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历史全国卷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674716
  • 上传时间:2023-05-01
  • 格式:PPT
  • 页数:58
  • 大小:2.3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历史全国卷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2021 新高 历史 备考 策略 全国卷 高考 选择题 解题 技巧 课件
    资源描述:

    1、【核心素养核心素养】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年新高考备考策略【高考先锋高考先锋】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年新高考专题研究【独门秘籍独门秘籍】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年新高考满分指导【原创领军原创领军】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年新高考命题预测高考选择题题量与分值;高考选择题题量与分值;分析:题量少,分值高,风险大。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高频考点古代史中国史中国先秦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政策变化;儒家思

    2、想的演变及特征。世界史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及主要思想家。高频考点近代史世界史欧美主要国家的民主制度;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中国史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维新思想。现代史世界史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中国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

    3、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频考点解决方法解决方法(选择题要拿高分)选择题要拿高分)1.掌握历史史实(实)很多考生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够全面,对重要历史问题认识不到位,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尤其对历史事物之间某些隐性的、内在的联系缺乏了解和认识。2.掌握审题、解题方法技巧(活)(1)三审题干一审:审时、空、角度等限制条件明确选择范围二审:审关键的词句明确中心内容及内涵、外延三审:审整体明确考查意图(2)三辨选项(咬文嚼字)确定最后答案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辨:是否符合题干主体内容;三辨: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3.精品题目,多练精评,提高训练效率(

    4、勤)文字类材料选择题文字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题型特征】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新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以“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为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1.读: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2.找: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3.联: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4.析: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解题技法解题技法】注意:注意:浓缩材料找大意,浓缩材料找大意,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完全对应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完全对应(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6)史载,宋太

    5、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A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从材料信息看,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他顾忌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对其言行的记载和由此产生的后世的评价。此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史传统对君主个人行为的影响,故选A项。史官撰写的内容不可能全部可信,故B项错误。史官主要为皇权服务的,题干材料未反映两者间的尖锐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中宋太祖不愿意史官记载对自己不利的言行,而非所有言行

    6、,故D项错误。(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题题眼为“洋货”。从题干中可看出,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流通的的洋货渐多,而且流通范围广泛,这说明随着小农经济的瓦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项。中国关税主权丧失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中国的自然

    7、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但在农村仍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中国近代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开放的状态中,真正打开国门主动对外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D项错误。(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解析: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从题干中“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

    8、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D项正确;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不利于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故A项错误;将“亲日派”“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并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是损坏其团结抗日的形象,故B项错误;国民党把“国共合作”归为“谬误名词”,可知其否认国共合作,且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是名义上的全国政府,作为执政党掌握领导权,中共为团结抗日接受其领导,故C项错误。(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

    9、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女王干预议会中两党的权力安排,这说明女王还有一定的权力,而非“统而不治”,国王成为“虚君”是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之后,故选B项。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故A项错误;英国内阁制度于1721年开始逐渐形成,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因此女王的做法不违背该法案,故D项错误。图表类材料选择题图表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

    10、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的命题形式。(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1“三看”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2“四注意”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11、【解题技巧】(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 B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材料反映了从唐朝到清朝河南地区的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江苏的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说明自唐代以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随之发生南移,故B项正确。理学兴起于河南,影响扩大而非转移,故A项错误;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D项错误。【典例】阅读下

    12、列近代史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近代化进程B充分吸收了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C西方科技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渐进性变化D科技传入引发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高潮信息解读:中国近代化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沿海早于内地,说明对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吸收不平衡、不充分;中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作出的反应加快(传播到中国时间变短,由沿海到内地的时间变短);交通通讯的近代化改变着近代中国城市生活,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渐进性变化。(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

    13、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从图表可以看出,在“一五”计划(19531957)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的增长率大大超过英、美两国,这是因为中国在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情况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而军备竞赛等促进了重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急躁冒进出现于“大跃进”期间,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

    14、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该图说明当时英国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D.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解析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显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进口商品主要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表明英国工业化水平高,依赖世界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排除答案BC,故正确答案D。大力加强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才有的事情。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2007全国卷文综21)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解析 B 从题中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

    15、十年探索时期。依据图中所示曲线可知其产量自1958年开始下降,1960年开始逐渐上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工农业比例失调加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可以判断图中曲线描述的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故B项为正确答案。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地图、图片类材料题主要以地图、历史照片、图片或漫画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

    16、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解题技巧】1.“四审”:审时间和空间 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 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2.对被选项要“三判”: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是要以图补文;是要以文补图;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2016全国新课标乙卷文综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

    17、农业生产情况。注意时间关键词:汉代。从图片信息看,有多人在农田中集中从事农耕,因此这属于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故选项D项正确,A项错误;图片体现了多人集体劳作的情形,而精耕细作农业主要体现在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上,故B项错误;汉代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为主。根据已有史料,在古代社会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公有制下,老百姓“耕者有其田”。东汉及曹魏时期推行的屯田制,是一种典型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在实践中也比较好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北魏和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其实是以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为前提条件的。图片无法判断土地性质,故C项错误。(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

    18、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解析:D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使用丝帛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使用铜钱货币,岭南和河西走廊地区使用金银货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很多地区拒绝使用铜钱,而金银和实物则不会因改朝换代而产生损失。因此,使用铜钱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地区,故D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直到两宋,江南经济才超过北方,所以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发展速度最快”上,C项无法通过货币的使用得出。

    19、(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解析 C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的司法公平原则。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或遵从民众意愿,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B、D项错误;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C项正确。程度型、限定词

    20、型选择题程度型、限定词型选择题【题型特征题型特征】其特点是: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主要影响”、“本质”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解题技法解题技法】1.排除法:排除错误的、不够严密的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2.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注意不能“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

    21、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 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成效。洋务运动中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国相对于日本是占据上风的。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西方人士判断中国最终取胜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中虽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军备优势,未涉及集权制度,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是列强侵略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中国不

    22、可能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故D项错误。(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良二千石(郡太守)”是指称职的郡守,材料强调地方官员的贤明对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性,此治国理念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后来帝王传承的是汉宣帝重视地方官员贤明的治国理念,未涉及汉代地方

    23、行政制度的延续性,故C项错误;D项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35)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赞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解析 D 本题主要美苏冷战。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政府机构大力支持这位黑人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A、B均与材料无关;不结盟运动兴

    24、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解题技巧】1.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2.明确比较对象: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比较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B 本题考查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从材料信息看,明代地方体制经历了从权力分割到权力集中的过

    25、程,权力的集中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项。巡抚是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集中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扩大权力,更没有削减六部原有的权力,故A、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地方权力的分合,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但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对立关系,故D项错误。(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 B 由表1可以看出,英、

    26、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故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1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表1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故C、D项错误。题型六题型六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技巧】注意: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如客观、主观、主要、次要、直接原因、间接、历史、根本原因等;注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谁是因谁是果;方法:采取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

    27、一定是因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34)表一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解析:B 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茶叶、石油、可可和天然橡胶多属于资源类和初级产品,而从事此类生产的国家大多属于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为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成立行业国际组织,故B项正确;这些行业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无关,

    28、且材料未体现资源紧缺,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国际组织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且国际组织的成立是全球化的产物,故D项错误。(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材料信息强调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实质上是在肯定

    29、小农经济对农耕的促进作用,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所以C项正确。春秋末年,铁犁和牛耕的出现,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A项表述与材料因果关系颠倒,故排除。农业收益的增加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且材料未体现出战国时期农业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规模小且脆弱,再加之土地私有易导致土地兼并,从而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增长,故D项错误。(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30、.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 B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综合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戊戌变法前许多维新思想家提出变法主张,其中核心问题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而这些实质性的大变革必会有巨大的阻力,故需要从小的改制突破,以动员更多的人支持改革,为核心改制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故宋恕和康有为均提出“易西服”,B项正确。A、C、D项题干中均未体现。(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

    31、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A 本题旨在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工厂集中的城市污染严重,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于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死亡率上升,不会出现人口膨胀粮食短缺问题,故C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历史概念型选择题历史概念型选择题 特点: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

    32、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解题技巧:理解材料或课程上的历史概念进行判断(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注意“195

    33、7年”“1965年”两个时间信息。切入点是“外交背景”。从材料信息看,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与1957年相比,有了较大提高,这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方针,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受苏联影响较大,且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对象多为苏联和东欧国家;进入60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因此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A项错误,B项正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打破了欧美对华的封锁和制裁,故D项错误。(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

    34、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影响。从材料信息看,罗马法尽管一次次“隐藏”,但却从未“消失”,而且一次次“重新出现”,这说明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故选A项;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和原则上,而不是具体规范,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部分沿袭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而非罗马法,故C项错误;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欧洲社会,而非

    35、不断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故D项错误。(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 C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政治制度。据材料信息可知,年幼的皇帝往往封外戚(舅舅、外祖父)为列侯,用他们来辅政,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这正说明了皇帝的母亲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符合题意。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表明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但并未说明重用外戚是为了抑制相权

    36、,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反对外戚干政,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且存在于汉初非题干中的两汉时期,故D项错误。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东亚封建社会中的君主(中国皇帝、日本天皇、朝鲜、越南、琉球国王)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相对的有宦官干政。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中国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专政。汉哀帝、汉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2009全国卷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

    37、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解析 D 本题是当年正答率最低的一道题,是概念型选择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因贵族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而材料中“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说明美国反对世袭。本题四个选项中:民主体现的是反对专制、独裁;自由体现的是反对束缚、禁锢;平等体现的是反对等级;共和是指国家元首等由选举产生,体现的反对世袭制度。特点: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以及历史结论等的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评价型选择题评价型选择题命题形式:一是主体评价类,即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选项提供对该主体的评价,从

    38、中选择最合适的评价。经常呈现的形式是“关于某某(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评价(或者说法、解释、表述、分析)正确的是”。二是评价主体类,即题干给出对某事物的评价,选项提供与评价相关的主体,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主体。(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D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作用。隋唐时期推行的科举制为中小地主及下层民众科考入仕提供了机遇,必然促进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39、故D项正确;隋唐时期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但人才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官吏,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不能直接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按照科举制的规定,世家子弟也可参加,而且隋唐时期还有照顾世家大族的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和欧洲煤钢共同

    40、体。从材料“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看,马歇尔计划实施在促进欧洲经济复兴的同时也有助于欧洲的联合,而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故A项正确,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试图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二者之间不可能形成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导致欧洲出现对峙和德国分裂的根源都在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故D项错误。(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41、解析 A 本题考查宋代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题干材料反映了与沿海经济有关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官方)认可,这正说明了东南沿海经济日益受到统治者重视,其社会影响力也必然因此上升,故A项符合题意。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C项错误;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特点:组合型选择题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它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纵观20102016年全国卷,此类选择题尚未出现。逆向型选择题逆向型选择题【题型特征】逆向型选择题,就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也称为否定选择题。此种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纵观20102016年全国卷,此类选择题尚未出现。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历史全国卷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747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