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远程中医护理学课件第十章中医常用传统疗法(新).pptx

  • 上传人(卖家):现有分享
  • 文档编号:5668845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PPTX
  • 页数:203
  • 大小:30.8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远程中医护理学课件第十章中医常用传统疗法(新).pptx》由用户(现有分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远程 中医 护理 课件 第十 常用 传统 疗法
    资源描述:

    1、一、腧一、腧 穴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特殊部位。v腧腧=输,有转输、输注的含义,或从简作输,有转输、输注的含义,或从简作“俞俞”。v穴穴:空隙、孔隙空隙、孔隙 。v“砭灸处砭灸处”、“节节”、“会会”、“气穴气穴”、“骨空骨空”、“孔穴孔穴”、“输穴输穴”v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施术的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施术的部位。v针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联络、传输、调针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联络、传输、调节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节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腧穴的分类(一)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十四经穴 v简称经穴,是指归属

    2、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循行线上的腧穴。循行线上的腧穴。v经穴有经穴有361361个,其中十二经脉的腧穴均为左右对个,其中十二经脉的腧穴均为左右对称的双穴,有称的双穴,有309309对;督脉和任脉的腧穴为分布对;督脉和任脉的腧穴为分布于前后正中线的单穴,有于前后正中线的单穴,有5252个。个。v经穴的特点经穴的特点固定的名称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固定的位置不但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不但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还能反应所属脏腑的病证,是腧穴的还能反应所属脏腑的病证,是腧穴的主要部分。主要部分。奇穴奇穴 v经外奇穴经外奇穴v奇穴特点奇穴特点既有一定的名

    3、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未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些腧穴的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些这些腧穴的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病证有特殊疗效。阿是穴阿是穴 v“天应穴天应穴”、“不定穴不定穴”。v阿是穴特点阿是穴特点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古代称为古代称为“以痛为腧以痛为腧”。(二二)腧穴的作用腧穴的作用近治作用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特殊作用(三三)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治腧

    4、穴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必须重视和掌握定位方法。疗效果,必须重视和掌握定位方法。1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以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俗称自然标志定位方法,俗称自然标志定位法。法。v固定标志固定标志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凹陷五官轮廓五官轮廓发际发际指指(趾趾)甲甲乳头乳头肚脐肚脐v如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两乳中间取膻中第七颈椎下取大椎穴第七颈椎下取大椎穴v活动标志活动标志指各部位的关节、肌肉、指各部位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肌腱、皮肤随着活动

    5、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尖端等。v如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听宫屈肘于横纹头处取曲池等屈肘于横纹头处取曲池等2 2“骨度骨度”折量定位法折量定位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均以此标准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均以此标准折量作为取腧穴的依据。折量作为取腧穴的依据。头面部头面部前发际前发际后发际后发际1212寸寸眉心眉心前发际前发际3 3寸寸第七颈椎第七

    6、颈椎后发际后发际3 3寸寸眉心眉心第七颈椎第七颈椎1818寸寸两额角发际之间两额角发际之间9 9寸寸耳后两乳突之间耳后两乳突之间9 9寸寸目正视两瞳孔之间目正视两瞳孔之间4.54.5寸寸胸腹部胸腹部胸骨上窝胸骨上窝胸剑联合胸剑联合9 9寸寸胸剑联合胸剑联合脐中脐中 8 8寸寸脐中脐中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缘5 5寸寸两乳头之间两乳头之间 8 8寸寸8 8寸寸9 9寸寸8 8寸寸5 5寸寸腰背部腰背部两肩胛内缘之间两肩胛内缘之间 6 6寸寸两肩胛外缘之间两肩胛外缘之间 1616寸寸两肩胛骨下角连线通两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第七胸椎过第七胸椎两髂嵴最高点连线通两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四腰椎过第四腰椎上肢

    7、上肢腋前皱襞腋前皱襞肘横纹肘横纹9 9寸寸腋后皱襞腋后皱襞肘尖肘尖9 9寸寸肘横纹肘横纹掌后腕横掌后腕横纹纹1212寸寸肘尖肘尖腕背横纹腕背横纹1212寸寸9 9寸寸1212寸寸股骨大转子股骨大转子外膝眼外膝眼 1919寸寸外膝眼外膝眼外踝尖外踝尖1616寸寸外踝尖外踝尖足底足底 3 3寸寸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股骨内侧髁侧髁 1818寸寸胫骨内侧髁胫骨内侧髁内踝尖内踝尖 1313寸寸下肢下肢1818寸寸1313寸寸3 3指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穴法”。

    8、v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v拇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v横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一夫法)3 3寸寸1 1寸寸1 1寸寸 4 4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v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立正姿势,垂手中指端取立正姿势,垂手中指端取风市。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等。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等。定位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上1.51.5寸。寸。主治主治 头痛、牙痛、头项强痛、头痛、牙痛、头项强痛、咳嗽、气喘、喉肿痛、口眼歪咳嗽、气喘、喉肿痛、口眼歪斜。斜。操作操作 向上或向下斜刺向上或向下斜刺0.30.30.80.8寸。可

    9、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屈指立掌,第一、二掌骨间,第屈指立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二掌骨桡侧中点。主治主治 感冒、头痛、面瘫、发热、多汗、感冒、头痛、面瘫、发热、多汗、无汗、中风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无汗、中风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阑尾炎、痛经、经闭、滞产等。阑尾炎、痛经、经闭、滞产等。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侧腕屈肘,肘腕连线上,曲池侧腕屈肘,肘腕连线上,曲池下下2 2寸处。寸处。主治主治 上肢疼痛、麻痹或瘫痪、腹痛、上肢疼痛、麻痹或瘫痪、腹痛、腹泻、高血压、失音。腹泻、高血压、失音。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

    10、灸。定位定位 拱手,肘横纹桡侧肱骨外拱手,肘横纹桡侧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上髁连线的中点。主治主治 发热、咽喉疼痛、上肢疼发热、咽喉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瘫痪、高血压、皮肤痛、麻木、瘫痪、高血压、皮肤瘙痒、湿疹、瘰疬、癫狂。瘙痒、湿疹、瘰疬、癫狂。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1 11.5 1.5 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唇沟中。主治主治 鼻塞、鼻衄、鼻渊、面鼻塞、鼻衄、鼻渊、面 瘫、瘫、三叉神经痛、胆道三叉神经痛、胆道 蛔虫病。蛔虫病。操作操作直刺直刺0.10.10.20.2寸或向鼻孔斜寸或向鼻孔斜刺刺0.30.30.50.5寸。不宜灸。寸。不宜

    11、灸。定位定位 面部口角外侧,上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直对瞳孔。主治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牙痛、流泪。牙痛、流泪。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20.2寸,或向颊寸,或向颊车方向平刺车方向平刺0.50.51 1寸。可寸。可灸。灸。定位定位 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咬紧牙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处。齿时咬肌隆起处。主治主治 牙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牙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瘫、失音流涎、腮腺炎。瘫、失音流涎、腮腺炎。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30.30.4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刺0.50.51 1寸。寸。定位定位 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

    12、在颧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闭口取穴。骨髁状突的前方,闭口取穴。主治主治 牙痛、下颌关节痛、三叉神牙痛、下颌关节痛、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面瘫。经痛、耳鸣、耳聋、面瘫。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30.30.50.5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脐中旁开脐中旁开2 2寸。寸。主治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肠痈。痢疾、便秘、月经不调、肠痈。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犊鼻下犊鼻下3 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指处。主治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泄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肠鸣、便秘、痢疾

    13、、下肢疼痛等。肠鸣、便秘、痢疾、下肢疼痛等。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51.5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足三里下足三里下3 3寸。寸。主治主治 腹痛、腹泻、肠鸣、腹痛、腹泻、肠鸣、痢痢疾、便秘、下肢疼痛瘫痪、肠疾、便秘、下肢疼痛瘫痪、肠痈。痈。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足三里下足三里下5 5寸,胫骨前嵴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外二横指。主治主治 咳嗽、痰多、哮喘、胸咳嗽、痰多、哮喘、胸痛、头痛、眩晕、癫痫、癫狂、痛、头痛、眩晕、癫痫、癫狂、下肢痿痹、呕吐、便秘。下肢痿痹、呕吐、便秘。操作操

    14、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0.10.1寸寸主治主治 面肿、面瘫、牙痛、膈肌痉挛、面肿、面瘫、牙痛、膈肌痉挛、扁桃体炎、失眠、癔病。扁桃体炎、失眠、癔病。操作操作 浅刺浅刺0.10.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内踝上内踝上3 3寸,胫骨内侧后缘。寸,胫骨内侧后缘。主治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滞产、尿潴留、遗精、阳崩漏、带下、滞产、尿潴留、遗精、阳痿、高血压、失眠、荨麻疹。痿、高血压、失眠、荨麻疹。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注意注意 孕妇不宜

    15、针。孕妇不宜针。定位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主治主治 腹胀、腹泻、痢疾、水肿、尿腹胀、腹泻、痢疾、水肿、尿潴留、尿路感染、遗尿、遗精、阳潴留、尿路感染、遗尿、遗精、阳痿、膝痛、肝炎。痿、膝痛、肝炎。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51.5寸。不宜多灸。寸。不宜多灸。定位定位 髌骨内上缘上方髌骨内上缘上方2 2寸。寸。主治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闭经、贫血、湿疹、荨麻疹、高血压、膝贫血、湿疹、荨麻疹、高血压、膝关节痛。关节痛。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腕横纹上,尺侧腕屈

    16、肌腱桡侧凹陷中。陷中。主治主治 心痛、心烦健忘、心悸怔忡、失心痛、心烦健忘、心悸怔忡、失眠、癫狂、癫痫、胁痛。眠、癫狂、癫痫、胁痛。操作操作直刺直刺0.30.30.50.5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第五指掌关节尺侧赤白第五指掌关节尺侧赤白肉凹陷,握拳纹头尽处。肉凹陷,握拳纹头尽处。主治主治 头痛、项强、耳鸣、耳聋、头痛、项强、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落枕、急性咽喉肿痛、热病、落枕、急性腰扭伤、肩胛痛、癔病、癫痫。腰扭伤、肩胛痛、癔病、癫痫。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目外眦直下,颧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下缘凹陷处。主治主治 面瘫、三叉神经痛

    17、、面瘫、三叉神经痛、牙痛。牙痛。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30.30.50.5寸或寸或斜刺斜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取穴。张口取穴。主治主治 耳鸣、耳聋、中耳炎、牙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癫狂、痫证。痛、癫狂、痫证。操作操作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眶内缘目内眦上方凹陷中。眶内缘目内眦上方凹陷中。主治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近视、夜盲、色盲、目翳、胬肉攀目近视、夜盲、色盲、目翳、胬肉攀睛。睛。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寸。寸。注意注意 不宜提插捻转,针后

    18、压迫局部不宜提插捻转,针后压迫局部1 12 2分钟以防出血。不宜灸。分钟以防出血。不宜灸。定位定位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主治主治 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胃下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胃下垂、慢性腹泻。垂、慢性腹泻。操作操作 斜刺斜刺0.50.5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腓肠肌两肌腹凹陷的顶腓肠肌两肌腹凹陷的顶端。端。主治主治 腰腿痛、腓肠肌痉挛、腰腿痛、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血栓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麻痹后遗闭塞性脉管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痔疮、脱肛、疝气。症、痔疮、脱肛、疝气。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51.5寸

    19、。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足外踝后缘与跟腱之间,足外踝后缘与跟腱之间,平外踝的中点。平外踝的中点。主治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头痛、项强、目眩、鼻鼻衄、背腰痛、滞产、下肢后面衄、背腰痛、滞产、下肢后面及踝关节病证。及踝关节病证。操作操作直刺直刺0.50.5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主治主治 眩晕、耳鸣、耳聋、牙痛、咽喉肿眩晕、耳鸣、耳聋、牙痛、咽喉肿痛、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痛、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痛、足跟痛、月经不调。腰痛、足跟痛、月经不调。操作操作直刺直刺0.50.50.80.8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

    20、位 内踝下缘凹陷中。内踝下缘凹陷中。主治主治 慢性咽炎、吞咽困难、失眠、慢性咽炎、吞咽困难、失眠、视力减退、目赤肿痛、浮肿、尿潴留、视力减退、目赤肿痛、浮肿、尿潴留、月经不调、癫痫、尿路感染。月经不调、癫痫、尿路感染。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30.30.50.5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腕横纹上腕横纹上2 2寸,掌长肌腱与桡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癫痫、哮喘、神经衰呕吐、呃逆、癫痫、哮喘、神经衰弱、休克、无脉症、高血压。弱、休克、无脉症、高血压。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 0。5 51 1寸。可灸。寸。可

    21、灸。定位定位 腕背横纹上腕背横纹上2 2寸,桡骨与尺骨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之间。主治主治 感冒、发热、耳鸣、耳聋、感冒、发热、耳鸣、耳聋、偏头痛以及项、胁肋与上肢病证。偏头痛以及项、胁肋与上肢病证。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主治主治 感冒、眩晕、颈项强痛、头痛、鼻感冒、眩晕、颈项强痛、头痛、鼻炎、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近视、失眠、炎、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近视、失眠、热病、高血压。热病、高血压。操作操作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针尖微下,向

    22、鼻尖斜刺0.50.50.80.8寸。寸。注意注意 深部为延髓,注意角度与深度,可深部为延髓,注意角度与深度,可灸。灸。定位定位 侧卧屈膝,当股骨大转子侧卧屈膝,当股骨大转子 最最高点与管裂孔连线的外高点与管裂孔连线的外1 13 3与中与中1 13 3的交点处。的交点处。主治主治 坐骨神经痛、下肢疼痛、瘫坐骨神经痛、下肢疼痛、瘫痪、麻痹。痪、麻痹。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1.51.53 3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主治 口苦、呕吐、半身不遂、口苦、呕吐、半身不遂、胸胁痛、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胸胁痛、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黄疸、高热抽搐。黄疸、高热抽

    23、搐。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1 12 2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陷处。主治主治 头痛、眩晕、面瘫、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面瘫、目赤肿痛、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小儿惊风、下肢痿痹。癫痫、小儿惊风、下肢痿痹。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0.80.8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中。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中。主治主治胸胁胀痛、腹胀、呕吐、乳胸胁胀痛、腹胀、呕吐、乳痈。痈。操作操作 斜刺或平刺斜刺或平刺0.30.30.50.5寸。可寸。可灸。灸。章门章门定位定位 第七颈椎与

    24、第一胸椎棘突之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间。主治主治 热证、中暑、癫狂痫、感冒、热证、中暑、癫狂痫、感冒、咳嗽、哮喘、荨麻疹、头痛项强、咳嗽、哮喘、荨麻疹、头痛项强、肩背痛。肩背痛。操作操作向上斜刺向上斜刺0.50.50.80.8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后发际正中直上7 7寸,约当两侧寸,约当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主治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癔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癔病、精神病、癫痫、昏厥病、精神病、癫痫、昏厥(灸灸)、子宫、子宫脱垂脱垂(灸灸)。操作操作 向前或向后平刺向前或向后平刺0.50.51 1寸。可寸。可灸。灸。定位定位 前

    25、正中线上,脐下前正中线上,脐下3 3寸。寸。主治主治 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尿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尿潴留、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痛潴留、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盆腔炎、子宫脱经、带下、不孕、盆腔炎、子宫脱垂、休克、中暑、中风、脱证、肾垂、休克、中暑、中风、脱证、肾虚气喘、全身衰弱。虚气喘、全身衰弱。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 05 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前正中线上,脐下1.51.5寸。寸。主治主治 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尿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尿潴留、腹胀、腹痛、急性肠麻痹、潴留、腹胀、腹痛、急性肠麻痹、痢疾、脱肛、胃下垂、月经不调、痢疾、脱

    26、肛、胃下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子宫脱垂、虚痛经、闭经、崩漏、子宫脱垂、虚脱、休克、中暑、全身衰弱。脱、休克、中暑、全身衰弱。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定位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前正中线上,脐4 4寸。寸。主治主治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便秘、黄疸等。腹泻、食欲不振、便秘、黄疸等。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0.50.51 1寸。可灸。寸。可灸。二、刺灸方法二、刺灸方法刺法刺法灸法灸法通过采用针刺或艾灸刺激人体的一定部通过采用针刺或艾灸刺激人体的一定部 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

    27、活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活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 病之目的的方法,简称病之目的的方法,简称“针灸针灸”。“针法针法”又称又称“刺法刺法”。是指采用各种不同。是指采用各种不同的金属制成的针具,施以各种不同的手法,的金属制成的针具,施以各种不同的手法,或刺入肌腠之间,或叩刺体表皮部,或刺或刺入肌腠之间,或叩刺体表皮部,或刺络放血等,以激发经络之气,调整阴阳,络放血等,以激发经络之气,调整阴阳,从而使机体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从而使机体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的方法。1 1针具针具目前临床所用的毫针大目前临床所用的毫针大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用

    28、金、银或合金制成的。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毫针的结构可分为五个毫针的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针尖、针身、针部分: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根、针柄、针尾。针尾针尾针柄针柄针根针根针身针身针尖针尖毫针的规格毫针的规格v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来加以区别。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来加以区别。v一般临床上以粗细为一般临床上以粗细为282850(0.3250(0.320.38mm)0.38mm)v长短为长短为1 13 3寸寸(25(2575mm)75mm)者最为常用。者最为常用。毫针的检查毫针的检查v针尖针尖“圆而不钝,尖而不锐圆而不钝,尖而不锐”。v针身宜光滑挺直,坚韧而富有弹性,上下针身宜光滑挺直,坚韧而富有

    29、弹性,上下匀称,不可有斑驳、锈痕及弯曲。匀称,不可有斑驳、锈痕及弯曲。v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者为佳,不宜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者为佳,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或过短。v针根必须牢固,不能有剥蚀或松动现象。针根必须牢固,不能有剥蚀或松动现象。毫针的保藏毫针的保藏v毫针在使用后,必须擦洗干净,以免锈蚀。毫针在使用后,必须擦洗干净,以免锈蚀。v可用消毒药液浸泡,或煮沸法、或高压法消可用消毒药液浸泡,或煮沸法、或高压法消毒。毒。v毫针应放置在垫有纱布的针盒、针盘内,或毫针应放置在垫有纱布的针盒、针盘内,或放在两端塞有干棉球的玻璃管、金属管、塑放在两端塞有干棉球的玻璃管、金属管、塑料管中,防止针尖碰撞

    30、硬物而受损。料管中,防止针尖碰撞硬物而受损。v取用时亦应小心,避免针尖受损。取用时亦应小心,避免针尖受损。2 2针刺练习针刺练习纸垫练针法纸垫练针法v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和捻转的基本手法。棉团练针棉团练针棉团松软,可以作棉团松软,可以作提插、捻转等多种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手法的练习。基本手法的练习。自身练针法自身练针法v体会体会进针手法进针手法针感情况针感情况3 3针刺前的准备针刺前的准备针前教育针前教育v对初诊病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之对初诊病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之对针刺治病常识有所了解。对针刺治病常识有所了解。v消余其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信赖和消

    31、余其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信赖和配合,从而使针刺治疗发挥更好的效配合,从而使针刺治疗发挥更好的效果。果。选择针具选择针具v根据根据患者的性别患者的性别年龄的大小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体质的强弱形体的胖瘦形体的胖瘦病情的虚实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深浅病变部位的深浅所取腧穴的具体部位所取腧穴的具体部位季节的变化季节的变化v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检查针具检查针具v针刺前检查各种针具、盘子、镊子、针刺前检查各种针具、盘子、镊子、7575酒精棉球等是否都已备齐。酒精棉球等是否都已备齐。v注意检查针体有无弯曲剥蚀,针尖注意检查针体有无弯曲剥蚀,针尖 是否带钩。是否带钩。v太钝或太锐

    32、,如不合用,应当剔除太钝或太锐,如不合用,应当剔除 或修理以免因针具损伤而发生针刺或修理以免因针具损伤而发生针刺 痛苦和断针事故。痛苦和断针事故。选择体位选择体位v为了便于正确取穴和顺利进行针为了便于正确取穴和顺利进行针 刺操作,应尽量采用病人舒适、刺操作,应尽量采用病人舒适、耐久和医者便于操作的体位。耐久和医者便于操作的体位。仰卧位:适用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腧穴。于前身部腧穴。俯卧位:适用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腧穴。于后身部腧穴。侧卧位:适用于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腧穴。侧身部腧穴。仰靠坐位:适用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面部、于前头、面部、颈前和上胸等部颈前和上胸等部位的腧穴。位的腧穴。俯伏坐位:

    33、适用俯伏坐位:适用于后头、项部和于后头、项部和肩背等部位的腧肩背等部位的腧穴。穴。侧伏坐位:适用于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面颊及耳前侧头、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后部位的腧穴。注意消毒注意消毒v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v消毒范围包括消毒范围包括针具器械针具器械医者双手医者双手病人受术部位病人受术部位治疗室用具治疗室用具 4 4针刺方法针刺方法v适用于短针的进针,临床最常用。适用于短针的进针,临床最常用。v适用于长针的进针。适用于长针的进针。v主要适用于皮肤浅表部位的进针。主要适用于皮肤浅表部位的进针。v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针刺的角度针刺的角度直

    34、刺直刺v针身与皮肤成针身与皮肤成9090 度角,垂直刺入。度角,垂直刺入。v适用于肌肉丰厚适用于肌肉丰厚 的腰、臀、腹、的腰、臀、腹、四肢部位的腧穴。四肢部位的腧穴。斜刺斜刺v针身与皮肤成针身与皮肤成4545度度角,倾斜刺入。角,倾斜刺入。v适用于骨骼边缘的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部位脏器不宜深刺部位的腧穴。的腧穴。横刺横刺v又称平刺或沿皮又称平刺或沿皮刺。针身与皮肤刺。针身与皮肤成成1515度角,横向度角,横向刺入。刺入。v适用于皮肤特别适用于皮肤特别浅薄的腧穴。浅薄的腧穴。针刺的方向针刺的方向针刺的深度针刺的深度行针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又名

    35、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法。提插法提插法v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运用,即针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运用,即针 尖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上尖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上 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捻转法捻转法v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以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反复来回捻转。进行反复来回捻转。v提插法和捻转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应用,提插法和捻转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应用。也可配合应用。v提插和捻转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也因提插和捻转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也因病

    36、情和腧穴而异病情和腧穴而异幅度大、频率快则刺激量大幅度大、频率快则刺激量大幅度小、频率慢则刺激量小幅度小、频率慢则刺激量小得气得气又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又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迟速,不仅直接关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系到针刺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测疾病的预后。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手法针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手法针刺腧穴、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刺腧穴、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

    37、病邪,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从泄病邪,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从而促使阴阳恢复平衡。而促使阴阳恢复平衡。针刺补泻针刺补泻补法补法v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泻法v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常的方法。留针留针留针是指使针留置穴内,加强针刺持留针是指使针留置穴内,加强针刺持续作用。续作用。v一般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一般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 可出针。可出针。v治疗慢性疾病时,可留针治疗慢性疾病时,可留针10103030分钟,其分钟,其间可行针间可行针1 12 2次,以加强针感。次,

    38、以加强针感。v对一些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须对一些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须增加留针时间,可延长至增加留针时间,可延长至1 1小时至数小时,小时至数小时,并间歇予以行针,保持一定刺激量,以增并间歇予以行针,保持一定刺激量,以增强疗效。强疗效。出针出针在行使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施术在行使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施术者的一定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者的一定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v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夹持消毒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夹持消毒棉球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轻微捻棉球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轻微捻针,缓缓提至皮下,然后退出,切不针,缓缓提至皮下,然后退出,切不可一抽而出,否则会造成

    39、出血或痛感。可一抽而出,否则会造成出血或痛感。v出针后要核对针数,防止漏拔。出针后要核对针数,防止漏拔。晕针晕针 原因原因v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v精神紧张精神紧张v体质虚弱体质虚弱v过度劳累过度劳累v饥饿饥饿v大汗大汗v大泻大泻v大失血大失血v体位不适体位不适v施术手法过重施术手法过重现象现象v突然出现头晕目眩,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疲倦,血压下降,精神疲倦,血压下降,脉沉细。脉沉细。v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失禁,唇甲青紫,脉微欲绝

    40、。微欲绝。处理处理v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取出。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取出。v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v轻者静卧片刻,给饮热茶,即可恢复。轻者静卧片刻,给饮热茶,即可恢复。v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厥等,必要时可配用现百会、气海、关元、神厥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代急救措施。v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预防预防v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

    41、释工作,解除恐惧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心理。v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宜少,手法要轻。v对劳累、饥饿、大渴的病人,应嘱其休息,进食、对劳累、饥饿、大渴的病人,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饮水后,再予针治。v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若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针后情况,若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理措施。v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等因素。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等因素。滞针滞针 原因

    42、原因v精神紧张。精神紧张。v针刺后局部肌肉针刺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强烈挛缩。v行针时捻转角度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身所致。现象现象v针在腧穴内,运针在腧穴内,运 针时捻转不动,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提插、出针均感 困难。若勉强捻困难。若勉强捻 转、提插时,则转、提插时,则 患者感到疼痛。患者感到疼痛。处理处理v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或延长留针时间。v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揉按,或弹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揉按,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动针柄,或

    43、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散气血、缓解痉挛。v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捻回。预防预防v对精神紧张及初诊者,应先作好解对精神紧张及初诊者,应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释工作,消除顾虑。v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手法宜轻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手法宜轻 巧,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过快,避免巧,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过快,避免连续单向捻针。连续单向捻针。弯针弯针 原因原因v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快。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快。v针下碰到坚硬组织。针下碰到坚硬组织。v患者体位不适,在留针时随意改变体位。患者体位不适,在留针时随意改变体位。v针柄受外力

    44、碰击。针柄受外力碰击。v滞针处理不当。滞针处理不当。现象现象v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伴有提插、捻转和出针困难,而患者度,伴有提插、捻转和出针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感到疼痛。处理处理v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v如系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如系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退出。退出。v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针的方向将针退出。弯针的方向将针退出。v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

    45、,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v如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体位,如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预防预防v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避免进针过猛、过速。v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体位。随意变动体位。v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断针断针 原因原因v针具质量差。针具质量差。v针身、针根有剥蚀损伤,术前疏于针身、针根有剥蚀损伤,术前疏于检查。检查。v针

    46、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致肌肉强力收缩。力提插、捻转,致肌肉强力收缩。v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v遇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并遇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并强力抽拔。强力抽拔。v外物碰压外物碰压现象现象v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或部分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或部分针体浮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陷没于皮针体浮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陷没于皮肤之下。肤之下。处理处理v医者必须镇静,并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医者必须镇静,并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以防残端向深层陷入。有体位,以防残端向深层陷入。v若折断处针体尚有部分露于皮肤之外,

    47、可用若折断处针体尚有部分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拔出。镊子拔出。v若折断针身残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而尚可若折断针身残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而尚可见到残端者,可用左手拇、食两指在针旁按见到残端者,可用左手拇、食两指在针旁按压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之外,遂即用右手压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之外,遂即用右手持镊子将针拔出。持镊子将针拔出。v若折断部分全部深入皮下,须在若折断部分全部深入皮下,须在X X线下定位,线下定位,施行外科手术取出。施行外科手术取出。预防预防v针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针具,对不符合针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要求的针要剔除不用。要求的针要剔除不用。v选针长度必须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些,选

    48、针长度必须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些,针刺时切勿将针全部刺入,应留部分在针刺时切勿将针全部刺入,应留部分在体外,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体外,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v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v对滞针和弯针应及时处理,不可强行硬对滞针和弯针应及时处理,不可强行硬拔。拔。血肿血肿原因原因v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伤血管所致。现象现象v出针后,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出针后,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肤呈现青紫色。处理处理v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现局部小块青微量的皮

    49、下出血而出现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v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作热敷,以促使局部瘀止血后,再作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血消散吸收。预防预防v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针刺时避开血管。针刺时避开血管。v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强力捣针,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强力捣针,并嘱患者不可随便移动体位。并嘱患者不可随便移动体位。v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孔。以艾叶为主

    50、以艾叶为主v气味芳香气味芳香v辛温味苦辛温味苦v容易燃烧容易燃烧v火力温和火力温和 温经散寒、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扶阳固脱、消瘀散结、消瘀散结、防病保健。防病保健。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使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使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艾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为一壮。v小者如麦粒大小者如麦粒大v中等如半截枣核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v大者如半截橄榄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直接灸直接灸v将艾炷直接置放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一种方法。v无瘢痕灸无瘢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远程中医护理学课件第十章中医常用传统疗法(新).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688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