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DOC 7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DOC 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DOC 7页 高中化学 课本 知识点 总结 记忆 DOC
- 资源描述:
-
1、高一化学各章必记知识点第一章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易燃易爆试剂应单独保存,防置在远离电源和火源的地方。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碱沾皮肤,用大量水清洗,涂上5%的硼酸溶液。3、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4、防暴沸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6、粗盐含杂质主要有泥沙,CaCl2、MgCl2、Na2
2、SO4等,需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钡碳先,碱随便,接过滤,后盐酸”的方法。7、溶液中SO42-检验法是先加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8、Cl-检验法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Cl-;酸化的目的是 防止碳酸银等沉淀的生成 。9、蒸馏是分离液液互溶物的方法,常见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和冷凝器。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水流方向要注意逆流。10、萃取是用某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的过程。一般萃取后都要分液,需用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后者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3、,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1、常见的有机萃取剂是CCl4和苯,和水混合后分层,分别在下层和上层。12、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或紫红色)、Fe(SCN)2+ (血红色或红色);淀粉溶液+I2显蓝色 溴、碘的单质在几种溶剂中的颜色:单 质水苯汽油、四氯化碳溴橙黄橙红橙红橙红碘棕黄紫红紫红13、仪器的洗涤标准:仪器内壁水膜均匀附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若附着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时,应选不同的“洗涤剂”区别对待。如:残留物洗涤剂久置石灰水的瓶壁上的白色固体(CaCO3)盐酸铁锈盐酸制氯气时残留的二氧化锰浓盐酸(温热)久置FeCl3溶
4、液的瓶壁上的沉淀(Fe2O3)盐酸容器壁上附着的碘酒精或NaOH溶液容器壁上附着的硫二硫化碳或热NaOH溶液试管壁上的银镜稀硝酸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CB误差分析法 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 偏大偏小看公式:CB=mB/V4、稀释或浓缩定律C浓BV浓体=C稀BV稀体5、CB、S之间换算式:CB=(1000)/M ; =S/(100+S)6、CB配制一般操作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7、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三同必一同”(同T、P、V必同N或n) “二同成比例”等温等压:
5、 V1:V2=n1:n2 M1:M2=1: 2=D等温等容: P1:P2= n1:n2(均来自于PV=nRT或PM=RT)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5、
6、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二、离子反应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
7、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符合事实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络合反
8、应(Fe3+、Fe2+与SCN-)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三、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4、标出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有“双线桥法”,要点
9、是“同种元素前指后,得失个数标上头”“单线桥法”要点是:“失指得,上标数”。5、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符合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6、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守恒律(得失电子守恒)强弱律(自发进行必满足“双强变双弱”、“一剂遇两剂先与强反应”)。7、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1、5000年前使用的青铜器,3000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进入铝合金时代。2
10、、金属的物理通性是: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好。3、钠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如下现象:熔成小球,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4、铝箔加热,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这层不易熔化的薄膜是高熔点的Al2O3。5、固体钠怎么保存?浸在煤油中。 怎么取用金属钠?镊子夹出后用滤纸吸干煤油,然后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剩下的钠再放入煤油中。6、小块钠丢入水中的现象是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溶液变红(加入酚酞)。分别反映了钠密度小于水,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产生气体迅速,生成NaOH的性质。7、银白色的钠放入空气中,会逐渐变为Na2O、NaOH、Na2CO310H2O、Na
11、2CO3白色粉末。8写出钠在空气中加热、铁在O2中燃烧、钠和水的反应、Al2O3溶于NaOH溶液、Al和NaOH溶液、Fe和水蒸气的反应 的方程式 二、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放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离子方程式是 2Na2O2+2H2O=4Na+4OH-+2H2 。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2、Na2CO3、NaHCO3的鉴别除了观察是否细小,加水是否结块的物理方法外,还可以 加热固体质量减轻或放出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 在其溶液中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由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 加等浓度的HCl放出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