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5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5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5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年中 语文 模拟 摹拟 测试 套汇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模拟试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1一、积累青春扬帆起航(21分)1(7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作为青少年的你是选择停滞不前,还是在广阔的天地纵横驰骋?一大批先进青年接踵而至。从此,以奋斗为主旋律的百年征程拉开了wi()幕。历史证明,共青团是青年运动名副其实的先锋队,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情景历历在目。“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始终萦绕在中国每一寸土地上! 李大钊说:“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矗立在锦绣的山河。追溯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民族始终相信胸怀“国之大者”
2、,应拾级而上,哪怕风雪载途也要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wi 幕追溯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矗立: 接踵而至: 2(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坚持奋斗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五四运动,青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新中国,青年们发挥着奋斗的激情。今天,科技创新,青年们在攻坚克难;抗突抢险,青年们在迎难逆行。青年的奋斗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正是有了一代
3、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坚持不懈的背后是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和担当,这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于百年浴血拼搏淬炼成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担当已熔铸成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果敢应对前进征程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最符合“青春当有责”主题的一副对联,并按上下联顺序誊抄在相应的横线上。无端直奔笔下来 青春有幸逢盛世 必留遗憾于明朝胸中万卷风雷动 如不惜寸阴于今日 奋斗无悔展宏图上联: 下联: 3(1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
4、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1)下面是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历史证明,共青团是青年运动名副其实的先锋队,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运动。B.五四运动,青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新中国,青年们发挥着奋斗的激情。C.在5000多年源
5、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D.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2)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类别作者题目批注诗文名句坚守自我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身处逆境,以“闲人”自嘲,不忘保持达观的人生态度。何夜无月? ? 。游子怀乡崔颢 在自问自答中以“愁”结束,表达游子思乡心切的情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系民生 春望诗人因愁日益衰老,表达其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朋友送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道出诚挚的友谊可超越时空;给人以安慰和鼓舞。
6、, 。建功立业李贺雁门太守行运用典故表达了官军全体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 , 。二、品悟精神顶天立地(39分)4(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人口普查始于何时自古以来,人口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口的多寡与国家的强盛水平休戚相关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个王朝的繁荣与否,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口数量。譬如,被后世奉为太平盛世典范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无不以人口的快速增长作为盛世标志之一。历代君王也都十分重视人口普查工作,因为人口的数量、分布、规模等都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国家面临外部威胁与对外征战之时,庞大的人口基数是支撑浩繁战事的重要保障。
7、可以说,人口多寡是历代王朝征税征兵和派发徭役的主要依据。事实上,中国很早就开展了人口普查工作,并制定了较为严苛的户籍登记制度,从而对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西周时期,就置有“司徒”这一官职,主要负责管理籍田、教化百姓等。秦汉时期,又设置“治粟内史”一职,后易名“大司农”,主要负责征收赋税、盐铁专营、调拨物资等,其核心职责在于强化对百姓日常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专设户部。隋代,又改为民部。初唐,为避讳李世民的“民”字,又将民部改回“户部”,并一直延续至清末。户部作为中央六部重要的官僚机构,实权颇大,掌控着全国的土地、户口、租税、漕运、兵饷、救荒等职责。户部的正官被称为“尚书”,副
8、官被称为“侍郎”。清末“新政”后,为适应近代国家治理需要,将户部改称为“度支部”,但其主要职责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工作究竟始于何时?据史记记载,早在唐虞时期,人们就十分重视清查人口数量。夏禹之际,出于治水的需要,各部落开始进行人口调查,“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西晋学者皇普谥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推断;夏禹时期的人口多达1300万人。当然,这一数据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殷商时期,官府为了向各方国征收赋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人口普查。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惟般先人,有册可典”,官府已懂得将人口登记造册,涵盖人口的数量、所从事的职业以及社会阶层等信息,即后世所谓的“登人”之法。此
9、后,不少史学家将“登人”之法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起源。周代在沿袭殷商做法的同时,不仅定期普查人口,而且还将其纳入国家赋役制度之中。随着西周宗法制度的逐步瓦解,各诸侯国为了加强统治,开始在封国内建立郡县制度,以强化国家对人口的控制权。周礼就记载有“听闾里以版图”“凡在版者”之语。所谓“闾里”,即人们常说的乡里,“版图”则指的是户口册,用来指代一国疆域。此外,周代还设立了专管户籍的官职“司民”,其主要职责是掌理户籍、计点民数,并且每3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同时对人口实施登记。周代户籍制度中,登记的内容涵盖居也、性别及生死等信息,这说明周代已有较为完备的户籍登记制度。(有删改)【文本二】 我国第七次
10、全国人口普查入户工作于10月11日至12月10日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公民有义务配合人口普查,如实提供普查所需资料。战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人口普查可以全面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的情况,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他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1)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人口的多寡与国家的强盛水平休戚相关,人口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B.秦汉时期,设置强化对百姓日常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的“治粟内
11、史”一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专设户部。C.据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工作始于人口多达1300万人的夏禹时期。D.周代不仅定期普查人口,还将人口的普查纳入国家赋役制度之中,设立了专管户籍的官职,这说明周代已有较为完备的户籍登记制度。(2)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加点词语的“之一”表示从范围上进行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B.第段运用了作比较,引资料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引用史书内容及具体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始于唐虞时期。C.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人口普查的意义、中国古代人口普查的主管部门和中国早期人口普查的发展等。D.本
12、文的题目提出疑问,既揭示了文章的说明内容,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假如你是人口普查志愿者,正在小区进行人口普查登记,可是个别居民觉得这属于个人隐私,不配合你的工作。请你结合【文本二】的内容,陈述理由,请其配合你的工作。5(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萧萧白杨许冬林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楼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菜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早。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开心都没看。看着那样统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蔚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
13、中的君子,行坐墙底,静穆临风。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啾瑟剧地落时。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尊英挺伟岸。“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
14、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传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酵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挺糊得没有重点。我喜欢白杨,嬉欢它的这种疏颜与离活,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右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倾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保哪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钝白,色彩饱和瘦强。向西洋油洒,刀甩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
15、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交河故域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中,最后府街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
16、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于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二拨拔来过西北 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17、。(选自散文2019年第6期。有删改)【注释】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1)【梳理内容】本文作者用不同参照物从不同角度描述白杨的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充表格。描写角度参照物白杨特点 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士兵方向统一、英挺伟岸风度君子 色泽 通体明亮,色彩饱和(2)【赏析语言】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为文章第段画线句写一段批注。(3)【理解文本】作者看到白杨树“惊奇地叫了一声”,请联系段分析原因。(4)【分析写法】本文写法有抑有扬,请结合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5)【感受情怀】请你结合文本概括出第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人物事例谈谈你的感想。6(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
18、成问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中“国风”,是一首描写君子追求淑女的精歌,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爱情和婚姻大胆的追求。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相向和鸣的雎鸠来象征淑女与君子的美好爱情。C.“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害相思之苦的男子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表现他实现了寤寐求之的愿望。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节
19、奏感,起到了深化意境,渲染气氛的艺术效果。(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极为生动地刻画了男主人公的形象。其中连用两个“悠哉”,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7(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鸩。”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
20、,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节选自礼记檀弓)【注】饥:饥荒。黔敖:齐国富商。蒙袂(mi)辑屦(j):用袖子遮着脸,蹑拉着鞋。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奉同“捧”。(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安居而天下熄居无何(周亚夫军细柳)B.才以顺为正者河曲智叟节以应(愚公移山)C.从而谢焉隶而从者(小石潭记)D.以待饿者而食之三里之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1、.甲文破中有玄,孟子首先反驳了景春的观点,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B.甲文中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C.乙文中曾子认为,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被人无礼呼唤时,可以拒绝嗟来之食,但当别人道歉后,他就可以去吃这些食物。D.乙文中黔敖能为饥民准备饭食和汤水,可见他是一个为饥民着想、尊重饥民的人。(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得志,与民由之。子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请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5)曾子认为“其嚎叫可去,其谢也可食”请说说这个观点与孟子“贫贱不能移”的看法是否矛盾,为什么?三、探究英雄生生不息(10分
22、)8(10分)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九年级同学积极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颂雷锋】为大力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积极开展了“践行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请你根据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雷锋精神我来学 雷锋日记我来读(2)【学雷锋】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以雷锋为代表的英雄人物浸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请你结合下表,谈谈你对下列英雄人物的认识。经典名著主人公英雄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