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主题7-电化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主题7-电化学》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题7-电化学 2020 年高 化学 二轮 专题 复习 主题 电化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2020 题型分析第一篇选择题2 电 化 学PART 013考情分析全国卷考情分析全国卷考情分析 高考年份2019年全国2018年全国卷卷卷卷卷命题角度生物燃料电池(有交换膜):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电极反应式,离子移动方向二次电池:给出总反应式,判断离子的移动方向,写出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电解池(有质子膜):根据装置图所提供的信息判断电极,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极电势高低二次电池:给出总反应,判断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物质变化、离子移动方向等二次电池:考查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根据信息和图像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书写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命题规律电化学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以新型电池装置图或
2、总反应式为背景,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的新颖性和综合性较强4题型分析 命题角度一燃料电池、新型电池命题角度一燃料电池、新型电池【真题示例】【真题示例】例1(2019年全国卷,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B5题型分析【解析】【
3、解析】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选用酶作催化剂,条件更温和,同时利用MV+和MV2+的相互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提供电能,A项正确;左室为负极区,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电极反应式为MV+-e-MV2+,放电生成的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发生反应H2+2MV2+2H+2MV+,B项错误;右室为正极区,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电极反应式为MV2+e-MV+,放电生成的MV+与N2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C项正确;电池工作时,H+(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D项正确。6题型分析【关键能力】【关键能力】1.价升线为氧化反应,
4、对应原电池的负极反应或电解池的阳极反应;价降线为还原反应,对应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或电解池的阴极反应。2.信息型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根据题干要求和信息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得失电子的数目。(3)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电荷守恒或原子守恒补充H2O、H+或OH-。(4)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7题型分析【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ZulemaBorjas等设计的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B.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C.负极反应式为CH3COO-+2H2O-8e-2CO2+7H+D.该装
5、置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解析解析】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导致电池失效,所以该装置不能在高温下工作,A项错误;原电池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从而达到脱盐目的,所以Y为阳离子选择性交换膜,X为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B项错误;该装置工作时为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项错误。8题型分析2.如图为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RbAg4I5是只能传导Ag+的固体电解质。O2可以通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lI3 反应生成Al2O3和I2,通过电池电位计的变化可以测得O2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3O2+12e-+4Al3+2Al2O3B
6、.传感器总反应式为3O2+4AlI3+12Ag 2Al2O3+12AgIC.外电路转移0.01 mol电子,消耗O2的体积为0.56 LD.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多孔石墨电极移动B9题型分析【解析解析】正极反应式为I2+2Ag+2e-2AgI,故A项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传感器中首先发生反应4AlI3+3O2 2Al2O3+6I2,然后发生反应2Ag+I2 2AgI,+6得到总反应式为3O2+4AlI3+12Ag 2Al2O3+12AgI,故B项正确;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C项错误;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阴极移动,即向Ag电极移动,故D项错误。10题型分析3.一种电催化合
7、成氨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方式共有3种B.两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C.电路中每通过1 mol电子,有1 mol H+迁移至a极D.b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2+6H+6e-2NH3D11题型分析【解析】【解析】能量转化方式有太阳能电能,风能机械能电能,电能化学能,另外还可能有其他能量转化为热能等,A项错误;生成氧气的a极是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12e-3O2+12H+,生成氨气的b极是电解池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2+12H+12e-4NH3,两极生成氧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4,B项错误,D项正确;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
8、移动,即H+应向b极迁移,C项错误。12题型分析【真题示例】【真题示例】例2.(2016年全国卷,12)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 Mg(OH)2+H2命题角度二命题角度二给出给出(或容易写出或容易写出)总反应式的原电池、电解池总反应式的原电池、电解池B13题型分析【解析】【解析】根据题意,电池总反应式为Mg+2AgCl MgCl2+2Ag,正极反应式为2AgCl+2e-2Cl-+2Ag,负极反应式为Mg-2
9、e Mg2+,A项正确,B项错误;对原电池来说,阴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C项正确;由于镁是活泼金属,则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 Mg(OH)2+H2,D项正确。14题型分析【关键能力关键能力】1.价升线为氧化反应,对应原电池的负极反应或电解池的阳极反应;价降线为还原反应,对应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或电解池的阴极反应。2.信息型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根据题干要求和信息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得失电子的数目。(3)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电荷守恒或原子守恒补充H2O、H+或OH-。(4)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15题型分析1.铜-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高容量
10、、低成本”的新型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的总反应式为2Li+Cu2O+H2O 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空气时,铜表面腐蚀产生Cu2OB.放电时,Li+通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D.整个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C【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6题型分析【解析解析】放电过程的总反应式为2Li+Cu2O+H2O 2Cu+2Li+2OH-,可知通入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故A项正确;因为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通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故B项
11、正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故C项错误;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Cu2O,放电时Cu2O重新生成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故D项正确。17题型分析2.某以酸性燃料作电池的酒精检测仪如图所示,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C.电流由O2所在的铂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另一电极D.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 中酒精的含量C【解析解析】由图可知,呼气时进去的是CH3CH2OH,出来的是CH3
12、COOH,故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4e-+H2O CH3COOH+4H+,A项错误。18题型分析3.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Fe(OH)3胶体有吸附性,可吸附悬浮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水的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根据图示,物质A为CO2C.甲烷燃料电池中C向通入空气的一极移动D.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C19题型分析【解析】【解析】甲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通入甲烷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故石墨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甲烷在负极
13、上发生的反应为CH4-8e-+4C 5CO2+2H2O,故物质A为CO2,B项正确;C在工作过程中向负极移动,而通入空气的一极为电源的正极,C项错误;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增强水溶液的导电能力,D项错误。20题型分析例3.(2018年全国卷,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 2Li+(1-)O2命题角度三命题角度三带装置图的二次
14、电池【真题示例】【真题示例】D21题型分析【解析解析】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电极处反应,说明电池内Li+向多孔碳电极移动,因为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多孔碳电极为正极,A项错误。因为多孔碳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子应该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电极(由负极流向正极),B项错误。充电和放电时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应该相反,放电时,Li+向多孔碳电极移动,充电时向锂电极移动,C项错误。根据图示和上述分析,电池的正极反应应该是O2与Li+得电子转化为Li2O2-x,电池的负极反应是Li单质失电子转化为Li+,所以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2Li+(1-)O2 Li2O2-x,充电的反应与放电的反应相反,所以
15、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2O2-x 2Li+(1-)O2,D项正确。22题型分析【必备知识必备知识】1.二次电池充电时“正接阳,负接阴”。2.三个互逆:总反应互逆、正极与阳极反应互逆、负极与阴极反应互逆。23题型分析1.由相同金属电极及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组成的电池,称浓差电池,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如图所示装置中,X电极与Y电极初始质量相等。进行实验时,先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2,闭合K1,即可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前,该电池两电极存在电势差B.放电时,右池中的N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向左池C.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
16、.1 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 量差为21.6 gD.放电时,电极Y为电池的正极【针对训练】【针对训练】A 24题型分析【解析】【解析】充电前,左右两池浓度相同,该电池两电极不存在电势差,A项错误。先闭合K2,断开K1,X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Y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放电时,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溶液浓度较大的一极,故X是负极,Y是正极,右池中的N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向左池,B项正确。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1 mol电子时,X电极消耗0.1 mol Ag,Y电极生成0.1 mol Ag,所以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 g,
17、C项正确。放电时,电极Y为电池的正极,D项正确。25题型分析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年均达到80万辆,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电极a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电极b 与电源的正极连接B.电池驱动汽车前进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C.电池驱动汽车后退时,负极材料减重1.4 g,转移0.4 mol电子D.电池进水会降低其使用寿命C26题型分析【解析】【解析】放电时,Li+向电极b移动,则电极b为正极,电极a为负极,充电时,电极a与电源的
18、负极连接,电极b与电源的正极连接,A项正确;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Li1-xFePO4+xLi+xe-LiFePO4,B项正确;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负极材料减重1.4 g,说明消耗锂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外电路中流过0.2 mol电子,C项错误;因为Li的金属性很强,容易与水发生反应,所以电池进水会降低其使用寿命,D项正确。27题型分析3.新型锌-碘液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流从石墨电极经外电路流向锌电极B.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3I-2e-C.若将阳离子交换
19、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也随之改变D.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C28题型分析【解析】【解析】图中电极材料为锌和石墨,放电时,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电流从石墨电极经外电路流向锌电极,A项正确;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相反,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3I-2e-,B项正确;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均不变,C项错误;放电时左侧正极反应式为 +2e-3I-,反应过程中离子总数增加,则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项正确。29题型分析命题角度四命题角度四给出总反应式的二次电池【真题示例】【真题示例】例4.(2019年全国卷,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
20、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ZnO(s)+2Ni(OH)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 的ZnO分散度高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30题型分析【解析】【解析】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
21、积,吸附能力强,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项正确;充电时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阳极是Ni(OH)2失去电子转化为NiOOH,电极反应式为Ni(OH)2(s)+OH-(aq)-e-NiOOH(s)+H2O(l),B项正确;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负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ZnO(s)+H2O(l),C项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项错误。31题型分析【必备知识必备知识】1.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的原因:平衡交换膜两侧的电荷,使两侧
22、均维持电荷守恒。2.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的规律:通过交换膜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等于电路中所通过的电子总量。32题型分析【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一种水基二次电池原理为xZn+Zn0.25V2O5yH2O Zn0.25+xV2O5zH2O+(y-z)H2O,电解液为含Zn2+的水溶液,该电池可用于电网贮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Zn2+脱离插层B.放电时,溶液中Zn2+浓度一直减小C.充电时,电子由Zn0.25V2O5yH2O层流向 Zn0.25+xV2O5zH2O层D.充电时,阳极发生电极反应:Zn0.25+xV2O5zH2O+(y-z)H2O-2xe-Zn0.25V2O5yH2O
23、+xZn2+D33题型分析【解析解析】放电时,利用原电池原理,Zn作负极,失去电子,Zn0.25V2O5yH2O得到电子,放电时是溶液中的Zn2+与插层结合,A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放电时,负极的锌板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中,然后与正极结合,所以溶液中的锌离子浓度保持不变,B项错误;充电时是利用电解池原理,电子由Zn0.25+xV2O5zH2O层流向Zn0.25V2O5yH2O层,C项错误;充电时,阳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0.25+xV2O5zH2O+(y-z)H2O-2xe-Zn0.25V2O5yH2O+xZn2+,D项正确。34题型分析2.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
24、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 LiCoO2+C6(x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2)将同一种金属放入不同溶液中,腐蚀的快慢: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3)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活动性越强的金属腐蚀越快。(4)同种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金属腐蚀得越快;O2浓度越大,金属腐蚀得越快。39题型分析【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城市地下潮湿的土壤中常埋有纵横交错的管道和输电线路,当有电流泄漏并与金属管道形成回路时,就会引起金属管道的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但若电压等条件适宜,钢铁管道也可能减缓腐蚀,此现象被称为“阳极保护”。下列有关说法不
25、正确的是()。A.该装置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管道右端腐蚀比左端快,右端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如果没有外加电源,潮湿的土壤中的钢铁管道比较容易发生吸氧腐蚀D.钢铁“阳极保护”的实质是在阳极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的钝化膜【解析】【解析】左端是阳极,腐蚀得更快,B项错误。D40题型分析2.某校活动小组为探究金属腐蚀的相关原理,设计了如图a所示装置,图a的铁棒末端分别连上一块Zn片和Cu片,并静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凝胶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凝胶的某些区域(如图b所示)发生了变化。已知: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