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知识点要点(DOC 26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金属热处理知识点要点(DOC 2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要点DOC 26页 金属 热处理 知识点 要点 DOC 26
- 资源描述:
-
1、1 热处理的目的、分类、条件; 定义: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使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要求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目的: 1、消除毛坯中的缺陷,改善工艺性能,为切削加工或热处理做组织和性能上的准备。2、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节约材料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分类: 特点:热处理区别于其他加工工艺如铸造、压力加工等的特点是只通过改变工件的组织来改变性能,而不改变其形状。 热处理条件: (1)有固态相变发生的金属或合金 (2)加热时溶解度有显著变化的合金热处理过程中四个重要因素: (1)加热速度V; (2)最高加热温度T; (3)保温时间h; (4)冷却速度Vt
2、.2 什么是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其结构与性能; Ac1、Ar1、Ac3、Ar3、Accm、Arcm临界温度的意义;奥氏体的形成条件;奥氏体界面形核的原因/条件;以共析钢为例,详细分析奥氏体的形成机理;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铁素体:碳溶于-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以F或表示; 结构:体心立方结构;组织:多边形晶粒 性能:铁素体的塑性、韧性很好(=3050%、aKU=160200Jcm2),但强度、硬度较低(b=180280MPa、s=100170MPa、硬度为5080HBS)。其力学性能几乎与纯铁相同。奥氏体:碳溶于g -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A或 表示 结构:
3、面心立方晶格 性能:奥氏体常存在于727以上,是铁碳合金中重要的高温相,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塑性和韧性很好(b400 MPa、4050%、硬度为160200HBS),易锻压成形。钢材热加工都在区进行。 组织:多边形等轴晶粒,在晶粒内部往往存在孪晶亚结构渗碳体: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是钢铁中的强化相,高温下可分解, Fe3C 3Fe+C(石墨) 。结构:复杂斜方 性能:渗碳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69%,熔点为1227,硬度很高(800HBW),塑性和韧性极低(0、aKU0),脆性大。渗碳体是钢中的主要强化相,其数量、形状、大小及分布状况对钢的性能影响很大。 由于碳在a-Fe中的溶解度很小,因而常
4、温下碳在铁碳合金中主要以Fe3C或石墨的形式存在。 五个重要的成份点: P、S、E、C、F。四条重要的线: ECF、ES、GS、PSK。三个重要转变: 包晶转变反应式、共晶转变反应式、共析转变反应式。两个重要温度: 1148 、727 。奥氏体1.奥氏体:碳溶于g -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A或 表示 结构:面心立方晶格 组织:多边形等轴晶粒,在晶粒内部往往存在孪晶亚结构 性能:奥氏体常存在于727以上,是铁碳合金中重要的高温相,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塑性和韧性很好(b400 MPa、4050%、硬度为160200HBS),易锻压成形。钢材热加工都在区进行。 室温不稳定相 高塑性、低屈服强度(利用奥
5、氏体量改善材料塑性) 顺磁性能(测残余奥氏体和相变点) 线膨胀系数大(应用于仪表元件) 导热性能差(耐热钢) 比容最小( 利用残余奥氏体量减少材料淬火变形)2.Ac1、Ar1、Ac3、Ar3、Accm、Arcm临界温度的意义 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Ar1冷却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Ac3加热时先共析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Ar3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温度; Accm-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Arcm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的温度 3. 奥氏体的形成条件 过热(TA1)4. 奥氏体界面形核的原因/条件(1) 易获得形
6、成A所需浓度起伏,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2) 在相界面形核使界面能和应变能的增加减少。 G = -Gv + Gs + GeGv体积自由能差, Gs 表面能, Ge 弹性应变能相界面Gs 、Ge 较小,更易满足热力学条件G 垂直于片层长大速度(3) 残余碳化物的溶解残余碳化物: 当F完全转变为A时,仍有部分Fe3C没有转变为A,称为残余碳化物。 A/F界面向F推移速度 A/Fe3C界面向Fe3C推移速度 刚形成的A平均含碳量 G 各种因素中,T的影响作用最强烈2、 原始组织的影响 片状P转变速度球状P 薄片较厚片转变快3、碳含量的影响 C,A形成速度4、 合金元素的影响 (1)对A形成速度的影响
7、 改变临界点位置;影响碳在A 中的扩散系数;合金碳化物在A中溶解难易程度的牵制;对原始组织的影响 (2)对A均匀化的影响 合金钢需要更长均匀化时间7.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随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成指数关系迅速增大。 加热温度升高时,保温时间应相应缩短,这样才能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2)加热速度: 加热速度快,奥氏体实际形成温度高,形核率增高,由于时间短奥氏体晶粒来不及长大,可获得细小的起始晶粒度 (3)钢的碳含量的影响 碳在固溶于奥氏体的情况下,由于提高了铁的自扩散系数,将促进晶界的迁移,使奥氏体晶粒长大。共析碳钢最容易长大。 当碳以未溶二次渗碳体
8、形式存在时,由于其阻碍晶界迁移,所以将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过共析碳钢的加热温度一般选在 Ac1 - Accm 两相区,为的就是保留一定的残留渗碳体。(4) 合金元素的影响 Mn,P 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Mn - 在奥氏体晶界偏聚,提高晶界能; P - 在奥氏体晶界偏聚,提高铁的自扩散系数。 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 Ti,Nb,V 形成高熔点难溶碳氮化物(如TiC,NbN),阻碍晶界迁移,细化奥氏体晶粒。(5)冶炼方法 用Al脱氧,可形成 AlN - 本质细晶粒钢 用Si、Mn脱氧- 本质粗晶粒钢(6) 原始组织 主要影响A的起始晶粒。原始组织越细,起始晶粒越细小。但晶粒长大倾向大,即过热敏感性增
9、大,不可采用过高的加热温度和长时间保温,宜采用快速加热、短时保温的工艺方法。3 何谓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转变产物;珠光体的组织形态和性能;珠光体的转变机理与影响因素;1.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和性能 组织形态:层片状、粒状、其他 片状珠光体:其F、Fe3C呈层状分布重量比:F: Fe3C = 8:1 珠光体的存在:钢的退火或正火组织中 力学性能:片间距,强度和硬度,同时塑性和韧性有所改善 粒状珠光体: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两相机械混合物称为粒状珠光体。粒状珠光体一般经球化退火而得到,也可以通过淬火加回火处理得到。 性能:Fe3C 细小,分布均匀, 则强度、硬度较高,韧性也
10、。 与同成分片状P相比:强度硬度稍低,塑韧性较高 粒状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渗碳体颗粒的大小、形态与分布。2.何谓过冷奥氏体 过冷奥氏体处于临界温度之下暂时存在的奥氏体。3.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转变产物4. 珠光体的转变机理与影响因素一.片状珠光体的转变机理两个基本过程:形核长大(1)珠光体的形核(i)领先相 与化学成分有关 亚共析钢:F 过共析钢:Fe3C 共析钢:两者均可,一般认为是Fe3C()珠光体形核位置 领先相大多在奥氏体晶界或相界面(奥氏体与先共析相界面)上形核。因为这些区域缺陷较多,能量较高,原子容易扩散,容易满足形核所需要的成分起伏、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的条件。长大:扩
11、散进行长大方式:纵向长大,沿着珠光体片长轴方向长大; 横向长大,沿着珠光体片垂直方向长大。二、粒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 粒状珠光体可通过球化退火和马氏体组织回火得到。 三、亚(过)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 由偏离共析成分的过冷奥氏体所形成的珠光体称为伪共析体或伪珠光体。影响因素:一、奥氏体成分与组织(1)碳含量 共析成分的C曲线最靠右(共析A最稳定), 成分偏离共析点,C曲线将左移(先析相的析出, 降低过冷A的稳定性)。 成分偏离共析点越多,C曲线左移越多。 (2)奥氏体晶粒度 晶粒细小,可促进P转变(3)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性 成分不均匀,有利形核,加速P转变(4)合金元素 除了Co,大部分使C曲线右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