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662624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PPT
  • 页数:91
  • 大小:1.7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 一轮 复习 必修 专题 课件
    资源描述:

    1、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隋唐:581年907年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明清:1368年1840年近代中国:1840年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五四运动18401949 约80年约30年旧民主主义革 命新民主主义革 命现代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公元前(公元前2070207

    2、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6476年)年)宗法贵族宗法贵族君主制君主制(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秦清朝(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19121912年)年)以秦以秦为界为界一、主要表现一、主要表现1 1、西周形成了一整套以分封制和宗法相结合为特、西周形成了一整套以分封制和宗法相结合为特征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征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2 2、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帝制、完备的中央官制及地方郡县制。帝制、完备的中央官制及地方郡县制。3 3、由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发展到

    3、三省六部、由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地方由郡县制到行省制,我国地方行政制制;地方由郡县制到行省制,我国地方行政制度基本定型。度基本定型。4 4、明清时期,采取废丞相、设立内阁及军机处等、明清时期,采取废丞相、设立内阁及军机处等措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措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考点考点1 1、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2、目的:、目的:3、对象:对象:4、权利:、权利:5、义务:、义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商代)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商代)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以再行分封(层层分封)以再行分封(层层分封)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

    4、力役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巩固政权巩固政权(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1 1、概念:、概念:分封,就是分封,就是“封邦建国封邦建国”的意思。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土地和和人口人口分封给诸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国,拱卫王室。,拱卫王室。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第一课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体现特点:体现特点:最高执政集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6 6、作用:、作用:前期:前期:加强了周王

    5、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拓展了疆域拓展了疆域,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使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稳定性和延使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续性。后期:后期: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危机,后来随着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危机,后来随着实力实力的变化,诸侯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逐渐削弱(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探究:探究:西周分封制初期内得以维持的原因:西周分封制初期内得以

    6、维持的原因:西周初期,周王室实力强大。西周初期,周王室实力强大。周王室对诸侯有着较为严格的约束周王室对诸侯有着较为严格的约束地方诸侯暂不具备与周王室抗衡的实力。地方诸侯暂不具备与周王室抗衡的实力。(楚庄王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对曰:“在德不在鼎。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

    7、问也。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乃归。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A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C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C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了什么?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

    8、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什么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什么制度?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1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2 2、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A 分封土地分封土地 B B 分封爵位分封爵位 C C 规定义务规定义务 D D 规定贡赋规定贡赋DA考点考

    9、点2、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宗法制1 1、地位:、地位:2 2、目的:、目的:3 3、实质(含义、实质(含义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解决贵族之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王权巩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证王权巩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稳定)。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关系的政治制度。维护政治关系的政治制度。4 4、特点:、特点:(1 1)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2

    10、 2)小宗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3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隶属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周天子周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卿大夫夫士士5 5、作用:、作用:(1 1)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保保证了贵族的世袭特权证了贵族的世袭特权)(2 2)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稳定统治集团稳定统治集团)。(3 3)

    11、宗法关系有利于)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强化王权权,把,把“国国”和和“家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密切地结合在一起;(4 4)巩固、完善了分封制;)巩固、完善了分封制;(5 5)重亲情、家庭、重血缘、重宗族等)重亲情、家庭、重血缘、重宗族等宗法观念宗法观宗法观念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家谱、祭祖)(6 6)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

    12、必然减弱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后期中央权。(后期中央权力削弱)力削弱)【探究探究】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有哪些关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有哪些关系?系?政治政治:君臣关系(等级从属关系)君臣关系(等级从属关系)血缘血缘:兄弟关系兄弟关系宗法宗法:大小宗关系大小宗关系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思维提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2 2、西周时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西周时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A A、相互之间是绝对的相互之间是绝对

    13、的 B B、土地的分配与继承关系土地的分配与继承关系 C 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 D、邦国联盟的基础邦国联盟的基础B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地位。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3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4.干部职务终身制干部职务终身制(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3)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探究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

    14、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2、通过实行宗法制,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通过实行宗法制,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是 周王室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周王嫡长

    15、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B、C、D、3、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A、功臣、功臣 B、殷降族、殷降族 C、同姓亲族、同姓亲族 D、殷商旧族、殷商旧族BCC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1 1、过程:、过程:(1 1)统一六国:)统一六国:(2 2)北击匈奴)北击匈奴 :(3)统一岭南)统一岭南:(4)开发西南)开发西南 2、意义:、意义:(1)结束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进趋势。符合历史发展进趋势。(2)有利于有利于封

    16、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展)。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1 1、政治上:、政治上:2 2、经济上:、经济上:3 3、文化上:、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挟书律挟书律4 4、军事上:、军事上:、交通上:、交通上:开辟开辟“五尺道五尺道”,构建全国交通网,构建全国交通网考点考点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三、专制主义

    17、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考点3、郡县制、郡县制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u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u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特点:知识点知识点2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中央:皇帝皇帝太尉太尉(军事军事)丞相丞相(政事政事)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监察监察)三三 公公奉常奉常郎中令郎中令卫尉卫尉太仆太仆廷尉廷尉典客典客宗正宗正治栗内史治栗内史少府少府九九 卿卿(2)三公九卿制 特点: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秦统一后的一场宫廷辩论

    18、秦统一后的一场宫廷辩论: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秦始皇采纳

    19、了谁的建议?他采取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对后世有何影响?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萌芽:(3)内容(4)特点:(5)影响:春秋战国出现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1)目的:内容:(1)“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官职分掌职权(2)“县”:隶属于郡,下设 乡和 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皇 帝郡尉(军事)郡守(行政)监御史(监察)县尉(军事)县令(行政)县丞(刑狱)有秩(民政)三老(教化)啬夫(赋税)游徼(治安)里正

    20、郡县乡里“道道”“亭亭”(2)萌芽:(3)内容(4)特点:(5)影响:春秋战国出现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1)目的:(1)中央垂直管理地方(2)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1)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6)演变:西汉初:西汉初:郡国郡国并行制并行制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不同点:相同点:(1)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分封制下,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官职可世袭;郡县制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

    21、行政机构,郡守、县令都是由皇帝任免。影响不同: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认识: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1)积极:)积极:(2)消极:)消极:使秦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使秦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封建国家。A、政治(疆域):、政治(疆域):使秦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巩固使秦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经

    22、济文化的发展(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的措施?)B、经济:、经济:C、民族:、民族: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民族,起了重要作用D、后世:、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且不断加强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暴政)(暴政)考点考点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的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

    23、度建立的的影响联系历史或现实相关文化现象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影响是新课标高考的重点之一,法制、分封制的内容、影响是新课标高考的重点之一,多采取与历史或现实文化现象相联系的方式加以考查,多采取与历史或现实文化现象相联系的方式加以考查,其中考查宗法观念影响和分封制概念理解的题目居多。其中考查宗法观念影响和分封制概念理解的题目居多。典型题目:典型题目:20112011年的全国新课标卷第年的全国新课标卷第2424题、浙江卷第题、浙江卷第3838题、海南卷第题、海南卷第1 1题;题;20102010年的全国新课标卷第年的全国新课标卷第2424题、广东题、广东卷第卷第1212题;题;2

    24、0092009年的山东卷第年的山东卷第9 9题、天津卷第题、天津卷第1 1题、广东题、广东卷第卷第2 2题、宁夏卷第题、宁夏卷第2525题。题。1(2011年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思路表解】【答案】C2(2011年福建三明质检)明太祖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

    25、久安长治之计。”同时据明史稿记载,明成祖继位后,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赐)土”。两则材料说明()A明朝照搬了西周分封制B明朝放弃了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宗法制依然是分封核心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明初分封诸王子为藩王的历史事实,说明皇族内部的宗法分封关系。“照搬”之说与材料表述不符,“放弃”和“潮流”说法不合史实,A、B、C三项不合题意;明代分封仅限于王子,是一种宗法关系,D项符合题意。答案:D运用史料创设情景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相关内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考点,是高考重点和热点之一,以考查郡县制的题目居多,也考查其他重要制度和措施。命题多重视前后联系与比较(如

    26、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郡县制的利弊对比和历史影响等)且在问答题中出现的几率较高。典型题目:2011年的福建卷第38题、全国新课标卷第24题、浙江卷第38题、北京卷第37题;2010年的全国新课标卷第25题、安徽新第14题。2(2010年安徽卷)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思路图解】【答案】C3(2011年四川卷)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

    27、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解析:汉初“君起布衣”和“臣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反映了秦、汉时期封建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宗法分封制的历史特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这一历史特征的反映,C项符合题意。答案:C4(2012年山东济宁模拟)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与秦朝历史相关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就邮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威力B秦王朝统治下的人民负担沉重C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智慧D秦代经济呈现全

    28、面繁荣的局面解析:中国古代工程的修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仰赖于中央集权政治,也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工程的修筑也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所以A、B、C三项评论正确;经济的全面繁荣不符合秦朝历史事实,两幅图片也不能反映出这一特征,D项符合题意。答案:D汉承秦制汉承秦制三公九卿,丞相权重三公九卿,丞相权重汉初:汉初:汉武帝时:汉武帝时:考点考点1 1、打击相权,设立打击相权,设立中朝中朝政府组成政府组成外朝:外朝:中朝:中朝: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皇帝的亲信近臣皇帝的亲信近臣皇皇 帝帝尚书令尚书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太太 尉尉 九

    29、九 卿卿 中朝中朝外朝外朝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汉汉代中、外朝制:代中、外朝制:【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中央行政制度知识点:中央行政制度执行执行皇皇帝帝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礼仪、科举军政军政刑狱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国家的工程建设等政事堂政事堂草拟草拟审议审议尚书省尚书省户部户部礼部礼部兵部兵部刑部刑部工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户籍、土地、赋税考点考点3、三省、三省六部制六部制 唐太宗正是凭借着他所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度,依靠唐太宗正是凭借着他所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度,依靠他所挑选的宰相班子,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在治他所挑选的宰相班子

    30、,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国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贞观之治之治”,便是同上述的实际联系在一起的。,便是同上述的实际联系在一起的。易中天易中天品唐朝品唐朝 思考:根据以上三则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思考:根据以上三则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贞观贞观之治之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何启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何启示?因素:完善三省六部制因素:完善三省六部制启示:制度的完善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保障启示:制度的完善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保障(3 3)宋代:)宋代:一参二府三司制内容:内容:A,设置,设置中书门下中书门下,其长官简称

    31、,其长官简称“同平章事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职务相当于宰相。B增设增设“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以分散相权。作为副宰相以分散相权。C设设枢密院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D设设三司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影响:影响: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职权过于分散,降低政府行政效率,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职权过于分散,降低政府行政效率,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宋宋一参一参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皇帝皇帝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政事堂(宰相)政事堂(宰相)参参知知政政事事(副相)(副相)

    32、三司三司分割宰相行政权分割宰相行政权分割宰相财权分割宰相财权分割宰相军权分割宰相军权枢枢密密院院【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二:中央行政制度知识点二:中央行政制度历代中央行政体制沿革表:历代中央行政体制沿革表:相相权权皇皇权权【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二:中央行政制度知识点二:中央行政制度 3、影响:、影响:(1)防范宰相擅权。)防范宰相擅权。(2)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能力不足的缺陷。)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能力不足的缺陷。4、演变趋势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古代监察制度古代监察制度考点考点2 2:

    33、刺史:刺史(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2.评价评价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严重破坏.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的需要。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控制1.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时间:先秦时期时间:先秦时期 特点:官位世袭、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特点:官位世袭、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五:选官制度知识点五:选官制度2.2.汉:汉:“察举制察举制”:定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定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官制度。形式:形

    34、式:察举察举 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b.征辟征辟 征召才能之士。征召才能之士。弊端:弊端:a.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封闭;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封闭;b.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3.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五:选官制度知识点五:选官制度局限性:局限性: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真正有才学,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定义:地方行政部门设置定义:地方行政部门设置

    35、“中正官中正官”,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成为授官的根据。废除: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废除: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标准:表面上德才,实际上门第出身。标准:表面上德才,实际上门第出身。定义: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定义: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五:选官制度知识点五:选官制度4.4.科举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唐至明清演变历程:演变历程:隋朝:隋朝:隋炀帝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明经科、武试唐朝:明经科、武试。宋朝:卷录制、糊名制,增加录取人数。宋朝:卷录制、糊

    36、名制,增加录取人数。明清:八股取士。明清:八股取士。1905年年废止。废止。基本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以四书五经作为考试基本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以四书五经作为考试内容。内容。【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五:选官制度知识点五:选官制度科举制的科举制的影响影响:4.4.科举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唐至明清积极:积极:A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官员素质;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官员素质;B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成;C

    37、体现一定的公平公正性;体现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局限:局限:考试科目和内容大多局限于儒学经义,不考自然科学内容;考试科目和内容大多局限于儒学经义,不考自然科学内容;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都不利于科学的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识的人,都不利于科学的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第五大发明 官职被限官职被限定在贵族定在贵族范围内。范围内。趋势:趋势:选官方式:由地方举荐发展为中央考试;选官方式:由地方举荐发展为中央考试;选官标准:由重出身到重才学;选官标准:由重出身到重才学;选官基础:范围更广;选官基

    38、础:范围更广;由封闭垄断变为公平开放。由封闭垄断变为公平开放。【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五:选官制度知识点五:选官制度历代历代地方行政体制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沿革表:【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三:地方行政制度知识点三:地方行政制度 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成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掌管全省军政大事。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

    39、省直辖。考点考点4:行省制: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的一次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一次变革中央集权不断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强元代的行省元代的行省蒙古:蒙古:东北:东北:云贵:云贵:台湾:台湾:岭北行省岭北行省辽辽阳阳行行省省云南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考点考点4:行省制度:行省制度行省数目:行省数目:十个行省、腹里和宣政院十个行省、腹里和宣政院 行省职权:行省职权:(与中央关系)(与中央关系)意义意义: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行省官员还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要定期觐见皇帝。中央还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中央还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中国古代地方行

    40、政制度的比较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原因: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皇皇 帝帝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亲自掌管亲自掌管结果: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主专制走向极端。主专制走向极端。思考:明太祖废丞相的原因?归纳内阁职权演变的趋势如思考:明太祖废丞相的原因?归纳内阁职权演变的趋势如何?何?理解内阁的性质与作用?与宰相制比较?与英国的理解内阁的性质与作用?与宰相制比较?与英国的内阁综合比较?内阁综合比较?阁臣帮助皇帝阁臣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是否被采票

    41、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的批红“票拟票拟”和和“批红批红”史料一史料一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明神宗实录史料二史料二关键词:职权加大;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职权加大;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集权)内侍机构;君主专制(集权)强化了君主集权;强化了君主集权;是皇帝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是皇帝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探究探究

    42、】18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明朝的内阁制有世纪英国内阁制与明朝的内阁制有 什么区别?什么区别?英国英国-内阁掌握实权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不对君主负责;君主君主“统而不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虚有其位。中国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大权独揽。大权独揽。阅读史料:阅读史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掌,终以贾祸。”神宗实录神宗实

    43、录卷卷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探究探究】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1 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 2)不同点:)不同点:宰相制度赋予,法定宰相制度赋予,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一级决策者(机构一级决策者(机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不能制约皇权“内阁首辅内阁首辅”“宰

    44、相宰相”结论: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明朝明朝丞相制度废除丞相制度废除后,由于政后,由于政务繁杂,皇帝精力、才能有限务繁杂,皇帝精力、才能有限而设立的而设立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高咨询机关枢密院枢密院演变而演变而来的来的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皇帝任命以以议会为基础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职责是只

    45、备顾问而职责是只备顾问而无决策权无决策权西方内阁西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并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设置突出体现的是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皇权的进一的进一步加强步加强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体现了近代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的发展【探究探究】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内阁制的区别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内阁制的区别一、君主专制的加强(1)、基础知识(梳理)2 2、清朝、清朝(2)、能力提升(理解)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

    46、大臣会议设设军机处军机处思考:清代军机处的特点、职能与性质?如何认识军机处的设置?思考:清代军机处的特点、职能与性质?如何认识军机处的设置?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简简(机构简单)(机构简单)精精(人员精干)(人员精干)速速(办事效率高)(办事效率高)密密(地处内廷)(地处内廷)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考点考点2、军机处、军机处积极影响(1)经济上: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促进封建自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促进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然经济的发展(2)政治上

    47、: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有利于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3)民族关系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消极影响(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为受到压制和打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为受到压制和打击击(3)思想文

    48、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发展和文化进步2 2、归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影响、归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影响考点考点4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2 2、人治高于法治;、人治高于法治;3 3、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4 4、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透到国家政治制度中;设,父权观念渗透到国家政治制度中;5 5、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49、过程中,儒家学说是、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学说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1(2008江苏)唐太宗说:江苏)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50、A2(2008年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年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简化机构,总揽于上B3(2008年广东)某思想家说:年广东)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他所反对的是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C 史料应用史料应用(1)(1)从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6262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