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专题课件)诗歌鉴赏总复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专题课件)诗歌鉴赏总复习.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专题课件 高中 专题 课件 诗歌 鉴赏 复习
- 资源描述:
-
1、考试说明对于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节课程在本学科中的地位本节课程的意义及作用本节课程专门针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的特点研究制定对应的策略,可以让你迅速把握高考走向,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按照设定的答题模式轻轻松松的拿到高分。古代诗歌鉴赏(课标卷5年)年别卷别体裁作者字数难度题数赋分2016课标唐诗李白60高211课标唐诗杜甫64中高211课标宋诗曹翰64中低2112015课标唐诗岑参48高211课标唐诗韩偓64中高211古代诗歌鉴赏(课标卷5年)年别卷别
2、体裁作者字数难度题数赋分2014课标宋词无名氏56高211课标唐诗韦庄32中高宋诗郭震32中高2112013课标宋词陆游66高211课标宋诗朱熹64中2112012课标卷宋词晏几道61中高211结论:取材集中于唐宋诗词(唐5,宋6);作者以名家为主,非名家为辅;阅读量、试题模式及赋分稳定;难度国、国、国依次递减;诗后有注释,以降低难度;不出偏难怪题。9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本诗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
3、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本题可通过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景物描写与本诗对比得到答案。写景的角度有两种,一是直接描写,二是间接描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物描写是十分直接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本诗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恶劣环境,属于间接描写。10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第一问,诗的尾联表达了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家乡之情。第二问,诗歌尾联说“勤王
4、”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即使思念家乡和亲人,但也会以国事为重的爱国情怀。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表现出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精神。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本题虽然问的是最后一句的情感,其实就是结合最后一句谈谈全诗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结合诗题和最后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把爱国、完成王命与同家人团聚孰轻孰重分得非常清楚,虽然思乡思人,但依旧以国家大事为重,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回答本题,可结合诗人的经历以及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尾联对全诗的感情抒发在内容情感上起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
5、抒发了爱国情怀;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意无穷。瞄 考 点古代诗歌中需要整合并筛选的“信息”主要表现为某些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和诗句,其筛选,必须在理解作者身世、创作背景、诗歌意象、创作意图、感情脉络、作品主旨等基础之上,孤立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高考试题的。因此,仔细阅读诗句,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和深刻内涵,是筛选并整合诗歌重要信息的前提。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古代诗歌筛选并整合信息的应试,要注意以下三点:审明题干要求,明确筛选要点。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明确筛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明确是客观判断性的还是主观表述性的。判明信息性质,识别干扰因素。新题型中的客观题往往设置多
6、项干扰,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识别干扰信息。把握命题规律,正确规避陷阱。在高考多项选择性试题中,同类信息的选择往往不重复设置干扰,把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识别并排除干扰信息。例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画桡两两枕汀沙”描写了停泊在沙洲上的船,用“枕”字以写“闲”,用“两两”写“闲”中不乏和谐与美好。B颔联描写动景,诗人抓住翡翠鸟和鹭鸶的“闲”,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境界,平淡质朴中不乏工丽,显得自然生动。C颈联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出句富有疏朗感,对句则有杜牧“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D前三联写景从沙滩到隔岸、到河内,再移到岸边,最后延伸到河外,
7、画面跳跃变化,给人以目不暇接的艺术感受。E本诗描绘了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展示了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看透尘世的心绪和与世无争的情怀。解析B“描写动景”分析不当,应为描写静景。C“出句富有疏朗感”分析不当,应为出句富有朦胧感。E“看透尘世”分析不当,应为悠然闲适。答案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正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B颔联中“六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
8、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收获太少的遗憾。C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从中表现出诗人的志趣追求。D作品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E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看似与“梅”没有关联,实则为尾联抒发感情作铺垫。答: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从正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分析不当,应为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B“梦中人寻梅
9、收获太少的遗憾”分析不当,应为梦中人寻梅有收获后的欣喜。D“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分析不当,最后一联不是梦境的刻画。一、要点阐释古代诗歌的内容要点主要指作品的意象、意境、感情和主旨。诗句有诗句的内容要点,诗联有诗联的内容要点,诗章有诗章的内容要点,诗篇有诗篇的内容要点。古代诗歌的中心意思主要指诗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它是从整篇作品抽象出来的。考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内容类型不同类型的古代诗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常见古代诗歌的类型及内容见下表:类型思想内容山水田园诗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
10、爱与向往。咏物诗对此事物具有品质的赞美或者批判。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和物一样的品格和追求。借物刺世,嘲讽和鞭挞现实。借物明理,委婉阐明人生道理。类型思想内容咏史怀古诗借古凭吊,寄托哀思,寄寓敬仰。借古抒怀,或对比失落,或同病相怜。借古伤今,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感。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不满、警戒。思乡怀人诗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表现思亲怀乡之情。表达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愁苦。抒发郁郁不得志之情。类型思想内容边塞征战诗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反映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对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的
11、惊异。赠友送别诗表现依依不舍的留恋,又抒发身世命运之感。兼情深意长、劝勉、鼓励、安慰之意。闺怨诗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建功立业诗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表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满。(二)设问方式本考点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三种: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他设问方式,也大多是这三种方式的变种。附录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寓意二、方法技巧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做到“六看”:1看时代背景。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如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李
12、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等,这些都对理解与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重要的帮助。2看题前注释。有的注释交代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有的解释了诗歌中的难懂之词,它们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3看诗歌类别。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越中览古的览古说明这是一首怀古诗。根据这些诗的类别,我们可以运用归类法帮助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4看艺术形象。如见到菊花形象就想到了隐逸高洁脱俗等。5看诗眼词句。诗眼是窥见诗歌内容的窗口。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愁”字成就了
13、整首词的感情基调。6看抒情方式。按照承载诗歌情感的载体来看,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主要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借事抒情四种。通过对这些抒情方式的分析,可以找到概括思想内容的门径。例 2这首哀痛伤惋的悼歌,不仅是西湖山水不胜悲,更寄寓了作者亡国破家之悲,试分析“悲”的具体内容。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C。首联写岳飞墓前荒凉之景,暗寓作者伤痛之情。颔联南宋君臣偏安东南一隅,以致最终酿成亡国惨剧,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遥望南师,形成鲜明的对比。颈联哀叹有望承担中兴重任的英雄岳飞悲惨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终被蒙古人灭亡。尾联蕴含着诗人无尽的家国之思、亡国之恨。读懂了诗意,分条作
14、答也就有了依据。答案一悲岳王墓的荒凉,二悲朝廷的苟安投降,三悲百姓盼王师无望,四悲英雄受冤屈死,五悲国家偏安不得而灭亡。前两联描绘了“大鹏”怎样的形象特点?诗人笔下的“大鹏”有什么象征意义?答:前两联中的大鹏是一个风起而飞,直上九天,风歇而落,震荡沧海的艺术形象。象征着自信进取的化身。解析在前两联中,诗人以大鹏自比。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扇,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一、要点阐释作者的观
15、点态度,是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告诉读者的人生感悟。包括对事物、人物、社会现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古代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较直白,有的较含蓄,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作,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易把握,应该从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以及字里行间去细细揣摩。分析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对于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很大帮助。考点三分析概括作者在诗中的观点态度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就是把作者在诗歌中流露的观点和态度指出来。这一点极容易同“作者的思想感情”混在一起。其实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些诗中,思想感情包含着作者的人生态度,有些诗思想感情就是观点态度;但是思想感情更多的是指作者喜怒哀乐的
16、情感,如:写景诗中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边塞诗中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羁旅行役诗表现出来的行路的艰难、漂泊的辛苦等等。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则是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看法。包括作者的人生态度,对社会政治、形势的态度,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等。二、方法技巧1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的切入点,见下表:切入点解说看作者由于生活经历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往往是相对固定的。看时代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影响作者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如盛唐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南宋诗人保家卫国、恢复河山的意愿。看注解注解往往对我们不熟悉的作家的经历、处境作些解释,这是作家某种思想产生的根
17、源,也是答题必须参照的要素。看用典古人写诗往往用典故曲折地表达思想观点,了解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诗歌尤有帮助。2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答题过程(1)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处境等了解作者对诗歌所写事物的见解。(2)用简洁的语言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概括出来。(3)到诗歌里找依据,结合具体的诗句和注解提供的材料分析。同时,要注意把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风气等影响观点的因素答进去。例 3【注】这首诗为杜甫47岁,官居门下省左拾遗时所作。诗人在任上对肃宗多有劝谏,但主张少被采纳。霤:防止雨水滴落在人身上,在屋檐下用来接雨水的竹筒。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借指做官。退食:退朝而就食于家,或公余休息。双南
18、金: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此处指皇帝封赏自己的职位。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颈联中“腐儒衰晚”紧承上联的“青春深”,言及自己迂腐,接近暮年,含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衮职曾无一字补”与“愧比双南金”,明写自己做左拾遗的官职,却无一个字去为皇帝补缺的不安与惭愧之情,实则暗含怀才不遇的感慨。“退食迟回”“许身”表现了诗人退朝之后,仍尽于职守不愿回家,表现了奉献于朝廷的赤心。答案有实现理想而时不我与的紧迫感。怀才不遇,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怀有将自己奉献于朝廷的赤诚忠心。3(改编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
19、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逋逃:愤激之词,意为飘泊无家。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却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忧国伤时之情。如“欲问行朝旧消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解析由注释可知,战争频仍,社会动荡,朝廷迁徙,江山飘摇,百姓饱尝逃离之苦;“愁泪”“归心”“问行朝”“群盗”等词,表现
20、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对漂泊之苦,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的不满等。一、要点阐释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任务有三:分析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包含的具体意义。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作品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特色。高考对于鉴赏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品味“炼字”词语,理解“诗眼”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四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品味“炼字”词语古代诗歌的品味“炼字”词语,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含义及表达作用的鉴赏。见下表:类型品味举例关键词语炼字传神显旨的词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尽”字,写出了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以动衬静的
21、词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类型品味举例关键词语炼字化静为动的词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怒”二词化静为动。“聚”字很好地表现了峰峦众多,聚集到一起的动态;“怒”字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以动写静的词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破”“弄”二字,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以实显虚的词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
22、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的活泼神情。类型品味举例关键词语炼字以乐衬哀的词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二字,增添了诗人的离愁别恨,以乐景衬哀情,使哀情更哀。叠音妙用的词迢迢牵牛星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颜色渲染的词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物象的色相、明度、彩度之间是那么协调,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空间感与和谐的暖色感。拟声形象的词白居易琵琶行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
23、,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本考点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三种:诗中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即直接鉴赏关键词。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即找出关键词并联系作品简要赏析。字在诗中作用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二)理解“诗眼”高考对于古代诗歌理解“诗眼”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对诗句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理解的考查。古代诗歌的关键句也叫主旨句。所谓主旨句就是诗歌中能充分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其位置常在诗词的后半部分。理解关键诗句的含义,分析关键诗句的表达效果或
24、蕴涵的情感,可从该诗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和该诗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加以考虑。古人写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或主旨,抓住这些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因此近年来很受命题人的青睐。本考点的设问方式主要有四种: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有人认为,词是理解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三)鉴赏语言风格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高考对于鉴赏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对于诗歌格调、色
25、彩、境界、情味等鉴赏能力的考查。了解诗歌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古代诗歌的风格主要有以下11种:类型特征举例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工丽既讲究词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词藻华丽,对仗工整,色彩鲜明。直率语言毫不隐晦,依照情感直接写出。诗经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直接写出情感。委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