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届高三 历史 复习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学术下移和百家争鸣导入导入前770前475前221东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前256前476 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所控制的地盘人口已十分有限,基本上只能掌控洛邑周围几百里的范围,而且军事力量、政治威望与经济实力均大大下降。长期主要依赖周围的晋、郑两国支持,方得免于别国与犬戎的侵扰,而各诸侯国则各自为政,并互相倾伐吞并,周王室亦无力介入,王室之衰微可想而知。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上册)东周(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如何?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前770 前68
2、0 前546 前510 前476 平王平王 齐桓齐桓 弭兵弭兵 吴越吴越 东迁东迁 霸业霸业 之会之会 争霸争霸 前722年(隐公元年)春秋始前481年(哀公十四年)春秋终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宋襄公齐桓公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扩大了地盘,比如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就使春秋初年为数众多的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起了奠基的作用。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韩非子有度:荆(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
3、启地三千里。韩非子难二: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史记秦本纪: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孟孟子子尽心下尽心下:春秋无义战春秋无义战。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首先,争霸促进了中国的统一。春秋初期,黄淮江汉这一中心区域见于文献记载有140余国,及至春秋末,这一地区只剩下大小20余国。其次,争霸促进了华夏与所谓蛮夷戎狄之间的交融。最后,争霸促进了各国社会制度的改革。摘编自 沈长云先秦史 促进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各国的制促进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各国的制度改革。度改革。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2.“卿室”的崛起 论语论
4、语季氏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继王室衰微和诸侯左右政治局势以后,春秋的政坛上又出现了另一种更加引人注目的现象,即所谓“政在大夫”,或“政在家门”,也就是各国公室的大权旁落,政权执掌在大夫家族的手中。这种情况约出现在春秋中叶。孔子曾以他所在的鲁国为例说:“禄
5、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孔子称鲁公室丧失政治权力至他那个时候已经五世,应是从鲁宣公算起的。在别的国家情况也差不多。沈长云先秦史 史记鲁周公世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2.“卿室”的崛起 3.战国七雄与诸侯称王 李悝变法三家分晋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合纵攻秦秦灭东周前475前422前403前386前356前318前256前221各国称王田氏代齐前379楚春秋时即称王:前879;前704齐威王、魏惠王“徐州相王”:前334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25年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易王称王:前323年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公或侯,进入战国,随
6、着割据称雄的加剧,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并进而带来政体的变化。这不仅反映了各诸侯国独立主权的形成,而且反映了君主集权体制的形成。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2.“卿室”的崛起 3.战国七雄与诸侯称王 4.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礼仪之大服章之美何为“华夏”?文明的先进历史纵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记王制: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惟乃丕显考文王惟乃丕显考文王用肇造我区夏(夏的居
7、用肇造我区夏(夏的居住地),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同区住地),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同区夏)夏)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治理)万姓。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治理)万姓。尚书尚书(主要记录商周,尤(主要记录商周,尤其是西周的历史)其是西周的历史)大意:周文王开创大意:周文王开创“我有夏我有夏”的共同地域,的共同地域,联合其他联合其他“一二邦一二邦”,推翻商王朝,建立诸夏,推翻商王朝,建立诸夏的统治。的统治。政治同盟“华夏”内涵的演变 夏,大也。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夏,大也。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扬雄扬雄方言方言“华夏”内涵的演变 当成周者,南有荆蛮(楚国)、申、吕当成周者,南有荆蛮
8、(楚国)、申、吕北有卫、燕、狄北有卫、燕、狄西有虞、虢西有虞、虢东有齐、东有齐、鲁、曹鲁、曹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夷戎狄之人也。夷戎狄之人也。国语国语郑语郑语西周初,“夏”包含了和周王室或姬姓有亲缘关系的族群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春秋时期,在诸侯国势力膨胀,华夏族向周边扩张的同时,各少数民族也不断深入到华夏族居住的区域,这样就打破了原来各族之间的地域界限,形成了华夏族与夷狄各部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这为民族的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