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

  • 上传人(卖家):阳光灿烂杨老师
  • 文档编号:5680931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37.9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唐雎不辱使命 新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10 不辱使命 示范 教学 设计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10*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把握故事情节。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特征。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识记文学常识。(2)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教学难点:探究本文通过对话描写、对比和衬托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刘向及战国策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2.积累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2、教师:(出示课件1)同学们,谁能想象一下天子发怒会是怎样一个场面?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那么,平民发怒又是怎样的场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平民发怒,震慑天子的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10* 唐雎不辱使命(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和重点人物及其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4)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编楚辞,所作辞赋三十三篇,今多亡佚

    3、,唯九叹为完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中垒集。代表作品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2)文本常识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文本常识的课件,讲解这课涉及的文学常识,为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预设1:作品介绍(出示课件5)战国策,书名。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后由西汉末年刘向按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整理编辑成书,共三十三篇。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预设2:人物介绍(出示课件6)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

    4、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使其吞并安陵国的企图落空,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7)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题目是后人加的。战国时期,周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战国最后十年,秦相继灭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秦王

    5、不悦,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唐雎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保全了安陵国土。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8)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提示:(出示课件9)教师: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和停顿。预设:(出示课件10-13)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

    6、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7、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教师:同学们,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唐雎为什么出使秦国,他的使命是什么。(出示课件14)(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疏通。)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课文的第1段。预设:(出示课件15)教师:同学们,根据对文段的疏通,尝试把这段翻译一下。(学生朗读文段,自主翻译回答,教师指正。)预设:(出示课件16)【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与恩惠,用大

    8、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是我从先王那里接收了封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秦国。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课文的第2段。预设:(出示课件17)教师:我们在根据上面对文段的疏通,尝试把这段翻译一下。(学生朗读文段,自主翻译回答,教师订正指正)预设:(出示课件18) 【译文】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如今我用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不是小看我吗?

    9、” 唐雎答道:“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用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课文的第3段。预设:(出示课件19)教师:我们根据上面对文段的疏通,尝试把这段翻译一下。(学生朗读文段,自主翻译回答,教师指正。)预设:(出示课件20)【译文】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我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的样子,不是有胆识有才能

    10、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他们)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要穿上丧服,今天就是这样。”(说着)拔出宝剑站了起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课文的第4段。预设:(出示课件21)教师:同学们,根据对文段的疏通,尝试把这段翻译一下。(学生朗读文段,自主翻译回答,教师指正。)预设:(出示课件21)【译文】秦王(吓得)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

    11、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魏灭亡,可是安陵国却凭借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先生啊。”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把课文朗读一下,思考下列问题:1.读完课文,说说唐雎为什么出使秦国?(出示课件22)(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教师追问:他的使命是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唐雎的使命是保全安陵国土。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出示课件22)(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学生:本文写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一)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

    12、气。看看唐雎是如何为自己的国家与秦王争辩的。(出示课件23)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唐雎与秦王斗争的三个回合。(出示课件24)(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填写表格。)预设: (二)通过读课文,秦王与唐雎在你们心目中各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现出来?并概括他们的性格特征。(出示课件25)1.教师:我们先来找描写秦王的语句,看看秦王的性格是怎样的。(学生对照提示,分角色朗读。)语句出示1:(出示课件26)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学生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写

    13、出了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学生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表现了秦王的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学生3:“秦王不说”表现了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学生4:这段话,表现了秦王阴险狡诈,盛气凌人。语句出示2:(出示课件27)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学生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现他严厉地质问。 学生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体现了秦王的咄咄逼人。语句出示3:(出示课件28)

    14、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学生:表现了秦王的骄横狂妄,不可一世。 语句出示4:(出示课件28)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学生:“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徒以有先生也”表现了秦王的前倨后恭。2.教师:我们先来找描写唐雎的语句,看看唐雎的性格是怎样的。(学生对照提示,分角色朗读。)语句出示1:(出示课件29)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学生:“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体现了唐雎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语句出示2:(出示课件29

    15、)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学生:体现了唐雎的毫不示弱,据理反击。语句出示3:(出示课件30)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学生:体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不畏强暴。3.教师: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分角色朗读的感受,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出示课件3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归纳。)学生1:秦王,一个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封建统治者。学生2:唐雎, 一个从容镇定、有胆有识、具有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谋臣。4.教师:同学们,说一说: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

    16、地尔。”秦王为什么这样说?(出示课件32)(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秦王的骗局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来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教师补充:可见秦王的强悍残暴。说“布衣之怒”可见他的狂妄无知。(三)结合前面分析,说一说文中秦王谈判前后的表现,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布衣之怒和天子之怒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34)(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课本图表。)1.秦王谈判前后的表现。(出示课件34)2. 布衣之怒和天子之怒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35)3.教师:同学们,说一说:唐雎在解释布衣之怒时,历数从前几位刺客的行迹,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36)

    17、(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课本回答。)语句出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学生:表述上运用了排比和夸张修辞手法。教师追问: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3.品析文章语言特色,赏析其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文意,初步

    18、了解了文本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深入理解课文,梳理文言知识。(出示课件37)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回答问题1.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出示课件38)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这两点是从道义方面的说话技巧。学生2:言之有“力”,这点体现说话的威力。教师总结:唐雎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不辱使命。教师追问:对你们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讨论回答。)(出示课件39)预设1:懂得一个道理: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

    19、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预设2:培养一种能力: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2.同学们思考一下,机智勇敢的唐雎能够永保安陵吗?(出示课件40)(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 不能。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3.你们还知道历史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人物吗?你们能介绍一下他们的故事吗?(出示课件41)(学生讨论,自主回答。)学生1:晏子使楚(出示课件41)晏子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

    20、想家、外交家。晏子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出使不受辱,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晏子使楚,以狗国才有狗洞、不肖者出使不肖国、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等事,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也维护了个人尊严。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子,将其比为管仲。学生2:完璧归赵(出示课件42)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上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崇高的爱国热情,智斗强秦,以和氏璧有一点小毛病、斋戒五天等托词,完璧归赵。4.唐雎与秦王对峙时,以自己的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靠的是勇气,靠的是智慧,靠的是自己内在的底气。如今,中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发

    21、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的资料,谈谈你对“骨气”的看法。(出示课件43)(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何止千千万万?回望走过的路,我们更加坚定这样一种信念:中国人民是压不垮的,每一次艰苦的磨砺,只会让我们更强大。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学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担任“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在文化的熏陶中,唐雎的勇气、底气早已化为中国人民的骨气,也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出示课件44)(二)字词句归纳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

    22、重点字词句归纳一下。1.通假字(出示课件45)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2.古今异义(出示课件46、47)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 古义:交换;今义:容易。休祲降于天 古义:吉祥;今义:停止,休息。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词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成立。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仅仅;今义:成直线的。徒以有先生也 古义:只,仅仅;今义:徒弟,学生。3.一词多义(出示课件48、49、50)4.词类活用(出示课件51

    23、)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色丧服。轻寡人与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请广于君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5.文言句式(出示课件52)倒装句、省略句: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介词结构“于先王”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吾”)判断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三、课堂小结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53)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文记叙了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形,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揭露了秦王狡诈骄横而又色厉内荏的真实面目。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24、(出示课件54)(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在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智勇双全,最后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谱写了一曲以弱胜强的赞歌,令我们深感钦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要害怕,更不要钻牛角尖儿,应该运用智慧,战胜困难,取得成功。预设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在文化的熏陶中,唐雎的勇气、底气早已化为中国人民的骨气,也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栋梁,将来和广大的人民一起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定能推动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3.我

    25、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通过对话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出示课件55)本文中的对话极富外交色彩,文言虚词的恰当运用,使人物说话的语气突出,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形象、逼真,除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安陵君的委婉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词严,秦王的骄横无理都跃然纸上。预设2:运用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出示课件56)一是安陵君和唐雎之间的衬托,前者衬托后者;二是唐雎与秦王之间的对比。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这两种有效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

    26、成,起到了显著的效果。4.板书设计。(出示课件57)四、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58-61)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五、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1.(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出示课件62-65)2.为什么古代的外交官又称为“使节”? (出示课件66)六、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7) 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臣,他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时光倒流,你是安陵国的一位普通公民,知道唐雎的事迹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是通过分析人物

    27、精妙的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本文是一篇历史散文,在教学时通过历史故事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地进入教学环节。之后检查预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字词,有助于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编排、表演课本剧,可让学生快速地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主旨,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梳理课文情节后,再具体分析人物语言,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感受本文语言艺术的精妙、外交语言的巧妙。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把本文所要传达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精神运用到生活当中来,激励学生勇往直前,为国家、社会做贡献。【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送东阳马生序的大意,尝试翻译全文。2.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3.从本文看,作者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10《唐雎不辱使命》示范课教学设计.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809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