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2022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5667153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5.7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2022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北京市 人大 附中 2021 2022 一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北京市中国人大附中二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冠心病(gun)窈陷(yo)迤逦(y)畏葸不前(s)B憎恶(zng)瘦削(xio)褥子(r)惴惴不安(zhu)C蹙缩(c)毋宁(w)玷辱(din)浑身解数(xi)D怂恿(sng)炮烙(lo)连累(li)蹒跚学步(pn)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凯旋杜撰寒喧不落言全B窟窿怪诞繁衍没精打采C必竟曙光辖治撒手人寰D庇佑烟蔼恶梦向隅而泣二、选择类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提

    2、升C沛公不胜杯杓胜:承受D径造庐访成造:到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庙之事,如会同B因击沛公于坐因人之力而敝之C子路率尔而对曰试使斗而才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舍郑以为东道主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B不如拼搏一笑C行李之往来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6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技盖至此乎C执图诣寺后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三、名著阅读7下列关于红楼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游幻境指迷十二钗”一回中,宝玉看到了一则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预示了惜春最终出家

    3、的结局。B“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一回中,“痴女儿”指的是宝玉房里的丫头林红玉,她“相思”的对象是在大观园里负责种树之事的贾蔷。C“埋香豖飞燕泣残红”一回中,“飞燕”指的是黛玉,她因前一晚在宝玉住处吃了闭门羹,又遇见饯花之期,心中伤感而悲吟葬花词。D“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一回中,宝钗看到宝玉所佩之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字样,笑说自己项圈上也有两句,和这两句正是一对。四、选择题8填入下列语段空格处的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清代乾隆时期问世的红楼梦,不仅 ,也 。它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情节主线,又深刻展现了当时贵族家庭内部、外部的种种矛盾冲突。 , ,其内容之丰厚, , ,都不是轻易能

    4、够领会的。所以,请你走进那个奇妙的艺术世界吧!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面是“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末世感一面是“情重愈斟情”的感伤艺术之精妙思想之深邃ABCD五、混合默写9用作品原文填空(1)侍坐中表现曾皙回答老师问题之前从容淡定,沉稳儒雅形象的一组句子是:_,_,_。(2)登岳阳楼的颔联是:_,_。(3)千古凭高对此,_。六朝旧事随流水,_。(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_。(5)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_,_。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

    5、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曲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有人说:“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睢园遗迹。”贾政道:“也俗。”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

    6、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渚”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这看似同雅俗无关,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间而得其遗世独立之精神;若不能意会禁忌之“度”,便是同时俗产生了冲突,难得独我之幽趣了。一犯在违制。如“蓼汀花溆”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藏着对政治的不满

    7、。二犯在重名,“稻香村”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赞赏,贾政却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确定之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三犯在“颓丧”。在蘅芜苑一处拟联,有人道:“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指出“斜阳”二字不妥,那人便引古诗“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皆云:“颓丧,颓丧!”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前者如怡红院之处,有人提出“蕉鹤”,有人提“崇光泛彩”,宝玉就说“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后者如在蘅芜苑中清客们的“麝兰芳霭斜阳院

    8、,杜若香飘明洲”“三程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二联。说“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是“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不入俗”之难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观照的世界中来,而只在“外部”的典故、概念和比拟中打转。在这一回中,尤其彰显宝玉才华的,或者说特别表露出“雅”的含义的,是连贾政也比较欣赏的“沁芳”桥之命名以及“蘅芷清芬”的对联。“沁芳”之名拟出后,贾政的态度是“拈须点头不语”,脂评“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宝玉在评价前人时已提出,“雅”虽要切

    9、景,但却不能太“实”,而是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的“实在”。之所以“含蓄”,乃在于命名不能是对眼前景致的一般描述或比拟,而要将自我的生命经验沉浸于作为整体的园中世界,并前追古人之生命,将之也化入此刻自我的生命中来。所谓“无有一字入俗”,其实就是将自我作为存在者的“主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此刻的显现。然而古今鲜有人可做到极致,又知这一“真实”是极难寻找的。这一回的叙事展现出,对真实的意义的寻找乃是基于对许多“不真”的表达的涤除与反省,在这种反省之后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存在中来,回归到在此的自我中来,世界的“真”便从被遮蔽的俗套和成见中显露现身了。(摘编自李溪以意造园,

    10、复以园造意:从第十七回看文人园林)1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因认识到园林命名的关键因素,张岱才提出了“无有一字入俗”的园林命名的最高标准。B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大观园各处命名的品评鉴赏,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雅俗”之辨。C“淇水遗风”“睢园遗迹”被认定为“俗”,是因为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D“稻香村”拟题“杏花村”获众人赞赏,贾政却认为犯了正名,有“重名”的问题,因此不宜。材料二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薨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

    11、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

    12、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_,_。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11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A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B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C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D芙蓉影破归兰桨,菱

    13、藕香深写竹桥12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桥上亭的拟名先是“翼然”,后改拟为“泻玉”,最后改拟为“沁芳”。请结合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简要说明两次更名的理由。13有学者评价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亦石亦玉”,他既有玉的灵性之美,有时又像石头一样顽劣粗蠢。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14、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注:帝喾(k),姬姓,名俊。五帝之一;皭(jio)然,洁白貌。(二)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

    15、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 甲 十二,书八章, 乙 三十, 丙 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

    16、人言也!(取材于司马迁报任安书)14根据史记相关知识,甲、乙、丙三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痛心B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穷:贫穷。C靡不毕见靡:没有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不寻常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邪曲之害公也此亡秦之续耳B故其称物芳吾其还也C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虽然,每至于族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越国以鄙远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谗谄之蔽明也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混淆黑白,蒙蔽了怀王的明见。B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事物浅近,而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从上疏后,就陷入了

    17、污泥浊水之中。D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想探求天道与人事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的规律。1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离骚讽谏了当时的政事,阐明了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B屈原常在作品中写到香草美人,因此他的品行也愈加高洁。C史记记载从黄帝至当时的历史,探求成败兴衰的规律。D司马迁希望完成史记并传于后世,即使爱好也不后悔,19屈原作离骚与司马迁著史记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请依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八、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

    18、不吾欺。注释:移居:搬家;将:岂;纪:经营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一边饮酒一边斟酌诗句。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21诗歌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九、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这是你的战争!”宗璞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 is your war!”前几天,学校

    19、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语言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论坛)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

    20、,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

    21、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的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甲】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说:“萧先生,我要做的

    22、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是通知?”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乙】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回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丙】沿小路

    23、往腊梅林中去了。(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22下列对加点字词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志愿:并非强制,而是主动加入B稚气:缺少人生经验,头脑简单C嗫嚅:胆怯,吞吞吐吐的样子D心不在焉:因有心事而不能专心学习2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提到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既渲染当时局势日紧的紧张气氛,也暗示文章主题。B文章第段传递手帕的细节,既表现了老师对学生们的关心爱护,也表现了学生相互之间的亲密无间。C文章写蒋姓学生,与其他学生形成对比,讽刺了自恃才高却自私胆怯的一类读书人,使文章褒贬鲜明,立意突出。D萧子蔚说“我也很矛盾”,是指他

    24、希望澹台玮杀敌报国,但是澹台玮在读三年级,不符合征调规定。24文中第段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写有何关联?25文中多次写到雪和腊梅,说说开篇写“雪”在小说中的作用,并分析文中甲、乙、丙三处写腊梅林对于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十、微写作26校园里的春天,有着独特的美好。请你选择春天校园里某一时刻的一处景象进行描绘。要求:描写具体,语言生动,不少于150字。27班级举办的红楼梦读书会将以“最可爱的红楼女子”为题开展讨论。请你选择一个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写一段发言稿,谈谈自己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内容充实,不少于180字。十一、材料作文28请按要求写作。“真”,与“假”“伪”相对

    25、。做产品应该用真材实料,学习应该求真知,做人应该做“真人”生活中,“真”最可贵。请以“一个真字很重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内容充实,书写清晰,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700字;把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A.“冠心病”的“冠”应读gun;“迤逦”的“迤”应读y;“畏葸不前”的“葸”应读x。B.“憎恶”的“憎”应读zng;“瘦削”的“削”应读xu。D.“炮烙”的“烙”应读lu;“连累”的“累”应读 li。故选C。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寒喧”中的“喧”应写作“暄”;“不落言全”中

    26、的“全”应写作“筌”。C“必竟”中的“必”应写作“毕”;“辖治”中的“治”应写作“制”。D“烟蔼”中的“蔼”应写作“霭”;“恶梦”的“恶”应写作“噩”。故选B。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B.“进”,超过。翻译: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故选B。4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或者/或者;句意: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B.趁机/凭借、依靠;句意: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27、句意: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D.代词,你/如果;句意:以你的所为来求取你想要的东西。/如果舍弃攻打郑国,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故选A。5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的能力。A.古义:固定的道德观念。今义:长久不变的意志。句意: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B.古义:“拼”和“搏”是两个单音节词,属于短语,分别意为拼斗,博得。今义:合成词,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用自己的所有不顾一切地极度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句意:不如斗一下,换得一笑了事。C.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句意:出

    28、使的人来来往往。D.古今均为路途。句意:头发花白的人不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沉重的东西了。故选D。6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戮”通“勠”,并力,尽力。句意: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B.“盖”通“盍”,何,怎样。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C.无通假字。句意: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D.“刑”通“型”,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句意:(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故选C。7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A“预示了惜春最终出家的结局”分析错误,这个应是妙玉的判词。B“她相思的对象是在大观园里负责种树之事

    29、的贾蔷”分析错误,她的手帕遗给了贾芸,不是贾蔷。D“宝钗笑说自己项圈上也有两句,和这两句正是一对”分析错误,应是丫头莺儿听得,笑嘻嘻的说,这两句话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像是一对,不是宝钗说的。故选C。8C【详解】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解答语句衔接题,要先将题目所给语段读懂,明白其语境;然后再仔细研究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语段是对名著红楼梦的评价,句强调达到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句强调堪称世界文学宝库的明珠,语意上构成递进关系,在前,在后,排

    30、除BD两项。从与两句来看,句说的小说情节中因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而流露的感伤情绪,句说的是整部小说反映的是“大厦将倾的末世感”,应该在前,在后。“其内容之丰厚”后面接或者句,按照文学作品的分析,一般从“内容”到“思想”,再到“艺术”,因而在前,在后,排除A项。故选C。9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谩嗟荣辱 但寒烟衰草凝绿 表里俱澄澈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瑟”“铿”“坼”“乾坤”“谩”“澈”“襟”。10A11C12“翼然”有“不中”的缺点,不如“泻玉”更切合实际;“泻玉”粗陋不雅,犯在违制;“沁芳”既切景又没有太

    31、“实”,做到了“蕴藉含蓄”,体现出了“雅”的真意。13“玉性”指宝玉身上展现出的美好品质和可贵精神。例如,他见龄官在地上划“蔷”字时忽然下雨,就赶紧喊她避雨,一时竟忘了自己也在雨中。能对一个面生的女孩儿如此关怀爱护,于封建社会的贵族公子而言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宝玉身上偶尔也会流露出纨绮子弟的恶劣习气。比如他冒雨赶回怡红院后,只因丫鬟开门晚了便勃然大怒,一脚把袭人踹倒在地。此时便没有了先前对女孩儿的呵护体贴,表现出“石性”的。“玉性”指宝玉身上超越时代的可贵品质,但也正因超越了时代,不被当时的主流观念理解和认同,所以在一些人眼里便成了“石性”,即离经叛道、呆愣愚笨。比如宝玉挨打后,两位嬷嬷前来探

    32、望,正巧丫鬟玉钏儿不慎把汤洒到了宝玉手上,宝玉不顾自己,反问玉钏儿烫到没有。这样的体贴恰是宝玉不以尊卑为意、珍视怜惜女孩儿的体现,但在嬷嬷们看来却是“里头糊涂”“有些呆气”“一点儿刚性也没有”,不像个世家公子,因此嘲笑他。【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为张岱提出了”错误,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一段只是说“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可见张岱提出这一标准与是否认识到园林命名关键并无因果关系。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根据原文可知“沁芳亭”周围景物有“

    33、佳木、奇花、清流、飞楼”,其间还有“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沁芳”,指的是水渗透着芳香。A.此处无山;B.此处无松、鹤、梨;C.“绕堤柳借三篙翠”是说水的翠绿颜色好像是从杨柳那里借来的。“隔岸花分一脉香”则是说泉水的芬芳好像分到了岸上的花香。“三篙”是从深度上说水,“一脉”是从溪形上说水,而不着一水宇,深得炼句修辞之妙,两个动词“借”字和“分”字也用得很妙,令人回味无穷。这一联把此处景物特点尽收其中。D.此处无芙蓉、菱藕。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知道园林命名的规则,然后结合具体的名字进行分析。如材料一中提到

    34、园林命名要“雅”,用典要有新意;不能“犯忌”,一犯在违制,二犯在重名,三犯在“颓丧”;不能“不中”,就是要切合景物;不能太“实”,要含蓄。再看材料二第一段中,当诸人认为当名“翼然”时,而贾政说“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可见这“翼然”与此处景致特点不合,也就是犯了“不中”这一条,所以从“中”这一方面来看,就不如“泻玉”更切合景致;第二段中宝玉认为“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野,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可见这“泻玉”粗陋不雅,犯了违制这一条;结合“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可知,这“沁芳”切合此处景观同时又含蓄蕴藉,非常

    35、雅致。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玉性”与“石性”,即是贾宝玉性格中可贵美好与顽劣粗蠢的两面性。贾宝玉其人既有“玉性”也有“石性”,而且他的“石性”和“玉性”是“合而为一的”,是互为映照补充的,它们不是对立关系。“玉、石”二重性就是“既石又玉”或“既玉又石”的辩证统一性。也就是说,贾宝玉其人是既可以用“玉文化”来分析的形象,也是可以用“石文化”来分析的形象,两者并行不悖。具体来说,“玉性”就是以“玉文化”来隐喻贾宝玉形象的性格特征,即“玉德”品质,是值得我们肯定的性格特征。“玉”外表“温润”,但本质“坚硬”,正如黛玉第二十二回说的“至坚者是玉”一样,是辩证

    36、统一的。“玉”用来隐喻贾宝玉形象应是“温润”与“坚硬”的统一,但表现形式主要是“温润”,如对女儿的体贴呵护、对爱情的追求等。例如,他见龄官在地上划“蔷”字时忽然下雨,就赶紧喊她避雨,一时竟忘了自己也在雨中。但是,宝玉身上偶尔也会流露出纨绔子弟的恶劣习气,也有耍公子哥儿脾气的时候,也有在世俗的淫威面前消极退缩的时候,这些可视为他性格中的瑕疵和缺点,这只是其整个性格系统中的极少的部分,而不是“玉性”或“石性”本身。贾宝玉身上的“玉性”还指宝玉身上超越时代的可贵品质,他曾说:“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沫而已。”他与女性交往的平等观,以及对女性的爱护,通

    37、过许多细节表现出来。第二十一回,宝玉用湘云洗过脸的水洗脸,这绝对是传统的“大男人”形象所不容的。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宝玉同样没有身为男性或“主子”便高人一等的概念,比如宝玉挨打后,两位嬷嬷前来探望,正巧丫鬟玉钏儿不慎把汤洒到了宝玉手上,宝玉不顾自己,反问玉钏儿烫到没有。这样的体贴恰是宝玉不以尊卑为意、珍视怜惜女孩儿的体现但在嬷嬷们看来却是“里头糊涂”“有些呆气”“一点儿刚性也没有”,不像个世家公子,因此嘲笑他。但也正因超越了时代,不被当时的主流观念理解和认同,所以在一些人眼里便成了“石性”,即离经叛道、呆愣愚笨。宝玉的“玉性”和“石性”中的主要方面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品质。不过,不管是“玉性

    38、”也好,还是“石性”也罢,它们都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在作品中似就被隐喻成了贾宝玉性格中的缺点。但这些不足和缺点仅仅只是贾宝玉性格中极少的、次要的因素,不能把它们视为贾宝玉性格中的所谓的或“玉性”或“石性”本身。14甲:本纪;乙:世家;丙:列传。15B16D17C18B19都处于极度困厄之中,都为了抒发内心的忧愁愤懑。【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

    39、水利、财用)。所以甲、乙、丙三处填写的依次是:本纪、世家、列传。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穷”,处境困窘。 句意: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处境困窘了。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意:邪恶之人侵害公道。/结构助词,的。句意: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后继者罢了。 B.代词,指代屈原的作品。句意: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C.连词,表假设,即使,句意: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连词,表转折,虽然。句意: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D. 表

    40、目的的连词,来,用来。前句句意: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后句句意:越过邻国来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故选D。17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自从上疏后,就陷入了污泥浊水之中”错误。“疏”,动词,疏远,远离;“濯淖”,污浊。句意: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因此他的品行也愈加高洁”因果关系错误。屈原本身品行高洁,不是因为写到香草美人品行愈加高洁,而是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的忠贞和高洁。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41、幽思而作离骚”“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可知,屈平与司马迁都处于极度困厄之中,都为了抒发内心的忧愁愤懑。参考译文一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

    42、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描写爱情而不淫荡,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切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从污秽中脱壳那样,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

    43、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二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

    44、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20D21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A.“全诗描写了登高赋诗”错误,“登高赋诗”只是诗人描绘的其中一个场景,诗中还写了农耕生活的情景,全诗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一边饮酒一边斟酌诗句”错误,“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一边饮酒一边斟酌诗句”。C.“披衣起彷徨”错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故选D。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2022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671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