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DOC 10页).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63897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1.1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DOC 10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DOC 10页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四 单元测试 DOC 10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臼(ji)齿 洗涤(d) 不朽(xi) 怪癖(p)B.茸(rng)毛 兴(xng)味 飓(j)风 肆(s)意C.俯瞰(gn) 桑梓(z) 嘲讽(fng) 星辰(chn)D.深渊(yun) 孤寂(j) 濒(pn)临 思绪(x)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微 凋谢 蔓延 混为一体B.炫耀 牛犊 渴望 闲情逸志C.想象 神密 威力 煞费苦心D.际遇 消逝 愉悦 苦思瞑想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茅盾创作的题白杨图中有这样的句子“北方有佳树,挺立

    2、如长矛。”B.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C.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D.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在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潘建伟团队厥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雷,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C.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

    3、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D.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专利战已成为手机巨头们的一种竞争利器,在国外“战场”上,苹果、三星、高通等科技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打得如胶似漆。B.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C.似白杨挺拔向上,抗寒抵风,不折不挠;如红莲洁身自好,高标清操,不蔓不枝。D.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

    4、事物回馈给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6.下面这段文字画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仁慈的大自然遵循这样的原则:_同时_。_而且_。破坏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它推动我们这样做不仅是满足理性的需要也给我们带来乐趣它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活动是满足欲望的需要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

    5、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二、语言表达(共2题;共9分)8.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9.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生命是不平凡的,生命是那高原上的白杨,在积雪中傲然挺立;_,_;_,_。 三、名著导读(共1题;共7分)10.名著阅读。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

    6、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1)以上文段节选自_(作者)的小说_。(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做简要的分析。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4分)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7、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十二章选段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念无与为乐者 _饭疏食 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下列句子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何处/无竹柏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饭疏/食,饮水D.乐/亦在其中矣(4)记承天寺夜游和十二章选段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

    8、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

    9、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概括白杨树与北方农民有哪些相似之处。 (2)第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用? (3)第段四个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

    10、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就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

    11、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

    12、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

    13、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惧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选自当代作家,有删改)(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试品析本文题目的妙处。 (2)第段作者着力描写了高原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3)“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结合全文

    14、说说这株柳树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里。 (4)本文的主角是高原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的灞河柳? (5)作者赞美了这株柳值得人们学习的什么精神?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虞美人梳楼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选自宋词鉴赏辞典)【注】溟濛(mng m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忒(tu):太。(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_和_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七、综合题

    15、(共1题;共13分)15.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礼仪板报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板块名称。 (2)【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_(久违 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_(莅临 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_(阅读 拜读)!”(3)【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

    16、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八、写作题(共1题;共5分)16.作文: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解析】【分析】B项,兴(xng)味;C项,俯瞰(kn);D项,濒(bn)临。 故答案为:A。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

    17、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2.【解析】【分析】B项,闲情逸志闲情逸致;C项,神密神秘;D项,苦思瞑想苦思冥想。 故答案为:A。 【点评】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3.【解析】【分析】A项,句号应在引号外面。 B项,括号应在逗号前面。 C项,分号应改为逗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4.【解析】【分析】B项,将句中的二个和第四个逗号改成分

    18、号。C项,将句中第一个问号删去或改成逗号。D项,将句中第三个分号改成句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5.【解析】【分析】C项,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十分顽强。使用正确。 A项,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不合语境。 B

    19、项,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潜移默化”。 D项,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整体阅读语句及处理内容,把握中心思想。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句与 句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句和 句是并列的关系由此进行判断D最为恰当。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

    20、,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7.【解析】【分析】A项,朱自清不是革命家,他是民主战士。 B项,本文共写四次背影,其中重点描写的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 C项,二、三段是不能删去的,它们为下文描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二、语言表达8.【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抓住图片中的主要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概括画面所蕴含的主旨,注意运用成语。

    21、故答案为:示例一:画面由外倾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组成。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圆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右下角题写着“无人亦自芳”字样。画面必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自励品性、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引人深思;示例二:画面由外倾山崖、一簇花草、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组成。画的主体是崖顶一簇茂盛的花草,叶子四处伸展,数朵花儿鲜艳盛开,芬芳四溢。虽身处悬崖绝壁之上,连鸟儿也难以企及,但它依然兀自

    22、开放,突出表现了它自甘寂寞、白励品性、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这幅画立意高远,构思自出机杼,托物言志,耐人寻味。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生动形象的语句表达出图中所描绘的景象,要注意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9.【解析】【分析】回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中心是“生命是不平凡的”,仿写时要与该话题一致。例句提供的句式是“生命是,在中”并且用的是比喻句,在仿写时也要注意吻合。故答案为:示例: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骏马,在绿野中纵横驰骋;生命是那大海上的海燕,在惊涛中怒吼飞翔。【点评】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

    23、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三、名著导读10.【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文段节选自老舍(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2)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的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

    24、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四、文言文阅读11.【解析】【分析】(1)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注意“为”“饭”的意思,注意积累。(2)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户”、“欣然”、“起”、“义”、“于”的意思。(3)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

    25、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C应为 饭/疏食,饮水。(4)此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得出的启示,作者的情感的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此题从原文意思可以概括出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是遭贬后悠闲、闲适的情感;十二章选段中表达的是一种以苦为乐的情感。【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

    26、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五、现代文阅读12.【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具体分析文中描写白杨树的句子,得出白杨树的特点,如普遍、生命力顽强等,再结合北方农民的特点写出两者的相同之处。 (2)作者要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却先说它算不上“好女子”,这是被扬先抑手法的运用。 (3)四个句子构成排比,根据四个句子的内容、所涉及问题的深浅等分析表达效果。 (4)本段将楠木和白杨树放在一起写,是以楠木反衬白杨树,据此分析归纳即可。 故答案为:极普遍,不被人重视;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正直,坚强不屈,朴质

    27、; 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肯定的是“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特点; 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按照由树到人、由浅入深(由形及神)的顺序,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读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本段以楠木反衬白杨树,突出对白杨树的赞美。 【点评】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文段的内容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分析。根据文中的关键内容,可以判断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

    28、,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13.【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标题中的“柳”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青海高原”说明生长的环境,“一株”强调了独一无二。 (2)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写作对象的生存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特点等。本段写高原环境,突出环境之恶劣,衬托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3)“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出现在文章第段,要

    29、通过对下文的理解,筛选概括出其“神奇”之处。 (4)作者在写高原柳的同时又写家乡的灞河柳,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是为了突出高原柳生存环境的恶劣及其生命力的顽强。 (5)从文中找到作者赞美这株柳的句子进行概括即可,如“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与环境抗争”等。 故答案为: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柳”,指出了其特殊的生长环境;用“一株”强调独一无二,与文中的“一株柳”遥相呼应,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写高原环境恶劣,不利于植物生存,从而突出这株柳树生命力的顽强; 这株柳树是高原上唯

    30、一的一株柳树,并形成了一方壮丽的风景;它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通过对比,突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生存环境的恶劣,进一步突出高原柳生命力的顽强; 不抱怨命运,不畏恶劣的环境,满怀希望,与生命环境顽强抗争的精神。 【点评】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A表明文章写作对象,B概括文章主要内容,C贯穿全文线索,D揭示文章情感主旨,E引起阅读兴趣; 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

    31、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散文阅读分析关键是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先阅读全文然后筛选关键信息,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 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六、诗歌鉴赏14.【解析】【分析】(1)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结合“丝丝杨柳丝丝雨”“海棠红近绿栏杆。”分析可知。

    32、(2)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要在深刻理解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故答案为:(1)柔美的杨柳;红艳的海棠。(2)示例一:“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示例二:“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词人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和痴迷。示例三:“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连天帝都起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示例四:“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

    33、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点评】结合景物描写,自选角度,言之成理即可。七、综合题15.【解析】【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结合给出的活动项目,补充出相应的活动项目。本题要根据题干的要求,设计以“礼仪”为主题的活动,结合题干中的“礼仪板报我设计”可以设计以下项目: 礼貌用语大串联;礼节规矩我传承;礼仪知识我知晓;生活处处有礼仪;知书达礼赢天下。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 “莅临”多用于书面语言,指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或重要人物)。“光临”多用于口语的敬辞,称宾客来到。据此应选用“莅临” “拜读”指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阅读”指一般的读。根

    34、据语境,选用“拜读”本题考查考生读生活中的礼仪的看法。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如 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故答案为: 礼貌用语大串联;礼节规矩我传承;礼仪知识我知晓;生活处处有礼仪;知书达礼赢天下。 久仰;莅临;拜读 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

    35、绝,会觉得尴尬。【点评】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结合要求,注意平时的活动参与,注意积累相关的活动经验,做题时方能得心应手。 本题考查对谦敬辞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掌握常见的谦辞和敬辞,注意对此类词语的理解和把握。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注意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合情合理即可。八、写作题16.【解析】【分析】标题“生活需要 ”。实际上,这篇作文的立意和选材就如这作文题中的“生活”一样的“广阔无际”,开放性强,在横线上可填写的词语有“目标、勇气、勤奋、进取、努力、和谐、感动、坚强、梦想、爱心、团结、磨难、宽容、色彩、对手、坚持、感恩”等等,林林总总;甚至可以是“眼泪、语文、寂寞、

    36、雨季、一双手、那杯凉茶、崇拜生命、慢一点、换个角度看”等词语,不一而足。当然,如果我们将这道作文写作的中心确立在“创造”生活上,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创造自己的生活就更好了。【点评】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第一: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第二: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第三: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第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DOC 10页).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63897.html
    2023DOC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