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古代 诗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20 20 古诗歌五首古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作作者者简简介介陈子昂陈子昂(约(约659700659700),字伯玉,梓),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是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其诗思想充实,语言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有诗集影响巨大,有诗集感遇诗感遇诗陈伯陈伯玉集玉集等传世。等传世。时空背景:幽州台时空背景:幽州台 幽州台即幽州台即,又称,又称,为战国燕昭王所建。燕昭王执政后,励为战国燕昭王所建。燕昭王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
2、使原来国势衰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速强大。“幽州台幽州台”或或“黄金台黄金台”成成为圣明君主广揽贤才的象征。为圣明君主广揽贤才的象征。前不见古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前前不见不见古人古人,后后不见不见来者来者。前:过去。前:过去。后:未来。后:未来。古人:古代礼贤古人: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下士的明君。登
3、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陈子昂诗意: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来者:后世重来者:后世重视人才君主。视人才君主。念念天地之天地之悠悠悠悠,独,独怆然怆然而而涕涕下。下。念:想到念:想到。时间的久远和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空间的广大。怆然怆然:悲伤的样子。悲伤的样子。涕:指眼泪。涕:指眼泪。诗意:诗意:想到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想到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只觉得孤独满怀悲伤热泪纷纷。只觉得孤独满怀悲伤热泪纷纷。前前不见不见古人古人,后后不见不见来者来者。念念天地之天地之悠悠悠悠,独独怆然怆然而而涕涕下。下。粗笔勾勒,凸现宇宙粗
4、笔勾勒,凸现宇宙天地的浩茫宽广和古天地的浩茫宽广和古今人事的沧桑易变。今人事的沧桑易变。抒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抒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直抒胸臆直抒胸臆1.1.“念天地之悠悠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对,你是怎样对“悠悠悠悠”一词一词作出赏析的?作出赏析的?深深入入探探究究 “悠悠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生一种苍茫孤独感。2.2.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5、情感?联想:前、后,天、地。联想:前、后,天、地。情感: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主题】。情感: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主题】。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是?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是?而此句中最富感情色彩的词是?而此句中最富感情色彩的词是?品读文本品读文本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怆然怆然1.1.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2.2.对贤明君王的渴盼。对贤明君王的渴盼。3.3.表达人生的孤独感表达人生的孤独感 为什么会为什么会“怆然怆然”(表现了诗(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人怎么样的情怀)?结结构构梳梳理理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前前后后悠悠悠悠怆然怆然孤孤独独寂寂寞寞
6、苦苦闷闷3、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4、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传达出诗人登楼时内心的孤寂,与登幽州台歌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6、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7、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B.“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C.“悠悠”与“独”相对照,
7、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D.全诗感时伤事,吊古悲今,并没有诉说自己的悲凉。8.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望望 岳岳 杜甫杜甫 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作作者者简简介介杜甫杜甫(712712770770),字),字子美子美,自号,自号少陵野老少陵野老,世称,世称“杜工部杜工部”、“杜杜少陵少陵”杜拾遗杜拾遗等,河南府巩县人,等,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诗
8、人,被世人尊为尊为“”,其诗被称为,其诗被称为“诗诗史史”。约。约1400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代表作有代表作有“三吏三吏”“”“三别三别”等。等。背背景景链链接接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果落第而归,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游齐、赵,望岳望岳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
9、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望岳杜甫杜甫 未了未了:不尽。:不尽。青:青:指青翠的山色。指青翠的山色。望岳望岳杜甫杜甫岱宗岱宗夫如何,夫如何,齐鲁齐鲁青青未了未了。诗意:诗意:泰山到底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上,青泰山到底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上,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翠的山色没有尽头。1.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运用了运用了,自问,自问自答,自答,所见,写出所见,写出了泰山占地了泰山占地造化:造化:指天地、大自然。指天地、大自然。阴:阴:山北。山北。钟:钟:聚集。聚集。造化造化钟钟神秀,神秀,阴阳阴阳割昏晓割昏晓。诗意:诗意: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
10、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两面,一面中于泰山;山的两面,一面明亮,一面幽暗,晨昏不同。明亮,一面幽暗,晨昏不同。阳:阳:山南。山南。拟人(钟情)拟人(钟情)虚写虚写实写实写荡胸荡胸:心胸震荡心胸震荡。曾:曾:同同“层层”。荡胸荡胸生生曾曾云,云,决眦决眦入归鸟。入归鸟。诗意:诗意:层云叠起,不禁层云叠起,不禁心胸震荡;目送飞鸟归心胸震荡;目送飞鸟归林,眼角几乎要裂开。林,眼角几乎要裂开。决眦:决眦:裂开裂开眼角。眼角。会当:会当:终当,终要。终当,终要。凌:凌:登上。登上。会当会当凌凌绝顶,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诗意诗意:一定要登上泰山的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所有顶峰
11、,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就都显得矮小了。的山就都显得矮小了。“凌凌”字表现了字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峰的决心和凌云凌云的的壮志壮志3.3.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化用孔子,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的名言,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远望远望泰山的壮阔的整体形象)泰山的壮阔的整体形象)(近望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
12、高大)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欲(欲望望泰山风景,抒发理想)泰山风景,抒发理想)造化造化神秀,阴阳神秀,阴阳昏晓,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赏析:是诗人要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的誓言,也是诗人也是诗人攀登人生顶峰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誓言。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和抱负。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和抱负。描写了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和神奇秀丽神奇秀丽的景色的景
13、色,表达了诗人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主主题题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的 的气势和的气势和 的景的景色。色。2.“阴阳割昏晓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的 3.“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4.“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5.5.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象的
14、语句:6.6.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7.7.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8.8.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9.9.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王安石王安石作作者者简简介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2110861086),字),字介甫介甫,号,号半半山山,江西,江西临川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唐宋八大
15、家家”之一。谥号之一。谥号“文文”,世称王文公。有,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等存世。登飞来峰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岁时所作。是王安石岁时所作。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初涉宦海之作。此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声,实行新法的前奏。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王安石王安石闻:闻:听说。听
16、说。千寻:千寻:塔高。塔高。形容高耸形容高耸。登飞来峰登飞来峰王安石王安石飞来山飞来山上上千寻千寻塔,塔,闻闻说鸡鸣见日升。说鸡鸣见日升。诗意:诗意: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的塔,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的塔,听说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听说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夸张夸张写景写景浮云:浮云:喻奸佞小人。喻奸佞小人。缘缘 :因为。因为。眼:眼:视线。视线。不畏不畏浮云浮云遮望遮望眼眼,自自缘缘身在身在最高层最高层。诗意:诗意: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站在山的最高峰。议论抒情议论抒情最高层:最高层:最高处。最高处。表现了诗人在政治表
17、现了诗人在政治上上高瞻远瞩高瞻远瞩,不畏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奸邪的勇气和决心。2.2.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加上“不畏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二字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在政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治上高瞻远瞩高瞻远瞩,不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心。表现了诗人的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满信心的精神境界。主主题题结结构构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写景写景议论议论千寻之塔千寻之塔极言极言其高其高(正面描写)(正面描写)鸡鸣见日鸡鸣见日衬塔高耸(衬塔高耸(侧面侧面)不畏遮目不畏遮目站
18、得高、看得远站得高、看得远身在最高层身在最高层语意语意双关双关坚定果断坚定果断无私无畏无私无畏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一句采用(采用()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峻陡峭。4、登飞来峰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志的情怀的句子是:_ _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_ _不不畏浮云遮望眼,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身在最高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淤泥而不
19、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是什么?6、登飞来峰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不不畏浮云遮望眼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身在最高层。练习:练习:1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2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
20、中的中的“最高层最高层”,字面是指,字面是指 ,实则指实则指 。3 3、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突出塔之高,为下文 。4 4、对王安石的、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A.“A.“不畏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挠的豪情壮志。B B“浮云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
21、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异曲同工之妙。D.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陆游陆游作作者者简简介介陆游陆游(1125121011251210),),字务观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一生爱国诗人。一生90009000多
22、首,兼多首,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代表作有郁悲凉,代表作有剑南诗稿剑南诗稿放翁逸稿放翁逸稿等。等。背背景景链链接接 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陆游罢官闲居在家,心情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陆游罢官闲居在家,心情相当复杂,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相当复杂,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己的诗歌创作里。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陆游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游游游山西村游山西村陆陆 游游莫莫笑农家笑农家腊酒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豚。豚:小猪,这里豚:小猪,这里指猪肉。指猪肉。诗意:诗意:不要取笑农人自酿的不要取笑农人自酿的腊酒不好,丰收年他们待客腊酒不好,丰收年他们待客也会宰鸡杀猪。也会宰鸡杀猪。诗诗歌歌解解读读莫:不要。莫:不要。腊酒:腊月所酿的酒。腊酒:腊月所酿的酒
24、。1.“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渲染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渲染出了农家丰收后渲染出了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的欢乐气氛。山重水复山重水复疑疑无路,柳无路,柳暗暗花明又一村。花明又一村。诗意:诗意:山峦重叠,山峦重叠,溪水曲折,似乎让溪水曲折,似乎让人怀疑前无路径,人怀疑前无路径,不料柳暗花明之处不料柳暗花明之处又一村。豁然开朗,又一村。豁然开朗,村舍俨然。村舍俨然。疑:怀疑。疑:怀疑。暗:暗淡。暗:暗淡。2.2.试赏析试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该句的妙处,不仅仅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
25、该句的妙处,不仅仅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在于工巧,而且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这一联上句通过一个这一联上句通过一个“疑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一起,构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