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版本不限)(DOC 14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版本不限)(DOC 1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版本不限DOC 14页 高中地理 会考 知识点 总结 版本 不限 DOC 14
- 资源描述:
-
1、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会考)地理基础知识总结1、天体及主要类型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
2、放射能量。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3、对地球的影响: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对气候的影响地球运动方向 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3、10秒约1度每天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地震波传播介质通过莫霍界面通过古登堡界面纵波P固液气明显加快突然下降横波S固体明显加快突然消失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写出五代的名称和分界线自己标出 风 所受的力最后风向近地面的风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4、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高空的风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平行常见天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降雨区域举例冷锋晴朗,温高压低阴雨大风天气晴朗温低压高锋后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暖峰晴朗,温低压高连续性降雨晴朗温高压低锋前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运动方向对应天气典型天气气旋中间低,四周高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反气旋中间高,四周低北顺南逆晴朗干燥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气压分布亚欧大陆太平洋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夏季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气候特点 成因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夏季
5、: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全年温暖湿润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南亚地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大陆东岸20到35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西北风温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大陆东岸35到55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东南分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
6、过程。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
7、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内力作用能量来源:放射元素衰变。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最主要)、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表现形式:风化(岩石的破碎、根劈作用)、侵蚀(V和U型河流、风蚀蘑菇、海蚀柱、角峰和冰斗、黄土高原现在的地貌、喀斯特地貌)搬运、堆积(新月型沙丘、黄土高原、三角洲平原、河漫彈滩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沙滩、冰期平原) 地质构造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未侵蚀侵蚀后背斜向上供起中间老,两侧新 山岭山谷(顶部张力破碎,被
8、侵蚀向斜向下弯曲中间新,两侧老 谷地山岭(轴部受到挤压坚实不易侵蚀)断层地壳运动压力超过岩石承受力,岩石发生破碎发生位移华山、泰山、庐山(上升)汾河、渭河谷底(下降)岩石圈:把地球分成了六大板块,而不是地壳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公路或铁路)线路的分布(河谷)、延伸方向(弯曲)河流地貌类型 上游 中游下游侵蚀地貌V(溯源、下蚀) 弯曲(侧蚀为主)U(侧蚀)堆积地貌洪积冲击平原 凹岸侵蚀,岸堆积凸 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聚落的分布:越往河流下游城市越密集。原因:地形平坦利于基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理环境的六个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产生的
9、新功能生产功能:光合作用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平衡功能:二氧化碳的吸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布规律产生基础水平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垂直方向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看此图要求:结合洋流图、气候类型图、和自然带,能准确的说出图中的地理信息。画出图二中的七个气压低和六个风带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 构成指标和类型: 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类型
10、: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发达国家)第一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 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地区成立到80年代计划经济有计划、有组织东北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自发,数量大农村到城市,内地沿海二. 影响人
11、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1. 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 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二. 人口合理容量1.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12、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 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功能分区: 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形状:点状、条状。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工业区:运输量大 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经济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
13、工业区变化最和缓。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等级划分标准: 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大城市:人口50100万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 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化的概念: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增加(衡量城市化高低标准)。城市化发展特点:1、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发达国家起步早3.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1.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城市
14、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2. 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3. 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位: 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1.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分布地区(国家)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季风区(东亚、
15、东南亚、南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干旱、半干旱区牧牛(美国、澳大利亚)牧羊(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地区作物(或畜种)小麦、羊(玉米、猪、牛)水稻小麦、玉米牛、羊奶牛典例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美国中部平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西欧区位自然: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条件好社经: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科技水平高;政策鼓励扶持;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自然: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社经: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活习惯
16、种植历史悠久;饮食习惯喜事大米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社经: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饲料因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多汁牧草生长气候温和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人们饮食习惯机械化程度高,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特点家庭农场经营;划区轮作;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P46)小农经营单场高,商品率低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低水利工程大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高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
17、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适度规模经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投资兴修水利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区,实行休耕,轮作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P50)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动物疫病的防治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
18、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二、工业区位的选择谁是老土运动员 水 市场 劳动力 土地 运输 动力 原料1、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宝钢交通因素铁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环境因素对区位
展开阅读全文