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性出血热 知识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流行性出血热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我国有姬鼠型、家鼠型和姬鼠家鼠混合型3种疫区;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2 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32个国家;我国为重疫区,占全球累积报告病例数的 90%。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病例发生。4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20nm,外有双层膜,基因为单股负性RNA,由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S S基因基因编码核蛋白,是主要结构蛋白,感染后抗体出现早,可用于早期诊断MM基因基因编码膜蛋
2、白,其中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诱生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L L基因基因编码RNA多聚酶5依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至少可分为13型,公认的有以下5型 型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野鼠型)型汉城病毒(Seoul virus,家鼠型)型普马拿病毒(Puumala virus,棕背平型)型希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田鼠型)型辛诺柏病毒(sin nombre virus,鹿鼠型)6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型汉滩病毒型汉城病毒型病毒感染者的病情重于型病毒感染者HFRSV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420相对稳定,不耐热、不耐酸,5630分钟和PH 50以下
3、可灭活,对紫外线、乙醚、75%酒精、05%碘酊均敏感7球形球形直径直径80-120nm80-120nm脂质包膜脂质包膜无基质蛋白无基质蛋白糖蛋白包膜子粒糖蛋白包膜子粒 病毒颗粒表面有由病毒颗粒表面有由糖蛋白糖蛋白G1G1和和G2G2双体组成双体组成的棘突的棘突 棘突长约棘突长约5-10nm5-10nm La Cross La Cross病毒每个病毒每个颗粒表面有颗粒表面有70-140070-1400个个棘突棘突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世界上有170多种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有67种,主要是啮齿类如黑线姬鼠、大林鼠、褐家鼠等其它动物猫、狗、家兔等,感染后可从尿粪及唾液中
4、排毒,但在流行中的意义,尚需研究人不是主要的传染原11(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公认为多途径感染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通过携带病毒的鼠类的尿、粪便、唾液等排泄物的污染尘埃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感染。接触传播接触传播:通过被带毒鼠类咬伤或皮肤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毒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垂直传播: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其次有报告本病可经消化道传播,寄生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也具有传播作用。12(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低,野鼠型14%,家鼠型516%主要为男性轻壮年,占总发病的2/3病后能获得持久性免
5、疫13(四)流行特征(四)流行特征主要分布于亚洲,每十年左右有一个高峰期四季均可发病。野鼠型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家鼠型流行高峰为35月流行疫区的类型姬鼠型疫区家鼠型疫区混合型疫区14 HFRSVHFRSV(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病毒血症病毒血症免疫应答 中毒症状 细胞因子释放 小血管损伤 渗出 DIC多脏器损伤15临床上患者有病毒血症期。所有脏器组织中,均能检出EHF病毒抗原体外培养证实,无免疫因素的参与下感染EHFV后出现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损害。不同血清型的病毒,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轻重也不同。病程中患者免疫成分或免疫功能是继发的病理机制1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早期血清补体下降
6、-血循环中存在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小血管壁、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和肾间质血管)免疫复合物是本病血管和肾脏损害的原因。2其他免疫应答(型变态反应:早期特异性IgE升高(型变态反应)EHF患者血小板中存在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电镜观察发现淋巴细胞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型变态反应急性期外周血CD8明显上升.各种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增加呈活跃状态汉坦病毒可侵犯T、B细胞.机体清除病毒感染主要靠机体免疫机制,尤其是细胞免疫机制,其中T细胞系统,细胞毒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外渗血浆外渗 -血液浓缩 -稠度升高 -DIC发生血液循环淤滞 -有效血容量继发性休克主要是大出血、继发感染和多尿
7、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DIC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肾血流不足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正确合理的液体疗法预防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防止微循环障碍防止DIC的发生发展防止肾缺血和栓塞防止原有肾脏损伤的加重典型的病毒血症典型的病毒血症血管损伤、血容量减少血管损伤、血容量减少肾脏损伤严重、肾脏功能衰竭肾脏损伤严重、肾脏功能衰竭肾小管损伤开始新生肾小管损伤开始新生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潜伏期 442天,一般为714天,以两周
8、多见 多数起病急骤,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人起病稍缓,有消化道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4发热发热为稽留热或不规则热热程3-7天,有达10天以上者。胃肠道中毒症状胃肠道中毒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有腹泻。约50%有腹痛。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 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及眼眶痛。有头痛、腰痛者占80%以上,眼眶痛者约为半数。25“高热脸红酒醉貌,头痛腰痛象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热退病重血压掉,脉细缺氧量少,白细胞多,血小板少,异淋细胞仔细找。发热期发热期毛细血管损伤症状:毛细血管损伤症状: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三红)球结膜、眼睑水肿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