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668051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6.8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古诗 阅读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练习题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伤春陈与义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注】甘泉:秦汉行宫,此处代指宋皇宫。飞龙:旧时以龙比天子,此处指宋高宗。向延阁:指长沙太守向子諲,当时他率军抵抗金兵。犬羊锋:代指金兵。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采用借古讽今的笔法,以烽火可达甘泉宫的典故,矛头直指平庸无能的统治者。B. 颔联以汴京沦陷与高宗出逃相对,写出局势的恶化出人意料,痛心之中暗含讽刺。C. 颈联以“三

    2、千丈”凸显自身愁绪,而爆竹烟花“一万重”的欢乐景象则更增其哀。D. 陈与义的诗取法杜甫,此诗风格雄浑沉郁,忧愤深广,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16. 前人说此诗“末二句转出一意”,请从结构与情感的角度加以赏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泥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注】范倅: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临安。倅,副职。辛

    3、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承明,汉代有承明庐,为朝官夜值住宿的地方。视草:为重命起草制诰。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首句一“老”一“怯”,抓住词人心理描写,写出词人对时光流透的哀叹、始终不得重用的失意和悲痛心情。B. 上阕的后两句运用想象与列锦手法,强化江上品美味,家中团聚的画面感,情感从送别的悲伤转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C. 上阕写景造境思路清晰,词人从酒宴饯别写到归船远行再到儿女团圆,三个场景由虚入实,层层推进。层次分明。D. 上阕运用了直抒胸臆、侧面烘托、化用典故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质朴通俗之效,又具有含蓄蕴藉之美。16. 辛弃疾善于借送别、饮宴等社交题材来

    4、抒写胸襟。下阕先写他人,后写自身,情感富于变化,跌宕起伏。请结合下阕内容,概括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春晚书山家(其一)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注:浴蚕:古时用盐水选蚕种。15. 下列对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诗描写鸡鸣反衬春天山村宁静,村路竹溪掩映、小桥流水,有曲径通幽之美。B. 王诗中婆媳互相招呼着去浴蚕选种,既表现了家人情感融洽又表明了春事繁忙。C. 贯诗一二句从听觉、视觉、

    5、嗅觉等角度描写山家夕照之景,表现山家的生活美。D. 贯诗中小儿哭着要抓黄莺鸟的描写看似闲笔,实则隐含诗人对山民贫穷的同情。16. 两首诗都写到了花,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重游曲江韩偓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似无情。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诗人首联紧扣诗题,写自己重游曲江,追忆往事,在旁的渔者看到后也为之叹息。 B.第六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都写出了春天水面涨平的情景。 C.

    6、尾句以景结情,以料峭春风、如烟柳枝收束全诗,增添了诗人的惆怅意绪,含蓄隽永。 D.全诗用字精当,“自”“空”等字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虽经雕琢而不失本色。16. 古诗词中常存在逻辑现象。钱锺书曾说“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请从这一角度简要赏析“损花微雪似无情”一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野老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注作于安史之乱中760年,此年吐蕃虎视眈眈。澄潭:杜甫草堂旁百花潭。琴台:浣花溪北的汉

    7、司马相如弹琴处。东郡:故乡洛阳。1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锦江岸曲曲折折,草堂门歪歪斜斜对着锦江,诗人借草堂之景描写表达闲适之情。B.晚霞中渔人在百花潭欢快捕鱼,商船朝锦江岸驶来,如此景致反衬诗人情怀落寞。C.安史之乱中剑阁又失守了,得知归乡路断绝后,诗人感觉自己就似天边那片浮云。D.诗人借琴台典故的吟咏,既表达自己客居成都的无奈,又增强诗文历史文化韵味。16.此诗尾联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春泛若耶溪【注】綦毋潜【唐】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

    8、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注】若耶溪:浙江省绍兴市,北流入运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所。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扣紧“泛”字,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给“若耶溪”抹上一层“孤清”的色彩。B. 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春夜泛舟的原因及方式。他之所以泛舟是由于他“幽意”不曾“断绝”,于是选取“轻舟荡漾”的方式出行。C.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泛舟时间推移和景致的转换。用简练的笔墨写出了诗人乘坐的小舟在溪水中千回百转的动态之状。D. 本诗所描绘的夜景,给人带来轻松惬意的美感享受。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作结

    9、,情景之间融合无迹,浑然一体。16. 王维与綦毋潜同为“田园山水诗派”名家。请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两首诗,谈谈他们各自所抒发的情感。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练习题汇编解析版(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伤春陈与义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注】甘泉:秦汉行宫,此处代指宋皇宫。飞龙:旧时以龙比天子,此处指宋高宗。向延阁:指长沙太守向子諲,当时他率军抵抗金兵。犬羊锋:代指金兵。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采用借古

    10、讽今的笔法,以烽火可达甘泉宫的典故,矛头直指平庸无能的统治者。B. 颔联以汴京沦陷与高宗出逃相对,写出局势的恶化出人意料,痛心之中暗含讽刺。C. 颈联以“三千丈”凸显自身愁绪,而爆竹烟花“一万重”的欢乐景象则更增其哀。D. 陈与义的诗取法杜甫,此诗风格雄浑沉郁,忧愤深广,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16. 前人说此诗“末二句转出一意”,请从结构与情感的角度加以赏析。【答案】15. C 16. 结构上,前三联层层蓄势,至尾联突然翻转,形成强烈的反差,匠心独运。情感上,前三联侧重表达伤春忧时之感,尾联以“喜”收笔,更增其悲。【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而爆竹烟花一

    11、万重欢乐景象”说法错误,“烟花”的意思是指春天艳丽的景物,不是烟花爆竹。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结构和情感的能力。结构上:尾联与前三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诗一共四联,在结构安排上独具匠心:首联直叙国事的危急;颔联由初怪到岂知,展现了朝廷节节败退的局面;颈联写诗人因国家动荡,虽睹春天之美景,也尽是满怀伤感;尾联写向子諲率军抗金,让人看到了希望。前三联可以说是层层蓄势,尾联却突然翻转。情感上:首联叹惜朝廷无平戎之策,致使金兵不断南侵,国势日衰;颔联举汴京沦陷、飞龙入海两件典型事例,说明投降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既痛心疾首,也隐含讽刺;颈联紧扣诗题写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回的悲痛心情

    12、,感人肺腑。故前三联侧重表达作者伤春忧时之感。而尾联却以“喜”收笔,幸喜长沙有个抗金的将领向子諲,在“庙堂无策可平戎”的局面下,他敢于率领疲弱之师抵抗金兵,更增其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泥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注】范倅: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临安。倅,副职。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承明,汉代有承明庐,为

    13、朝官夜值住宿的地方。视草:为重命起草制诰。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首句一“老”一“怯”,抓住词人心理描写,写出词人对时光流透的哀叹、始终不得重用的失意和悲痛心情。B. 上阕的后两句运用想象与列锦手法,强化江上品美味,家中团聚的画面感,情感从送别的悲伤转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C. 上阕写景造境思路清晰,词人从酒宴饯别写到归船远行再到儿女团圆,三个场景由虚入实,层层推进。层次分明。D. 上阕运用了直抒胸臆、侧面烘托、化用典故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质朴通俗之效,又具有含蓄蕴藉之美。16. 辛弃疾善于借送别、饮宴等社交题材来抒写胸襟。下阕先写他人,后写自身,情感富于

    14、变化,跌宕起伏。请结合下阕内容,概括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答案】15. C 16. 首先词人以昂扬的笔调,想象友人得以重用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接着情感转入低沉,借“故人”之问,道出借酒浇愁的困境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最后再次提振精神,以空弦虚射惊落雁表达对自己不甘沉沦,杀敌报国的渴望。【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词人从酒宴饯别写到归船远行再到儿女团圆,三个场景由虚入实”说法错误,“酒宴饯别”“归船远行”是实写,“儿女团圆”之景是词人想象友人归家之后的景象。因此三个场景应是由实入虚。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下阕“

    15、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意思是趁旅途的征衫未换,正好去朝见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贤访贤。词人有意用积极精神,昂扬语调,为友人入朝壮色。头二句言友人入朝前勤劳忠奋,三句言朝廷求贤若渴。词人想象友人得以重用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接着,“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泥酒只依然”两句变奋激昂扬为纡徐低沉。倘若友人去了京城,遇到老朋友,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仍然是借酒销愁,为酒所困,借“故人”之问,道出借酒浇愁的困境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最后,至结尾再次提振精神:“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词人醉中张弓满月,空弦虚射,却惊落了秋雁。一个壮怀激烈、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形象通过这两句显现出来,表达词人不甘沉沦的精

    16、神以及对杀敌报国的渴望。(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春晚书山家(其一)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注:浴蚕:古时用盐水选蚕种。15. 下列对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诗描写鸡鸣反衬春天山村宁静,村路竹溪掩映、小桥流水,有曲径通幽之美。B. 王诗中婆媳互相招呼着去浴蚕选种,既表现了家人情感融洽又表明了春事繁忙。C. 贯诗一二句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山家夕照之景,表现山家的生活美。D. 贯诗中小儿哭着要抓黄莺鸟的

    17、描写看似闲笔,实则隐含诗人对山民贫穷的同情。16. 两首诗都写到了花,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 D 16. 王诗妙用“闲”字,写出桅子花的寂寞、无人观赏,反衬妇姑蚕事繁忙。贯诗用“蒙蒙”叠字,写庭花宛若披上轻纱、隐约朦胧,以迷蒙宁静侧面烘托春晚农忙。【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隐含诗人对山民贫穷的同情”错误,应是借儿啼表现山家生活纯朴自然。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王诗第三句“妇姑相唤浴蚕去”转而正面描写农事,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第四句“闲着中庭栀子花”,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

    18、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没人欣赏,反衬妇姑蚕事繁忙。贯诗“春雨晴”后的“山家”炊烟缕缕而“柴门寂寂”,想象农夫在田中忙碌的情景,暗示农夫不违农时而去田里抢时春耕。“庭花蒙蒙水泠泠”,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蒙蒙”叠字,让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写出了春雨晴后的景色。以迷蒙宁静侧面烘托春晚农忙。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重游曲江韩偓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似无情。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

    19、诗人首联紧扣诗题,写自己重游曲江,追忆往事,在旁的渔者看到后也为之叹息。 B.第六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都写出了春天水面涨平的情景。 C.尾句以景结情,以料峭春风、如烟柳枝收束全诗,增添了诗人的惆怅意绪,含蓄隽永。 D.全诗用字精当,“自”“空”等字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虽经雕琢而不失本色。16. 古诗词中常存在逻辑现象。钱锺书曾说“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请从这一角度简要赏析“损花微雪似无情”一句。【解析】(1)A.“在旁的渔者看到后也为之叹息”错误。“渔者应闻太息声”的意思是:江边打鱼的人应该听到我长长叹息声。 故选A。 (2)“损花微雪

    20、似无情”意思是:残花微雪似乎无情无义依然纷纷飘落。 眼前无情的微雪损伤着初绽的春花,“微雪”是客观景物,“损花微雪”自然是“无情”的,也是符合客观逻辑,“微雪无情”是否定命题。 作者又说“微雪似无情”,“似无情”即实际上微雪有情,这就是肯定命题;而“雪”是自然景物,本来就没有情感,“似无情”违背客观逻辑。 初绽的春花被微雪摧残,这似乎无情的举动,与诗人落寞的情绪暗合,说“雪”有情无情看似不合逻辑,实则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复杂心绪。 答案: (1)A (2)否定命题指“微雪无情”,“微雪”作为客观景物,本就“无情”,这符合客观逻辑; 肯定命题指微雪有情,“似无情”隐含的前提是微雪有情,而此

    21、刻忽然“无情”,这违背客观逻辑; 微雪摧残了初春的花朵,似乎是无情的举动。这种景象暗合了诗人此时落寞的情绪,看似不合逻辑,实则抒发了诗人的复杂心绪。(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

    22、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

    23、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野老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注作于安史之乱中760年,此年吐蕃虎视眈眈。澄潭:杜甫草堂旁百花潭。琴台:浣花溪北的汉司马相如弹琴处。东郡:故乡洛阳。1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锦江岸曲曲折折,草堂门歪歪斜斜对着锦江,诗人借草堂之景描写表达闲适之情。B.晚霞中渔人在百花潭欢快捕鱼,商船朝锦江岸驶来,如

    24、此景致反衬诗人情怀落寞。C.安史之乱中剑阁又失守了,得知归乡路断绝后,诗人感觉自己就似天边那片浮云。D.诗人借琴台典故的吟咏,既表达自己客居成都的无奈,又增强诗文历史文化韵味。16.此诗尾联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15.A(错在“借草堂之景描写表达闲适之情”,诗人心情是寂寞沉重的。)16.因洛阳未收、战乱难平而悲愤;因漂泊他乡、客居成都而思乡;因吐蕃觊觎、成都备战而担忧。(6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春泛若耶溪【注】綦毋潜【唐】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

    25、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注】若耶溪:浙江省绍兴市,北流入运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所。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扣紧“泛”字,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给“若耶溪”抹上一层“孤清”的色彩。B. 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春夜泛舟的原因及方式。他之所以泛舟是由于他“幽意”不曾“断绝”,于是选取“轻舟荡漾”的方式出行。C.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泛舟时间推移和景致的转换。用简练的笔墨写出了诗人乘坐的小舟在溪水中千回百转的动态之状。D. 本诗所描绘的夜景,给人带来轻松惬意的美感享受。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作结,情景之间融合无迹,

    26、浑然一体。16. 王维与綦毋潜同为“田园山水诗派”名家。请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两首诗,谈谈他们各自所抒发的情感。【答案】15. D 16. 綦毋潜诗借描绘朦胧、悠远的若耶溪夜景。抒发自在的情怀,归隐自然,愿做一个持竿钓叟,垂钓终老。(3分)王维诗借描绘清新、优雅的山村场景。抒发了他高洁的情怀,对纯洁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污浊官场的一种厌恶。【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作结”表达有误,结合“幽意”“愿为”,应改为“全诗以抒情起,也以抒情作结”。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綦毋潜诗“

    27、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抒发自在的情怀。而怀着隐居“幽意”的

    28、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作者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王维诗前两联的意思是: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联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雨后空灵静谧的山野图,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高洁情怀。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表达对纯洁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污浊官场的一种厌恶。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680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