心理为线索。4、线索的作用(1)结构上,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使行文富于变化;(2)主题上,通过巧妙的线索安排能够揭示文章的主题;(3)人物上,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4)双线,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丰富文章内容。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

    28、,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考点四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1、表层含义文中具体的意思2、深层含义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或反讽),双层含义。4、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二、标题的用意1、以人物为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孔乙己 装在套子里的人2、以物象为题: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突出文章主题;项链 药3、以事件为题:突出主要哦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主题、人物、情节;线索、悬念;象征、双关;祝福三、标题的作用:(1)、环境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交代

    29、故事展开的背景,渲染(烘托)环境氛围;是否简洁生动,富有诗意,体现作者构思。(2)、读者感受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充满文学色彩;(3)、线索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4)、人物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5)、情节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情节的转折;(6)、双关标题是否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7)、主题是否能够突出小说的主题考点五 探究主题主题意蕴的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不要求直接概括主题,而是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上的,探究时特别要抓住小说

    30、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情感意蕴即可。一、如何探究文本主旨1、从题材内容看主旨(1)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旨。(2)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了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旨方向。2.从人物塑造看主旨具体需要“二寻一辨”:(1)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2)寻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或小说中人物对事件的评价。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31、,蕴含着作品主旨的重要信息。小说中人物对事件的评价也蕴含了主旨信息。(3)辨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旨有关联。3、通过情节发展探寻小说主题意蕴小说情节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或某个线索)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人物的性格,体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经常运用的方法。情节的发展是典型人物的变化和成长的历史,同时也是揭示主题的过程。4、通过环境描写、创作背景探寻小说主题意蕴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等。环境则指典型的环境描写(一般指社会环境)。这些背景相关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认

    32、识人物形象在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5、 通过标题探寻小说的主题6、 文中重要的语句7、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章的现实意义二、小说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三、基本答题模式通过描写(叙述)(概括小说主要内容),刻画了的形象,反映了的社会现实,赞颂了的精神品质,讽刺批判了的社会现象,控诉了制度的罪恶/对人们的影响或压迫,揭示了的人生道理,对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表达了的

    33、思想感情,寄寓了的希望,呼吁人们考点六 赏析小说语言及表达技巧小说是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而小说的语言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人物语言,即小说中人物的对话、独白等;二是叙述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等时使用的语言。因此,鉴赏小说的语言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鉴赏小说的语言风格。赏析语言一、 用语特点1、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及表达效果2、 句式特点:(1)、长短句的交错运用 短句-简洁凝练,增强语句气势,形成画面感。长句-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长短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1) 、整句、散句的交

    34、错运用整句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常构成对偶、排比;散句字数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整散句结合,使得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见变化,语气气流中有舒缓,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2) 、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3、 用词特点(1) 感情色彩是否鲜明,褒还是贬(2) 语体上是口语、书面语、方言还是文言。口语给人诙谐幽默,朴素自然,生动活泼,给人平易近人、亲切的感觉。书面语给人较为正式,严谨周密,庄重典雅的感觉,更有说服力。(3) 动词、形容词、叠音词、副词、关联词、拟声词等的运用4、表现手法象征、以小见大、细节描写、对比等二、语言风格常用术语特点平实质朴、朴素自然直接陈述,

    35、不加修饰,真切深刻,明白晓畅。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含蓄、隽永、委婉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清新、明丽、雅致用清丽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形象生动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绚丽飘逸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婉约细腻“曲、柔、细”,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幽默讽刺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

    36、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具有批判性和说服力。特别注意以下特色:1、 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2、 地域特色。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表达技巧小说的表达技巧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情节安排的技法等。高考命题一般不会单独考查小说的表达技巧,而是常常和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 )联系起来,考查表达技巧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和营造环境氛围所起的作用。一、【表达方式】(一)、叙述:1、叙述方式2、叙述人称3、叙述角度(二)、描写:描写内容:环境、人物、场景描写1、正面描写:动静描写,虚实描写,

    37、细节描写,白描,细描(工笔),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渲染、烘托。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4、场面描写: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5、细节描写:有环境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神态细节、外貌细节等。(三)、议论小说中的议论,或直接对叙述内容发表见解、表明态度,或从个别事物中升华它的普遍意义,便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其目的多是为了表现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引起读者的共鸣。善于抓住小说中的议论性内容,分析它与记叙、描写部分的关系,能较快地把握文章的

    38、中心思想。(四)、抒情抒情方式作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真切强烈,震撼人心;节奏明快;感情直露,容易把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理,寄情于景、事、物,在记叙、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作者的情感表达情感婉转含蓄,内涵深厚;情与景( 事、物 )交融,情浓意深,感染力强(五) 、说明说明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形状、成因和功用等。小说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是为了补充文中需要交代的内容,便于把事情讲得更清楚,同时也为中心内容服务。二、修辞手法及作用(参照诗词知识点)三、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参照环境描写章节)四、情节安排技巧(参照情节章节)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

    39、本小说阅读 句子赏析练习题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最美的流星包利民天黑透了,枪炮声已渐渐停止,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暂时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经过一天的激战,两翼的阵地已落入敌手。这个营所在的阵地已被分割合围,情势非常危急,而且伤亡惨重。如果天亮敌人发起进攻,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大家都很担忧。李小豪仰卧在战壕里,剧烈的心跳好长时间才平缓下来。他望向黑沉沉的天空,这本是一个很晴朗的夜,没有月亮,星光都点点地闪现出来。蓦地,一颗流星拖着一条光尾划破夜空,消失于远方。身旁的战友张南也看着星空,说:“天上一颗流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不知谁又要牺牲了!”李小豪说:“迷信!咱们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

    40、那流星还不下成雨?”张南躬起身子,说:“那是白天,你能看见吗?”说完又重重地躺下,叹了口气说:“要是明早敌人再发起进攻,可怎么办呢?”李小豪亦是无语。这时,战壕那边一阵骚动,两人忙奔过去,只见负重伤的副营长已经牺牲了。那一刻,两人都想起了刚才那颗流星。营长阴沉着脸说:“咱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应该派人突围出去,向主力部队汇报战况,然后里外夹击歼灭敌人!”由于电台损坏,和大部队早已联络不上了。张南挺身而出:“营长,我突出去!带主力部队连夜赶回来,把敌人全消灭掉!”营长看了看张南,点了点头,拿出一颗信号弹装进手枪,交到张南手里,说:“大部队要开始进攻的时候,你打出信号弹,我们就反攻!”张南把手枪往腰

    41、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枪声,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特别是李小豪,更是坐卧不安。良久,枪声停止了,战壕里一阵沉寂,每个人都望向黑沉沉的远方,也不知张南有没有突围成功。大家能做的,只是这种煎熬般的等待。时间缓慢地流逝着,李小豪不转眼珠地盯着夜空,并没有流星再划落,张南应该没事吧!已近午夜,一些战士已经睡着了,而李小豪依然望着夜空,此时他最怕的,就是有流星,他也有些相信张南的话了。张南和他不仅是战友,还是同乡,两人一起参军,从抗战到解放战争,他们都在一起。正自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闪过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片茫然和悲哀,张

    42、南完了!直到身边的战士抄起武器,远处也传来枪声,他才蓦然惊觉,那不是流星,是信号弹,是张南打出的信号弹!随着营长的一声“冲”,他们跃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扑去。李小豪得知好友张南没事,信心大增,他一边冲一边灵活地躲闪着敌人的火力。喊杀声震天,主力部队已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反包围成功、在炮火的光亮中,李小豪忽然看见了张南,他急忙移动过去,张南正向阵地上的残敌射击。李小豪刚跑过去,张南却忽然一晃栽倒在地。李小豪扑过去抱起他,见他头上和胸前都冒出血来,一时心慌,大喊他的名字。张南睁开眼睛,见是李小豪,吃力地说:“我是不成了!兄弟,刚才你看见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一眼夜空,含着泪说:“

    43、我看见了,那个流星最大,最好看!”同时,他想起了那颗美丽的信号弹。张南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许多年过去,枪炮之声早已成了遥远的回忆,李小豪常常在夜里醒来,望向窗外的星空。偶尔会看见流星,他的心就会风起云涌。是的,这许多年中,这一辈子,他再也不会看见那个漆黑的夜里,那颗带着希望的星星从黑暗中升起。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流星,让他心里时时划过怀念与感动。(选文略有改动)1. 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答案】夸张,形象突出了战友们的紧张以及对张南的担心,也表现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结合第段

    44、画线句“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分析,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对张南的安危的担心,写出了战士们对于战况的进行的紧张心情,也表现出当时的战况的紧急。二、阅读,答题五个快递董晓强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湿滑的路上,胸前抱着五个快递。他的右手边,黑龙江在静静地流淌。此刻,他在北紅村中国最北边的村庄。深秋了,头一天下过一场雨,气温下降很快。董晓强走着走着,却觉得身上热起来。迎着寒风,奔波在路上,成为董晓强工作中的常态。今天上午,他开车两小时,走了一百多公里,把五个快递从漠河县城带到了边境线上的北红村。现在他要把五个快递尽快送到村民家中。这里纬度高,天黑得早,他得抓紧。董晓强今

    45、年48岁,是漠河菜鸟极北驿站的站长。他和六名快递员一起,每天要送两千多件快递。但漠河的北红村、洛古河村都还没有通快递,一般都得村民自己进城办事的时候,捎带着把全村的快递都取回去。可是,谁进城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办,还要赶着天黑前回家去,哪有时间挨个点跑遍,帮着所有村民把快递都取上?于是,董晓强担起这份责任。第一个快递,收件人是开农家乐的李嫂。快递小小的,不重。北红村这两年一下子冒出好些家客栈、农家乐。原来默默无闻的小村,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许多游客自驾前来。村里人统计过,全村三百多人,有多半数从事旅游业。董晓强走进一个农家院子,喊了一声“李嫂”,里头有人答应着出来。见是快递,李嫂惊喜地叫了出

    46、来:终于到了!打开包裹,是几盒治高血压的药。李嫂家的游客,从山东济南给寄的。夏天时客人在她家住过,就跟热情的李嫂成了朋友。知道李嫂有高血压的毛病,她就给李嫂寄药来了,连钱都不肯收。说到药,董晓强记起一件事。今年抗击疫情正紧张的时候,董晓强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中年男人,给兴安镇的母亲买了治哮喘病的药。可那时快递没人送,自己又回不了家,还担心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把他急坏了。他央求董晓强,能不能帮忙把药送过去,顺便看看老人家。兴安镇距漠河两百四十公里,来回就是近五百公里。董晓强找了运管,找了居委会,找了医院,找了公安局,跑了一圈,拿到了通行路条。就这样,一个人,一辆车,一包药,下雪天,极寒地,他愣是开了六个多小时,把药送到了老人手中。一个快递,快递费用和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92452.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