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chap2流体的P-V-T关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化工热力学chap2流体的P-V-T关系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热力学 chap2 流体 关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 流体的流体的P-V-T关系关系2.1 纯物质的纯物质的P-V-T关系关系123C固固相相气相气相液液相相密密流流区区一一.P-T图图1-2线线 汽固平衡线(升华线)汽固平衡线(升华线)2-c线线 汽液平衡线(汽化线)汽液平衡线(汽化线)2-3线线 液固平衡线(熔化线)液固平衡线(熔化线)C点临界点,点临界点,2点三相点点三相点PPc,TTc的区域,属汽体的区域,属汽体PTc的区域,属气体的区域,属气体PPc,TTc的区域,两相的区域,两相性质相同性质相同TcTPcPPPc,TTc的区域,压缩流体的区域,压缩流体区(密流区,超临界流体区)区(密流区,超临界流体区)AB超临界流体既不
2、同于液体,又不同于气体,密度可以接近液体,但又具有气体的超临界流体既不同于液体,又不同于气体,密度可以接近液体,但又具有气体的体积可变性和传递性质,可以作为特殊的萃取溶剂和反应介质。开发超临界流体体积可变性和传递性质,可以作为特殊的萃取溶剂和反应介质。开发超临界流体区的分离技术和反应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区的分离技术和反应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二二.P-V图图0VPTcT0VPTcT22VPT1T2T3TcT4T5汽液两相区汽液两相区气气液液汽汽特性:特性:汽液两相区的比容差随温度和压汽液两相区的比容差随温度和压力的上升而减少,外延至力的上升而减少,外延至V=0V=0点,点,可求得可求
3、得Pc,VcPc,Vc和和Tc.Tc.在单相区,等温线为光滑的曲线或在单相区,等温线为光滑的曲线或直线;高于直线;高于Tc的的等温线光滑,无的的等温线光滑,无转折点,低于转折点,低于Tc的的等温线有折点,的的等温线有折点,由三部分组成。由三部分组成。临界点处,等温线既是极值点临界点处,等温线既是极值点又是拐点又是拐点C三三.P-V-T关系关系在单相区在单相区 f(P,V,T)=0 隐函数隐函数 显函数显函数 V=V(P,T)P=P(V,T)T=T(P,V)dPPVdTTVdVTP全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容积膨胀系数容积膨胀系数PTVV1TPVV1kkdP-dTVdV)Pk(P-)T-(TVVln
4、121212等温压缩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当温度和压力变化不大时,流体的容积膨胀系当温度和压力变化不大时,流体的容积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可以看作常数,则有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可以看作常数,则有2.2 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对对1mol物质物质 f(P,V,T)=0对对nmol物质物质 f(P,V,T,n)=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Ideal Gas EOS)PV=RT (1mol)在恒在恒T下下 PV=const.Actual Gas 在恒在恒T下下 PV=const.?答案:答案:PV const.300多种多种EOS:二者相结合半理论半经验大量数据关联经验:由严格理论推导出来理
5、论EOS:EOSEOS一一.维里方程(维里方程(Virial EquationVirial Equation)(1901(1901年,荷兰年,荷兰LeidenLeiden大大学学Onness)Onness)由图由图2-32-3知,气相区,等知,气相区,等温线近似于双曲线,当温线近似于双曲线,当PP时,时,VV 1.1.方程的提出方程的提出Onness提出提出:PV=a+bP+cP2+dP3+.令式中令式中 b=aB c=aC d=aD上式:上式:PV=a(1+BP+CP2+DP3+.)式中:式中:a,B,C,D皆是皆是T和物质的函数和物质的函数当当p 0时时,真实气体的行为真实气体的行为理想气
6、体的行为理想气体的行为Ideal GasIdeal Gas(1 1)分子间作用力小)分子间作用力小 (2 2)分子本身体积小)分子本身体积小由维里方程式,当由维里方程式,当P0时时,PV=a由由ideal gas EOS,PV=RT由上述两个方程即可求出维里方程式中的由上述两个方程即可求出维里方程式中的a=RTPV=RT(1+BP+CP2+DP3+)Z=pV/RT=1+BP+CP2+DP3+压力形式压力形式 Z=pV/RT=1+B/V+C/V2+D/V3+体积形式体积形式维里系数维里系数f(物质,温度物质,温度)理论基础:统计热力学理论基础:统计热力学B、B第二维里系数,它表示对于一定第二维里
7、系数,它表示对于一定量的真实气体,两个气体分子间作用所引起量的真实气体,两个气体分子间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的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C、C第三维里系数,它表示对于一定量第三维里系数,它表示对于一定量的真实气体,三个气体分子间作用所引起的的真实气体,三个气体分子间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D、D注意:注意:BB C C D D 22RTBCC(近似式近似式)3323RTBBCDDRTBB 2.两项维里方程两项维里方程维里方程式中维里方程式中,保留前两项保留前两项,忽略掉第三项之忽略掉第三项之后的所有项后的所有项,得到得到:Z=PV/RT=
8、1+BP Z=PV/RT=1+B/V把这个式子代入用压力表示的两项维里方程中,把这个式子代入用压力表示的两项维里方程中,就得到常用的两项维里方程。就得到常用的两项维里方程。即:即:RTBPZ 13.应用范围与条件:应用范围与条件:(1)用于气相用于气相PVT性质计算,对液相不能使用;性质计算,对液相不能使用;(2)TTc,P1.5MPa,用用两项维里方程两项维里方程计算,满计算,满足工程需要;足工程需要;(3)TTc,1.5MPa P5MPa,用用三项维里方程三项维里方程计计算,满足工程需要;算,满足工程需要;(4)高压、精确度要求高,可视情况,多取几项高压、精确度要求高,可视情况,多取几项
9、根据状态方程式的形式、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类:根据状态方程式的形式、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类:立方型:具有两个常数的立方型:具有两个常数的EOS 精细型:多常数的精细型:多常数的EOS二二.立方型(两常数)立方型(两常数)EOSEOS1.VDW Equation(1873)形式:形式:2Va-b-VRTP a/Va/V2 2 分子引力修正项。分子引力修正项。由于分子相互吸引力存在,分子撞击器壁的力减小,造成压由于分子相互吸引力存在,分子撞击器壁的力减小,造成压力减小。压力减小的数值与撞击器壁的分子成正比;与吸引其力减小。压力减小的数值与撞击器壁的分子成正比;与吸引其分子数成正比,即与气体比容的平
10、方成反比。分子数成正比,即与气体比容的平方成反比。b b 体积校正项。体积校正项。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分子自由活动空间减小由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分子自由活动空间减小由V变成变成V-b。在临界点处在临界点处Pc8RTb64PTR27a0Vca6b)(VcRT20Vca2b)(VcRT0VP0VPcc2c243c32cTcT22TcT联立微分 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实际气体的等温线 将范德华方程整理后得到:将范德华方程整理后得到:P P(V-bV-b)V V2 2=RTV=RTV2 2-a-a(V-bV-b)PVPV3 3-(bP+RTbP+RT)V V2 2+aV+ab=0+aV+ab=0由这个方程可以看
11、出,当温度不变时,是一个关于由这个方程可以看出,当温度不变时,是一个关于V V的的三次方程,其解有三种情况三次方程,其解有三种情况:三个不等的实根。三个不等的实根。三个相等的实根三个相等的实根 一个实根,两个虚根一个实根,两个虚根 P P L D H L D H V V2.2.R-K Equation R-K Equation(1949(1949年,年,Redlich and Kwong)Redlich and Kwong)(1)R-K Eq的一般形式:的一般形式:b)V(VTa-b-VRTP0.5 R-K Equation中常数值不同于范德华方程中的中常数值不同于范德华方程中的a、b值,值,
12、不能将二者混淆。不能将二者混淆。在范德华方程中,修正项为在范德华方程中,修正项为a/V2,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在在R-K方程中,修正项为,考虑了温度的影响。方程中,修正项为,考虑了温度的影响。R-K Equation中常数中常数a、b值是物性常数,具有单位。值是物性常数,具有单位。(2-6)7b)2(Pc0.08664RTba)72(PTR42748.0a 0VP0VPcc2.5c2TcT22TcT微分(2 2)便于计算机应用的形式)便于计算机应用的形式 a)222(ZBVbh)222(h1hBA-h11Z式中式中 A=ap/R2T2.5 B=bp/RTTrPr08664.0
13、)(T/T)(P/P08664.0RTPPRT08664.0Bcccc5.15.15.1Tr934.4(T/Tc)934.4bRTaBA迭代法迭代法 pVTZZZhZ011a)22202220 式()式(初值01ZZ 先给先给yesyesNoNo(3 3)R-K EqR-K Eq的应用范围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气体适用于气体pVTpVT性质计算性质计算 非极性、弱极性物质误差在非极性、弱极性物质误差在2 2左右,对左右,对于强极性物质误差达于强极性物质误差达10102020。3.RKS3.RKS或或SRK EqSRK Eq(19721972年,年,SoveSove)形式b)V(Va(T)-b-VR
14、TPR-K EqR-K Eq中中 a af(f(物性物性)SRK EqSRK Eq中中 a af(f(物性,物性,T)T)25.05.0220.175-1.5740.48m)Tr1(m1(T)(T)PcTcR42748.0(T)a(Tc)a(T)PcRTc08664.0b(2-8)R-K EqR-K Eq经过修改后,应用范围扩宽。经过修改后,应用范围扩宽。SRK EqSRK Eq:可用于两相:可用于两相PVTPVT性质的计算,对烃类计算,其精性质的计算,对烃类计算,其精确度很高。确度很高。关于两常数(立方型)状态方程,除了我们介绍的关于两常数(立方型)状态方程,除了我们介绍的范德华、范德华、R
15、 RK K、SRK EqSRK Eq以外,还有许多方程,包括以外,还有许多方程,包括P PR R EqEq和和P-T EqP-T Eq 4.PengRobinson方程方程(简称PR方程)方程形式方程形式:方程参数:方程参数:方程使用情况方程使用情况:RK方程和RKS方程在计算临界压缩因子Zc和液体密度时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PR方程弥补这一明显的不足,它在计算饱和蒸气压、饱和液体密度等方面有更好的准确度。也是工程相平衡计算中最常用的方程之一。(6)立方型状态方程的通用形式)立方型状态方程的通用形式方程形式方程形式:归纳立方型状态方程,可以将其表示为如下的形式:方程参数方程参数:参数和为纯数据,
16、对所有的物质均相同;参数b是物质的参数,对于不同的状态方程会有不同的温度函数。立方型方程形式简单,方程中一般只有两个参数,参数可用纯物质临界性质和偏心因子计算。方程使用情况方程使用情况:方程是体积的三次方形式,故解立方型方程可以得到三个体积根。在临界点,方程有三重实根,即为Vc;当温度小于临界温度时,压力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方程有三个实根,最大根是气相摩尔体积,最小根是液相摩尔体积,中间的根无物理意义;其他情况时,方程有一实根和两个虚根,其实根为液相摩尔体积或汽相摩尔体积。在方程的使用中,准确地求取方程的体积根是一个重要环节。bVbbVVTabVRTp TpTRTaTacc/45724
17、.022ccpRTb/07780.025.0)1(1)(rTkT226992.054226.13746.0k)()(bVbVTabVRTp摩尔体积V的三次展开式 RK方程 SRK方程PR方程PT方程 3220.50.510RTaabVVbRTpbVpp TpT32210RTabVVabRTpbVppp232231230RTabRTbVb VabRTpbVbpppp32221230RTabRTbcVc VaRT bcpbcpbVb cpppp压缩因子Z的三次展开式 RK方程 SRK方程 PR方程PT方程上述方程除RK方程 A=ap/R2T2.5外,其余 A=ap/R2T2,B=bp/RT,C=c
18、p/RT 3220ZZA B B Z AB 3220Z ZA B B Z AB 322231230ZB ZABBZABBB3222120ZC ZABCBCBZABBCB C(四)(四)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l1.试差法解题试差法解题 )8026.26v(v5277.16105588.133.1018026.26-v9691.2270)8026.26v(v)15.273(105588.11033.1018026.26-v15.27310314.865.01266试差法:试差法:假定假定v v值值 方程左边方程左边 方程右边方程右边 判断判断小小v=30 cm3/mol710.2549156.6776
19、大大v=50 cm3/mol97.8976125.8908v=40 cm3/mol 172.0770 136.6268 小小v=44 cm3/molv=44.0705 131.5139 131.5267 稍大稍大 已接近已接近v=44.0686 131.5284 131.5288由此可计算出由此可计算出v=44.0686 cm3/mol2.2.通过作图得出结果通过作图得出结果 若令若令 y y1 1=方程左边方程左边f f1 1(v)(v)y y2 2=方程右边方程右边f f2 2(v)(v)V求YV2.2.迭代法迭代法:164.2Tr 394.333.101Pr TrPr08664.0B54
20、9.1164.2934.42.12615.273934.4)(T/T934.4bRTaBA5.15.15.1c5.1)2(h1h549.1h11Z)1(Z1959.1ZTrPr08664.0ZBh)0()1(0)z2zz)0(7)(0)z2zz)0(3)(0)z2zz)0(2)(0)z2zz假设假设:Z(0)=2 h(0)=0.59795 Z(1)=1.9076Z(0)Z(0)=1.9076 h(1)=0.62691 Z(2)=2.0834Z(0)Z(0)=2.0834 h(2)=0.57401 Z(3)=1.7826Z(0)如果按直接赋值迭代不收敛,发散,考虑用如果按直接赋值迭代不收敛,发散
21、,考虑用Z(0)=1.9538 h(1)=0.61209 Z(2)=1.9898Z(0)=1.9714 h(1)=0.60662 Z(3)=1.957Z(0)=1.9665 h(1)=0.60814 Z(7)=1.9661 001.00004.09665.19661.1zz(0)(7)/molcm 0635.441033.10115.27310314.89661.1PzRTv9661.1z3663.3.注意点注意点(1 1)单位要一致,且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要一致,且采用国际单位制;(2 2)R R的取值取决于的取值取决于PVTPVT的单位的单位.0.08205 m0.08205 m3 3at
22、m/kmolatm/kmolK,lK,latm/molatm/molK K1.987 cal/mol1.987 cal/molK,kcal/kmolK,kcal/kmolK K8314 m8314 m3 3Pa/kmolPa/kmolK(J/kmolK(J/kmolK)K)8.314 J/mol8.314 J/molK(kJ/kmolK(kJ/kmolK)K)三三.多常数状态方程多常数状态方程(一)(一)B BW WR EqR Eq1.1.方程的形式方程的形式式中式中B B0 0、A A0 0、C C0 0、a a、b b、c c、8 8个常数个常数运用运用B BW WR EqR Eq时,首先
23、要确定式中的时,首先要确定式中的8 8个常数,至少要有个常数,至少要有8 8组数据,才能组数据,才能确定出确定出8 8个常数。个常数。2.2.应用范围应用范围(1 1)可用于气相、液相)可用于气相、液相PVTPVT性质的计算。性质的计算。(2 2)计算烃类及其混合物的效果好。)计算烃类及其混合物的效果好。23000263222()()(1)exp()CpRTB RTAbRTTcaT(二)M-H.Eq 55443322151iiib)-(v(T)fb)-(v(T)fb)-(v(T)fb)-(v(T)fb)-(v(T)fb)-(v(T)fP)TkTexp(-CTBA(T)fciiii1.1.通式通
24、式(2-32)其中其中k=5.475k=5.475M-H.Eq:55M-H.Eq:55型和型和8181型型2.552.55型型 由上面的通式可见,由上面的通式可见,方程中的常数为方程中的常数为:有有9 9个常数,但只需个常数,但只需两组数据两组数据就可以得到,就可以得到,一组是临界值一组是临界值,另一组是某一温度下的蒸汽压另一组是某一温度下的蒸汽压A A(0 0)A AA A3 3A AA A(0 0)B B(R R)B BB BB B(0 0)B BC C(0 0)C CC CC C(0 0)C C(0 0)在在5555型方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常数型方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常数,这样就得到了,这样就得
25、到了8181型型-方程。方程。3.813.81型型4.4.优缺点优缺点 优点:优点:计算精度高,误差:气相,液相:计算精度高,误差:气相,液相:常数易确定,只需两点实测数据(临界点,常压下数:常数易确定,只需两点实测数据(临界点,常压下数据)据)c c:可用于极性气体性质计算:可用于极性气体性质计算:可用于液相性质的计算:可用于液相性质的计算 问题:问题:对液相极性物质计算误差大对液相极性物质计算误差大,最大误差达最大误差达16%1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化工学报化工学报,(1).1981,(1).1981 2.3 2.3 对比态原理及其应用对比态原理及其应用 一一.气体的对比态原理气体的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