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光纤通信-第8章-分组传送网PTN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光纤通信-第8章-分组传送网PTN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光纤通信 分组 传送 PTN 课件
- 资源描述:
-
1、8.1 PTN的基本概念及特点8.2 PTN网络的体系结构8.3 T-MPLS的业务承载和转发8.4 T-MPLS的OAM技术8.5 T-MPLS网络中的安全性问题保护与同步8.6 PTN在3G传输承载网络中的应用8.1 PTN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8.1.1 PTN的基本概念 8.1.2 PTN标准 8.1.3 PTN的特点8.1.1 PTN的基本概念 分组传送网(PTN)是一种能够面向连接、以分组交换为内核的、承载电信级以太业务为主,兼容传统TDM、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它是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的。8.1.2 PTN标准 PTN有两类实现技术,即T-MPLS
2、和PBT。T-MPLS:是从IP/MPLS发展而来的,该技术摒弃了基于IP地址的逐跳转发,增强了MPLS面向连接的标签转发能力,从而确定端到端的传送路径,加强了网络的保护、OAM和QoS能力。8.1.2 PTN标准PBT:是从以太网发展而来的PBB-TE技术。PBB(运营商骨干桥接)解决了运营商和客户之间的安全隔离,并提供了网路的可扩展性,PBB-TE增加了流量工程(TE),从而增强了QoS能力。由于T-MPLS与核心网络之间具有天然的互通性,因此目前T-MPLS已成为PTN的主流实现技术。8.1.3 PTN的特点 PTN具有如下技术特点:继承了MPLS的转发机制和多业务承载能力。完善的QoS
3、机制。提供强大的OAM能力。提供时钟同步。支持高效的基于分组的统计复用技术。8.2 PTN网络的体系结构 8.2.1 分层结构 8.2.2 PTN的功能平面 8.2.3 PTN网元结构与分类8.2.1 分层结构 分组传送网采用分层结构,如图8-1所示,其中包括分组传送通路层、分组传送通道层和传输媒质层三层结构。8.2.1 分层结构图8-1 PTN的分层结构8.2.1 分层结构 分组传送通路(Channel)层(PTC):表示客户业务信息的特性,等效于PWE3的伪线层(或虚电路层)。分组传送通道(Path)层(PTP):表示端到端的逻辑连接的特性,类似于MPLS中隧道层。将封装和复用的虚通路放进
4、虚通道(VP),并通过传送和交换虚通路来提供多个虚通路业务的汇聚和可扩展性。8.2.1 分层结构 传输媒质层:包括分组传送段层(PTS)网络和物理媒质层(简称为物理层)网络。8.2.1 分层结构 PTN中常用的传输媒质层有以太网,PDH/SDH/OTN/WDM,如图8-3所示。图8-3 PTN的传输媒质层8.2.2 PTN的功能平面 PTN的功能平面是由三个层面组成,即传送平面、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如图8-4所示。图8-4 PTN网络的三个平面8.2.2 PTN的功能平面传送平面:实现对UNI接口的业务适配、基于标签的业务报文转发和交换、业务QoS处理、面向连接的OAM和保护恢复、同步信息的处
5、理和传送以及线路接口的适配等功能。传送平面上的数据转发是基于标签进行的。管理平面:实现网元级和子网级的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控制平面:是由信令网络支撑的,其中包括能够提供路由、信令和资源管理等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控制元件。8.2.3 8.2.3 PTN网元结构与分类 PTN网元的分类 根据网元在一个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PTN网元可分为PTN网络边缘节点(PE)和PTN网络核心(P)节点两类。所谓PTN网络边缘节点(PE)是指客户边缘节点(CE)直接相连的PTN网元。而在PTN中进行VP隧道转发的网元则被称为核心节点(P)。8.2.3 8.2.3 PTN网元结构与
6、分类 需要说明的是:PE和P节点均具有逻辑处理功能。通常对任意给定的VP管道而言,一个特定的PTN网元只能承担PE或P节点的一种功能。而对于某一PTN网元所同时承载的多条VP管道而言,该PTN网元可能既是PE节点,又是P节点。根据标签处理能力的差异,将PE设备进一步分为T-PE(PW终结的PE设备)和S-PE(PW交换的PE设备)。8.2.3 8.2.3 PTN网元结构与分类 PTN网元的功能结构 PTN网元结构是由传送平面、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构成,如图8-5所示。图8-5 PTN网元的功能模块示意图8.2.3 8.2.3 PTN网元结构与分类传送平面接口:包括客户网络接口(UNI)和网络-网
7、络接口(NNI)两类。控制接口:控制平面是由提供路由和信令等特定功能的一组控制元件组成,并用信令网作为支撑。管理接口:PTN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端到端、在管理域内或域间的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8.3 T-MPLS的业务承载与数据转发 8.3.1 T-MPLS与MPLS的区别 8.3.2 T-MPLS帧格式 8.3.3 T-MPLS各层的适配过程 8.3.4 T-MPLS的数据转发原理8.3.1 T-MPLS与MPLS的区别1、MLPS技术基础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是将第二层交换技术和第三层路由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L2/L3集成数据传输技术。(1)MPLS网络模型 在图8-6中给出了
8、MPLS网络模型。它是由MPLS边缘路由器LER和MPLS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组成。其中MPLS边缘路由器LER位于MPLS网络的边缘层,是特定业务的接入节点。MPLS的工作原理如下:8.3.1 T-MPLS与MPLS的区别图8-6 MPLS网络体系结构8.3.1 T-MPLS与MPLS的区别 某种业务终端设备所输出的业务信息首先被送往MPLS网络的边缘路由器LER,LER根据特定的映射规则将数据流分组头和固定长度的标签对应起来,然后在数据流的分组头中插入标签信息,此后MPLS网络中的MPLS标签交换路由器LSR就仅根据数据流中所携带的标签进行数据交换或转发操作。当数据流从MPLS网络中输出时
9、,同样在与接收设备相邻的LER中去除标签,恢复原数据包。8.3.1 T-MPLS与MPLS的区别(2)标签与标签封装 标签是一个有固定长度的、具有本地意义的短标识符,用于标识一个转发等价类(FEC)。在MPLS网络中使用专用的封装技术,即在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使用一种“Shim”的封装,该封装位于数据链路层头标志之后,位于网络层头标志之前,独立于网络层和数据链层协议。8.3.1 T-MPLS与MPLS的区别2、T-MPLS与MPLS的区别(1)IP层的转发功能方面(2)持续时间方面(3)具体的功能实现方面8.3.2 T-MPLS帧格式 T-MPLS是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其实质是一种基于M
10、PLS标签的管道技术。它是利用一组MPLS标签来识别一个端到端的转发路径(LSP),如图8-8所示。8.3.2 T-MPLS帧格式图8-8 T-MPLS的帧格式及在以太帧中的位置8.3.2 T-MPLS帧格式 T-MPLS LSP帧共分为内外二层。内层(TMC层)为T-MPLS PW(伪线层),用于标识业务类型。外层(TMP层)为T-MPLS隧道层,用于标识业务转发路径。8.3.3 T-MPLS各层的适配过程 如图8-9所示,客户层业务由以太网电路层(EHC)或TMC适配到T-MPLS传送单元(TTM),TMC和TMP又分别为伪线(PW)层和隧道层,每一层均定义了各自的OAM机制和QoS等级。
11、8.3.3 T-MPLS各层的适配过程图8-9 T-MPLS各层的适配过程8.3.3 T-MPLS各层的适配过程 T-MPLS网络中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客户与服务者间的关系,但T-MPLS与其客户信号和控制信号网络(例如,MCN和SCN)之间是彼此独立的。8.3.4 T-MPLS的数据转发原理 由于T-MPLS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是基于标签进行的,因此将由标签组成端到端的路径,其数据转发过程如图8-10所示。图8-10 T-MPLS网络中的数据转发8.4 T-MPLS的OAM技术 ITU-T定义的操作维护管理(OAM)功能概括以下4个方面:提供性能监控功能,由此产生维护信息,进而评估网络的稳定性;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