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年高 语文 专题 复习 温习 文学 文本 小说 阅读 浏览 答题 技巧 技能 汇编 练习题 答案 谜底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汇编考点一 作品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物象一、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二、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宽容、聪明、机智、专一、坚定、坚
2、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深谋远虑、乐于助人、严于律己、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三、形象与性格(形象特点=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外貌、职业等)(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还是形象。“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1)外在特征,包括人物的外貌、衣着、职业、生活习惯。(2)内
3、在特征,包括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命运变迁。四、答题步骤(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分点作答: 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总括句(人物身份)。 分点作答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五、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2、文中交代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的句子。3、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4、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评价(议论)句。5、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
4、句,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6、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及情感变化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它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者在小说中通常用环境、动作、语言等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心理的技巧1、 直接描写人物心理。人物以自言自语或只思不语的内心独白方式直接倾吐内心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2、 间接表达人物心理。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等间接揭示人物内心,使人物内心情感更加丰富。3、 抒情表达人物心理。用抒情的笔调展示人物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4、 借景衬托人物心理。通过景
5、物描写的铺垫,来衬托人物心中的喜怒哀乐。分析人物及物象的作用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也就是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虽然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次要人物的分析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一、 主要人物的作用:(1)对情节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呈现,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对情节的展开产生推进作用。(2)对主题的作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主题。(3)审美作用。读者阅读小说获得的种种认识、感悟,大多和人物形象密切相关。【如何判断小说的主人公】(1)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主人公出场并与周围的人或事物发生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的开端。主
6、人公性格的发展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主人公是小说中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说中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2)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小说诸多人物中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二、次要人物的作用: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或衬托作用。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2、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全文的线索人物,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3、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为
7、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魅力。4、推动情节的发展。次要人物的出现能够推动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5、使内容更加真实。如果既是第一人称,又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6、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氛围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三、物象的作用:1.从人物形象方面:物象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做的映衬,如梅、玉、竹等。2.从故事情节方面: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
8、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严谨的作用。3.从环境方面:物象对具有时代特色的氛围做了怎样的渲染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4.从主题方面: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5、手法:象征、比喻、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设问示例】(1)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那些手法?请简要分析。(2)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什么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摹写层面,这是塑造人物主要的层面;二是指用各种文艺表现手法,如想象、象征、隐喻等各种艺术手法刻画形象。【塑造形象的手法】(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质品格。
9、A.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B.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C.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D.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渲染人物心情。(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A.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B.借助物象衬托。C.借助环境烘托。D.抑扬结合、似贬实褒(似褒实贬)。考点二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所做的描写。命题的重点有三个:环境描写的特点;
10、环境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者往往在题目中进行综合考查。一、环境描写的分类(1)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2)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二、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自然环境的作用1、自然环境本身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点明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营造某种意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时代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情感基调。2、对人物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身份、地位、心理;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为刻画下文人物作铺垫;暗示故事的结局。3、对情节的
11、作用展开情节;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设置、制造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4、对主题的作用表达、寄托、象征、丰富或深化(揭示、暗示)作品主题。5、象征、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题步骤】1、第一步,找到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其特点。因为自然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往往是一致的。2、第二步,找准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3、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二)、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
1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4、推动情节发展。5、象征或暗喻。三、环境描写的特点(一)、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1.从“时”的角度:“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令节气,看它们有何特点。2.从“地”的角度:“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它们呈现怎样的特点。3.从“人”的角度:“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又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等。4.从“事”的角度:主要从情节发展过程、生活工作状态中分析概括。
13、5.从“景”的角度:景指的是景物,主要指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主要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四、环境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使描写的事物形象丰满感人比拟把人的形态情感赋予物(指拟人),描写生动比拟形象,表意丰富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利于抒情表现手法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更鲜明,更突出衬托/烘托不直接对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鲜明,文意曲折含蓄,独具风格动静结合动静描写景物时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物;实指当前视听之景物。虚是为
14、实服务的渲染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对某种事物有意浓墨重彩地描写白描/细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细描即细致描写,使用细描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多角度从视听唤、味、触等多种感觉去描写,将景物真切再现,富有立体感考点三 赏析情节一、情节概述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但它经过整理、提炼和编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
15、开,也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在小说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编排,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事件发展的顺序。二、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故事情节一、“梳理概括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节;文中写了那几件事?请加以概括。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二、【如何梳理情节】1.根据结
16、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尾生)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2.根据场景来梳理。(时间、地点的变化为标志)3.根据线索来梳理。(单线和双线,明线和暗线)三、【答题模板】1.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起因、经过、结果)”。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某人做了哪些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情节的作用一、 情节安排的效果1、 对情节发展而言,或使情节更曲折生动,或引出下文,或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或设置悬念,或推动情节发展;2、 对人物塑造而言,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3、 对环境描写而言,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使环境更有典型性;4
17、、 对主题表现而言,丰富和深化主题;5、 从作者构思和读者阅读角度分析,如行文有节奏感,制造波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留下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深思,等等;6、 结构上的作用,“呼应标题”“照应文段”“卒章显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二、 特殊情节的作用(开头与结尾的情节)1、 小说开头的作用:一般开头一般以叙述或议论等方式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悬念式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制造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或者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写景式对景物或者环境进行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
18、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暗示故事的结局。2、小说结尾的作用出人意料的结局从结构安排上看,能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提示文章主旨;令人伤感的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结局令人震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同情人物命运,更加感人。令人喜悦的结局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
19、看,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突出人物形象。留下空白的结局耐人寻味,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可进行艺术再创造。写景式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留下想象空间,引人深思。情节的技巧、手法一、 情节的叙述手法1、叙述顺序及作用类别释义特点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为下文作铺垫,照应
20、上下文,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充实,衬托中心人物,深化文章主题。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是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2、叙述人称及作用类别特点第一人称 (1)可
21、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2)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第一人称属于有限视角,受时空的限制性很强。第二人称(1)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2)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3)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4)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严格上不算叙述视角)第三人称(1)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灵活自由;(2)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3)拉开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第三人称属于全能视角,不受时空的限制。3、叙述视角类别释义全知视角
22、“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同时也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时遮蔽了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4、叙述方
23、式历史与现实交织;对话;叙述与场景结合;时空集中。5、叙述节奏快速;缓慢;加速一般用于次要情节,一笔带过,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减速一般用于关键情节、精彩之处,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细描细绘。小说的魅力就体现在加速与减速交织,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产生故事波澜的法宝。6、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二、情节的结构手法1、制造情节波澜技巧:悬念 设置在开头,引领下文,引人入胜;设置在文末,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设置在矛盾处,勾连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