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7.pdf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565946
  • 上传时间:2020-06-0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1.4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7.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任务 活动 情境 统编 高中 语文教材 设计 三个 支点 下载 _处室资料_高中
    资源描述:

    1、普 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以 下简称 “高中课标” ) 的亮点之一是凝 练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 解。怎样来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那就是高中 课标的另一大亮点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围绕学 习任务群, 任务、 活动、 情境等关键词成为课标中的高 频词, 也成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支点。 支点一: 任务设计是高中语文教材的核心追求 高中课标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中, 首次提出 “学习任务群” 的概念, 并概括为:“ 语文学习任务 群 以任务为导向, 以学习项目为载体, 整合学习情 境、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和学

    2、习资源, 引导学生在运 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 1从这个概括可以 看出, 任务群的提出应该深受20世纪80年代 “任务 型语言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以及克 伯屈 “任务驱动”(task driven) 的影响, 因为它带着明 显的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的特征 2; 而 “以任务为 导向” 也成为它最基本的特质。从这样的设计依据 出发, 高中课标一共设计了18个任务群。应该说, 这些任务群首先是课程内容的规定, 明确高中学段 任务 活动 情境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 “任务”“活动”“情境” 作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

    3、17年版) 的高频词, 是体现课 标理念的关键点, 也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支点。抓住这三个词, 有助于教师更 好地认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进而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课标理念。 本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王本华从编写人员的角度详细解 析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架构: 任务设计是高中语文教材的核心追求, 恰切的活 动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 真实情境是活动展开的重要依凭。北京教育科学研 究院李卫东认为, 基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大单元结构, 教学时必须提炼单元的 大观念, 进而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设置有意义的情境, 提供有价值的学习 资源, 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语

    4、文素养。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孔凡成给出了设置学习情境、 确立学习任务、 开展语文活动的一些具体建议。希 望这几篇文章对高中语文教师用好统编教材有所助益。 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同时它又是学习路径的规 定, 这个路径不再是以往简单的读写训练、 知识传 授等, 而是通过任务的解决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 升。那么, 我们可能紧跟着就要问, 什么样的任务 才能满足这样的期待?回答是: 社会生活中实际需 要的、 能够解决真实情境中具体问题的任务。循着 这样的思路,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首先找到的核心支 点是任务, 在单元整体建构的基础上, 以任务设计 统领整个单元的教学。因此, 完成特定任务, 使学 生享

    5、有学习的获得感, 是本次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 理念。怎样来实现这个理念呢? 首先, 通过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 织单元,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人文主题是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需要, 所以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 有的 “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作为隐性 的精神主线, 分解出若干人文主题, 如青春激扬、 劳 动光荣、 生命的诗意、 使命与抱负、 责任与担当、 良 知与悲悯等, 作为单元组合和内容选择的重要依 据, 发挥语文教材的铸魂培元作用。学习任务群是 课标所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 所以它是教材的最重 要抓手, 是课程内容安排的重要依凭。教材根据课 标所赋予的每个任务群的不同学分分

    6、别安排, 原则 上每0.5学分设计一个单元。以 “文学阅读与写作” 任务群为例, 必修学段一共2.5学分, 所以必修教材 共设计5个单元, 分别是: 青春激扬中国现当代 及外国诗歌、 小说, 生命的诗意中国古代优秀 诗词, 自然情怀中国古代与现当代散文, 良知 与悲悯古今中外戏剧作品, 观察与批判中 外小说作品。通过这5个单元, 分层次地落实课标 对这些任务群的要求。两条线索组织单元, 更能凸 显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 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其次, 通过阐述核心任务, 引领整个单元学习 内容和学习资源的组织。核心任务是单元教学的 纲, 它是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并基于学习任务群

    7、的基 本特点提出的, 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 学习情境、 学 习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等起到统领作用。一般来说, 教材中每个单元导语第三段的第一句阐述的都是 本单元的核心任务, 以下各句是完成核心任务所应 达到的语文素养目标。比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以 诗歌小说为主, 其第三段是这样阐述的: 学习本单元, 可从 “青春的价值” 角度思考作品 的意蕴, 并结合自己的体验, 敞开心扉, 追寻理想, 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 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 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 特魅力; 学习从语言、 形象、 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 品, 获得审美体验; 尝试写作诗歌。 这一单元的核心任务就是第一句

    8、, 是对青春价 值的思考和对作品意蕴的鉴赏。围绕这一核心任 务, 教材一方面选择了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等5首诗词以及 百 合花 (茹志鹃) 、哦, 香雪 (铁凝) 2篇小说作为主 体学习内容, 并通过 “学习提示” 等板块推荐阅读 赤光的宣言 (周恩来) 、太行春感 (朱德) 等扩展 学习资源, 另一方面在单元最后设置具体学习任 务, 组合成单元学习的总体, 以达到语文素养的培 养目标。 最后, 设计 “单元学习任务” 板块, 落实具体学 习要求。这一板块是对核心任务的分项具体落实, 是核心任务的具体而微, 也是对学习内容的整合、 提升与实践。教材一般给

    9、每个单元设置34个学 习任务, 这些任务具有整合性、 结构化的基本特 点。整合性指的是, 设计任务时要把听说读写打通 起来考虑, 要把过去常说的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 流、 梳理与探究整合到一起, 分中有合, 共同服务于 核心能力的培养。比如当教学以阅读为主时, 除了 要注意一般阅读方法、 阅读策略的引导, 还要引导 学生明白为什么读这一篇或这一组文章, 要解决怎 样的问题, 达到怎样的目标, 从而完成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等相关任务。这一点在后边讲活动时 还要具体阐述, 先不多说。“结构化” 是指, 这些任 务是由内容到形式、 由课内到课外、 由阅读吸收到 表达输出的一个富有逻辑联系的整体

    10、。以必修上 册第二单元新闻作品的学习为例, 4 个任务可以 概括为: 1. 从文章内涵出发, 探讨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2. 从文章的结构、 写法特点出发, 探讨新闻 作品的独特性。 3. 拓展阅读各种新闻作品, 交流好新闻的评 选标准, 并推荐一篇新闻稿, 写一份推荐书。 4. 关注身边的人物, 写一个熟悉的劳动者。 由以上概括可以看出: 一般第一个任务是基 于本单元文章的阅读, 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设计, 并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或适度向 外拓展; 第二、 三个任务整合文本的共同特点, 从 文章结构、 写法、 特色等方面进行设计, 帮助学生 达到本单元工具性的学习目标, 或向外延伸拓 展

    11、, 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最后一个任务往往引 导学生借鉴单元选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实践, 提升 写作素养。这些任务相互关联、 前后呼应, 构成 一个结构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系列, 以综合提升学 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老师们可能会问: 当我准备教学一个单元 时, 是先关注单元学习任务, 以任务为线索来聚 焦学习内容课文, 还是先从文本出发, 在充 分把握文本的基础上, 再完成相应的任务呢?首 先可以肯定, 要先关注单元学习任务, 因为它对 整个单元的学习具有统领作用, 是进行单元教学 设计的主要依据。关注任务时要思考: 为什么这 样几篇课文组合在一个单元里, 在教学课文时可 以设置哪些问题, 可以关注哪些

    12、重点难点, 可以怎 样有效地整合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 可以提供怎 样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等等, 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 方案。至于具体教学, 既可以从任务出发, 围绕任 务解读文本, 把握课文; 也可以从课文出发, 在解 读文本的同时, 暗含着为完成任务提供支撑的内 容。不管从哪个方向进行教学, 成组课文的阅读 都将引导学生进行新的阅读方式的尝试。 支点二: 恰切的活动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 “活动” 是高中课标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本来 “任务” 出现的频率最高, 但它很多时候是 指任务群)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 一词在课标 中共计出现 98 次,“活动”“语文 (语言) 实践活 动” 这样

    13、的表述分别出现了 20 余次, 另有 “分享 (交流) 活动”“言语活动 (口语活动) ”“阅读活动” “鉴赏活动”“文学活动”“读写活动”“课内活动” “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 学活动 (教育学活动) ” 等不同称说。 活动成为高中课标的高频词, 是与任务群的 理念密切相关的。高中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学习 任务群是 “从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 语文的规律出发, 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 以 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 设计而成的, 要 “引导学 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 3也就 是说, 学习任务群中所设计的学习项目, 所关注 的学习内容、 学习资源、

    14、 学习方法, 所设置的学习 情境等, 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以恰当的活动 为载体, 通过一定的言语实践活动让这些因素建 立起联系, 从而建构知识和学习体验, 完成相应 的任务。可以说, 任务是目标, 是为了解决真实 的问题; 活动是手段, 是完成任务的路径, 是完成 任务的保证。 那么到底什么是 “活动” ?高中课标中所说 的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学习活动、 阅读活 动等, 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所理解的 “活 动” 。过去所讲的朗诵比赛、 演讲辩论、 新闻采 访、 参观旅游等, 当然也是现在所指称的一部分, 但又远远不只是这些基本指向课外的活动。王 宁先生这样说:“新课标所说的 活动

    15、, 指的是语 文学习活动, 也就是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 这三件事。 ” 4这就是说, 活动的实 质就是让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言语实践, 这个言 语实践不是孤立的听、 说、 读、 写, 而是整合了各 个不同方面并延展到社会生活的综合的言语实 践活动。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在教材中怎样体 现出来呢? 首先是活动性。为了体现言语实践的活动 性, 教材不再设置 “知识中心” 时代的记忆性、 知 识类题目, 也不再设置 “能力中心” 时代机械的、 烦琐的、 简单的问答式练习, 而是在任务的统领 下, 强化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等 活动实践, 加强活动性, 促进语文素养的自主建 构

    16、。因此, 教材中 “单元学习任务” 板块布置的是 任务, 同时有为完成任务而设计的相对细致的活 动方案, 力求让学生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建构知 识, 形成素养。例如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学习写景 抒情类散文, 其中第一个任务是: 平时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自然景物?哪些 景物曾经激起你心灵的涟漪, 引发你对生命的感 悟?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 都表现了作者眼中 的自然美, 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阅 读这些文章, 完成下列任务。 1.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和 我与地坛 描 写的是同一个城市的景物, 呈现出多姿多样的 美。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 反复朗读, 细加 品味, 写一段评点文字。 2. 这几篇

    17、文章都有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特 点, 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 赤 壁赋 , 分析文中的景与情是怎样完美融合在一 起的。如有兴趣, 可以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 拟 写视频拍摄脚本, 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 制作 一个小视频。 这个任务的核心是, 体会作者的感悟与思 考, 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关注身边的自然之景。两 个小任务活动性很明显: 一个是朗读、 品味、 思考, 并写点评, 重点是点评文章中多姿多彩的美; 另一 个是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写视频脚本, 选择相关 资源, 最后制作出小视频。这样的任务, 以往教材 可能会这样问: 这篇文章描写了哪些美景?美景当 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作

    18、者是怎样将景与情 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很显然, 任务式的设计, 其核 心是让学生做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建构起相应的素 养, 学生会有较高的参与度, 会产生更多的学习体 验; 问题式的练习则更像是客观的考核, 似乎与学 习自身的体验无关。因此, 在以活动体验带动任务 完成的教学中, 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文本与任务之间建立 起关联, 也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文本时有所遵 循, 教材还特意安排了 “学习提示” 板块。这一板 块主要有三个功能: 一是激发兴趣, 让学生愿意 阅读; 二是提示重点难点, 给师生以教和学的抓 手; 三是指示学习路径, 给学生提供

    19、学习的方法 和策略。此外, 背诵的要求也是在这个板块中明 确的。 其次是整合性。高中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 指出:“教材编写要体现整合的理念灵活地整 合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 动, 选用典型材料设计语文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在 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 5这也是温 儒敏老师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语文学习最重 要的 活动 , 还是读书, 还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三件 事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 其 实也就是语文 活动 的三个主要方面。 ” 6从这样 的观念出发, 教材中学习任务的设计特别注重这 三个方面的整合, 力求使学习活动更加贴近真实 的语文生活实

    20、践。例如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古诗 词鉴赏, 我们从下面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的表格 中可以看出教材编者的努力: 教材学习任务概括 知人论世, 查找资料, 理解诗词的内 涵, 结合自身体验, 感受古人的生活 与精神 把握文本, 设计朗读脚本; 查找音视 频资料, 模仿借鉴; 制作音频视频; 举办朗诵会 欣赏古诗词的写法和艺术特色; 把 握技巧, 写文学短评 活动的整合性体现 思考理解, 查找资 料, 梳理探究, 口头 交流 阅读鉴赏, 书面表 达, 查找资料, 口头 表达 阅读鉴赏, 书面表达 最后是延展性。由于学习任务指向解决真实 情境中的问题, 学习活动指向真实的语文实践活 动, 所以教材中任务的

    21、设计不仅注重学习活动自身 的整合, 也更多地延伸到真实的语文生活, 力求打 通学生语文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让他们体 会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价值。比如必修上册第六 单元的主题是 “学习之道” , 第一个学习任务就是在 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今天我们所倡导的 “学 会学习” 的理念, 这会促使学生思考, 原来古今学者 有关学习的论述在当下仍然具有深广的社会意 义。第三个任务是从古人对学习的认识引入今天 学习中遇到的新难题, 要求学生以 “劝学” 新说 为 题,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章, 这是让学生在 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 学习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 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

    22、 支点三: 真实情境是活动展开的重要依凭 什么是真实情境? 高中课标33次使用 “情境” 概念, 使用的语境大 致为 “真实情境”“语言情境”“学习情境”“语言运用 情境”“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交际情境”“社会情境” “阅读情境”“复杂情境” 等。在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 考命题建议” 中, 课标对 “情境” 的内涵进行了具体 阐释:“真实、 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 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 社会生活情 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 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指向 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 生

    23、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问题, 并在此过程中发展 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 7 王宁先生说:“所谓 情境 , 指的是课堂教学内 容涉及的语境。所谓 真实 , 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 生而言是真实的, 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 能够遇到的, 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 启发他们往 下思考, 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 积累必要的资源, 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我把 这个真实情境概括为: 从所思所想出发, 以能思能 想启迪, 向应思应想前进。 ” 8 王荣生曾经将语文学科的 “学习情境” 分为三 类: 为了学习的真实的问题 (难题) 情境; 为了学习 的真实的沟通 (困难) 情境; 为了学习的与文

    24、本对话 (困难) 情境 (及 “文本语境” ) 。 9 综合以上观点以及其他对 “情境” 内涵的讨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在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展开的实 践活动中, 真实情境应该是它的本质特征, 或者说, 真实情境是活动展开的主要依凭。没有真实的情 境, 就会脱离学生的所思所想, 活动势必会虚假; 活 动虚假,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就无法达到应 思应想的境界。因此, 教材设计一定要紧扣真实情 境, 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他们学习兴 趣, 并有利于深度阅读和深度写作的有效的言语实 践活动。那么, 教材中的真实情境是怎样的呢? 首先, 每一个学习任务中, 前边的引入语都是 创设的情境

    25、。新教材中的任务与以往教材中的练 习有很大不同, 它不再是知识性的积累或问题式的 训练, 而是通过较多的描述引出相关学习任务, 这 些描述设置的就是具体的情境。一般来说, 每个单 元的第一个任务都是从文本内容出发探讨人文价 值, 更多的是个人体验情境、 文本情境, 有时也涉及 社会生活情境; 第二个任务从文本结构、 表达技巧、 语言风格出发进行设计, 更多的是文本情境、 学科 本体认知情境; 最后一个是书面表达方面的任务, 更多涉及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以及个人认知 情境。比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新闻作品学习的第 一个任务: 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也塑造 着人的思想品格。袁隆平等杰

    26、出劳动者的模范事 迹, 古代人民热烈的劳动场面, 彰显了劳动的崇高 与美丽; 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 手工匠人的高超 技艺, 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从下列话题中任 选一个, 结合课文具体内容, 分组进行专题研讨。 话题1: 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话题2: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话题3: 无私奉献、 锐意进取、 勇于创造 话题4: 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 不难看出, 前边的描述先从社会生活情境出 发指出劳动的社会意义, 再从文本情境出发例举 不同文本的价值, 最后是从个人体验角度布置任 务, 启发思考。因为有了这样的情境, 特别是文本 情境的提示, 所以教学时不能将这个任务做成班 会式的主

    27、题研讨, 而应密切结合文本阅读谈出自 己的独特感受。 又如这一单元的第四个任务: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 救死扶伤护佑生 命的医生, 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 春耕 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 等等。生活中, 有很多平凡 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 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 不少于800字, 题目自拟。很明显, 这一任务提示的 是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 促发学生去思考, 然后根 据个人的体验表达成文。 其次, 也可以把单元导语视为教材提供的整体 学习情境。单元导语一般由三段组成, 简明扼要地 说明单元的人文主题、 所属学习任务群及选文情 况、 单元核心

    28、任务及学习目标。师生都应重视教材 中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 因为它明确了单元学习的 价值取向、 单元选文的依据、 单元学习的核心以及 所需具备的基本的语文素养, 对整个单元有统领作 用。特别是对核心任务及学习目标的阐释, 有助于 我们切实把握学习的重点, 有效对待学习内容, 真 正提升语文素养。 最后, 还可以把课文视为教材选择的具体学习 情境。前边说到文本情境, 这应当指两个方面: 一 是文本所涉及的时代背景、 社会环境、 人物形象 (小 说等) 、 写作意图等; 一是完成任务时所需要理解的 文本的内容、 结构、 写法、 风格等。前一个方面与我 们对语境的传统理解是一致的, 很多时候是解读文

    29、本绕不开的内容; 后一个方面算作情境有些勉强, 可能有点泛 “情境化” 倾向, 但在新的课程观中这些 内容是为完成任务服务的, 所以视为情境的一部分 也未尝不可。 当然, 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构成的学习现场, 更 是真实情境的一部分。因为这个情境是现实发生 的, 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关注。 辩证: 任务群学习与经典阅读 自从高中课标颁布以后, 任务群教学有席卷一 切之势, 特别是各种观摩课、 示范课、 交流课, 好像 非多篇组合就羞于展示了。成组学习课文 (或称 “群文阅读” ) 固然有值得称道的一面, 比如更接近 真实的阅读, 能够培养快速阅读、 迅速获取信息的 能力, 能够锻炼梳

    30、理、 整合能力, 能够提高学生分 析、 概括、 反思等高阶思维能力, 等等; 但群文阅读 不可能包治百病, 有时跑偏了甚至还会有弊端。比 如学生根本不知道任务为何物, 跟着老师匆匆的步 伐从这一篇读到那一篇, 一节课下来问学了什么, 一脸茫然不知道。比如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 务, 只顾着提取信息, 或寻找某个细节, 全文写了什 么不知道, 更提不上反复诵读, 吟咏品味, 字斟 句酌了。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这样语重心长地 说:“设计 任务驱动 ,任务 在前, 要提醒不能只 是奔着 任务 去阅读, 也不是单纯为了解决 问题 或者参加讨论去阅读。很多课文都是经典, 让 学生接触经典, 本身就是教学的重

    31、要目标, 不应该 把课文纯粹作为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的材料或者讨 论问题的 支架 。 ” 10而 “一切为了任务” 的倾向本 身就是编写教材之初编者们特别担心的。 因此, 当大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 也要 能够守正继承传统和经验, 不能大刀阔斧推 倒重来。这就涉及单篇文章的阅读, 特别是如何 对待经典阅读的问题。当学习任务群推出, 当任 务、 活动等观念反复被说起, 作为教材编者特别担 心的就是经典阅读的地位。应该说, 能够进入教 材的总体上都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章, 细读文 本原本就是应有之义。现在为了任务群的要求, 有的单篇保留了阅读的地位, 相当一部分则都组 合成群文了。那么, 我们

    32、教学时怎么办?不言而 喻, 我们要改革, 但也不能否定一切。单篇课文需 要精讲, 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 成组文章中教材 指定的精读课文, 也需要关注。当然, 说精讲, 说 关注, 并不是要像过去多数时间那样讲课文的内 容是什么, 结构是怎样布局的, 用了哪些写作技 巧, 等等, 而是要从问题出发, 为活动做准备, 让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同时, 即便成组课文中那些需要略读的课文, 也不 能完全将其视为完成任务的材料, 而要将读懂读 通放在首位。因此, 当我们高举任务群理念时, 也 要记住在进行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给经典文本 解读留有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3 5

    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 程标准 (2017年版) S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8, 8, 50, 48. 2 徐鹏.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理探寻 J . 中学语文教 学, 2018 (6) . 4 8 语文建设 编辑部.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 “是” 与 “非” :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 J . 语文建设, 2019 (1) . 6 10 温儒敏.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班的讲话 J . 课程 教材 教法, 2019 (10) . 9 王荣生. 语文学科的 “学习情境” . 在 “中国教育学会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换届会议暨2019年语文新 时代学术研讨会” 上的专题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7.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594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