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套)最新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课件-知识点专题讲义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7套)最新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课件-知识点专题讲义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考 化学 复习 专题 课件 知识点 讲义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专 题 解 读 坐标曲线题是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类题型,借助于该类型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灵活应用分析能力,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区分度,是中考化学中较重要的一类题。常见试题类型:1.pH曲线;2.化学反应中各种量的变化曲线;3.溶液相关的曲线;4.金属与酸反应曲线。解题技巧:1.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看懂图像所描述的化学意义;2.分析图像时重点把握“三点一趋势”,即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变化趋势。类 型 精 讲1酸和碱的稀释考向原理图像 稀释酸开始时酸溶液的pH7,随着水质量的增加,pH会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 稀释碱开始时碱溶液的pH7,随着水质量的增加,pH会不断减小,
2、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类型1pH曲线2.酸碱中和反应考向原理图像碱入酸在0点时,溶液呈酸性,pH7 酸入碱在0点时,溶液呈碱性,pH7;随着酸的加入,溶液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减小,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 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呈酸性,pH7例例12017荆州往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C【解析】氢氧化钾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因此pH减小,但是不会小于或等于7,故选C。1物质总质量的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2.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仍有固体剩余,即保持恒定。(如高
3、温煅烧碳酸钙、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等)类型2 化学反应中各种量的变化曲线3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的变化(1)反应物质量的变化考向原理图像反应物有剩余若某种反应物有剩余,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反应停止,反应物质量保持不变 反应物无剩余若完全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直至为零后反应停止(2)生成物质量的变化考向原理图像一种物质和一种物质的反应(只发生一个反应)反应一开始就有物质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增大,直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 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发生两个反应)向两种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溶液,应遵循优先反应原则(优先发生中和反应,
4、再发生其他反应),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后反应的生成物质量曲线通常不是从原点开始(除生成物为不溶于酸的BaSO4或AgCl的沉淀外)考向举例分析图像溶质质量减小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反应所产生的硫酸亚铁质量小于硫酸铜的,故溶质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停止后保持不变 溶质质量增大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反应所产生的硫酸锌质量大于硫酸铜的,故溶质质量不断增大直至反应停止后保持不变4.溶质质量的变化考向举例分析图像溶质质量先变小后增大向稀硫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与氢氧化钡
5、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稀硫酸反应完,随着氢氧化钡的继续加入,溶质变为氢氧化钡且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先不断减小至0后再不断增大5.某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举例分析图像将一定量的石灰石加入到稀盐酸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总质量不断增加,而氢元素质量保持不变,故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不断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6.与催化剂相关的质
6、量的变化原理分析图像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加入催化剂的化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即其曲线的斜率比未加催化剂的大,但最终生成物的质量相同 7.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考向原理分析图像体积曲线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是21 质量曲线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是18例例22017兰州,25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导学号 95444097】()D例2题图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 的稀硫酸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 NaOH溶液【解析
7、】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应相同,故错误。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酸性变弱,溶液的pH变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故错误。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完全反应,且镁比等质量的锌生成的氢气多,故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正确。1一定温度下,向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各成分的变化情况原理分析图像随着KNO3不断加入,溶质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当溶液
8、达到饱和时,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溶剂是水,在加入硝酸钾的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类型3溶液相关的曲线 原理分析图像开始时,溶液的质量是零,随着KNO3不断加入,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溶剂质量不变,因此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的质量不再增加,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开始时,溶质质量为0,则溶质质量分数为0,随着硝酸钾固体的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2.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各成分的变化情况原理分析图像开始时,溶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质,起点不为0,随着硝酸钾的不断加入,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溶液饱和后保持
9、不变 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一定的溶剂,加入硝酸钾的过程中溶剂质量保持不变 原理分析图像不饱和溶液有一定的质量,随着硝酸钾的不断加入,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也不断增加,直至溶液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随着硝酸钾的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3.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各成分的变化情况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固体,因此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因此图像如右。其中x可为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及
10、溶质的质量分数。例32016兰州,21下列图像与选项中的表述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导学号 95444098】()AA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 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B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产生氧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D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A.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故正确。B.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但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错误。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故错误。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误。1.等
11、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1)当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时,该图像的斜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的质量,即反应速率,金属的活动性(MgAlZnFe)决定反应速率大小关系,即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AlZnFe。(2)最终产生氢气质量的大小关系,可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第一种: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消耗完的等质量金属分别进行计算(可设金属质量均为m),但分析繁琐、耗时长。类型4金属与酸反应曲线 第二种:金属完全被消耗的情况,可利用生成氢气质量 ,计算得出结果。金属质量同设为m,则Al、Mg、Fe、Zn分别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即图像中纵坐标数值的最终大小关系亦如此。=
12、金属元素化合价 金属质量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322227245665mmmm、2.足量的不同金属与等质量的酸反应 根据图像分析可得到:(1)斜率情况与“1.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中斜率分析情况相同。(2)最终氢气质量的大小关系则需根据被消耗的酸的质量而不是金属的质量进行计算。方法一:同样可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可设被消耗的酸的溶质质量均为n)。方法二: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等质量的酸的溶质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到生成物氢气中,因而得到的氢气的质量也相等。因此,最终纵坐标数值应相同。3.足量的同种酸逐渐滴入等质量不同金属中 与前两种情况不同之处是该图像的横坐标为酸的质量,分析如下:(1)横
13、坐标是加入酸的质量,故斜率表示滴入单位质量酸时所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在金属未被消耗完之前,逐渐加入的酸全部参与反应,提供的等质量的氢元素转化为等质量氢气,故在金属未消耗完之前,所产生的氢气质量都相同。(2)最终产生氢气质量的大小关系,与“1.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中生成氢气质量的分析过程相同。例例4 42017泰安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B
14、例4题图【解析】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故正确。B.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故错误。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单位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和丙,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正确。D.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
15、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故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正确。专 题 解 读 在试题中体现化学思想方法是甘肃中考试题的一大特色,也是一个亮点。化学思想方法虽然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不大,但却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学好化学起着重要作用。初中化学涉及到的思想方法有对比法、类比法、归纳法、推理法。此类试题都是以基础知识为根本,因此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好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甘肃常考逻辑推理法,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法。类 型 精 讲 推理法主要分为逻辑推理法、归纳推理法、类比推理法、演绎推理法。此类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项前半部分一般是正确的规律性结论,后半部分
16、则是根据前半部分类推或者反推出的结论,或者给出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同时针对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要求学生判断所得结论。知识列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碱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类型1推理法专 题 解 读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所以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则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氧化
17、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专 题 解 读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碱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某固态化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则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例例1 12016甘肃,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 定是置换反应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 氧化物D单质是只
18、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 净物一定是单质 C【解析】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正确。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正确。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错误。D.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正确。分类归纳法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进行分类事物的方法。化学中涉及到物质的分类,如:1.将物质按组成种类分为纯净
19、物和混合物。将纯净物按组成元素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将无机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此部分知识讲解详见第9讲)2.将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3.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又分为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又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4.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对人体重要的元素,又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类型类型2 2 分类归纳法分类归纳法例例2 22017兰州,17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全部正确的是()CA.操作顺序B.生活化学制取O2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配制溶液需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碳
20、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解释说明D.化学鉴别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因为其具有还原性看颜色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带火星的小木条鉴别O2和CO2【解析】A.制取O2停止加热时,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易导致水倒流使试管炸裂。B.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所以不能使用。D.应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故选C。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目的,并做出正确的评价。知识列举: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
21、速率的影响;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速率的因素。类型3对比分析法例例3 32017重庆A“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填序号)。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 (填序号)。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CAD(3
22、)实验3是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 (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发生反应。氧气、水例3题图【解析】(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可以证明CO2与H2O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D正确。(3)中有水、氧气,铁钉在水和氧气共存时易生锈。中无氧气,铁钉不能生锈;中无水,铁钉不能生锈;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水和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专 题 解 读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提纯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
23、识,也是中考必考的考点,常利用此类试题对物质的性质进行考查。检验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尽量以不消耗或少消耗原物质为原则。检验物质的三个原则:(1)看:颜色、状态。(2)嗅:气味。(3)实验:加试剂。物质的鉴别,就是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生成及气味等实验现象,最终区分出不同物质的实验探究过程。除杂时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物质提纯的基本原则:物质提纯的基本原则:1.不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少被提纯物质。3.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
24、离。4.被提纯物质易复原。类型精讲一、物质的检验一、物质的检验1 1常见离子的检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方法现象原理举例(化学方程式)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pH试纸测酸碱度pH7取少量溶液加入可溶性铜盐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2NaOH+CuSO4=Cu(OH)2+Na2SO4离子检验方法现象原理举例(化学方程式)Cl-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NaCl+AgNO3=NaNO3+AgClSO42-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Na2SO4+Ba(NO3)2=2NaNO3+BaSO4CO32-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5、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2HCl=2NaCl+H2O+CO2Ca(OH)2+CO2=CaCO3+H2O离子检验方法现象原理举例(化学方程式)Fe3+溶液呈黄色,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FeCl3+3NaOH=Fe(OH)3+3NaClCu2+溶液呈蓝色,滴入NaOH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CuCl2+2NaOH=Cu(OH)2+2NaClCa2+滴入可溶性的碳酸盐(如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CaCl2=CaCO3+2NaCl离子检验方法现象原理举例(化学方程式)Ag+滴入NaCl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AgNO3+NaCl=Ag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